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407-2025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和资产评估技术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3阅读模式

LY/T 2407-2025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和资产评估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和资产评估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sset evaluation and accounting

of forest resourc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2407—2025

代替LY/T 2407—2015,LY/T 2735—2016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估(或核算)目的…………………………………………………………………………………………3

5 评估(或核算)程序…………………………………………………………………………………………3

6 森林资源核查………………………………………………………………………………………………5

7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9

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20

9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26

附录A(资料性)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推荐) …………………………………………………………30

附录B(规范性) 抽样调查法………………………………………………………………………………33

附录C(规范性) 小班抽查法………………………………………………………………………………38

附录D(规范性)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K 值和投资收益率P 值的确定…………40

附录E(规范性) 评估中林地使用费的确定………………………………………………………………44

附录F(规范性)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调整系数K 值和投资收益率P 值的确定…………………………45

附录G(资料性) 森林自然度………………………………………………………………………………47

附录H(资料性) 生态区位…………………………………………………………………………………48

参考文献………………………………………………………………………………………………………50

LY/T 240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 2407—2015《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LY/T 2735—2016《自然资源(森林)

资产评价技术规范》。与LY/T 2407—2015 和LY/T 2735—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森林资源非经济资产、森林资源资本和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定义(见

第3 章);

——增加了核算目的内容(见第4 章);

——更改了市场经济行为需求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非市场行为需求的森林资源核算两方面内容

(见第7 章和第9 章,LY/T 2407—2015 的第6 章~ 第12 章,LY/T 2735—2016 的第7 章~ 第

11 章);

——增加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核算、森林资源非经

济资产核算、森林资源(资本)核算5 个层次,规范了森林资源价值估算方法和指标体系(见

第7 章、第8 章和第9 章);

——更改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见(见第7 章,见LY/T 2407—2015 的第6 章、第10 章~第12 章);

——删除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资产评估内容(见LY/T 2407—2015 的第

10 章);

——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核算框架、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核算、森林资源非经济资产核算和森林资源

资本核算等内容(见第8 章和第9 章,见LY/T 2735—2016 的第7 章~第9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森林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7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和草原

局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宏伟、韩爱惠、景谦平、张莹、石焱、杨冬雪、冯晓川、张大为、刘辰瑶、赵建平、

张煦、吴栋栋、胡雪凡、王海、杨秀玲、王宏涛、韩桂兰、韦贵红、李杰、慕晓炜、廖成章、卓凌、孔凡利、张溪、

刘宇、刘源、郭丰毅、应允芹、栾奎志、楼南云。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 年首次发布为LY/T 2407—2015;

——2016 年首次发布为LY/T 2735—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LY/T 2407—2025

1

LY/T 2407—2025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和资产评估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资源经济资产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核算、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核算、森林资源非

经济资产核算和森林资源资本核算的相关概念、工作程序、指标体系。描述了相应的技术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不同目的的各种类型森林资源经济资产评估和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包括森

林生态系统服务核算、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核算、森林资源非经济资产核算和森林资源资本核算)行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75 旅游景区等级质量划分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T 1897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45088 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

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总称。

3. 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利益的贡献。

注:其价值包括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通常以一个年度为计算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核算是从生态系统视角核算森林资源价值的前提。

3. 3

森林资源经济资产foreset resource economic assets

在现有认识水平和科技条件下,由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通过交易或经营利用,能够或预期能够为其

带来经济利益、具有经济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

注:通常称为森林资源资产。

3. 4

林木资产forest wood assets

林地上尚未被伐倒、具有资产属性的树木。

注:包括活立木和枯立木。

2

LY/T 2407—2025

3. 5

林地资产forest land assets

具有资产属性的林地。

3. 6

森林景观资产forest landscape assets

具有资产属性,通过经营能为其经营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森林景观资源。

注:主要包括森林公园、森林游憩地,以森林为依托的野营地、森林浴场或具有森林环境特征的旅游地等。

3. 7

森林资源非经济资产forest resource non‑economic assets

不具有经济资产属性、但能够为人类贡献利益的森林资源,其价值是森林生态系统在未来持续为人

类提供除经济利益以外的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和。

3. 8

森林资源资本forest resource capital

涵盖森林资源全部要素的某一时点的价值,是森林资源经济资产和森林资源非经济资产的总和。

注:也称为森林生态系统,从两个视角对其进行计量,一个视角是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资和空间,另一个视角则涵盖生

态系统。其价值是森林资源在未来持续提供一系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总和。

3. 9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forest resource assets evaluation

评估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具有经济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经济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特定

目的下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3. 10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forest resource accounting

基于服务非市场交易行为,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价值和森林资源存量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

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注:根据核算目的的需要,按其核算范畴,分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核算、森林资源非经

济资产核算和森林资源资本核算(即森林生态系统核算)。

3. 11

森林资源清单forest resource list

森林资源评估(或核算)时,由评估(或核算)委托人(政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评估(或核算)

