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80—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酵母β-葡聚糖
2025-09-02发布2026-03-0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为原料,经过细胞破壁提取,酸、碱处理,分离
纯化,干燥等工序加工后得到的β-1,3/β-1,6-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营养强化剂酵母β-葡聚糖。
注:Saccharomycescerevisiae 的种名译为“酿酒酵母”,卫生部公告2012 年第6 号中“以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原料”所定义的“面包酵母”为该酵母的英译俗名。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C6H10O5)n
n:聚合度,125≤n≤25000。
2.2 结构式
2.3 相对分子质量
20000~4000000(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903.80—2025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浅黄色至黄褐色
状态粉末
气味具本品特有的气味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酵母β-葡聚糖含量,w/% ≥ 75 附录A中A.3
蛋白质,w/% ≤ 3.5 GB5009.5凯氏定氮法
脂肪,w/% ≤ 10.0 GB5009.6酸水解法
水分,w/% ≤ 8.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灰分,w/% ≤ 3.0 GB5009.4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
铅(Pb)/(mg/kg) ≤ 0.5 GB5009.12或GB5009.75
总砷(以As计)/(mg/kg) ≤ 0.5 GB5009.11或GB5009.76
总汞(以Hg计)/(mg/kg) ≤ 0.05 GB5009.17
镉(Cd)/(mg/kg) ≤ 0.5 GB5009.15
3.3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
项目
采样方案a 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
n c m M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5 2 10000 50000 GB4789.2
大肠菌群5 2 10 100 GB4789.3平板计数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5 0 0/25g — GB4789.10
沙门氏菌5 0 0/25g — GB4789.4
a 试样的采集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
2
GB1903.80—2025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
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酵母β-葡聚糖红外特征光谱鉴别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按照GB/T6040进行试验。酵母β-葡聚糖的
红外光谱图应符合酵母β-葡聚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特征(附录B),在3419cm-1附近有较宽、较强的吸
收峰(糖类的O-H 伸缩振动吸收),在2923cm-1附近(糖类的C-H 伸缩振动吸收)和889cm-1附近(糖
类β-构型特征吸收)有较弱的吸收峰。
A.3 酵母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A.3.1 酸水解法(第一法)
用水溶解试样,将不溶物滤出,用水洗涤滤渣,使之与试样主体完全分离,烘干后用天平称出水不溶
性杂质的质量。
A.3.1.1 酸水解法原理
酵母β-葡聚糖试样经酸水解后,试样中的葡萄糖和其他成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通过示差折
光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
注:在酵母β-葡聚糖水解过程中,可能存在其水解不彻底,以及水解产物葡萄糖因高温部分发生其他副反应的现
象,导致检测结果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偏低。
A.3.1.2 仪器和设备
A.3.1.2.1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g。
A.3.1.2.2 恒温干燥箱:100℃±2℃。
A.3.1.2.3 恒温水浴锅:30℃±1℃。
A.3.1.2.4 高压灭菌锅。
A.3.1.2.5 涡旋混合器。
A.3.1.2.6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示差检测器。
A.3.1.3 试剂和材料
A.3.1.3.1 水:GB/T6682,一级水。
A.3.1.3.2 盐酸:37%。
A.3.1.3.3 无水葡萄糖(CAS号:50-99-7)纯度:AR,≥99.5%。
A.3.1.3.4 葡萄糖标准溶液(2.0g/L):称取0.2g(精确至0.001g)经过98℃~100℃干燥2h的葡萄
糖(A.3.1.3.3),加水(A.3.1.3.1)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
A.3.1.3.5 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已知纯度,且纯度≥75%。
3
GB1903.80—2025
A.3.1.3.6 氢氧化钠溶液(300g/L):称取氢氧化钠300g(精确至0.01g),用水(A.3.1.3.1)定容至
1000mL,摇匀。
A.3.1.3.7 醋酸纤维素膜:孔径0.22μm。
A.3.1.4 试样处理
称取0.4g(精确至0.001g)试样或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A.3.1.3.5)至20mL带螺帽的试管中,加
入6.0mL 盐酸(A.3.1.3.2),盖紧振荡,得到均一的悬浮液。将试管放入30 ℃水浴中保持45min(每
15min用涡旋混合器振荡混合一次)。将水浴后的悬浮液转移至200 mL 螺旋盖耐热瓶中,用
100mL~120mL的水(A.3.1.3.1)分几次洗涤试管,洗涤液并入带螺旋盖耐热瓶中。将带螺旋盖耐热
