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244-2025 巴戟天栽培及初加工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44—2025
巴戟天栽培及初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uation and primary processing of Morinda officinalis
2025 - 06 - 10 发布2025 - 09 - 10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生产基地选址........................................................................ 1
5 育苗................................................................................ 2
6 种植................................................................................ 3
7 采收................................................................................ 4
8 初加工.............................................................................. 4
9 档案管理............................................................................ 5
附录A(规范性) 种苗分级标准..........................................................6
附录B(资料性) 巴戟天生产记录表......................................................7
附录C(资料性) 巴戟天初加工记录表....................................................8
DB35/T 2244—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漳州市种子站、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漳州市冠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省振家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漳州市聚善堂药业有限公司、龙岩市永定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雁鸣、曾日秋、苏海兰、牛雨晴、郑梅霞、朱育菁、陈宏、蔡恩兴、王小平、
洪绯、刘艺强、黄启晖、林少芬、王雄、杨小华、曹友国、林美珍、廖旭芳、傅梅桃、郑生文、陈荣珠、
谢倩、罗文宝、黄一承。
DB35/T 2244—2025
1
巴戟天栽培及初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巴戟天栽培及初加工的生产基地选址、育苗、种植、采收、初加工、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巴戟天栽培及初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茜草科巴戟天属的藤本植物。
3.2
插条cutting
从巴戟天植株上切取枝蔓的一部分。
3.3
芦头basal part of stem
巴戟天植株近地面处,根与茎的连接凸起部分。
4 生产基地选址
4.1 产地选择
宜选择海拔500 m以下,年均温18 ℃~23 ℃的区域。
DB35/T 2244—2025
2
4.2 环境要求
4.2.1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 3095二级标准的要求。
4.2.2 土壤质量
土壤中污染物应低于GB 15618中要求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4.2.3 农田灌溉水质
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4.3 地块选择
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居民区等易产生污染源的环境;避开山鸡椒、樟树等含挥
发性物质木本植物种植的地块;宜选择排水良好、坡度不超过30°的向阳地块,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pH值4.0~6.5的红、黄壤土。
5 育苗
5.1 种源选择
应选用纯正的巴戟天种源,或经过审(认)定的优良品种。
5.2 苗床准备
宜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红、黄壤土的新垦地;育苗前深翻2~3次后整畦,畦面宽
1 m~1.2 m、高20 cm,畦面中央略隆起。
5.3 插条准备
应选择2~3年生、无病虫、健壮的枝蔓,剪去嫩梢及叶片,取中下部枝条,剪成长5 cm的单节或10
cm~15 cm具2~3节的枝蔓作插条;插条上端平剪、下端斜剪;插条基部消毒或草木灰黄泥混合浆处理,
随后立即扦插,没插完的插条应保湿。
5.4 扦插
露地扦插时间宜在3月份至4月份晴天上午或傍晚,温控大棚整年可扦插;株距3 cm~5 cm,行距3