机构提交的需要评估(或核算)的全部森林资源在评估(或核算)有效期内的权属、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

情况的详细材料等。

3. 12

森林资源核查forest resource verification

在进行森林资源评估(或核算)前,对委托人提交的森林资源清单所列示的森林资源各要素进行调查

复核确认的过程。

3. 13

核查总体check overall unit

一个用以进行核查样本(如样地、标准地、小班等)数量计算、抽取、布设和误差计算的单位。

注:它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森林资源地块(范围),也可能是由若干个在地域上不相连接的森林资源地块(范围)组成。

3. 14

经济资产价值类型value type of economic asset

人们对评估结果价值属性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

3

LY/T 2407—2025

3. 15

市场价值market value

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

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

3. 16

投资价值investment value

评估对象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估计数额。

3. 17

在用价值value in use

将评估对象作为企业、资产组组成部分或者要素资产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对所属企业、资

产组的贡献的价值估计数额。

3. 18

清算价值liquidation value

在评估对象处于被迫出售、快速变现等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价值估计数额。

3. 19

残余价值scrap value

评估对象因灾害清理和更新采伐时,林木变现价值估计数额。

3. 20

基准日benchmark date

评估(或核算)结论开始成立的一个特定时日,在形成评估(或核算)结论过程中所选用的各种标准、

依据和取价均要在该时点有效。

4 评估(或核算)目的

4. 1 评估目的

各种不同的经济行为对评估对象的评估结果的特定用途。评估报告载明的评估目的应唯一,评估报

告只能在特定的评估目的下具有有效性。经济行为主要指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抵押质押、投融资、司法

评估(用于拍卖、清算)、清产核资、拆迁补偿等。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经济资产所有权以及森林资

源经济资产使用权(包括景观资源经营权)价值。

4. 2 核算目的

各种不同的目的对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结果的特定用途,核算报告只能在特定的目的下具有有效性。

具体用途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资产清查统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生态文明绩

效评价考核、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类型调整、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司法诉讼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

不同的目的和相关规定选择恰当的核算指标,应用本标准的方法体系进行核算。

5 评估(或核算)程序

5. 1 基本内容

森林资源评估(或核算)程序包括如下内容:

a) 明确评估(或核算)基本事项,包括目的、对象、范围、基准日以及报告使用者等;

4

LY/T 2407—2025

b) 签订业务委托合同;

c) 委托人提交相关资料;

d) 收集整理评估(或核算)相关资料;

e) 森林资源核查;

f) 评定估算;

g) 编制出具评估(或核算)报告(见附录A);

h) 整理归集工作底稿归档。

5. 2 委托合同

业务委托合同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a) 评估(或核算)机构和评估(或核算)委托人的名称、住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b) 评估(或核算)目的;

c) 评估(或核算)对象和评估(或核算)范围;

d) 评估(或核算)基准日;

e) 评估(或核算)报告使用范围;

f) 评估(或核算)报告提交期限和方式;

g) 评估(或核算)服务费总额或支付标准、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

h) 评估(或核算)机构和评估(或核算)委托人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i)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

j) 合同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间;

k) 合同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地点。

5. 3 委托方提交的相关资料

5. 3. 1 森林资源清单

森林资源清单,应依据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作业设计调查或为评估(或核算)

进行的专项调查)或森林资源档案等资料编制,最小单位应落实到小班。

评估(或核算)有效期内采伐的森林资源清单应依据采伐作业设计调查成果编制。因条件所限,未能

取得依据采伐作业设计调查成果编制的森林资源清单,应说明原因及对评估(或核算)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古树名木、零星分布的高价值珍贵树木、森林景观、林下动植物资源等,应根据专业调查资料编制资

产清单。

5. 3. 2 其他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a) 林权证书、不动产权证(或相关权属证明文件);

b) 评估(或核算)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图面资料;

c) 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种类、数量和质量材料;

d) 按照评估(或核算)目的需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5. 4 收集评估(或核算)资料

收集的评估(或核算)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营林生产技术标准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

5

LY/T 2407—2025

b) 木材生产、销售等有关成本费用资料;

c) 当地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d) 森林培育的账面历史成本资料;

e) 评估基准日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的税、费征收标准;

f) 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林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的价格资料,林地分等定级和林地基准地价相关资料;

g) 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林业生产投资收益率;

h) 各树种的生长过程表、生长模型、收获预测等资料;

i) 使用的立木材积表、原木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立地指数表等测树经营数表资料;

j) 森林景观资产评估需关注项目区景观资源、相关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进度、财务制

