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T 901-2025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指南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阅读模式

TY/T 901-2025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13.180

CCS A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行业标准

TY/T901—2025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指南

Guidelinesforskijumpingtraininginwindtunnel

2025-06-17发布2026-01-01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则……………………………………………………………………………………………………… 1

4.1 安全性……………………………………………………………………………………………… 1

4.2 科学性……………………………………………………………………………………………… 1

4.3 针对性……………………………………………………………………………………………… 1

4.4 有效性……………………………………………………………………………………………… 2

5 训练条件………………………………………………………………………………………………… 2

5.1 风洞试验段………………………………………………………………………………………… 2

5.2 人员职能…………………………………………………………………………………………… 2

5.3 安全应急预案……………………………………………………………………………………… 2

6 训练流程和内容………………………………………………………………………………………… 2

6.1 训练流程…………………………………………………………………………………………… 2

6.2 准备活动…………………………………………………………………………………………… 3

6.3 风速适应…………………………………………………………………………………………… 3

6.4 正式训练…………………………………………………………………………………………… 3

6.5 数据采集和分析…………………………………………………………………………………… 4

7 训练效果评价与改进…………………………………………………………………………………… 4

7.1 定性评价…………………………………………………………………………………………… 4

7.2 定量评价…………………………………………………………………………………………… 4

7.3 评价方法和结果…………………………………………………………………………………… 5

7.4 改进………………………………………………………………………………………………… 5

附录A (资料性)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效果评价卡示例………………………………………………… 6

参考文献……………………………………………………………………………………………………… 7

TY/T90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首都体

育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耀东、张妍、黄希发、李庆利、李海鹏、刘雨薇、王崇利、张栋、杨玮、陈小平、

洪扬。

TY/T901—2025

引 言

风洞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

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设备。在体育领域,风洞可应用于测试运动员的气动数

据。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利用风洞内人工风速模拟运动速度,为运动员开展专项训练提供风阻模拟环

境。跳台滑雪项目中,运动员在助滑、起跳和飞行阶段受空气动力影响较大,优化各阶段的姿态减阻技

术是提高飞行距离的关键。我国已建成跳台滑雪专用风洞,风洞训练已成为跳台滑雪训练的重要组成

部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过度依赖教练员主观经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训练效果的

提升。

本 文件旨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跳台滑雪项目风洞训练体系,指导跳台滑雪运动员在风

阻模拟环境中进行训练,帮助跳台滑雪运动员优化身体姿态、加强肌肉记忆、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运动

成绩。

TY/T901—2025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跳台滑雪风洞训练的原则,给出了跳台滑雪风洞训练的流程和内容,提供了训练效果

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跳台滑雪风洞训练的管理、实施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六分量天平 six-componentbalance

测定运动员所受气动升力、气动阻力、侧向力及旋转力矩的测力装置。

3.2

动作捕捉系统 motioncapturesystem

追踪拍摄运动员身体姿态的摄像系统。

注:包括与六分量天平进行数据同步采集的同步器。

3.3

试验段 testsection

运动员进行风洞训练和测试的试验区域。

4 原则

4.1 安全性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在确保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主要包括设备检查和维护、人员配备、应急预

案及适应性热身训练。

4.2 科学性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以空气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结合运动实践,兼顾运动员的减阻姿态与肌肉发力模

式,对最佳减阻姿态稳定性进行训练。

4.3 针对性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关注运动员个性化特点,充分考虑不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姿态减阻训练计划。

1

TY/T901—2025

4.4 有效性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进行训练效果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判断训练效

果、分析技术薄弱点,找到问题所在,调整训练计划。

5 训练条件

5.1 风洞试验段

5.1.1 试验段可开展跳台滑雪助滑阶段、起跳阶段、飞行阶段的模拟训练。

注1:运动员离开出发台,沿助滑坡向下滑行获得初速度的过程为“助滑阶段”。

注2:运动员在助滑坡末端,快速跳向空中的过程为“起跳阶段”。

注3: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稳定飞行的过程为“飞行阶段”。

5.1.2 试验段分为:

———助滑试验段(0°);

———起跳试验段(11°);

