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2025‑07‑21 发布2025‑11‑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车载式风送喷雾喷烟一体机
Vehicle mounted air‑assisted spraying and fogging machines
LY/T 2406—2025
代替LY/T 2406—2014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型号编制方法………………………………………………………………………………………………3
5 主要技术参数………………………………………………………………………………………………3
6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3
6. 1 一般要求………………………………………………………………………………………………3
6. 2 整机性能………………………………………………………………………………………………4
6. 3 主要零部件性能………………………………………………………………………………………7
6. 4 安全……………………………………………………………………………………………………8
6. 5 可靠性…………………………………………………………………………………………………9
6. 6 外观质量………………………………………………………………………………………………10
6. 7 装配质量………………………………………………………………………………………………10
7 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10
7. 1 标志……………………………………………………………………………………………………10
7. 2 使用说明书……………………………………………………………………………………………11
7. 3 包装……………………………………………………………………………………………………11
7. 4 运输和贮存……………………………………………………………………………………………11
LY/T 240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 2406—2014《林业机械车载式风送喷雾喷烟一体机》,与LY/T 2406—2014 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的范围(见第1 章,2014 年版的第1 章);
b) 删除了“水平射程”的术语和定义(见2014 年版的3. 4)
c) 增加了“雾化装置”“烟化装置”“风筒”“喷雾水平射程”“热力烟化温升时间”的术语和定义(见
3. 2~3. 4、3. 7~3. 8);
d) 更改了型号编制规则(见第4 章,2014 年版的第4 章);
e) 更改了主要技术参数(见第5 章,2014 年版的第5 章);
f) 更改了一般要求的内容(见6. 1,2014 年版的6. 1);
g) 增加了风机启动性能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2. 1);
h) 增加了稳态燃烧器启动性能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2. 2);
i) 删除了烟化装置启动性能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2014 年版的6. 2. 2)
j) 增加了热力烟化温升时间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2. 3);
k) 更改了喷雾水平射程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2. 4,2014 年版的6. 2. 1);
l) 增加了雾化效果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2. 5);
m) 更改了烟化效果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2. 6,2014 年版的6. 2. 3);
n) 删除了雾滴粒径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2014 年版的6. 2. 4);
o) 增加了发电机组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3. 1)
p) 更改了风机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3. 2,2014 年版的6. 3. 1);
q) 更改了液泵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3. 3,2014 年版的6. 3. 1);
r) 增加了药液管路零部件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3. 4);
s) 删除了燃烧器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2014 年版的6. 3. 2);
t) 增加了发电机组绝缘性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4. 1);
