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923-2025 绿色食品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ICS
65.020.20 65.020.20
CCS
B 05 DB 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923—2025
代替DB63/T 923-2019
绿色食品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
2025 - 06 - 30发布
2025 - 08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3/T 923—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3/T 923—2019《绿色食品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与DB63/T 923—2019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中绿色食品青稞生产的关键环节等相关内容(见第1章,2019年版的第1章);
b)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NY/T 658《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4《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规范》、NY/T 1055《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见第2章,2019年版的第2章);
c) 增加了“青稞生产技术流程图”(见第5章);
d) 更改“环境条件”为“产地环境”(见第6章,2019年版的第4章);
e) 将“品种选择”与“生产技术”合并为“播前准备”并更改了“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基肥”、“施肥量”等相关内容,删除了“有机肥”、“药剂拌种”等相关内容,增加了“种子处理”的相关内容(见第7章,2019年版的第6章、第7章);
f) 增加了“播种”并更改了“播量”、“播种”、“播期”等相关内容(见第8章,2019年版的7.5);
g) 增加了“中耕除草”相关内容(见9.1);
h) 删除了“松土除草”、“化学除草”相关内容(见2019年版的7.6.1、7.6.2);
i) 更改了“追肥”相关内容(见9.2,2019年版的7.6.3);
j) 更改“病虫害防治”为“病虫草害防治”(见第10章,2019年版的第8章);
k) 增加了“主要病虫草害”相关内容(见10.1);
l) 更改了“农业防治”相关内容(见10.2);
m) 增加了“物理防治”相关内容(见10.3,2019年版的8.1);
n) 更改了“化学防治”相关内容(见10.4,2019年版的8.3);
o) 更改了“收获”相关内容(见第11章,2019年版的第9章);
p)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第12章);
q) 更改了“病虫草害防治及要求”(见附录A,2019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晓云、吕瑛、刘切总姐、苟文均、张秀英、朱广芬、祁元玲、柳应兰、崔英、李武秀、马君梅、李积寿。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2010年首次发布,201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DB 63/T 923—2025
1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 青稞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绿色食品青稞的生产程序,规定了绿色食品青稞的产量指标、青稞生产技术流程图、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青稞的标准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891 绿色食品 大麦及大麦粉
NY/T 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青稞
禾本科大麦属的一个种,因其内、外颖与种子分离而呈裸粒,故又称裸大麦。青稞因种皮颜色差异分为白青稞、黑青稞等种类。
4 产量指标
中等肥力地块3.000 t/hm2~4.500 t/hm2(200.00 kg/667 m2~300.00 kg/667 m2),高肥力地块4.500 t/hm2~6.000 t/hm2(300.00 kg/667 m2~450.00 kg/667 m2)。
5 青稞生产技术流程图
青稞生产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DB 63/T 923—2025
2
图1 青稞生产技术流程图
6 产地环境
符合NY/T 391的要求。
7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倒能力强、商品性好的优良青稞品种,品种经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要求。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地块,避免与麦类作物连作。 整地
秋翻地,前季作物收获后在入冬前及时耕翻施基肥,深耕细耙;春耕地,当土壤解冻及时耕翻施基肥,耙耱。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晒种3 d~4 d;药剂拌种,药剂符合NY/T 393规定。 基肥
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22.500 t/hm2~30.000 t/hm2(1500.00 kg/667 m2~2000.00 kg/667 m2)或施商品有机肥1.500 t/hm2~4.500 t/hm2(100.00 kg/667 m2~300.00 kg/667 m2);化肥折纯N 0.050 t/hm2~
DB 63/T 923—2025
3
0.100 t/hm2(3.50 kg/667 m2~6.50 kg/667 m2)、P2O5 0.090 t/hm2~0.270 t/hm2(6.00 kg/667 m2~18.00 kg/667 m2),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要求。
8 播种 播量
播种量0.270 t/hm2~0.330 t/hm2(18.00 kg/667 m2~22.00 kg/667 m2)。 播种
采用机械播种,行距10 cm~12 cm,覆土深度3 cm~5 cm。 播期
土壤解冻5 cm~10 cm,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时(3月下旬~4月上旬)及时播种。
9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三叶期结合松土除草。 追肥
孕穗至抽穗期视植物长势,结合降雨和灌溉,追施叶面肥1次~2次。
10 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虫草害
青稞主要病虫草害有:青稞条纹病、云纹病、黑穗病、青稞穗蝇、蚜虫、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等。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及时清理田间杂物,深耕土壤,有效减轻虫害;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出现条纹病和黑穗病病株时,应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控制病源。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成虫。 化学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及要求见附录A。农药使用符合NY/T 393的规定。
11 收获
黄熟期,及时采收、晾晒。当水分下降到13%时储存,储存符合NY/T 1056的要求。产品质量符合NY/T 891的要求。
DB 63/T 923—2025
4
12 生产档案
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档案,生产档案保存期限3年以上,做到绿色生产过程可追溯。
DB 63/T 923—2025
5
A
A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防治病害
防治药剂
施用量
施药方法
青稞条纹病、黑穗病
3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剂
3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剂拌种400ml~600ml/100 kg种子
悬浮剂拌种
青稞蚜虫
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悬浮剂(氟唑环菌胺2.2%、咯菌腈2.2%、噻虫嗪22.8% )
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悬浮剂200ml~400ml/100 kg种子
悬浮剂拌种
禾本科杂草
禾草灵乳油、10%唑草酮
在青稞出苗4~6叶期或杂草长至2~ 4叶期,施用喷施36%禾草灵乳油180ml~ 200 ml/667 ㎡(每667 ㎡掺水35kg~40kg)或10%唑草酮16g~20 g/667 ㎡。
茎叶喷雾防治
阔叶杂草
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0.4%双氟磺草胺悬浮剂
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7 ml/667 ㎡或1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0.4%双氟磺草胺悬浮剂80 ml/667 ㎡。
茎叶喷雾防治
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