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379-2025 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Forestry biomass densified fuel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2379—2025
代替LY/T 2379—2014、LY/T 2384—2014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品分类……………………………………………………………………………………………………3
5 技术要求……………………………………………………………………………………………………3
6 试验方法……………………………………………………………………………………………………5
7 检验规则……………………………………………………………………………………………………6
8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8
附录A(规范性) 抗碎性测定方法……………………………………………………………………………9
附录B(规范性) 破碎率测定方法…………………………………………………………………………11
附录C(规范性) 表观密度测定方法………………………………………………………………………13
附录D(规范性)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15
参考文献………………………………………………………………………………………………………16
LY/T 2379—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 2379—2014《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LY/T 2384—2014《木质颗粒燃料》,
与LY/T 2379—2014 和LY/T 2384—2014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的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 章,LY/T 2379—2014 的第3 章,LY/T 2384—2014 的第3 章);
b) 增加了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按使用原料分类的体系(见4. 1);
c) 增加了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符号(见4. 1~4. 3);
d) 增加了竹基固体燃料外形规格(见5. 1. 2);
e) 更改了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理化性能要求(见5. 3,LY/T 2379—2014 的5. 3,LY/T 2384—
2014 的6. 2~6. 4);
f) 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6 章,LY/T 2379—2014 的第6 章,LY/T 2384—2014 的第7 章);
g) 更改了组批与抽样(见7. 3,LY/T 2379—2014 版的7. 3,LY/T 2384—2014 的8. 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能源管理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SC 7)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
司、吉林国源生物质能研究检测有限公司、北京中泓绿能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
北京联合大学、龙基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忠涛、李露霏、张双保、毕彦彬、洪浩、李小五、王志强、苏纪兴、田晓霞、赵方、
张琬琳、傅玉清。
本文件及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 年首次发布为LY/T 2379—2014、LY/T 2384—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
LY/T 2379—2025
1
LY/T 2379—2025
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识、
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林业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固体成型燃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8730—2012 固体生物质燃料样品制备方法
GB/T 28731—2012 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GB/T 28732—2012 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
GB/T 28733—2012 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GB/T 30727—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30728—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氮的测定方法
GB/T 30729—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氯的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林业生物质forestry biomass
来自森林资源的生物质。
注:包括油料类、纤维类和淀粉类资源,以及采伐、抚育、加工剩余物和废弃物等。
[来源:GB/T 31741—2015,2. 1. 1,有修改]
3. 2
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forestry biomass densified fuel
以林业生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机械加工,压制成具有预定规格和形状的固体燃料产品,用于民用炊
事、采暖或工业锅炉等。
3. 3
木基固体成型燃料wood‑based densified fuel
以木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机械加工成型,具有预定规格和形状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品。
3. 4
竹基固体成型燃料bamboo‑based densified fuel