度和反映建设、经营状况的其他相关资料。

k) 涉及非经济资产核算应关注项目区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公共资

源数据集。

l) 其他与评估(或核算)有关的资料。

5. 5 资源核查与评定估算

5. 5. 1 被委托方受理委托后,应对委托人提交的森林资源清单进行现场核查,核查结果符合要求方可进

行评估。

5. 5. 2 在有关资料达到要求的条件下,被委托方对评估委托人拟评估(或核算)森林资源价值进行评定估算。

5. 6 编制和提交评估(或核算)报告

被委托方对评定估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汇集森林资源评估(或核算)工作底稿,形成森林资源评估

(或核算)报告,并提交给评估(或核算)委托人。

5. 7 建立项目档案

评估(或核算)工作结束后,评估(或核算)机构应及时将有关文件和资料分类汇总,并登记造册,建立

项目档案。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6 森林资源核查

6. 1 基本要求

6. 1. 1 应对委托方提交的森林资源清单标注的内容进行核查,并要求账面、图面、实地三者一致,核查结

果应满足核查的精度要求。

6. 1. 2 以拟评估(或核算)森林资源的范围为核查总体,在核查总体内应恰当确定核查样本单元的大小

和边界,并计算在一定可靠性前提下的核查精度。

6. 1. 3 核查工作按照GB/T 26424 和GB/T 45088 以及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6. 1. 4 应阅读查验与拟评估(或核算)森林资源有关的文件、证件、图件、资料、档案等。

6. 1. 5 应依据林权证或有效法律文件,核对拟评估(或核算)森林资源(林地及林木)的权属(所有权、使

用权)及权属年限、四至界线等。

6. 1. 6 应依据林相图、森林分布图、林业基本图等图面资料,核对森林资源的空间位置、边界线走向等。

6. 1. 7 应依据县级及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执行并具有时效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区划、分类经营

规划等文件,核对森林资源的地类和森林类别等。

6

LY/T 2407—2025

6. 2 核查内容

6. 2. 1 林地核查

林地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林地类型、森林类别、林种、树种、林下资源、使用期限、使用方式(指地租

支付方式)、面积、位置、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6. 2. 2 林木核查

6. 2. 2. 1 用材林核查

6. 2. 2. 1. 1 幼龄林(含未成林造林地)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造林时间、苗龄)、造

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单位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林木生长状态、病虫害发生及自然灾

害损失状况、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6. 2. 2. 1. 2 中、近、成、过熟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

蓄积量、材种出材率、林木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及自然灾害损失状况、可及度、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6. 2. 2. 2 竹林核查的主要项目有:竹种(品种)、平均直径、平均竹高、立竹度、年龄结构、整齐度、均匀度、

平均单竹重量、竹林产量、出笋量、生长级、经营级、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6. 2. 3 经济林核查

经济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树种、品种、产期、生长阶段、冠幅、单位面积株数、生长状况、单位面积

产量、产品品质等。

6. 2. 4 特种用途林核查

特种用途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除核查与林木核查内容相同的有关项目外,还要核查具有的特殊

用途、经营条件和人工措施、曾经取得的效果、收益或评价等。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特种用途林,则应了

解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项目、目的、已经取得的研究数据、成果以及尚未完成的科研内容等。此外,还需

核查与评估目的有关的其他项目。

6. 2. 5 森林景观核查

森林景观核查按照GB/T 18972、GB/T 17775 和GB/T 18005 的规定进行。除核查与林木核查内容

相同的有关项目外,重点核查与观赏、游憩、保健、娱乐等方面相关的服务和特色,以及交通条件、周边环

境、旅游开发程度及建设条件等。

6. 3 核查方法

6. 3. 1 林地资产核查

6. 3. 1. 1 抽样调查法

对大面积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林地评估时,宜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林地资产总面积和各类型林地面积

进行调查核实,抽样调查法按附录B。

6. 3. 1. 2 小班调绘法

6. 3. 1. 2. 1 航片调绘法:使用近期拍摄的(以不超过2 年为宜)、比例尺优于1∶25 000 或侧视雷达图片在

7

LY/T 2407—2025

室内进行小班勾绘,然后到现地核对,或直接到现地调绘,对林地资产总面积和各类型林地面积进行调查核实。

6. 3. 1. 2. 2 卫片调绘法:使用近期(以不超过1 年为宜)经正射校正及影像增强的比例尺优于1∶25 000的卫片(空

间分辨率优于10 m)在室内进行小班勾绘,然后到现地核对,对林地资产总面积和各类型林地面积进行调查核实。

6. 3. 1. 2. 3 地形图小班调绘法:采用由测绘部门最新绘制的比例尺为1∶10 000~1∶25 000 的地形图到现

地进行勾绘,对林地资产总面积和各类型林地面积进行调查核实。对于没有上述比例尺的地区可采用由

1∶50 000 放大到1∶25 000 的地形图。

6. 3. 1. 3 实测法

6. 3. 1. 3. 1 定位仪测定法:利用定位仪测定小班边界控制点的坐标位置信息,并自动求算小班面积的方

法。利用定位仪核查林地面积时,应做到小班边界控制点选择正确,定位仪的定位精度符合要求。

6. 3. 1. 3. 2 罗盘仪测定法:利用罗盘仪测定小班边界控制点的方位角和水平距,并按导线测量方法求算

小班面积的方法。利用罗盘仪核查林地面积时,应做到小班边界控制点选择正确,导线测量的闭合差符

合罗盘仪测量的技术要求。

6. 3. 2 林木资产核查

6. 3. 2. 1 抽样调查法:对大面积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总体评估时,宜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林木资产的总蓄