瓶放入高压灭菌锅,经121℃,60min灭菌处理。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氢氧化钠溶液(A.3.1.3.6)调至
pH 为6~7后转移至200mL容量瓶中,用水(A.3.1.3.1)定容,混匀。使用0.22μm 孔径的醋酸纤维素
膜过滤备用。
A.3.1.5 参考色谱条件
A.3.1.5.1 色谱柱:糖柱(6.5mm×300mm)或具有同等分析效果的分离柱。
A.3.1.5.2 流动相:纯水。
A.3.1.5.3 柱温:80℃。
A.3.1.5.4 流速:0.5mL/min。
A.3.1.5.5 进样量:20μL。
A.3.1.6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量取葡萄糖标准溶液(A.3.1.3.4)2.0mL、4.0mL、6.0mL、8.0mL、10.0mL于10mL容量瓶
中,用水(A.3.1.3.1)定容并摇匀,得到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400 mg/L、800 mg/L、1200 mg/L、
1600mg/L、2000mg/L 的系列标准溶液。在A.3.1.5色谱条件下进样20μL,根据色谱峰面积和葡
萄糖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A.3.1.7 试样及对照品的测定
在同样的色谱条件下,将经A.3.1.4方法处理后的试样和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色谱
仪中,记录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用葡萄糖标准溶液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用葡萄糖标准溶
液色谱峰的峰面积定量。
A.3.1.8 结果计算
酵母β-葡聚糖的含量按公式(A.1)计算:
X1 =
c1 ×0.2×100 m1 ×1000 ×0.9×F1 …………………………(A.1)
式中:
X1 ———试样中酵母β-葡聚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c1 ———根据试样溶液的峰面积,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溶液的葡萄糖的含量,单位为毫
克每升(mg/L);
0.2 ———试样或标准品酵母β-葡聚糖处理后定容的体积,单位为升(L);
100 ———百分含量转换系数;
m1 ———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毫克与克的转换系数;
4
GB1903.80—2025
0.9 ———将葡萄糖换算成酵母β-葡聚糖的系数;
F1 ———试样酸水解中葡萄糖被破坏造成结果偏低的经验补偿系数。
F1 值按公式(A.2)计算:
F1 =
P1 × (100-W )×m2 ×1000 c2 ×0.2×100×0.9 …………………………(A.2)
式中:
P1 ———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的纯度(依据对照品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100 ———百分含量转换系数;
W ———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的水分(依据对照品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2 ———称取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毫克与克的转换系数;
c2 ———根据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对照品溶液的葡萄糖
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2 ———试样或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处理后定容的体积,单位为升(L);
0.9 ———葡萄糖与酵母β-葡聚糖的换算系数。
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至整数。
A.3.1.9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A.3.2 酶水解法
A.3.2.1 酶水解法原理
酵母β-葡聚糖经氢氧化钾溶液凝胶化后,通过溶壁酶、β-(1,6)-葡聚糖酶、β-(1,3)-葡聚糖酶和β-
葡萄糖苷酶多次酶解,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GOD)在有氧条件下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
D-葡萄糖酸-δ-内脂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与4-氨基安替比林和对羟基苯甲
酸生成红色醌亚胺(GODPOD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 波长处测定醌亚胺吸光度,计算试样中
葡萄糖含量,进而计算得到酵母β-葡聚糖的含量。
A.3.2.2 仪器和设备
A.3.2.2.1 涡旋混合器。
A.3.2.2.2 恒温水浴锅。
A.3.2.2.3 分光光度计。
A.3.2.2.4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g。
A.3.2.2.5 酸度计,精度0.1pH。
A.3.2.3 试剂和溶液
A.3.2.3.1 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已知纯度,且纯度≥75%。
A.3.2.3.2 溶壁酶:酶活力≥200U/mg。
A.3.2.3.3 β-(1,6)-葡聚糖酶:酶活力≥2U/mg。
A.3.2.3.4 β-(1,3)-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混合酶:酶活力分别≥100U/mL和20U/mL。
A.3.2.3.5 葡萄糖系列标准溶液:分别量取0.6mL、1.0mL、2.5mL、4.0mL和5.0mL葡萄糖标准溶
液(A.3.1.3.4)至1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并混匀。其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0.12g/L、0.20g/L、
5
GB1903.80—2025
0.50g/L、0.80g/L、1.00g/L。
A.3.2.3.6 氢氧化钾溶液(2mol/L):称取11.2g 氢氧化钾(精确至0.01g),加水充分溶解,定容至
100mL,混匀后4℃冷藏保存。
