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867-2025 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867—2025
代替 DB52/T 867-2014
酱香型白酒 酿酒用高粱
Sorghum for Jiangxiangxing baijiu
2025 - 08 - 11 发布 2025 - 11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2
5 检验方法 ........................................................................... 3
6 标签标识 ........................................................................... 3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 3
附录A(规范性) 高粱支链淀粉的测定 ................................................... 5
DB52/T 867—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2/T 867—2014《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与DB52/T 867—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英文名称(见本文件封面,2014 版的文件封面);
b)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见第2 章,2014 版的第2 章);
c) 更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要求(见第4 章,2014 版的第4 章);
d) 更改了检验方法(见第5 章,2014 版的第5 章);
e) 更改了标签标识(见第6 章,2014 版的第6 章);
f) 更改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7 章,2014 版的第7 章);
g) 增加了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遵
义红粱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酒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国台
数智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镇国威酒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酒中酒集团宋代官窖酒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钓鱼
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贵州怀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碧春酒业
有限公司、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省仁怀市茅
台镇远明酿造酒厂、贵州安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镇北街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涂华彬、彭小东、杨明、杨帆、赵振宇、冯永渝、朱国军、孟望霓、陈仁远、
周剑丽、戴奕杰、赵文武、郭松波、黄进、李长文、梁明锋、余方强、封家文、朱建猛、张倩、张巧玲、
欧锦华、田栋伟、唐绍培、刘仁胜、汪传捷、李清亮、王业、雷显仲、陈我会、刘学阳、刘佳黎、徐波、
刘俊、赖世强、赖丹丹、黎金贵、仇晓健、陈文、王运秋、龚文成、覃银舟、任远明、付宇豪、蔡龙腾、
曹天顺、田义霞、辛思远、张英姿、杨丽。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4 年首次发布为DB52/T 867—2014;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52/T 867—2025
1
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签标识、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 5498 粮油检验 容重测定
GB/T 5519 谷物与豆类 千粒重的测定
GB/T 8231 高粱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T 15109 白酒工业术语
GB/T 15683-2025 粮油检验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5686 高粱 单宁含量的测定
GB/T 24904 粮食包装 麻袋
3 术语和定义
GB/T 8231、GB/T 151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酱香型白酒用高粱 sorghum for Jiangxiangxing baijiu
用作酱香型白酒生产原料的高粱。
糯高粱 glutinous sorghum
粒色呈红色、深褐色或褐紫色,粒小皮厚,剖开后,剖面呈蜡质状、乳玻璃状半透明体,胚乳中支
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后粘性强,为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
注:贵州已登记的糯高粱品种主要有“红缨子”[登记编号:GPD高粱(2017)520028]、“红珍珠”[登记编号GPD高粱
(2018)520028]等17种,登记编号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DB52/T 867—2025
2
粳高粱 non-glutinous sorghum
粒色呈白色或浅黄色,粒大皮薄,剖开后呈粉状,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后粘性弱。
4 要求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糯高粱 粳高粱
色 泽 具有本品固有的色泽,一般为红色、深褐色、褐紫色 具有本品固有的色泽,一般为白色、浅黄色
气 味 具有本品固有的气味,无异杂味
净 度 无霉变、无污染,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
表2 糯高粱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优级 一级
容重/(g/L) ≥ 750 700
千粒重/(g/千粒) 15~25 15~35
不完善粒/(%) ≤ 3.0
杂质/(%) ≤ 1.0
水分/(%) ≤ 13.5
总淀粉/(%) ≥ 60 55
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以干基计)/(%) ≥ 88
单宁(以干基计)/(%) ≥ 1.2 0.6
注: 容重和千粒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测。
表3 粳高粱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容重/(g/L) ≥ 700
千粒重/(g/千粒) 15~35
不完善粒/(%) ≤ 3.0
杂质/(%) ≤ 1.0
水分/(%) ≤ 13.5
总淀粉/(%) ≥ 50
DB52/T 867—2025
3
安全指标要求
应符合GB 2761、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
5 检验方法
色泽、气味和净度
按GB/T 5492规定的方法测定。
容重
按GB/T 5498规定的方法测定。
千粒重
按GB/T 5519规定的方法测定。
不完善粒、杂质
按GB/T 5494规定的方法测定。
水分
按GB 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总淀粉
按GB 5009.9规定的方法测定。
支链淀粉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单宁
按GB/T 15686规定的方法测定。
6 标签标识
应在包装或货位登记卡、贸易随行文件中标明产品名称、登记品种、收获年度、产地等内容。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
包装物应密实牢固,不应产生撒漏,不应对高粱造成污染。使用麻袋包装时,应符合GB/T 24904的
规定,使用塑料编织袋时,应符合GB/T 8946的规定。
运输
运输工具不能对高粱造成污染。运输中应防晒、防雨、防渗漏。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机械损
伤。
DB52/T 867—2025
4
贮存
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且防虫、防鼠。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堆放的高度应适宜。
DB52/T 867—2025
5
A
A
附录A
(规范性)
高粱支链淀粉的测定
A.1 原理
样品脱脂恒重后,采用酸滴定法测定试样中总淀粉含量(以干基计),分光光度法测定直链淀粉的
含量(以干基计),总淀粉含量减去直链淀粉含量即得支链淀粉含量,然后计算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
百分比。
A.2 分析步骤
A.2.1 淀粉含量的测定
分析步骤同GB 5009.9-2023第二法 酸水解法,其中试样制备(11.1.1)中脱脂步骤调整为:“将
样品磨碎过0.425 mm筛(相当于40 目),称取2 g~5 g(精确到0.001 g),甲醇索氏提取回流4 h,
102 ℃~105 ℃烘干恒重后取样2.0 g,……”,记录测得的淀粉含量X1。
A.2.2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分析步骤同GB/T 15683-2025,其中脱脂法样品制备(8)步骤调整为:“脱脂后,将试样在102 ℃~
105 ℃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记录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X2。
A.3 结果计算
A.3.1 样品中的支链淀粉含量按式(A.1)计算:
X=?1 − ?2 ········································································ (A.1)
式中:
X——试样中支链淀粉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 g);
?1——试样中淀粉含量, 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 g);
?2——试样中直链淀粉含量, 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 g)。
A.3.2 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百分比按式(A.2)计算:
? =
?
?1
× 100 ······································································ (A.2)
式中:
?——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百分比含量, 单位为%;
?——试样中支链淀粉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 g);
?1——试样中淀粉含量, 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 g)。
注:结果以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DB52/T 867—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