积量和各种森林类型的蓄积量进行调查核实;采用抽样调查法进行调查核实时,应正确划分抽样总体,抽

样调查法按附录B。

6. 3. 2. 2 小班抽查法:提交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采伐作业设计调查资料时,

宜采用小班调查法对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准确程度进行调查核实。小班抽查法是抽取部分森林资源资

产清单上的小班进行调查核实,小班抽查法按附录C。

6. 3. 2. 3 全面调查法:全面调查法是对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上的全部小班逐个进行调查核实的方法。

6. 4 核查精度要求

6. 4. 1 抽样调查法

6. 4. 1. 1 精度判定标准

总体的蓄积量抽样精度达到90% 以上。

6. 4. 1. 2 清单判定标准

森林资源清单作为评估(核算)依据的判定标准(yˉ 为总体平均数估计值;Δyˉ 为估计误差)。

a) 当森林资源清单上的总量在(yˉ ± Δy)区间内,清单可信,可以作为评估(核算)的依据。

b) 当森林资源清单上的总量在(yˉ ± 2Δy)区间内,应查明原因,通过补充调查等技术措施,对森林

资源清单进行修正,落入(yˉ ± Δy)区间后,可以作为评估(核算)的依据。

c) 当森林资源清单上的总量落在(yˉ ± 2Δy)区间外,清单不可信,不能作为评估(核算)的依据。

6. 4. 2 小班调查法

6. 4. 2. 1 合格小班判定标准

6. 4. 2. 1. 1 不允许误差项

小班权属、地类、林种、树种、起源等核查项目不应有误,每个被核查小班不允许误差项中有一项有误

8

LY/T 2407—2025

为不合格小班。

6. 4. 2. 1. 2 允许误差项

各调查因子允许误差按GB/T 26424 中主要小班调查因子允许误差A 级标准的规定执行。每个被

核查小班允许误差项中有一项核查项目误差超出允许值为不合格小班。具体核查项目允许误差范围

见表1。

表1 各调查因子允许误差范围表

核查项目

小班面积

树种组成

平均树高

平均胸径

平均年龄

郁闭度

允许误差/%

5

5

5

5

10

5

核查项目

每公顷蓄积量

每公顷株数

每公顷断面积

造林成活率

造林保存率

材种出材率

允许误差/%

15

5

5

5

5

5

6. 4. 2. 2 清单判定标准

森林资源清单作为评估依据的判定标准。

a) 当小班合格率≥90% 时,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质量为合格,可以作为评估的依据。

b) 当小班合格率<90% 时,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质量不合格,不能作为评估的依据。

6. 5 森林资源核查报告

6. 5. 1 概述

简述核查对象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林业生产经营状况;核查的目的、

要求、组织、工作起止时间;评估委托方提交的资产清单简况;核查机构的资质、核查人员的组成状

况等。

6. 5. 2 核查依据

叙述核查依据、采用的标准和各种数表。

6. 5. 3 核查方法

叙述核查采用的技术方法,核查对象抽取方法和各因子调查方法等。

6. 5. 4 核查结果

叙述、分析和评价对评估委托人提交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进行核查的结果、合格率、核查精度和

误差。

6. 5. 5 结论

叙述通过核查和分析确定评估委托人提交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可信程度,提出该森林资源资产清

9

LY/T 2407—2025

单是否可以接受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

6. 5. 6 签章

核查报告应加盖核查机构公章,并附相关资质证书。

6. 5. 7 附表

附表主要包括:

a) 核查记录表;

b) 已进行补充调查的森林资源资产小班一览表;

c) 各种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统计表。

6. 5. 8 附图

应附件评估委托方提供的林业基本图,并应做进行核查工作的标志,标明本次进行核查对象的空间

位置、类型、面积等内容。如果原件与实地情况不符,则应标记修正的内容。

6. 5. 9 附件

主要包括林权证书(或权属证明文件)、核查机构资质证书等。

7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

7. 1 林木资产评估

7. 1. 1 基本方法

7. 1. 1. 1 市场法

7. 1. 1. 1. 1 木材市场价倒算法(又称剩余价值法)

将被评估的林木皆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生产经营所耗费的成本(含税、费等)

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见计算公式(1):

E = W - C - F ……………………………( 1 )

式中:

E —— 评估值;