———飞行试验段(32°)。

注1:助滑阶段,运动员在助滑坡内向下滑行,在0°试验段运动员能模拟助滑时的风阻环境。

注2:起跳阶段,运动员在倾斜角约为11°的助滑坡末端起跳,在11°试验段运动员能模拟起跳时的风阻环境。

注3:飞行阶段,运动员在倾斜角约为32°的坡面上方空中飞行,在32°试验段运动员能模拟飞行时的风阻环境。

5.1.3 试验段风速在0m/s~35.0m/s连续可调,流场湍流度小于2%,气流偏角小于1°。

5.1.4 试验段配备六分量天平和动作捕捉系统。

5.2 人员职能

跳台滑雪风洞训练配备教练员、操作员及科研人员,并负责以下工作:

a) 教练员在风洞训练中观察运动员动作状态,向运动员下达姿态调整指令;

b) 操作员开启、调试、操控和关闭风洞训练系统,完成风洞训练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和发生突发事

件后的救助;

c) 科研人员协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完成训练内容,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与解读,并及时反馈给教练

员,对运动员技能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5.3 安全应急预案

5.3.1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突发运动员运动损伤应急处置预案;

b) 突发设备故障应急处置预案;

c) 突发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5.3.2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6 训练流程和内容

6.1 训练流程

训练流程见图1。

2

TY/T901—2025

图1 训练流程示意图

6.2 准备活动

6.2.1 在风洞训练前,运动员进行风阻环境适应性热身训练。

6.2.2 在风洞训练前,操作员进行六分量天平和动作捕捉系统的校准与调试。

6.3 风速适应

6.3.1 根据训练内容选择对应的适应项,各项环境适应后分别展开对应内容的正式训练。

6.3.2 助滑阶段风洞训练在助滑试验段进行,运动员站立在固定于六分量天平的雪板上,操作员调节

气流角度和速度,风速逐渐增加至训练水平(助滑阶段实际风速),运动员自主调整惯用助滑姿态,逐步

适应助滑训练风速。

6.3.3 起跳阶段风洞训练在起跳试验段进行,运动员站立在固定于六分量天平的雪板上,操作员调节

气流角度和速度,风速逐渐增加至训练水平(起跳阶段实际风速)。运动员自主调整惯用起跳动作,逐步

适应起跳训练风速。

6.3.4 飞行阶段风洞训练在飞行试验段进行,运动员在操作员的指导下穿戴吊飞带并升至空中,操作

员调节气流角度和速度,风速逐渐增加至训练水平(飞行阶段实际风速),运动员自主调整惯用飞行姿

态,逐步适应飞行训练风速。

6.4 正式训练

6.4.1 助滑阶段

6.4.1.1 风速设定为20.0m/s~27.0m/s。

6.4.1.2 教练员根据实时气动阻力,向运动员下达姿态调整指令,指导运动员在维持双侧下肢发力平衡

的前提下,减小髋、膝、踝关节屈曲角度。运动员根据自身技术特点,适当调整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角度。