A.3.2.3.7 氢氧化钠溶液(1mol/L):称取4g 氢氧化钠(精确至0.01g),加水充分溶解后,定容至
100mL,混匀。
A.3.2.3.8 盐酸溶液(1mol/L):量取8.33mL盐酸(精确至0.01mL),加水并定容至100mL,混匀。
A.3.2.3.9 乙酸钠缓冲溶液A(pH5):分别称取5.25g无水乙酸钠(精确至0.01g)和2.16g冰醋酸
(精确至0.01g)至400mL 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A.3.2.3.7)或冰醋酸调节pH 至5,加水定容至
500mL,混匀。
A.3.2.3.10 乙酸钠缓冲溶液B(pH3.8):分别称取4.96g无水乙酸钠(精确至0.01g)和32.32g冰醋
酸(精确至0.01g)于40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A.3.2.3.7)或冰醋酸调节pH 至3.8,加水定容至
500mL,混匀。
A.3.2.3.11 缓冲溶液C(pH7.5):溶解1.212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精确至0.001g)、1.169g氯
化钠(精确至0.001g)以及0.416gEDTA-四钠二水合物(精确至0.001g)于90mL水中。用盐酸溶液
(A.3.2.3.8)或氢氧化钠溶液(A.3.2.3.7)调节pH 至7.5,加水定容至100mL,混匀。
A.3.2.3.12 溶壁酶溶液(10U/μL):移取适量溶壁酶至含有10% 缓冲溶液C(A.3.2.3.11)中,使溶壁酶
最终浓度为10U/μL(-15℃条件下可保存1年,不应反复冻融)。
A.3.2.3.13 β-(1,6)-葡聚糖酶溶液:溶解适量β-(1,6)-葡聚糖酶(A.3.2.3.3)于乙酸钠缓冲溶液A
(A.3.2.3.9)中,最终浓度为1U/300μL(悬浊液,-15℃条件下可保存60天,不应反复冻融)。
A.3.2.3.14 混合酶溶液:移取适量β-(1,3)-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混合酶(A.3.2.3.4),加入适量乙
酸钠缓冲溶液A(A.3.2.3.9)稀释混匀,使最终浓度分别为20U/mL和4U/mL(使用期间冰浴保存,当
天使用;未使用的可以-15℃冰冻保存2年,不应反复冻融)。
A.3.2.3.15 GODPOD 缓冲液:在2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160mL水,随后分别加入27.2g磷酸二氢
钾(精确至0.01g)、8.4g氢氧化钠(精确至0.01g)和6.0g对羟基苯甲酸(精确至0.01g),搅拌使其完
全溶解后,调节pH 至7.4,最后加入0.8g叠氮化钠,溶解后加水定容至刻度。4℃保存,有效期4年。
稀释:量取GODPOD 缓冲液48mL 至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并混匀,现用现配。
A.3.2.3.16 GODPOD 混合酶粉末:葡萄糖氧化酶(≥400U)、过氧化物酶(≥1000U)和4-氨基安替
比林。
A.3.2.3.17 GODPOD 工作液:量取20mL 稀释后的GODPOD缓冲液(A.3.2.3.15)至GODPOD混合
酶粉末(A.3.2.3.16)中并轻轻晃动至充分溶解。再加入剩余稀释后的980 mLGODPOD 缓冲溶液
(A.3.2.3.15),避光4℃保存,有效期3个月(-20℃保存,有效期12个月,不应反复冻融)。
注:A.3.2.3.11~A.3.2.3.17溶液也可使用商品化试剂或试剂盒。
A.3.2.3.18 醋酸纤维素膜:孔径0.22μm。
A.3.2.4 试样处理
称取试样或对照品(A.3.2.3.1)15mg~20mg(精确至0.001g)至离心管中,加入0.4mL冷的氢氧
化钾溶液(A.3.2.3.6),冰水浴涡旋20min,冰水浴期间多次短时涡旋至全部沉淀分散且无可见结块。
加入1.6mL乙酸钠缓冲溶液B(A.3.2.3.10)及600μL溶壁酶溶液(A.3.2.3.12),记录此时溶液总体积
为V1,将反应液50℃孵育12h~18h后,冷却至室温。吸取130μL(V2)冷却的该酶解液至2mL离心
管中,加入25μL氢氧化钾溶液(A.3.2.3.6)和300μLβ-(1,6)-葡聚糖酶溶液(A.3.2.3.13),80 ℃孵育
15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390μL混合酶溶液(A.3.2.3.14),记录此时溶液总体积为V3,40 ℃孵
育1h后,冷却至室温。移取适量溶液过膜后进行检测。
6
GB1903.80—2025
A.3.2.5 酶水解空白溶液
移取20μL 冷的氢氧化钾溶液(A.3.2.3.6)至5 mL 离心管中,加入80μL 乙酸钠缓冲液B
(A.3.2.3.10),混匀后再加入30μL溶壁酶溶液(A.3.2.3.12),混匀。50℃孵育12h~18h后,冷却至室
温。再加入25μL 氢氧化钾溶液(A.3.2.3.6)和300μLβ-(1,6)-葡聚糖酶溶液(A.3.2.3.13),80℃孵育
15min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加入390μL 混合酶溶液(A.3.2.3.14),40℃孵育1h后冷却至室温。移取
适量溶液过膜后进行检测。
A.3.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依次移取100μL葡萄糖系列标准溶液(A.3.2.3.5)至5mL离心管中,再加入3mLGODPOD工作
液(A.3.2.3.17),40 ℃水浴20min。移出水浴并冷却至室温,过膜后全部转移至1cm 比色皿中,以
GODPOD 工作液(A.3.2.3.17)为空白,以分光光度计测量510nm 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系
列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3.2.7 试样溶液的测定
分别量取100μL 经A.3.2.4步骤处理后的试样溶液、对照品溶液以及经A.3.2.5 步骤处理后的酶
水解空白溶液于5mL 离心管中,再分别加入3mLGODPOD 工作液(A.3.2.3.17),40℃水浴20min。
移出水浴并冷却至室温后,过膜,全部转移至1cm 比色皿中,以GODPOD 工作液(A.3.2.3.17)为空
白,以分光光度计测量510nm 处吸光度,利用标准曲线计算试样溶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可根据具体试
样进行稀释。
A.3.2.8 结果计算
酵母β-葡聚糖试样的含量按公式(A.3)计算:
X2 =100× (c3 -c0)×0.9×F2 ×V1 ×V3 ×f
m3 ×V2 …………………(A.3)
式中:
X2 ———试样中葡聚糖的纯度,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100 ———百分含量转换系数;
