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AF 002-2025 通感一体多节点无线自组网设备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通感一体多节点无线自组网设备技术规范》(T/SZAF 002-2025)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核心定义与范围
- 适用对象:
- 支持感知与通信一体化的多节点自组网设备(≥11个节点),可替代传统有线交换机和无线模组。
- 适用于缺电少网、长距离大范围场景(如森林、隧道、井下、低空经济等)。
- 核心术语:
- 通感一体:设备兼具通信与感知功能,支持传感器接入(RS232/485、以太网接口)。
- 多节点自组网:≥11个设备通过有线/无线自动组网,支持星型、链型、树型拓扑。
- 自愈合/自修复:无线断连时自动重组,有线故障时切换无线修复。
二、技术要求
1. 功能要求
- 组网能力:
- 自动建立连接,支持星/链/树型拓扑(5.1)。
- 有线无线混合组网(5.2),平急两用(5.3)。
- 可靠性:
- 无线自愈合(5.4)、有线自修复(5.5)、节点退网后自动重组(5.7)。
- 管理功能:
- 支持Web/CLI配置,全网参数同步(5.6.1),拓扑发现与状态监控(5.6)。
- 感知接入:
- 提供10/100/1000BASE-T电口(IEEE 802.3)及RS232/422/485串口(5.10)。
- 性能指标:
- 单级传输延迟≤20ms(500-600m通视)(6.1.3);
- 10级链网传输速率≥150Mbps,时延≤50ms(6.1.4);
- 72小时持续组网无断连(6.1.5)。
2. 环境与安全
- 电气安全:
- 绝缘电阻≥2MΩ(湿热),耐压AC1500V/1min,泄漏电流≤5mA(第7章)。
- 电源适应:
- 交流电压85%-110%,直流85%-115%(第8章)。
- 环境适应性:
- 工作温度:-20℃~65℃,湿度93%±3%(9章)。
- 电磁兼容性:
- 满足GB/T 17626系列静电、辐射、传导骚扰等抗扰度要求(10章)。
3. 安全要求
- 组网权限控制(如ID/密码),支持数据加密(5.12)。
三、测试方法
1. 功能测试(第12章)
- 模拟场景:
- 使用30dB衰减器+8dBi天线模拟500m传输距离(12.1)。
- 关键验证:
- 自组网拓扑(12.2)、有线无线切换(12.3/12.6)、自愈合(12.5)、感知设备接入(12.11)。
- 鲁棒性:节点断电后拓扑自动调整(12.8)。
2. 性能测试(第13章)
- 组网能力:11台设备形成10级链网(13.3)。
- 速率与时延:
- 单级TCP/UDP测试(13.4),多级逐级验证速率≥上级90%、时延≤110%(13.5)。
- 可靠性:72小时持续传输测试(第14章)。
3. 电气与环境测试(第11章)
- 电源波动、高低温(-20℃~65℃)、湿热、盐雾试验(GB/T 2423系列)。
四、质量管控
1. 检验规则(第15章)
- 型式检验:
- 新品定型、工艺变更、停产复产时进行,抽样11台(基数≥20台)。
- 出厂检验:
- 每台必检,含24小时70℃高温老化测试(15.2)。
- 检验项目:
- 功能(组网/管理)、性能(速率/时延)、安全、环境适应性等(详见表1)。
2. 标志与包装(第16章)
- 标志:铭牌标注型号、厂名、序列号;外箱印标准编号、尺寸、重量。
- 包装:防水防震处理,随机文件齐全。
五、核心价值
- 技术优势:解决复杂环境(缺电少网)下的实时数据传输问题,降低部署成本。
- 应用场景:应急通信、能源运输监控、智慧农林、低空经济等。
总结:该规范定义了通感一体自组网设备的技术框架,涵盖功能、性能、安全、测试及质量管控全流程,确保设备在极端环境下实现可靠通信与感知一体化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