W—— 木材销售总收入,单位为元;

C —— 木材生产经营成本,单位为元;

F —— 木材生产经营利润,单位为元。

当森林培育与木材生产为同一方时,评估人员应结合评估目的等因素,恰当确定是否扣减木材生产

经营利润F。

7. 1. 1. 1. 2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将相同或类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现行市场成交价格作为比较基础,估算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

的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应选取3 个以上参照交易案例,并从评估资料、评估参数指标等的代表性、适宜

性、准确性方面,客观分析参照交易案例,对各估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

术平均法、中位数法、众数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确定评估结果,并在评估报告中披露所采用的方法和理

10

LY/T 2407—2025

由。其中简单算术平均法见计算公式(2):

E =

X

NΣi = 1

N

Gi × Ki × Kbi ……………………………( 2 )

式中:

E ——评估值;

X ——拟评估森林资产的实物量;

N ——参照交易案例个数;

Gi ——第i 个参照交易案例市场交易价格,单位为元;

Ki ——第i 个参照交易案例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按附录D;

Kbi——第i 个参照交易案例物价调整系数。

7. 1. 1. 2 收益法

7. 1. 1. 2. 1 收益现值法

通过估算被评估的森林资源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预期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投资收益率)

折算为现值,并累计求和得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见计算公式(3):

E =Σi = n

u Ai

( 1 + P )i - n + 1 ……………………………( 3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u ——经营周期;

n ——林分年龄;

Ai——第i 年的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P ——投资收益率。

7. 1. 1. 2. 2 收获现值法

利用收获表预测被评估林木资产在主伐时净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基准日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

营林生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见计算公式(4):

E = K ×

Au + Aa ( 1 + p )u - a + Ab ( 1 + p )u - b + …

( 1 + p )u - n + 1 -Σi = n

u - 1 Ci

( 1 + P )i - n + 1 ……………( 4 )

式中:

E ——评估值;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Au ——参照林分u 年主伐时的净收益;

Aa、Ab——参照林分第a 年、第b 年的间伐和其他纯收益(n>a、b 时,Aa、Ab=0);

u ——经营周期;

n ——林分年龄;

Ci ——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年营林生产成本,单位为元;

P ——投资收益率。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间伐的成本在间伐净收益计算时扣除了,这阶段的营林成本主要是按面积分摊

的年森林管护成本(V),见计算公式(5):

E = K ×

Au + Aa ( 1 + p )u - a + Ab ( 1 + p )u - b + …

( 1 + p )u - n + 1 -

V

P

é

ë

êê ê

ù

û

úú ú

1 - 1

( 1 + P )u - n …………( 5 )

11

LY/T 2407—2025

7. 1. 1. 2. 3 年金资本化法

将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恰当的投资收益率求出资产的价

值,使用该方法以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条件,见计算公式(6):

E =

A

P ……………………………( 6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A ——年平均纯收益,单位为元;

P ——投资收益率。

7. 1. 1. 2. 4 周期收益资本化法

将被评估林木资产稳定的周期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求出资产的价值,

使用该方法以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条件。根据林木资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分为刚择伐后的林木

资产评估和择伐m 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

a) 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

林木择伐后要经过一个经营周期才达到下一次择伐期,其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的收益现值

法见计算公式(7):

E = K ×

Au

( 1 + p )u - 1

-

V

p ……………………………( 7 )

式中:

E ——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值,单位为元;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Au ——择伐的纯收益,单位为元;

V ——年森林管护成本,单位为元;

u ——择伐周期。

b) 择伐m 年后林木资产评估

林木择伐m 年后,随着林分生长逐渐接近下一次择伐期,林分的蓄积量在增长,林分的价值在增

加,其择伐m 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的收益现值法见计算公式(8):

E = K ×

Au ×( 1 + p )m

( 1 + p )u - 1

-

V

p ……………………………( 8 )

式中:

E ——择伐m 后的林木资产评估值,单位为元;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Au ——择伐的纯收益,单位为元;

V ——年森林管护成本,单位为元;

u ——择伐周期;

m ——距评估基准日最近一次择伐的年限。

c) 未成熟林的林木资产评估

未成熟林先按成熟林的择伐纯收益和计算公式计算价值,再将其折为现值,见计算公式(9):

E = K ×

Au

[( 1+p ) ] u - 1 ×( 1 + p )q - n -

V

p …………………………( 9 )

12

LY/T 2407—2025

式中:

E ——未成熟林的林木资产评估值,单位为元;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Au ——参照林分择伐的纯收益,单位为元;

V ——年森林管护成本,单位为元;

u ——择伐周期;

q ——林分成熟年龄;

n ——林分年龄。

7. 1. 1. 3 重置成本法

按现时的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相类似的森林资源资产所需的成本

费用,作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值。见计算公式(10):