c3 ———试样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c0 ———酶水解空白溶液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0.9 ———葡萄糖和酵母β-葡聚糖换算系数;
F2 ———对照品补偿系数;
V1 ———溶壁酶酶解后酶解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 ———完成所有酶解后的终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 ———测定葡萄糖含量过程中的稀释倍数;
m3 ———试样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2 ———从溶壁酶酶解液中移取的酶解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酵母β-葡聚糖对照品的含量按公式(A.4)计算:
P'=100× (cs-c0)×0.9×V1 ×V3 ×f
ms×V2 ……………………(A.4)
式中:
P' ———根据对照品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cs)计算的对照品纯度,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100 ———百分含量转换系数;
7
GB1903.80—2025
cs ———对照品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c0 ———酶水解空白溶液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0.9 ———葡萄糖和酵母β-葡聚糖换算系数;
V1 ———溶壁酶酶解后酶解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 ———完成所有酶解后的终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 ———测定葡萄糖含量过程中的稀释倍数;
ms ———对照品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2 ———从溶壁酶酶解液中移取的酶解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公式(A.3)中F2 按公式(A.5)计算:
F2 =
P2
P' =
P2 ×ms×V2
100× (cs-c0)×0.9×V1 ×V3 ×f …………………(A.5)
式中:
F2 ———对照品补偿系数;
P2 ———对照品纯度(依据对照品厂家提供的纯度报告),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P' ———根据对照品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cs)计算的对照品纯度,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s ———对照品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2 ———从溶壁酶酶解液中移取的酶解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百分含量转换系数;
cs ———对照品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c0 ———酶空白溶液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0.9 ———葡萄糖和酵母β-葡聚糖换算系数;
V1 ———溶壁酶酶解后酶解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 ———完成所有酶解后的终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 ———测定葡萄糖含量过程中的稀释倍数。
当试样与对照品按照A.3.2.4 操作过程中,二者的V1、V2、V3 和f 完全相同时,公式(A.3)可简
化为:
X2 = (c3 -c0)×ms×P2 (cs-c0)×m3 …………………………(A.6)
式中:
X2———试样中葡聚糖的纯度,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c3 ———试样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c0 ———酶空白溶液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ms———对照品质量,单位为毫克(mg);
P2———对照品纯度(依据对照品厂家提供的纯度报告),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cs ———对照品酶解液最终的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单位为克每升(g/L);
m3———试样质量,单位为毫克(mg)。
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至整数。
A.3.2.9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8
GB1903.80—2025
附 录 B
酵母β-葡聚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
酵母β-葡聚糖的红外光谱图应符合酵母β-葡聚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特征,在3419cm-1附近有较
宽、较强的吸收峰,在2923cm-1和889cm-1附近有较弱的吸收峰,见图B.1。
图B.1 酵母β-葡聚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
9
GB1903.80—2025
附 录 C
葡萄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
试验所用葡萄糖的红外光谱应符合葡萄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特征,在3300cm-1附近有羟基伸缩振
动宽强峰,2980cm-1附近有几个C-H 伸缩振动中弱峰,1650cm-1附近有醛基伸缩振动峰,1100cm-1附
近有几个C-O伸缩振动峰,930cm-1附近有端基碳C-H 的弯曲振动弱峰,700~500cm-1有环呼吸峰,见图
C.1。
图C.1 葡萄糖标准品红外光谱图
[引自药品红外光谱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试样制备:溴化钾压片法,光谱号:
464]
10
GB1903.80—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