以竹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机械加工成型,具有预定规格和形状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品。
2
LY/T 2379—2025
3. 5
一般分析试样general analysis sample
破碎到粒度小于1 mm 或更小,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用于多数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测定的固体燃料
样品。
[来源:GB/T 21923—2008,3. 90]
3. 6
工业分析proximate analysis
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4 个固体燃料分析项目的总称。
[来源:GB/T 21923—2008,3. 92]
3. 7
全水分total moisture
固体生物质燃料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来源:GB/T 21923—2008,3. 93]
3. 8
灰分ash
固体燃料在规定条件下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来源:GB/T 21923—2008,3. 95]
3. 9
挥发分volatile matter
固体燃料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了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来源:GB/T 21923—2008,3. 96]
3. 10
固定碳fixed carbon
从测定挥发分后的固体燃料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通常用100 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
得出。
[来源:GB/T 21923—2008,3. 97]
3. 11
元素分析elementary analysis
碳、氢、氮、全硫和氧5 个固体燃料分析项目的总称。
[来源:GB/T 21923—2008,3. 98]
3. 12
发热量calorific value
单位质量的固体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来源:GB/T 21923—2008,3. 113]
3. 13
低位发热量netcalorific value
单位质量的固体燃料在恒容或恒压条件下燃烧,在燃烧产物中所有的水都保持气态水的形态(0. 1 MPa),
其他产物与恒容高位发热量相同,并都在标准温度下的固体生物质燃料的发热量。
注:恒容和恒压条件下的低位发热量不同,通常由恒容高位发热量计算。
[来源:GB/T 21923—2008,3. 115]
3. 14
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
固体成型燃料质量与体积(包括燃料内部所含的封闭空隙)的比值。
3
LY/T 2379—2025
注:单位:kg/m3。
[来源:LY/T 2552—2015,3. 4]
3. 15
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固体燃料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来衡量该产品在容器内的承装能力。
注:单位:kg/m3。
3. 16
抗碎性shatter strength
固体燃料保持原形状的能力。
3. 17
破碎率broken ratio
固体燃料中小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占测定质量的百分比。
4 产品分类
4. 1 按使用原料分类
按原料分为木基固体燃料(M)和竹基固体燃料(Z)。
4. 2 按形状分类
固体燃料按形状可分为:
——生物质颗粒燃料(L);
——生物质块状燃料(K);
——生物质棒状燃料(B)。
4. 3 林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型号示例
A B 60
表示固体燃料截面尺寸,以直径或边长表示
表示固体燃料的形状类型
表示固体燃料的原料类型
示例:ML10 表示:木基固体燃料,粒状,直径为10 mm。
5 技术要求
5. 1 外形规格
5. 1. 1 木基固体燃料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木基固体燃料外形规格要求
截面尺寸D mm L 6~12
名称符号单位产品外形分类符号指标
4
LY/T 2379—2025
长度
注1:L—粒状;K—块状;B—棒状。
注2:截面尺寸D 的表示方法为:1) 截面为圆形时取直径;2) 截面为正方形时取边长。
注3:截面尺寸偏差D<25 mm 的,实际值与标称允许偏差15%;D>25 mm 的,实际值与标称允许偏差10%。
L mm
K
B
L
K
B
30~40
20~150
3~40
≤150
200~1 000
截面尺寸D mm
表1 木基固体燃料外形规格要求(续)
名称符号单位产品外形分类符号指标
5. 1. 2 竹基固体燃料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竹基固体燃料外形规格要求
名称
截面尺寸
长度
注1:L—粒状;K—块状;B—棒状。
注2:截面尺寸D 的表示方法为:1) 截面为圆形时取直径;2) 截面为其他形状时取截面对角线。
符号
D
L
单位
mm
mm
产品外形分类符号
L
K,B
L
K,B
指标
≤25
>25
≤4×D
5. 2 抗碎性和破碎率
5. 2. 1 固体燃料的抗碎性、破碎率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固体燃料的抗碎性、破碎率要求
名称
抗碎性
破碎率
注:散装产品不做破碎率检测,刚生产的散装产品做抗碎性检测。
符号
SS
BR
单位
%
%
要求
≥95
≤5
5. 3 理化性能
5. 3. 1 木基固体燃料的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木基固体燃料理化性能要求
表观密度kg/m3 ≥900 ≥1 000
名称单位
指标
合格品优等品
5
LY/T 2379—2025
堆积密度
全水分
灰分
挥发分
氯
氮
全硫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注:颗粒燃料检测堆积密度,棒状、块状燃料检测表观密度。
颗粒、块状燃料
棒状燃料
kg/m3
%
%
%
%
%
%
MJ/kg
≥600
≤12.0
≤20.0
≤3.0
≥60.0
≤0.05
≤1.0
≤0.2
≥15.5
≥600
≤10.0
≤18.0
≤1.2
≥70.0
≤0.03
≤0.5
≤0.1
≥17.0
表4 木基固体燃料理化性能要求(续)
名称单位
指标
合格品优等品
5. 3. 2 竹基固体燃料的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 的规定。
表5 竹基固体燃料理化性能要求
名称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全水分
灰分
挥发分
氯
氮