cm~5 cm;宜使用营养杯育苗,将插条按45°斜插、压实,插条露出地面1/3左右,覆盖稻草或干草,
浇透水。
5.5 苗期管理
扦插前期3个月至9个月,遮荫度宜为70%~80%;育苗后期,遮荫度宜为30%左右。育苗地应保持
湿润;达到二级苗以上标准后即可移植。
5.6 种苗分级
种苗分级标准按照附录A。
DB35/T 2244—2025
3
5.7 出圃与种苗运输
裸根苗扎成捆,及时用黄泥浆水蘸根处理。运输过程应保湿及轻装轻卸,不应重压,途中注意通风
透气,严防暴晒或雨淋。
6 种植
6.1 整地
土壤深翻80 cm以上,晒白1个月至2个月、耙碎、起畦,畦宽30 cm~100 cm、畦高20 cm~25 cm。
起畦时每亩施入20 kg~25 kg钙镁磷肥作基肥。
6.2 种植时间
2月下旬至4月或9月至10月。
6.3 种植密度
株行距(18 cm~20 cm)×(18 cm~20 cm)。
6.4 种植方法
种植前种苗摘心;宜选择雨天前或阴天种植,每穴种植1~2株,种植后浇透定根水。
6.5 田间管理
6.5.1 补苗
定植后1年内及时补苗。
6.5.2 光照调控
定植后1~2年,保持遮荫度为55%~65%;定植3年后,保持遮荫度为10%~30%;也可用茅草覆
盖于茎基部及裸露的地面,创造“上阳下荫”的生长环境。
6.5.3 水分管理
苗期和夏秋季高温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雨季应保持畦沟排水畅通。
6.5.4 肥料管理
12月至翌年2月,结合中耕,每亩可施用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 525规定)200 kg~300 kg。定
植后每年施有机肥1~2次。
6.5.5 除草
种植第一年,植株茎基周围的杂草宜用手拔。一年后,分别在春秋季、追肥前进行人工除草,追肥
后培土,夏季不宜除草。
6.5.6 修剪
种植2年后,每年10月至11月修剪1次,留茬高度20 cm~30 cm,第5年起不修剪。
DB35/T 2244—2025
4
6.6 病虫害防控
6.6.1 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有茎基腐病、轮纹病、白绢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粉虱、蚧壳类和蛴螬等。
6.6.2 防控措施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保持苗圃、种植地清洁;发现病株,及时将病株连根带土挖除,移出种植地
集中销毁,并在穴内撒施生石灰消毒。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7 采收
种植3年以上,秋冬季晴天采收。采挖时避免断根、伤根皮;采挖后抖落泥土,剪去叶茎,保留肉
质根部。
8 初加工
8.1 加工场所
应清洁、无污染、通风、无异味,并具备防雨、防禽、防霉、防鼠等设施。
8.2 除杂
将采收的巴戟天剪去须根和芦头等部位,除去泥土等杂质,再剔除破损、变质的巴戟天根条,清洗
后晾干。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8.3 分级
按照巴戟天新鲜根条直径分为3级:一级(1.2 cm以上)、二级(0.8 cm以上,1.2 cm及以下)、
三级(0.5 cm以上,0.8 cm及以下)。
8.4 干燥
根据分级规格分别干燥,新鲜根条先晾晒至六七成干,再放入烘箱烘干,流程为:
a) 50 ℃干燥4 h;
b) 55 ℃干燥4 h;
c) 60 ℃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
8.5 净制
置于干净的拣选台,挑除发霉等不合格的根条。
8.6 耐斯糖含量要求
按干燥品计算,耐斯糖含量≥2.0%。
DB35/T 2244—2025
5
9 档案管理
9.1 种植和采收按规范记录,包括:种植地块、种植管理、生长年限、采收日期、采收人员等,归档
保存,记录表见附录B。
9.2 初加工过程按规范进行初加工记录,记录表见附录C。
9.3 应建立档案并由专人保管。
DB35/T 2244—2025
6
附录A
(规范性)
种苗分级标准
巴戟天种苗分级标准见表A.1。
表A.1 巴戟天种苗分级标准
指标
分级
一级二级
藤蔓长度a(cm) ≥30 10~29
根数b(条) ≥4 1~3
根长c(cm) ≥10 5~9
a 藤蔓基部至梢部的长度。
b 插穗上较粗的新根总数。
c 最长根的长度。
DB35/T 2244—2025
7
附录B
(资料性)
巴戟天生产记录表
巴戟天生产记录见表B.1。
表B.1 巴戟天生产记录表
记录内容地块1 地块2 地块3
种植品种
种植时间
土壤类型
种植面积(m2)
土壤管理类型
(如:消毒、翻耕、除草、培土等)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灌溉方式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灌溉用水量(kg)
肥料名称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肥料施用量(kg)
肥料施用方法
农药品名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日期1 日期2
农药用量(kg)
农药用法
采收日期
采收地点
种植年限
外观特征
产量(kg)
采收人员
记录人
DB35/T 2244—2025
8
附录C
(资料性)
巴戟天初加工记录表
巴戟天初加工记录见表C.1。
表C.1 巴戟天初加工记录表
初加工记录
加工日期加工地点
加工方法
加工量(kg) 干重(kg)
干品外观特征
记录人技术负责人
成分检测
水分(%) 总灰分(%)
浸出物(%) 耐斯糖(%)
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