GB 1903.76-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血红素铁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76—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血红素铁
2025-09-02发布2026-03-0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血红素铁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检验检疫合格的动物血液或经离心分离得到的血球液为原料,经酶解、分离、干燥
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血红素铁。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血红素铁
2.2 分子式
C34H32FeN4O4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616.499(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
色泽红褐色至黑褐色
状态粉末或颗粒
气味无味或轻微的血红素铁特征性气味
杂质无肉眼可见杂质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干燥的透明玻璃器皿中,在
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观察其杂质
1
GB1903.76—2025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
铁(以Fe计),w/% 1.0~2.6 GB5009.90
血红素铁(以C34H32FeN4O4 计),w/% 9.0~27.0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 6.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灼烧残渣,w/% ≤ 12.0 GB5009.4
铅(Pb)/(mg/kg) ≤ 2.0 GB5009.75或GB5009.12
总砷(以As计)/(mg/kg) ≤ 2.0 GB5009.76或GB5009.11
3.3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
项 目
采样方案a 及限量
n c m M
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25g 5 0 0 — GB4789.4
金黄色葡萄球菌/(CFU/g) 5 1 100 1000 GB4789.10第二法
a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
2
GB1903.76—2025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
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标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氢氧化钠。
A.2.1.2 吡啶。
A.2.1.3 次亚硫酸钠。
A.2.1.4 硝酸:色谱纯。
A.2.1.5 氨水。
A.2.1.6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0g氢氧化钠,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1L。
A.2.1.7 吡啶氢氧化钠溶液:吸取100 mL 吡啶,加入30 mL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
300mL。
A.2.2 仪器和设备
A.2.2.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A.2.2.2 紫外分光光度计。
A.2.3 鉴别方法
A.2.3.1 呈色试验
A.2.3.1.1 称取0.01g(精确至0.0001g)血红素铁试样,溶解于50mL的吡啶氢氧化钠溶液中,取
5mL加入15mg的次亚硫酸钠,溶液应呈现红色。
A.2.3.1.2 称取0.01g(精确至0.0001g)血红素铁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加热,溶
液应呈现黄色,冷却后用氨水碱化,溶液应呈现橙黄色。
A.2.3.2 紫外光谱法
称取0.01g(精确至0.0001g)血红素铁试样,溶解于50mL的吡啶氢氧化钠溶液中,在紫外光扫描
谱图中,在399nm 波长处具有最大吸收。
A.3 血红素铁(C34H32FeN4O4)含量的测定
A.3.1 方法提要
样品中的血红素铁用吡啶氢氧化钠溶解,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保留
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3.2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
GB1903.76—2025
A.3.2.1 甲醇:色谱纯。
A.3.2.2 甲酸:色谱纯。
A.3.2.3 氢氧化钠。
A.3.2.4 吡啶。
A.3.2.5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0g氢氧化钠,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1L。
A.3.2.6 吡啶氢氧化钠溶液:吸取100 mL 吡啶,加入30 mL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
300mL。
A.3.2.7 羟高铁血红素(C34H33FeN4O5,CAS号:15489-90-4)标准品:含量≥98.0%。
A.3.2.8 羟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00℃干燥3h的羟高铁血红素0.1028g,用吡啶氢氧化
钠溶液(A.3.2.6)溶解并定容至100mL,此溶液相当于血红素铁1mg/mL。在棕色试剂瓶中0 ℃~
4℃避光保存,有效期7d。
A.3.2.9 滤膜:0.45μm,水相。
A.3.3 仪器和设备
A.3.3.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A.3.3.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A.3.3.3 超声波发生器:功率大于180W。
A.3.3.4 离心机:大于4000r/min。
A.3.3.5 恒温干燥箱。
A.3.4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3.4.1 色谱柱:C18柱,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 或等效色谱柱。
A.3.4.2 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70∶30(体积比)。
A.3.4.3 流速:1.0mL/min。
A.3.4.4 柱温:30℃。
A.3.4.5 进样量:5.0μL。
A.3.4.6 检测波长:399nm。
A.3.5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0.1g(精确至0.0001g),用吡啶氢氧化钠溶液(A.3.2.6)溶解,避光条件下超声波助
溶10min,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吡啶氢氧化钠溶液定容至刻度,混匀,量取该溶液
1mL置10mL容量瓶中,用吡啶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滤膜
过滤,液相色谱测定。并做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与测定试样相同。
A.3.6 定性分析
依据保留时间一致性进行定性识别的方法,根据羟高铁血红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偏差在±2.5%
以内,确定样品中血红素铁的色谱峰(见附录B)。
A.3.7 定量分析
分别取羟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A.3.2.8)0.25 mL、0.50 mL、1.00 mL、2.00 mL、3.00 mL、
5.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吡啶氢氧化钠溶液(A.3.2.6)定容,配制成相当于血红素铁溶液质量浓
度分别为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100μg/mL的标准溶液,液相色谱测
定,以血红素铁浓度为横坐标,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GB1903.76—2025
用标准工作曲线对试样进行定量,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中血红素铁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的检测线
性范围内。
在A.3.4的色谱条件下,羟高铁血红素标准品和血红素铁样品的色谱图参见附录B。
A.3.8 结果计算
血红素铁(C34H32FeN4O4)含量的质量分数w1,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
w1 = (ρ-ρ0)×V ×f
m ×106 ×100% …………………………(A.1)
式中:
ρ ———试样溶液中血红素铁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ρ0 ———空白试验中血红素铁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 ———试样定容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 ———试样稀释倍数;
m ———试样称取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大于2.0%。
5
GB1903.76—2025
附 录 B
液相色谱图
B.1 羟高铁血红素标准品液相色谱图如图B.1所示。
图B.1 羟高铁血红素标准品液相色谱图
B.2 血红素铁样品液相色谱图如图B.2所示。
图B.2 血红素铁样品液相色谱图
6
GB1903.76—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