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PHN 002-2025 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稻飞虱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对《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稻飞虱技术规程》(T/SPPHN 002-2025)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
二、核心要求
- 植保无人机
- 需配备农药喷洒系统,支持自动/手动控制模式。
- 作业人员
- 飞控手需持专业合格证,具备植保知识、中毒应急处理能力;安全责任人需识别农药风险。
- 气象条件
- 禁止作业情况:雷雨、风速>3级、相对湿度<50%、温度>35℃。
三、防控原则与指标
- 原则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依据预测预报在低龄若虫盛期且虫口达标时施药。
- 防治指标
- 秧田期:30~40头/m²
- 分蘖初期:约1000头/百丛
- 分蘖期后:1000~1500头/百丛
四、药剂选择与配制
- 药剂要求
- 选用已登记药剂,剂型优先水剂、悬浮剂等适合飞防的类型。
- 基于抗性水平轮换用药,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
- 配制规范
- 现配现用,可添加飞防助剂(如抗飘移剂)。
- 采用二次稀释法,混配前需测试药液稳定性。
五、田间作业规范
- 作业要求
- 遵守航空法规,设置警示牌和隔离带;人员需处上风口。
- 飞行参数
参数 标准值 飞行高度 距冠层1.5~2.0 m 飞行速度 3~6 m/s 喷幅 分蘖初期4.5~5.0 m;破口期后4.0~4.5 m 喷液量 30~75 L/hm²(依长势和虫情调整) - 作业后流程
- 清洗维护无人机设备,记录作业档案(附录A)。
六、防治效果评价
- 对照设置
- 预留≥100 m²空白对照区(不施药)。
- 调查方法
- 时间:施药前、施药后3天和7天。
- 方式:每小区10点取样,每点2丛,白瓷盘盆拍法统计活虫数(附录B)。
- 计算公式
- 虫口减退率:
S = \frac{Q - H}{Q} \times 100\%
(Q
:施药前虫量;H
:施药后虫量) - 防治效果:
P = \frac{PT - CK}{100 - CK} \times 100\%
或P = \left(1 - \frac{CK_0 \times PT_1}{CK_1 \times PT_0}\right) \times 100\%
(PT
:处理区;CK
:对照区)
- 虫口减退率:
七、附录内容
- 附录A:作业记录表,涵盖地点、面积、气象、药剂用量、飞行参数等。
- 附录B:田间调查表,记录施药前后虫量及防效计算结果。
八、引用标准
包括农药使用准则(GB/T 8321)、药效试验方法(GB/T 17980.4)、无人机地方规程(如DB43/T 2033)等10项文件。
核心价值:该规程系统规范了无人机防治稻飞虱的技术流程,从设备、药剂到操作和评价,强调科学用药与精准作业,适用于水稻产区规模化防治实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