u) 增加了电机绝缘性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4. 2);
v) 增加了喷烟安全性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4. 3);
w) 更改了操作者耳旁噪声的要求和检验的内容(见6. 4. 2,2014 年版的6. 4);
x) 删除了检验规则(见2014 年版的第7 章);
y) 更改了标志的要求(见7. 1. 1,2014 年版的8. 1. 1);
z) 增加了标志的检验(见7. 1. 2);
aa) 增加了使用说明书的检验(见7. 2. 2);
ab) 增加了包装的检验(见7. 3. 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博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泰州
市玉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Ⅲ
LY/T 2406—2025
Ⅳ
LY/T 2406—2025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林云、施明宏、姜洪喆、陈青、周宏平、崔业民、盛平、崔华、周颢、马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2014 年8 月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LY/T 2406—2025
车载式风送喷雾喷烟一体机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车载式风送喷雾喷烟一体机(以下简称喷雾喷烟机)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喷雾喷烟机
主要技术参数,规定了喷雾喷烟机的技术要求和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描述了对应
的试验方法及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车辆为移动载体、以轴流风机形成的轴向风力输送药液雾滴或烟雾的集雾化装置和
烟化装置为一整体的机械的设计、生产和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0. 5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电机组第5 部分:发电机组
GB/T 5226. 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54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20136 内燃机电站通用试验方法
JB/T 5673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02 喷雾机、清洗机用三缸柱、活塞泵
JB/T 9806 喷雾机用隔膜泵
JB/T 10562 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
LY/T 1045 营林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LY/T 1669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车载式风送喷雾喷烟一体机vehicle mounted air‑assisted spraying and fogging machine
放置在运载车辆上移动工作,由轴流风机产生的轴向风力将雾化装置形成的雾滴或烟化装置形成的
烟雾,定向输送到林木树冠或其他目标物上的机器。
注:喷雾喷烟机结构示意图见图1。
2
LY/T 2406—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风筒上下摆动调节装置; 8——喷烟药箱及药泵组件;
2——风机; 9——发电机组;
3——稳态燃烧器; 10——喷雾药泵;
4——锥形喷筒; 11——风筒支承柱;
5——喷头环; 12——风筒水平旋转调节装置;
6——烟化喷管; 13——喷雾药箱。
7——喷嘴;
图1 喷雾喷烟机结构示意图
3. 2
雾化装置spraying unit
由风机、锥形喷筒及喷头环等组成,通过喷头使药液经过液力一次雾化喷出的雾滴群,进入到风筒出
口处,在高速气流作用下获得二次气力雾化,形成更小、更均匀的风力协迫雾滴群流的装置。
3. 3
烟化装置unit of thermal fogging insecticide
由稳态燃烧器与烟化喷管等组成,置于风筒内,由稳态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流,将从喷嘴送入
到烟化喷管内的药液进行热力烟化,排出后形成热烟雾的装置。
3. 4
风筒unit of airduct by an axial fan
由风机风筒和锥形喷筒组成,使轴流风机产生的风力形成有效的流场分布,将雾滴或烟雾进行高远
距离定向输送至防治目标的装置。
3. 5
额定喷雾量nominal flow rate of spraying insecticide
风送系统正常工作,处于喷雾工况,喷雾药开关处于全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喷头环喷出的总喷雾药液量。
注:单位为升每小时(L/h)。
3. 6
