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165-2025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瑶里嫩蕊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7阅读模式
DB36/T 2165-2025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瑶里嫩蕊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2165—2025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瑶里嫩蕊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Yaoli nenrui

2025 - 08 - 27 发布 2026 - 03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2165—2025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范围 .............................................................................1

5 产地环境 .............................................................................2

6 技术要求 .............................................................................2

7 检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5

9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溯源管理 .................................................5

附录A(规范性)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产地范围 ............................................7

附录B(规范性)瑶里嫩蕊栽培技术 ........................................................8

参考文献 ..............................................................................10

DB36/T 2165—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质量相关技术要求,食品安全相关要求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等

文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浮梁县瑶里茶叶有限公司、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浮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鹏、吴建芳、胡志晨、方旺东、郑毅、张金艳、刘道斌、程广怡、况缘英。

DB36/T 2165—2025

1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瑶里嫩蕊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产地范围、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签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溯源管理的要求,描述了产地环境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的种植、加工、检验、流通,亦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

的保护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瑶里嫩蕊 Yaoli nenrui

在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产地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浮梁槠叶群体种等适宜产地种植

条件的茶树品种进行栽培,采摘茶树鲜叶,按其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符合本文件要求的绿茶。

4 产地范围

DB36/T 2165—2025

2

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的产地范围限定于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批准公告中的产地范

围,即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现辖行政区域,具体范围按附录A。

5 产地环境

5.1 地理特征

瑶里镇地处赣皖两省四县交界的山区,东部及西北部地势较高,境内海拔千米的山峰9座,最高峰

五股尖1618m,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属中国绿茶“金三角”的地理核心。

5.2 气候特征

瑶里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约20℃,年

平均降水量2000 mm左右。

5.3 立地条件

土壤以红壤、页岩和花岗岩等风化而成的沙壤土为主,海拔400m以上,土壤呈酸性,pH值4.5~6.5,

土层深度在0.3 m以上,坡度≤35°,有机质含量≥1.0%。

6 技术要求

6.1 栽培技术

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6.2 采摘技术

6.2.1 采摘时间

采摘期为每年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6.2.2 采摘标准

产品分特级和一级。特级为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其中单芽占70%以上;一级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

芽一叶开展,其中一芽一叶初展以上不少于50%。

6.2.3 采摘方法

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手工提采,鲜叶应芽叶完整,鲜嫩、匀净,不夹带鳞

片、茶果和老枝叶。

6.2.4 鲜叶运输

应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器具盛装,不得紧压、闷热、暴晒、淋雨等,及时储运、保质保鲜。

6.3 加工场地

加工场地的选址、布局、卫生条件等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6.4 加工工艺

DB36/T 2165—2025

3

6.4.1 工艺流程

瑶里嫩蕊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瑶里嫩蕊工艺流程图

6.4.2 工艺要点

6.4.2.1 鲜叶摊放

将鲜叶置于干净容器上薄摊3 h~4 h,厚度1.5 cm~3 cm。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青草气味