E = K ×Σi = 1

n

Ci ×( 1 + p )n - i + 1 ……………………………( 10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Ci ——第i 年的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的生产成本,单位为元;

n ——林分年龄;

P ——投资收益率。

7. 1. 2 用材林资产评估

7. 1. 2. 1 同龄林资产评估

7. 1. 2. 1. 1 成、过熟林资产评估宜选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见公式(1),应恰当确定拟评估林分的各材

种的出材率、销售价格、木材生产成本、各种税费和木材生产阶段的合理利润等。

7. 1. 2. 1. 2 中龄林及近熟林资产评估宜采用收获现值法。见公式(4),主伐时间u 应取该林分所属森林

经营类型的主伐年龄的龄级上限、下限之间的年龄,并应恰当确定标准林分u 年主伐时的净收益,技术经

济指标按评估基准日时点取值。

7. 1. 2. 1. 3 幼龄林资产评估宜采用重置成本法。见公式(10),在用材林的经营过程中,资产的使用仅形

成资本的累积,使用过程中没有收益,要到主伐时一次性收回。因此,不存在用材林资产的折旧,即不应

有成新率。

7. 1. 2. 1. 4 在林木资产交易市场公开、活跃、发育完善的条件下,宜采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该方法适

用于各龄组的林木资产评估,但应恰当选取3 个以上参照交易案例。

7. 1. 2. 1. 5 在林木资产评估中,应恰当衔接各龄组间林木资产评估结果,短周期的林木资产评估中,幼

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时,应恰当考虑投资的增值收益。

7. 1. 2. 2 异龄林资产评估

7. 1. 2. 2. 1 根据异龄林的特点,异龄林的资产评估宜采用周期收益资本化法和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7. 1. 2. 2. 2 根据异龄林经营的具体情况,分为刚择伐后、择伐m 年后和未成熟的异龄林资产评估,见公

式(7)~公式(9)。择伐周期与择伐强度的确定如下。

a) 择伐周期的确定可用择伐强度与择伐后林分蓄积量的平均生长率计算,见计算公式(11):

13

LY/T 2407—2025

u = -lg ( 1 - S )

lg ( 1 + P )

……………………………( 11 )

式中:

u ——择伐周期;

S ——择伐强度;

P ——蓄积生长率。

b) 择伐强度按GB/T 45088 的规定执行。

7. 1. 2. 2. 3 由于异龄林结构与经营特殊性,在异龄林资产评估中,应合理确定择伐周期、择伐强度、出材

率和各项收入及成本费用。

7. 1. 2. 2. 4 由于异龄林的林相较同龄林复杂,采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时,其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的确定应

考虑树种结构、径级分布、蓄积量、立地等级和地利条件等,测算公式见公式(2)。

7. 1. 2. 2. 5 当异龄林资产评估为有期限(n 年)时,则周期收益资本化法见计算公式(2)。

a) 刚择伐后的异龄林资产评估,见公式(12)

En =

é

ë

êê êê ê

ù

û

úú ú

Au

( 1 + p )u - 1

-

V

p ×

é

ë

êê êê ê

ù

û

úú ú

1 - 1

( 1 + p )n …………………………( 12 )

b) 择伐m 年后的异龄林资产评估,见公式(13)

En =

é

ë

êê êê ê

ù

û

úú ú

Au ×( 1 + p )m

( 1 + p )u - 1

-

V

p ×

é

ë

êê êê ê

ù

û

úú ú

1 - 1

( 1 + p )n …………………………( 13 )

c) 未成熟的异龄林资产评估,见公式(14)

E =

é

ë

ê êêê

ê

ù

û

úú ú

K ×

Au ×( 1 + p )m

[( 1+ P ) ] u - 1 ×( 1 + P )u - n -

V

p ×

é

ë

êê

ê ê

ù

û

úú

ú ú

1 - 1

( 1 + P )n ………………( 14 )

7. 1. 3 竹林资产评估

7. 1. 3. 1 新造未投产竹林资产评估

7. 1. 3. 1. 1 新造竹林资产投资的成本明确,宜采用重置成本法,也可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重置成本法

见公式(10),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见公式(2)。

7. 1. 3. 1. 2 采用重置成本法时,成本的计算应以社会的平均成本计算,并且应达到一定质量标准。因

此,应对现在林分立竹的成活和生长情况等进行比较,以确定一个综合调整系数。

7. 1. 3. 1. 3 由于竹林培育成林的短周期性与后续收益的连续和稳定性,使用重置成本法时应考虑其增

值收益。

7. 1. 3. 2 已投产竹林资产评估

7. 1. 3. 2. 1 结构不合理的竹林

(1)收益现值法

花年竹林

花年竹林即大小年不明显的竹林,花年竹林收益现值法是将收益值分为调整期和稳产期两段进行计

算。调整期应根据竹林的现有年龄结构确定,但调整期最长不应超过6 a。花年竹林的收益现值法见计

算公式(15):