6.4.1.3 运动员按照6.4.1.2进行重复练习。

6.4.2 起跳阶段

6.4.2.1 风速设定为20.0m/s~30.0m/s。

6.4.2.2 教练员根据实时气动阻力,向运动员下达姿态调整指令,指导运动员在维持双侧下肢发力平衡

的前提下,先进行髋、膝关节的同步伸展,随后膝关节加速伸展,同时带动髋关节缓慢伸展。运动员根据

3

TY/T901—2025

自身技术特点,适当调整髋、膝关节伸展模式。

6.4.2.3 运动员按照6.4.2.2进行重复练习。

6.4.3 飞行阶段

6.4.3.1 风速设定为20.0m/s~35.0m/s。

6.4.3.2 教练员根据实时气动阻力,向运动员下达姿态调整指令,指导运动员在保证飞行稳定性的前提

下,保持髋关节屈曲162°~168°,小腿与雪板的夹角(α)16°~20°,雪板V 角(V)24°~32°,见图2。运动

员根据自身技术特点,适当调整髋关节角度、小腿与雪板的夹角和雪板V 角。

图2 小腿与雪板的夹角(α)和雪板V 角(V)示意图

6.4.3.3 运动员按照6.4.3.2进行重复练习。

6.5 数据采集和分析

6.5.1 训练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运动学数据和动力学数据进行同步采集。

6.5.2 训练结束后,科研人员对运动学数据和动力学数据进行导出和分析,用于后续训练效果评价。

7 训练效果评价与改进

7.1 定性评价

7.1.1 运动员主观感觉报告

7.1.1.1 训练结束后,运动员对当次训练中的主观感觉进行书面报告。

7.1.1.2 报告内容重点强调本次风洞训练对技术动作提升的作用和训练后的主要收获,分析自身在技

术动作上仍存在的薄弱环节。

7.1.1.3 对运动员主观感觉报告进行存档。

7.1.2 教练员反馈评价

7.1.2.1 训练结束后,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效果进行反馈评价。

7.1.2.2 基于运动员主观感觉报告,补充说明运动员在本次风洞训练后单一技术动作和综合运动表现

提高的情况,明确运动员现存技术动作的薄弱环节。

7.1.2.3 对教练员反馈评价进行存档。

7.2 定量评价

7.2.1 概述

根据6.5.1中采集的数据,对运动员在助滑阶段、起跳阶段和飞行阶段的减阻姿态进行运动学评价

4

TY/T901—2025

和动力学评价。

7.2.2 运动学评价指标

7.2.2.1 助滑阶段风洞训练运动学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髋关节角度;

b) 膝关节角度;

c) 踝关节角度。

7.2.2.2 起跳阶段风洞训练运动学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髋关节角度;

b) 膝关节角度。

7.2.2.3 飞行阶段风洞训练运动学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髋关节角度;

b) 小腿与雪板夹角;

c) 雪板V 角。

7.2.2.4 对运动学评价数据进行存档。

7.2.3 动力学评价指标

7.2.3.1 助滑阶段和起跳阶段风洞训练动力学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气动升力;

b) 气动阻力;

c) 侧向力;

d) 俯仰力矩。

7.2.3.2 对动力学评价数据进行存档。

7.3 评价方法和结果

7.3.1 教练员和运动员结合6.4.1.2、6.4.2.2、6.4.3.2,综合分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对

助滑阶段、起跳阶段和飞行阶段运动员的减阻姿态进行评价,明确姿态减阻的关键优势和薄弱环节。

7.3.2 定性评价结果由运动员根据7.1.1.2填写主观感觉,由教练员根据7.1.2.2填写反馈评价。

7.3.3 定量评价结果由操作员根据6.5.2中导出的数据,如实填写。

7.3.4 评价结果的格式见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效果评价卡(见附录A)。

7.4 改进

运动员与教练员通过定期例会,总结问题、分析原因,根据评价结果对训练过程和内容进行改进。

5

TY/T901—2025

!!"!!

!#$%"

&'()*+,-./01234

!"#$%&'()*+,-./01 !"##

5 !"!!&'()*+,-./01234

234$ 5(4$ '(67$

894$ '(:;$

<=>4$ ?@AB$!!!$

+,CD

EF+,

GHIJK

!%"

LHIJK

!%"

MHIJK

!%"

NOP$Q

RSJ!!"

!%"

$Q! J

!!"

!%"

T3UV

&

T3WV

&

XYV

&

Z[V\

&%$

E]+,

234

^_`a

5(4

bc+,

de+,

f*

g#hi & &

j!hi & & &

?@hi & & & & & &

6$'&(klmno#

6

TY/T901—2025

参 考 文 献

[1] 刘丹妮.航天科技助力冬奥我国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落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1,(1):46-48.

[2] 胡齐,陈骐,张文毅.滑雪板夹角对跳台滑雪飞行阶段气动特性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8,

38,(7):42-49.

[3] 胡齐,张文毅,陈骐.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5):132-139.

[4] 胡齐,刘宇.运动员姿态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21,36

(3):407-414.

[5] 张栋,邹晓双,刘钰,等.动作姿态对北欧两项运动员跳台滑雪助滑和起跳气动阻力的影响

[J].中国体育科技,2023,59(9):3-12.

7

TY/T901—2025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8月23日 16:23: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482.html
图书

TY/T 1008-2024 体育赛事信息化 故障处理导则

TY/T 1008-2024 体育赛事信息化 故障处理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TY/T 1111-2024 路跑赛事活动指南

TY/T 1111-2024 路跑赛事活动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TY/T 1112-2024 冰球赛事转播制作规程

TY/T 1112-2024 冰球赛事转播制作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Y/T 1113-2025 桥牌赛事活动办赛指南

TY/T 1113-2025 桥牌赛事活动办赛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Y/T 1114-2025 桥牌赛事活动参赛指引

TY/T 1114-2025 桥牌赛事活动参赛指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Y/T 2005-2025 高山滑雪冰状雪赛道技术要求

TY/T 2005-2025 高山滑雪冰状雪赛道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TY/T 2102-2024 体育场馆智慧化 评价规范

TY/T 2102-2024 体育场馆智慧化 评价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