额定喷烟量nominal flow rate of fogging insecticide
风送系统正常工作,处于喷烟工况,喷烟药开关处于全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烟化装置喷出烟雾的总
3
LY/T 2406—2025
喷烟药液量。
注:单位为升每小时(L/h)。
3. 7
喷雾水平射程horizontal range for spraying
风筒中心轴线处于水平位置,自风筒支承旋转中心起至风送系统中心风力风速降低到2 m/s 位置处
的水平距离。
注:单位为米(m)。
3. 8
热力烟化温升时间thermal fogging temperature-rising time
稳态燃烧器成功启动后,开始计时,至烟化装置内气流温度达到药开关在任何开度下均使药液完全
烟化,即烟化喷管出口处不会出现药液滴漏或流淌现象时所需时间。
注:单位为秒(s)。
4 型号编制方法
4. 1 喷雾喷烟机的型号编制按LY/T 1045 的规定进行。
4. 2 喷雾喷烟机以“PW/Y”作为产品名称代号,以水平射程(单位为米)作为性能主参数,以发电机组功
率(单位为千瓦)作为动力主参数。
示例:PW/Y30C20ZC‑A1 表示喷雾水平射程30 m、柴油发电机组功率20 kW、首次设计、第一次重大结构或外形改
进的车载式喷雾喷烟一体机。
5 主要技术参数
喷雾喷烟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为:
a) 风机风筒直径,mm;
b) 发电机组功率,kW;
c) 喷雾水平射程,m;
d) 风筒垂直转角范围,(°);
e) 风筒水平转角范围,(°);
f) 燃油消耗率,L/h;
g) 额定喷雾量,L/h;
h) 额定喷烟量,L/h;
i) 热力烟化温度,(°);
j) 喷雾药箱容积,L;
k) 喷烟药箱容积,L;
l) 燃油箱容积,L;
m) 机具净质量,kg;
n) 外形尺寸(长×宽×高),mm。
6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6. 1 一般要求
6. 1. 1 喷雾喷烟机应能在环境温度为0 ℃~45 ℃、风速不超过2 m/s 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4
LY/T 2406—2025
6. 1. 2 与农药接触的零部件,应采用耐农药腐蚀的材料制造。
6. 1. 3 试验环境温度为10 ℃~30 ℃,风速不超过0. 5 m/s。试验测量参数最低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质量:±5 g;
b) 时间:±1 s;
c) 风速:±1%;
d) 转速:±0. 5%
e) 噪声:±0. 5 dB;
f) 长度:±5 mm;
g) 温度:±0. 1 ℃。
6. 2 整机性能
6. 2. 1 风机启动性能
6. 2. 1. 1 要求
风机启动时间应满足表1 的要求。
表1 主要性能参数
风机风筒直径D
mm
D≤500
500
600
800
D>1 000
风机启动时间
s
≤30
≤45
稳态燃烧器
启动次数
≤3
热力烟化温升时间
s
≤10
喷雾水平射程
m
≥25
≥30
≥35
≥55
≥75
喷雾药液雾化率
≥95%
6. 2. 1. 2 检验
发电机组供电正常后,启动风机同时秒表开始计时,并用转速表测量风机转速,直至风机转速达到稳
定转速,停止计时。试验重复3 次,计算平均值。
6. 2. 2 稳态燃烧器启动性能
6. 2. 2. 1 要求
稳态燃烧器开始启动直至成功的启动次数应满足表1 要求。
6. 2. 2. 2 检验
风送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打开稳态燃烧器点火开关开始点火燃烧,观察稳态燃烧器烟化喷管出口
处开始喷火,开始计时,持续燃烧30 s。如果能持续燃烧30 s,则启动成功;如果不能持续燃烧30 s,或无
法观察到烟化喷管出口处喷火现象,则本次启动失败,再次启动稳态燃烧器重复启动过程,直至成功启
动,并记录启动次数。
6. 2. 3 热力烟化温升时间
6. 2. 3. 1 要求
风送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稳态燃烧器已正常启动,热力烟化温升时间应符合表1 要求。
5
LY/T 2406—2025
6. 2. 3. 2 检验
6. 2. 3. 2. 1 喷烟药箱内注入三分之一以上0#柴油。
6. 2. 3. 2. 2 风送系统正常工作,在6. 2. 2 试验成功启动完成时开始计时,至喷嘴处烟化喷管内的气流温
度达到喷烟药液热力烟化温度要求所需的时间。
6. 2. 3. 2. 3 试验重复3 次,计算平均值。两次正常启动之间的停机时间间隔至少为5 min。
6. 2. 4 喷雾水平射程
6. 2. 4. 1 要求
喷雾喷烟机的喷雾水平射程L 应符合表1 的要求。
6. 2. 4. 2 检验
将喷雾喷烟机置于1 m 高的支承平台上,风筒中心轴线处于水平位置,风送系统正常工作,喷雾喷烟
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自风筒支承旋转中心起,至风送系统中心风速降至2 m/s 处的水平距离,见图2 所
示的L 长度。
标引序号说明:
1——支承平台; 4——支承旋转中心;
2——风筒支承柱; 5——风筒中心轴线;
3——风筒; L——喷雾水平射程。
图2 喷雾水平射程测试方法示意图
6
LY/T 2406—2025
6. 2. 5 雾化效果
6. 2. 5. 1 要求
喷雾喷烟机喷雾时,喷雾药液雾化率应满足表1 要求。
6. 2. 5. 2 检验
风机风筒轴线仰角45°,喷雾药箱内装满清水。从风筒出口开始沿风筒中心轴线的水平方向,在地面