全硫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注:颗粒燃料检测堆积密度,棒状、块状燃料检测表观密度。
颗粒、块状燃料
棒状燃料
单位
kg/m3
kg/m3
%
%
%
%
%
%
MJ/kg
指标
合格品
≥900
≥600
≤12.0
≤20.0
≤10.0
≥60.0
≤0.05
≤1.0
≤0.20
≥15.0
优等品
≥1 000
≥600
≤10.0
≤18.0
≤5.0
≥70.0
≤0.03
≤0.5
≤0.15
≥16.0
6 试验方法
6. 1 外形尺寸的检测
采用标准量具测量。
6. 2 抗碎性的检测
按附录A 的规定执行。
6
LY/T 2379—2025
6. 3 破碎率的检测
按附录B 的规定执行。
6. 4 表观密度的检测
按附录C 的规定执行。
6. 5 堆积密度的检测
按附录D 的规定执行。
6. 6 分析样品制备
按GB/T 28730—2012 的规定执行。
6. 7 全水分的检测
按GB/T 28733—2012 的规定执行。
6. 8 灰分的检测
按GB/T 28731—2012 的规定执行。
6. 9 挥发分的检测
按GB/T 28731—2012 的规定执行。
6. 10 氯的检测
按GB/T 30729—2014 的规定执行。
6. 11 氮的检测
按GB/T 30728—2014 的规定执行。
6. 12 全硫的检测
按GB/T 28732—2012 的规定执行。
6. 13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检测
按GB/T 30727—2014 的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 1 出厂检验
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a) 外形尺寸;
b) 表观密度;
7
LY/T 2379—2025
c) 堆积密度;
d) 全水分;
e) 抗碎性。
所检项目中除规格尺寸外,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对产品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复检仍有不合格项目
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 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 章规定的全部项目。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常生产时,每年应检验一次以上;
b) 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使用性能时;
c) 新产品和该型产品正式投产时;
d)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市场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型式检验时,表6 中重要项目必须全部合格,次重要项目允许有一项不合格。否则,该批产品判为不
合格。
表6 检验项目中重要、次重要项目列表
项目
外形尺寸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抗碎性、破碎率
全水分
灰分
挥发分
氯
氮
全硫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重要项目
√
√
√
√
√
√
√
√
次重要项目
√
√
√
7. 3 组批与抽样
7. 3. 1 组批
以同一配方、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7. 3. 2 有包装产品的抽样
有包装产品的抽样随机抽取码放在中间层的一个完整包装。
8
LY/T 2379—2025
7. 3. 3 散装产品的抽样
散装产品抽样时,在料堆中部均匀布置5 个抽样点,用采样铲扒开表面20 cm 深度后抽样,每个抽样
点抽取量为1 kg。将样品混合后分成两份,一份供检验,一份存查。
8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8. 1 标识
产品包装应标明:
a) 产品名称;
b) 原料组成;
c) 产品规格;
d) 产品净含量;
e)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f) 产品生产日期;
g) 厂名、厂址。
8. 2 包装
固体燃料宜用编织袋、麻袋、纸箱等进行包装,包装规格符合客户要求。
8. 3 运输
运输时要防火、防潮、避免剧烈碰撞,以防破碎和遗撒;散装产品应采用封闭运输,严密覆盖。
8. 4 贮存
产品的贮存场地应干燥、平整、防雨雪、防潮、防自燃;包装产品码放整齐,散装产品贮存时注意防尘;
部分燃料产品应注意防鼠、防虫。
9
LY/T 2379—2025
附录A
(规范性)
抗碎性测定方法
A. 1 方法提要
将固体燃料置于软包装袋内,从2 m 高处自由落下到规定厚度的钢板或硬化后的地面上,共落下5
次,测量粒度大于3 mm 或15 mm 的燃料占原样品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固体燃料的抗碎性。
A. 2 仪器、设备
所需仪器设备如下:
a) 台秤:最大称量2 kg,感量0. 1 g;
b) 3 mm 的圆孔筛和15 mm 方孔筛;
c) 2 m 刻度尺;
d) 钢板:厚度不小于15 mm,长约1 200 mm,宽约900 mm;
e) 能装不小于1 kg 固体燃料的布袋或尼龙袋;
f) 扎带绳一根长约200 mm。
A. 3 测定步骤
A. 3. 1 称500 g 固体燃料m0(若样品总长大于100 mm 时,先将其截断到100 mm 以内),准确到0. 1 g,装
入袋内,排除空气,扎紧袋口。用刻度尺量出2 m 的高度,让装有样品的袋子从此高度自由落下到钢板或
硬化的水泥地面上,连续落下5 次。
A. 3. 2 解开扎袋绳,将样品倒入筛内[颗粒燃料采用3 mm 圆孔筛,块(棒)状燃料采用15 mm 方孔筛],
经过筛分后,称量筛上物的质量。
A. 4 测定结果计算
A. 4. 1 按式(A. 1)计算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抗碎性。
SS+3 =
m+3
m0
× 100% ……………………………( A. 1 )
式中:
SS+3 ——生物质颗粒燃料抗碎强度;
m+3 ——大于3 mm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0 ——装袋时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A. 4. 2 按式(A. 2)计算生物质块(棒)状燃料的抗碎性。
SS+15 =
m+15
m0
× 100% ……………………………( A. 2 )
式中:
SS+15 ——生物质块(棒)状燃料抗碎性;
10
LY/T 2379—2025
m+15 ——大于15 mm 生物质块(棒)状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0 ——装袋时生物质块(棒)状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A. 4. 3 计算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到小数点后面两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的一位报出。