E =Σi = 1

m Ai

( 1 + P )2 + AI

P ×( 1 + P )m ……………………………( 15 )

14

LY/T 2407—2025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m ——调整期的年数;

Ai ——调整期内第i 年的净收益,单位为元;

AI——进入稳产期时的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P ——投资收益率。

以上方法是竹林在永续经营的前提下,或无期限转让条件下的评估方法,当竹林经营或转让为有限

期(n 年)时,竹林资产评估见计算公式(16):

En =Σi = 1

m Ai

( 1 + P )i +

AI

P ×( 1 + P )m ×

é

ë

êê ê

ù

û

úú ú

1 - 1

( 1 + P )n - m …………………( 16 )

大小年竹林

评估大小年明显的竹林,可将其看成两个以2 a 为周期进行永续经营的总体,并将其收益现值相加,

再加上调整期内的收益现值。见计算公式(17):

E =Σi = 1

m Ai

( 1 + P )i +

AI1 ×( 1 + P )+ AI2

[( 1+P )2-1]×( 1+P )m ………………………( 17 )

式中:

E ——评估值;

m ——调整期的年数;

Ai ——调整期内第i 年的净收益;

AI1——进入稳产期后大年的年净收益;

AI2——进入稳产期后小年的年净收益;

P ——投资收益率。

当竹林经营或转让为有限期(n 年)时,竹林资产评估见计算公式(18):

En =Σi = 1

m Ai

( 1 + P )i +

AI1 ×( 1 + P )+ AI2

[( 1+ P )2-1]×( 1+P )m ×

é

ë

êê ê

ù

û

úú

ú ú

1 - 1

( 1 + P )n - m …………( 18 )

(2)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结构不合理的竹林(包括花年竹林和大小年竹林)资产评估的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见公式(2)。

7. 1. 3. 2. 2 结构合理的竹林

(1)年金资本化法

花年竹林

花年竹林的竹材、竹笋产量稳定,投入也稳定,其资产评估可直接用年金资本化法,见公式(6)。

当竹林经营或转让为有限期(n 年)时,竹林资产评估见计算公式(19):

En =

A

P ×

é

ë

êê

ê ê

ù

û

úú

ú ú

1 - 1

( 1 + P )n ……………………………( 19 )

大小年竹林

大小年竹林的收入已达稳定,但大小年的收入差异明显,因此,可看作2 a 为周期的两个总体的年金

相加。见计算公式(20):

E =

AI1 ×( 1 + P )+ AI2

( 1 + P )2 - 1

……………………………( 20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15

LY/T 2407—2025

AI1——进入稳产期后大年的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AI2——进入稳产期后小年的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P ——投资收益率。

当竹林经营或转让为有限期(n 年)时,竹林资产评估见计算公式(21):

En =

é

ë

êê ê

ù

û

úú ú

AI1 ×( 1 + P )+ AI2

( 1 + P )2 - 1

×

é

ë

êê ê

ù

û

úú ú

1 - 1

( 1 + P )n ………………………( 21 )

(2)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结构合理的竹林(包括花年竹林和大小年竹林)资产评估的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见公式(2)。

7. 1. 4 经济林资产评估

7. 1. 4. 1 产前期经济林资产评估

产前期经济林资产评估宜选用重置成本法,在经济林交易市场公开、活跃、发育完善的条件下,也可

使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重置成本法见公式(10),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见公式(2)。

7. 1. 4. 2 初产期经济林资产评估

7. 1. 4. 2. 1 重置成本法

经济林资产评估中重置成本的全价应计算到经济林资产年经营收入大于年投入的前一年,并通过经

济林林分质量调整系数来修正重置成本值,以确定经济林资产评估值。

当n>m 时,适用于收益现值法;当n

E = K ×Σi = 1

n

( Ci - Ai )×( 1 + P )n - i + 1 …………………………( 22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Ci ——第i 年投入,单位为元;

Ai ——第i 年经营收入,单位为元;

P ——投资收益率;

m ——投入大于经营收入的年数;

n ——林分年龄。

7. 1. 4. 2. 2 收益现值法

初产期阶段采用收益现值法应明确该品种经济林的经济寿命,拟评估经济林初产期和盛产期的平均

产量,并分段计算。见计算公式(23):

E = K ×

ìíî üýþ

Σi

= n

n1 - 1 Ai

( 1 + P )i - n + 1 + AI × ( 1 + P )u - n1 + 1 - 1

P ×( 1 + P )u - n + 1 +

AJ

( 1 + P )u - n + 1 ………( 23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AI ——盛产期平均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AJ——经济寿命期末经济林木材的净收益,单位为元;

Ai ——初产期各年的净收益,单位为元;

u ——经济寿命期;

16

LY/T 2407—2025

n ——林分的年龄;

n1 ——盛产期的开始年;

