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IC 120076-2023 桌面及外围设备运维服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T/STIC 1200762023 桌面及外围设备运维服务规范》的核心内容总结,按标准结构详细梳理:
一、范围
适用于桌面终端(PC、虚拟桌面、打印机等)及外围设备的运维服务设计、建设与管理,涵盖服务设施、人员、流程、安全等全生命周期要求。
二、服务设施要求
- 信息化管理平台
- 需集成业务管理、财务、知识库、监控工具、服务台流程(请求接收、跟踪、反馈)。
- 支持网络安全自查、灾备系统(防病毒/篡改/泄漏)、实时监控告警。
- 备件管理
- 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出入库制度(标识/核销/账务)。
- 使用信息化工具管理备件状态,确保功能可用性。
- 智能运维工具
- 覆盖软件分发、漏洞检测、巡检自动化、威胁IP识别等场景。
- 需具备数据建模、加密存储、资源调度能力,定期评估效果并迭代。
- 资产管理
- 实时记录资产状态和位置,自动通知未纳入管理的设备。
- 管理软件许可证合规性,统计使用频率,禁止未授权软件安装。
- 支持资产锁定、报告导出(PDF/CSV),效率需达100台/人天。
三、服务人员要求
- 基本要求
- 明确岗位职责与能力标准(教育/技能/经验),特殊岗位持证上岗。
- 定期培训(每半年1次),覆盖Windows系统、邮件系统、网络设备操作等。
- 团队建设
- 分梯队配置:一线运维人员、二线技术支持、战略性人才、研发人才。
- 行为监督
- 制定行为准则,建立监督机制规范工作内容与方式。
- 培训体系
- 需配置实体培训平台(含防火墙、虚拟化环境等设备),保留培训记录。
四、服务流程要求
- 通用要求
- 服务可用性≥99.6%,处理及时率≥95%,需征得客户同意再操作。
- 跨平台支持:覆盖80%主流系统(Windows/iOS/Android等),统一管理接口。
- 补丁更新:漏洞45天内修复,需验证补丁兼容性并备份。
- 自动化运维:软件部署、常规操作(监控/日志/账户管理)自动化覆盖90%场景。
- 服务模式
- 电话支持:10分钟内解决简单故障,否则转现场服务。
- 远程协助:网络正常时使用,需客户确认断开连接。
- 应急服务:响应≤5分钟,到场≤2小时,工程师与客户比例≥1:18。
- 驻场服务:按客户考勤到岗,主动处理问题。
- AI服务:支持语音识别、知识库检索、运维数据分析。
- 定期巡检:按SLA计划执行,提交报告并跟踪问题。
- 操作规范(附录C)
- 系统重装前备份数据并签字确认。
- 软件安装需客户授权,禁止捆绑广告。
- 硬件拆装需防静电处理,拆机流程标准化。
- 网络设备配置后需保存并备份。
五、信息安全与持续改进
- 信息安全
- 符合GB/T 28827.1-2022要求,无泄密事故。
- 灾备方案需覆盖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等场景(附录B)。
- 持续改进
- 定期评审服务流程,优化SLA协议。
六、评价机制
- 评价工具(附录E)
- 满分100分,基于李克特5点量表(0-1分制)评估体验系数(α)。
- 评价项涵盖第5-9章全部要求,加权计算得分。
- 结果判定
- 通过:得分≥80分,无重大安全事故或行政处罚。
- 不通过:得分<80分,或发生重大安全/舆情事故。
附录关键内容
- 附录A(服务时限):
- 优先级1(最高):故障1小时内解决(如业务系统全局中断)。
- 优先级5:3天内完成(如新员工桌面配置)。
- 附录B(灾备管理):
- 数据丢失风险因素(硬件/人为/自然灾害),需采用实时备份(CDP)或NBS异地备份。
- 附录D(智能运维):
- 自动化工具需支持日志分析(ELK)、漏洞扫描(CVE库比对)、NLP知识库检索等。
总结:该标准构建了从基础设施、人员资质到服务流程、安全管理的全链条运维体系,突出自动化与智能化(90%覆盖率),通过量化评价确保服务质量,适用于IT服务商及企业自建运维团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