变淡,失水10%~15%。

6.4.2.2 杀青

手工炒茶锅投叶量0.4 kg~0.5 kg,杀青锅温220℃~180℃,温度先高后低,抛炒结合、多抛少闷,

时间5 min~7 min,至叶片暗绿,叶质有弹性,略粘手,茶梗折而弯曲不断,青草气消失,茶香散出。

6.4.2.3 揉捻

采用“轻重轻”原则,时间10 min~20 min,揉捻至叶卷曲成条,少量茶汁溢出。

6.4.2.4 理条

手工理条投叶量0.6 kg~0.8 kg,下锅温度 140℃~160℃,捞尽抖散茶条,茶条干爽不粘手后,将

锅温降至70℃~100℃,采用手压、搓、甩等方法做形,至茶叶银毫显露,达到七成干。有条件可采用

机械理条。

6.4.2.5 烘干

采用炭火烘笼或茶叶专用烘焙机,初烘温度70℃~90℃,时间15 min~30 min,复烘温度60℃~

80℃,时间30min~60min,至茶叶含水量6%以下。

6.4.2.6 包装入库

按产品等级进行包装,入库冷藏保鲜。

6.5 质量要求

6.5.1 感官品质

6.5.1.1 基本要求

产品应无异味、无霉变、无劣变。洁净,无非茶类杂质。

6.5.1.2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DB36/T 2165—2025

4

表1 感官指标

项目

级别

特级 一级

外形

条索 细嫩、挺直似针、银毫显露 细紧、挺直多银毫

色泽 嫩绿、油润 翠绿、油润

整碎 匀齐 匀齐

净度 匀净 匀净

内质

香气 鲜嫩高长,带兰花香 兰花香显,带嫩香

滋味 鲜醇甘爽 鲜爽回甘

汤色 嫩绿明亮、清澈 杏绿明亮

叶底 嫩绿显芽、鲜亮匀齐 嫩软多芽、绿亮匀齐

6.5.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 ≤ 7.0

总灰分/%(质量分数) ≤ 6.5

碎末茶/%(质量分数) ≤ 1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 38.0

氨基酸/% ≥ 3.5

6.6 净含量

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7 检验方法

7.1 感官品质

按GB/T 23776规定执行。

7.2 理化指标

7.2.1 水分

按GB 5009.3规定执行。

7.2.2 总灰分

按GB 5009.4规定执行。

7.2.3 碎末茶

DB36/T 2165—2025

5

按GB/T 8311规定执行。

7.2.4 水浸出物

按GB/T 8305规定执行。

7.2.5 氨基酸

按GB 5009.124规定执行。

7.3 净含量

按JJF 1070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以同一生产周期内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为一批。

8.2 取样

按GB/T 8302规定执行。

8.3 检验分类

8.3.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经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销售。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净

含量。

8.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6.5质量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首次批量生产前;

b) 原料来源、关键工艺和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

e)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3.3 判定规则

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判定:

a) 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净含量的每个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b) 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净含量任一项目首检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对检验结果有争议的,应对

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双倍抽样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9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溯源管理

9.1 标签标志

DB36/T 2165—2025

6

9.1.1 产品标签标志

应符合GB/T 191、GB 7718的规定。

9.1.2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产地范围内生产者按照本文件生产并符合本文件要求的产品,如需使用“地

理标志专用标志”,需向浮梁县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

格,上报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核准后,方可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应

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相关管理要求,应在产品标签或包装物上标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及本文件的标准

代号,并应同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指定位置标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2 包装

应符合GH/T 1070、GB 23350的规定。

9.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毒、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暴晒。

9.4 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采用低温保鲜贮存。

9.5 溯源管理

生产经营主体应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记录种植、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生产全过程的关键

信息。

DB36/T 2165—2025

7

附 录 A

(规范性)

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产地范围

注: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产地范围限于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现辖行政区域。

图A.1 地理标志产品瑶里嫩蕊产地范围图

DB36/T 2165—2025

8

附 录 B

(规范性)

瑶里嫩蕊栽培技术

B.1 茶树品种。

应选用浮梁槠叶群体种,迎霜、浙农117等优良茶树品种。

B.2 育苗

苗木采用无性繁殖,扦插育苗。

B.3 定植

B.3.1 定植时间

宜在冬末春初季节定植,即上年的12月至下年的2月。

B.3.2 定植密度

B.3.2.1 单行条植

缓坡茶园和梯形茶园以单行条植为主,每丛2株,行距1.2 m~1.5 m,丛距约35 cm,每667 m2植≤

2500丛。

B.3.2.2 双行条植

每丛2株,大行距1.5 m~1.8 m,小行距约40 cm,丛距约35 cm,每667m2植≤5000丛。

B.4 茶树修剪

B.4.1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定植后1年左右可进行第一次修剪,定剪次数为3次~4次。

B.4.2 成龄茶树修剪

成龄投产茶园一般每年进行两次修剪,根据树体采取轻修剪或深修剪。

B.4.3 老龄茶树修剪

视树体情况确定重修剪或台刈,重新培养树冠。

B.5 施肥

DB36/T 2165—2025

9

B.5.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

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

B.5.2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以基肥为主,基肥和追肥相结合。

B.5.3 每年每亩施肥量不超过500 kg,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

B.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靶标病虫害,优先选用农业和物理防治,积极采用生物

防治。

DB36/T 2165—2025

10

参 考 文 献

[1]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80号)

[2]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354号)

[3]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2日 15:46: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970.html
图书

DB36/T 1635-2025 未成年人监护评估规范

DB36/T 1635-2025 未成年人监护评估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DB36/T 2166-2025 红籽瓜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2166-2025 红籽瓜生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