A. 5 精确度
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差值不超过10%。
11
LY/T 2379—2025
附录B
(规范性)
破碎率测定方法
B. 1 方法提要
通过测量一个固体燃料的包装单位中小于规定尺寸的样品质量分数,表示固体燃料的破碎率。
B. 2 仪器、设备
所需仪器、设备如下:
a) 磅秤:最大称量50 kg,感量50 g;
b) 台秤:最大称量10 kg,感量5 g;
c) 3 mm 的圆孔筛和15 mm 方孔筛;
d) 铁板:厚度不低于3 mm,长2 000 mm,宽1 200 mm;
e) 钢叉:钢针直径为3 mm,长150 mm,宽100 mm,间隙5 mm;
f) 毛刷。
B. 3 测定步骤
选定固体燃料一个完整包装,在磅秤上称得质量后打开包装,将里面的固体燃料倒在铁板上,用台秤
称包装物的质量,用专用钢叉叉起燃料放入原包装中,铁板上残留的燃料经3 mm 圆孔筛(或15 mm 方孔
筛)过滤后,称得筛下物的质量。
B. 4 测定结果表述
B. 4. 1 按式(B. 1)计算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破碎率。
BR-3 =
m-3
m0 - m1
× 100% ……………………………( B. 1 )
式中:
BR-3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破碎率;
m-3 ——小于3 mm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0 ——含包装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千克(g);
m1 ——包装物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B. 4. 2 按式(B. 2)计算生物质块(棒)状燃料的破碎率。
BR-15 =
m-15
m0 - m1
× 100% ……………………………( B. 2 )
式中:
BR-15 ——生物质块(棒)状燃料的破碎率;
m-15 ——小于15 mm 生物质块(棒)状燃料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B. 4. 3 试验结果,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12
LY/T 2379—2025
B. 5 精确度
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差值不超过10%。
13
LY/T 2379—2025
附录C
(规范性)
表观密度测定方法
C. 1 原理
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和表观体积,计算出固体燃料的表观密度。
C. 2 仪器设备、材料、试剂
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如下:
a)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00 g,感量0. 1 g;
b) 量筒500 mL,250 mL;
c) 游标卡尺;
d) 烘箱;
e) 熔蜡坩埚;
f) 不吸水的压块;
g) 石蜡。
C. 3 测定步骤
C. 3. 1 准确称量棒(块)状燃料2 块质量m。
C. 3. 2 将石蜡放在预先设为60 ℃的烘箱中加热使其熔化,将熔化后的石蜡均匀涂抹在试样的表面,检
查试样的蜡膜表面有无气泡,如发现气泡可用加热后的钢针刺破并将孔眼涂平,待试件冷却后在天平上
称重得m1。
C. 3. 3 在量筒中倒入其容量一半的自来水,读取水面刻度h1。将试件倒入量筒水中,待水面稳定后再
次读取水面刻度h2。
C. 3. 4 用游标卡尺测量量筒的内径d。测量石蜡的密度,参见GB/T 23561. 3—2009。若出现试样漂浮
现象,用不吸水的压块(如圆柱形或方形的铁块、铝块,其质量大于试样的浮力)将试件物压入水中。
C. 4 测定结果的表述
C. 4. 1 按式(C. 1)计算固体燃料的表观密度。
ρ =
m
πd 2 ( h2 - h1)/4 -(m1 - m ) /ρ1 - V × 1 000 ……………………( C. 1)
式中:
ρ ——固体燃料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d ——量筒内径,单位为厘米(cm);
h2 ——加入试件后量筒水面高度,单位为厘米(cm);
14
LY/T 2379—2025
h1 ——加入试件前量筒水面高度,单位为厘米(cm);
m1 ——蜡封后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
ρ1 ——石蜡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V ——不吸水的压块没入水中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³)。
C. 4. 2 计算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计算结果取3 位有效数字。
C. 5 精密度
两次重复试验结果的差不超过100 kg/m3。
15
LY/T 2379—2025
附录D
(规范性)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D. 1 方法提要
通过测试试样的质量和堆积体积,计算出固体燃料的堆积密度。
D. 2 仪器设备
D. 2. 1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00 g,感量为0. 1 g。
D. 2. 2 量筒500 mL、250 mL。
D. 2. 3 大头针。
D. 2. 4 自来水。
D. 3 测定步骤
准确称量生物质颗粒20 粒。在量筒中装上其容量一半的水,读取数据。将称量好的颗粒倒入量筒
水中,若出现漂浮现象,迅速用大头针将其扎入水中,在10 s 内迅速读取数据。
D. 4 测定结果的表述
D. 4. 1 按式(D. 1)计算固体燃料的堆积密度。
ρ=m/ (V-V0 ) ……………………………(D. 1)
式中:
ρ ——固体燃料的堆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V ——加入试样后量筒水面读数,单位为立方米(m3);
V0 ——加入试样前量筒水面读数,单位为立方米(m3)。
D. 4. 2 计算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值到小数点后三位,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D. 5 精密度
两次重复试验结果的差不超过100 kg/m3。
16
LY/T 2379—2025
参考文献
[1] GB/T 21923—2008 固体生物质燃料检验通则
[2] GB/T 31741—2015 林业生物质能源名词术语
[3] LY/T 2552—2015 竹基生物质成型燃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