上铺设6 m×10 m 塑料薄膜,并在铺设前称其质量M1。风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开启喷雾药泵并处
于额定喷雾量状态,连续喷雾10 min,收集地面塑料薄膜并称其此时的质量M2,确定喷雾前后塑料薄膜
增加的质量,并折算成清水体积,根据额定喷雾量对应喷雾10 min 的喷雾质量,按公式(1)计算喷雾药液
雾化率。
p =
M2 - M1
kqQ × 100% ……………………………( 1 )
式中:
p ——喷雾药液雾化率;
M2 ——喷雾后塑料薄膜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1 ——喷雾前塑料薄膜质量,单位为千克(kg);
k ——10 min 对应的小时值,等于1/6,单位为小时(h);
q ——清水比重,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Q ——额定喷雾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
6. 2. 6 烟化效果
6. 2. 6. 1 要求
喷雾喷烟机喷烟时,不应出现明显未烟化的烟雾雾滴。
6. 2. 6. 2 检验
风筒中心轴线仰角15°,风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开启喷烟药泵使其处于额定喷烟状态,连续喷
烟2 min,观察烟化喷管出口处是否存在滴液或流液现象,同时观察自风筒出口开始沿风送路线的5 m 距
离范围内对应的地面上是否存在明显的烟雾雾滴沉降于地面的油迹现象。
6. 2. 7 整机密封性
6. 2. 7. 1 要求
喷雾喷烟机输药和输油管路的各零部件及连接处应密封可靠,不应出现药液和燃油泄漏或渗漏
现象。
6. 2. 7. 2 检验
在6. 2. 5 及6. 2. 6 试验完成后,目视检查输药和输油管路的各零部件及连接处是否出现药液和燃油
泄漏或渗漏现象。
7
LY/T 2406—2025
6. 3 主要零部件性能
6. 3. 1 发电机组
6. 3. 1. 1 要求
发电机组的性能应符合GB/T 2820. 5 的规定。
6. 3. 1. 2 检验
发电机组性能的检验按GB/T 20136 的规定进行。
6. 3. 2 风机
6. 3. 2. 1 效率
6. 3. 2. 1. 1 要求
风机的效率应符合JB/T 10562 的要求。
6. 3. 2. 1. 2 检验
风机效率的检验按JB/T 10562 的规定进行。
6. 3. 2. 2 防护网
6. 3. 2. 2. 1 要求
风机入风口一侧应有防护网,防护网外侧表面距风机叶片回转平面的轴向安全距离应满足表2 要
求,防护网网孔尺寸应满足表2 中的网孔短边方向开口宽度或网孔最大开口距离。
表2 防护网尺寸
风机风筒直径D
mm
D≤500
D>500
a 不同网孔形状的开口宽度:扇形网孔指两弧形边之间的径向距离;矩形或菱形等网孔指两长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椭圆形网孔指短轴长度。
轴向安全距离
mm
≥25
≥120
网孔短边方向开口宽度a
mm
≤8
≤20
网孔最大开口距离
mm
≤10
≤40
6. 3. 2. 2. 2 检验
用精度达到±0. 5 mm 的长度测量工具按表2 中的各尺寸。
6. 3. 3 液泵
6. 3. 3. 1 要求
液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应符合JB/T 9802 和JB/T 9806 的规定。
8
LY/T 2406—2025
6. 3. 3. 2 检验
液泵容积效率和总效率的检验按JB/T 9802 和JB/T 9806 的规定进行。
6. 3. 4 药液管路零部件
6. 3. 4. 1 要求
药液管路零部件应符合LY/T 1669 的规定。
6. 3. 4. 2 检验
药液管路零部件的检验按LY/T 1669 的规定进行。
6. 4 安全
6. 4. 1 发电机组绝缘性
6. 4. 1. 1 要求
发电机组绝缘性的要求应符合GB/T 15548 的规定。
6. 4. 1. 2 检验
发电机组绝缘性的检验按GB/T 15548 的规定进行。
6. 4. 2 电机绝缘性
6. 4. 2. 1 要求
电机绝缘性的要求应符合GB/T 5226. 1 的规定。
6. 4. 2. 2 检验
电机绝缘性的检验按GB/T 5226. 1 的规定进行。
6. 4. 3 喷烟安全性
6. 4. 3. 1 要求
喷雾喷烟机以最低喷烟量工作时,不应出现喷火现象。
6. 4. 3. 2 检验
风筒中心轴线仰角15°,风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从以下两种工作状态进行检验:
a) 启动后直接调至最低喷烟量:在热力烟化装置刚满足热力烟化温度要求时,将喷烟药开关调节
到按说明书指定的最低喷烟量值或按喷烟药开关所标注的最低喷烟量指示位置处,开始喷烟,
观察是否出现喷火现象;
b) 由额定喷烟量调至最低喷烟量:喷雾喷烟机处于额定喷烟量工作2 min 后,将喷烟药开关调至
最低喷烟量继续喷烟工作,观察是否出现喷火现象。
9
LY/T 2406—2025
6. 4. 4 操作者耳旁噪声
6. 4. 4. 1 要求
操作者耳旁噪声(A 计权)应符合表3 的要求。
表3 操作者耳旁噪声
风机风筒直径D
mm
D≤500
500
800
D>1 000
位于机身旁的操作者耳旁噪声(A 计权)
dB
≤98
≤102
≤106
≤110
位于驾驶室内的操作者耳旁噪声(A 计权)
dB
≤80
6. 4. 4. 2 检验