K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P ——投资收益率。

7. 1. 4. 2. 3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经济林初产期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见公式(2)。

7. 1. 4. 3 盛产期经济林资产评估

7. 1. 4. 3. 1 收获现值法

盛产期是经济林资产获取收益的阶段,这一阶段产品产量高、收益多且相对稳定,其资产评估值见计

算公式(24):

E = K × AI × ( 1 + P )u - n + 1 - 1

P ×( 1 + P )u - n + 1 ……………………………( 24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AI——盛产期内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K ——经济林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综合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u ——经济寿命期;

n ——林分年龄;

P ——投资收益率。

7. 1. 4. 3. 2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经济林盛产期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见公式(2)。

7. 1. 4. 4 衰产期经济林资产评估

衰产期经济林的产量明显下降,这个阶段的经济林资产可用剩余价值法进行评估。特别是乔木树种

的经济林中,其剩余价值主要是林木的价值。

7. 1. 5 特种用途林资产评估

7. 1. 5. 1 试验林资产评估

试验林是以提供教学或科学研究试验场所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试验林资产评估宜选用收益净现值

法和成本法。在采用收益净现值法时,收益的预测应在满足原经营目的条件下进行;在采用成本法时,应

考虑历史成本的投入。

7. 1. 5. 2 母树林资产评估

母树林是以培育优良种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母树林林木资产评估宜参照经济林林木资产评估的

方法进行。在评估时应充分考虑母树林木材价值较高和优良种子资源保存价值的特点。

7. 1. 5. 3 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等资产评估

参见森林景观资产评估的方法。

17

LY/T 2407—2025

7. 2 森林景观资产评估

7. 2. 1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是以相同或类似森林景观资产的市场价格作为比较基础,估算评估对象价值的方

法。见计算公式(25):

E =

S

NΣi = 1

N

Gi × Ki × Kbi ……………………………( 25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S ——拟评估森林景观资产的有效利用面积;

N ——参照交易案例个数;

Gi ——参照案例单位有效利用面积的市场价格,单位为元;

Ki ——森林景观质量调整系数,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Kbi ——旅游消费水平调整系数。

7. 2. 2 年金资本化法

对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年均收益相对稳定,景观资源开发、建设和管理已日趋完善的森林景观资产的

价值评估宜选择年金资本化法,见公式(6)。

7. 2. 3 模拟开发法(又称假设开发法)

模拟开发法是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是假设景区在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发建

设条件下,预测未来开发建设的投资、经营成本、经营收入,将其净收入的折现值之和作为森林景观资产

评估值的一种方法。模拟开发法的测算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开发与发展阶段;二是稳定经营阶段。在开

发与发展阶段,逐年计算其投资成本、经营成本及投资利润,并将净收入折为现值;在稳定经营阶段,利用

年金资本化法公式将其超额利润折为现值,将两个阶段的折现值之和作为该景区森林景观资产的评估

值。见计算公式(26):

E =Σi = 1

n Ai - Ci - Fi

( 1 + p )i + AI

p ( 1 + p )n …………………………( 26 )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Ai ——第i 年的预期经营收入,单位为元;

Ci ——第i 年的投资与经营成本,单位为元;

Fi ——投资利润,单位为元;

AI——景区开发建设成熟后,收益稳定阶段年净收益,单位为元;

n ——景区开发建设和收益不稳定期;

P ——投资收益率。

7. 2. 4 重置成本法

森林景观资产的重置成本包括森林和旅游设施的重置成本。森林景观资产重置成本法见计算公式(27):

E = K ×Σi = 1

n

Ci ×( 1 + p )n - i + 1 + CI ……………………………( 27 )

18

LY/T 2407—2025

式中:

E ——评估值,单位为元;

K ——森林景观质量调整系数,调整系数的确定见附录D;

Ci ——第i 年的营林投入,单位为元;

CI ——旅游设施重置成本,单位为元;

n ——林龄;

P ——投资收益率。

7. 3 林地资产评估

7. 3. 1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是以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林地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

法。评估时应选取3 个以上与拟评估的林地条件相类似的参照交易案例,并从评估资料、评估参数指标

等的代表性、适宜性、准确性方面,客观分析参照交易案例,对各估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可采用简单算

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中位数法、众数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确定评估结果,并在评估报告中披露所

采用的方法和理由。其中简单算术平均法见计算公式(28):

E =

S

NΣi = 1

N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8月9日 10:33: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029.html
图书

LY/T 1064-2025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LY/T 1064-2025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LY/T 1497-2025 枣

LY/T 1497-2025 枣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
图书

LY/T 1607-2024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607-2024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LY/T 1609-2025 起草皮机

LY/T 1609-2025 起草皮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
图书

LY/T 1610-2025 水力喷射播种机

LY/T 1610-2025 水力喷射播种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图书

LY/T 1614-2024 实木集成地板

LY/T 1614-2024 实木集成地板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