6. 4. 4. 2. 1 声学环境
将喷雾喷烟机置于运载车辆上,运行至空旷场地,至少在半径10 m 范围内不应有任何障碍物,在半
径为20 m 范围内不应有声反射面。声级计测点位置处的背景噪声(A 计权)应比喷雾喷烟机噪声值低
10 dB 及以上。
6. 4. 4. 2. 2 噪声测量
喷雾喷烟机置于运载车辆上,操作者位于喷雾喷烟机机身旁的正常工作位置或位于运载车辆驾驶室
内操作者位置并关上驾驶室内所有车窗,声级计测试端与操作者耳孔等高,距耳孔外侧水平距离不大于
50 mm,分别在喷雾和喷烟两种工况下测量操作者耳旁噪声,每种工况下重复测量3 次,每次读取4 个数
值并计算其平均值,取喷雾和喷烟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平均值作为操作者耳旁噪声。
6. 5 可靠性
6. 5. 1 要求
喷雾喷烟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00 h。
6. 5. 2 检验
试验样机至少2 台。喷雾喷烟机以生产试验的形式进行,试验允许间断进行,累计工作时间。试验
过程中允许按使用说明书对机器进行保养,测定每台试验样机发生首次故障(轻度故障除外)前的工作时
间,每箱药液的施放时间应为连续工作时间,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按公式(2)计算。
T =1n
[Σ ] i = 1
n' ti+(n-n') t ……………………………(2)
式中:
T ——首次故障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n ——试验样机数;
n' ——试验时发生故障的样机数(当n'=0 时,按n'=1 计,轻度故障不计);
ti ——第i 台试验样机首次故障时间,单位为小时(h);
10
LY/T 2406—2025
t ——试验截止时间,单位为小时(h)。
注:轻度故障是指轻度影响产品功能、维修费用低廉且在日常保养中能用随机工具排除的故障。
6. 6 外观质量
6. 6. 1 要求
6. 6. 1. 1 焊接件不应有烧穿、裂纹、漏焊、虚焊等缺陷,焊缝应均匀、无焊渣。
6. 6. 1. 2 冲压件应完整,应无裂纹和非设计需要的尖锐凸起等缺陷。
6. 6. 1. 3 表面涂敷层应均匀、附着牢固,不应有明显的流痕、堆积、起壳等缺陷。
6. 6. 1. 4 外观油漆件应符合JB/T 5673 的规定。
6. 6. 2 检验
喷雾喷烟机外观油漆件试验方法按JB/T 5673的规定进行。其他外观质量检查以目视、手感的方法进行。
6. 7 装配质量
6. 7. 1 要求
整机装配后,运动件应运动灵活,不应有干涉、卡滞、阻塞等异常现象。
6. 7. 2 检验
整机装配后,实际操作机器,目视检查各运动件。
7 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7. 1 标志
7. 1. 1 要求
产品应有铭牌。铭牌的内容应清晰可见,并牢固地固定在机具的明显位置上,其质量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其内容应至少包括:
a) 制造厂名;
b) 型号和名称;
c) 商标;
d) 风机风筒直径,mm;
e) 发电机组功率,kW;
f) 喷雾水平射程,m;
g) 额定喷雾量,L/h;
h) 额定喷烟量,L/h;
i) 喷雾药箱容积,L;
j) 喷烟药箱容积,L;
k) 燃油箱容积,L;
l) 机具净质量,kg;
m) 生产日期;
n) 产品编号。
11
LY/T 2406—2025
7. 1. 2 检验
按GB/T 13306 的规定检查标志的性能,其他要求目视检查。
7. 2 使用说明书
7. 2. 1 要求
随喷雾喷烟机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应给出操作、维护保养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应符合GB/T 9480 的规
定。使用说明书中应给出第5 章规定的主要技术参数。
7. 2. 2 检验
目视检查。
7. 3 包装
7. 3. 1 要求
7. 3. 1. 1 包装应牢固、可靠、防雨、防潮。
7. 3. 1. 2 产品包装及包装箱应符合GB/T 13384 的规定。
7. 3. 1. 3 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
7. 3. 1. 4 喷雾喷烟机包装前应将内外表面清理干净,药箱内应清洗干净。
7. 3. 1. 5 包装箱上应标明如下内容:
a) 产品型号、名称、注册商标;
b) 厂名、厂址;
c)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d) 总质量,kg;
e) 外形尺寸,mm;
f) 出厂年月。
7. 3. 1. 6 随机附件、备件、工具和文件应齐全。随机文件包括:
a) 装箱单;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使用说明书。
7. 3. 2 检验
目视检查。
7. 4 运输和贮存
7. 4. 1 喷雾喷烟机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酸碱等腐蚀物质的室内。
7. 4. 2 运输时,应放净燃油箱内的燃油和药箱里的药液。
7. 4. 3 装卸和运输喷雾喷烟机时,不应翻滚、倒置、侧置,不应受剧烈的冲击和碰撞,不应和潮湿物品或
化学物品一同装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