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257-2025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257—2025
代替 DB 13/T 2257-2015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2025 - 05 - 27发布
2025 - 06 - 0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3/T 2257—2015《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与DB13/T 2257—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的有关内容,细化了本文件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5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有关内容,删除了“干旱、暴雨、暴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霾”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天气过程”术语和定义,更改了“气象灾害”定义(见第3章,2015版的第3章);
c) 增加了“报告内容”的有关内容(见5.1);
d) 增加了“摘要”的有关规定(见5.4.1);
e) 更改了“主体”的有关规定(见5.4.3,2015版的4.4.2);
f) 更改了“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的有关规定(见5.5,2015版的4.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河北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笑娟、徐艺芙、李婷、魏军、张静。
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13/T 2257—2025
1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总体和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灾害调查前准备和调查后报告的编写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04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GB/T 24438.1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1部分:基本指标
GB/T 24438.2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2部分:扩展指标
GB/T 24438.3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3部分:分层随机抽样统计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
注: 主要指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和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来源:GB/T 36742—2018,3.2,有修改]
天气过程 weather process
影响某一区域的天气及其相应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
[来源:GB/T 27956—2011,3.7]
4 总体要求 编写气象灾害调查报告应坚持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信息全面、分析客观、文字简练和通俗易懂的原则。 遇有涉密事项,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5 具体要求 报告内容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单位)、正文、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等。 标题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标题由所调查的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种类和文种(公文种类)组成,应符合下列要求:
DB 13/T 2257—2025
2
a) 时间,用气象灾害出现的时间(公历)表示。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月日时,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在数字前后加引号。采用汉字数字表示月日时,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在数字前后加引号;
b) 地点,用距离发生气象灾害中心区域最近的行政区域名称表示[当用乡镇、村的名称表示气象灾害发生的地点时,应在气象灾害调查报告正文的前言部分写明其所属的县(市、区)的名称]。如发生跨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大范围气象灾害,该气象灾害发生的地点可用相邻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表示;
c) 种类,用致灾气象因素的规范性名称表示。如遇多种气象灾害同时发生,可用其中最主要气象因素的规范性名称表示;
d) 文种(公文种类),为调查报告。 主送机关(单位)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主要受理机关(单位)。应使用受理机关(单位)的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单位)统称。 正文
5.4.1 摘要
摘要内容应综述:
a) 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天气过程特征;
b) 调查的时间、地点、灾情和主要结论;
c) 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情况及效果。
5.4.2 前言
前言内容应概述:
d) 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灾情;
e) 开展调查的背景、方式;
f) 参加调查的人员情况。
5.4.3 主体
主体内容应详述:
a) 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天气过程特征;
b) 天气形势与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情况;
c) 调查地区的受灾对象、灾害损失、孕灾环境1)及成因分析,有照片的应附照片,照片的下方应注明照片所反映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照片的来源与拍摄时间;
d) 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情况及效果。
5.4.4 结尾
结尾内容应总结:
a) 气象灾害防御成功的经验;
b) 致灾的原因、教训;
c) 今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或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5.5.1 以单位名义开展的气象灾害调查,调查报告的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应符合:
a) 署名为开展调查单位的全称;
b) 成文日期为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c) 加盖单位印章。
1) 孕灾环境是指承灾体所处的地质地理环境。
DB 13/T 2257—2025
3
5.5.2 以调查组名义开展的气象灾害调查,调查报告的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应符合:
a) 署名为调查组的全称,并由参加调查的人员逐一签名;
b) 成文日期为参加气象灾害调查的全体人员讨论通过调查报告的日期;
c) 参加调查的人员应加盖个人印章或留指印。 其他规则
5.6.1 图
5.6.1.1 用法
如果用图提供信息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宜使用图。每幅图在正文中均应明确提及。
5.6.1.2 编号
每幅图均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一直连续,并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5.6.1.3 图题
图题即图的名称,具体要求:
a) 每幅图宜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
b) 图的编号和图题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5.6.2 表
5.6.2.1 用法
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宜使用表。每个表在正文中均应明确提及。
5.6.2.2 编号
每个表均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一直连续,并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
5.6.2.3 表题
表题即表的名称,具体要求:
a) 每个表宜有表题,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b) 表的编号和表题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5.6.3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6.4 气象灾害灾情的统计指标、方法
气象灾害灾情的统计指标、方法应符合GB/T 24438.1、GB/T 24438.2和GB/T 24438.3的规定。
5.6.5 标点符号和数字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和数字应分别符合GB/T 15834、GB/T 15835的规定。
5.6.6 排版格式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排版格式应符合GB/T 9704的规定。特殊情况下(例如,图、表不能缩小时),幅面可根据实际延长和(或)加宽,倍数不限。
DB 13/T 2257—2025
4
A
A 附录A (规范性)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表A.1规定了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表A.1 主要气象素的统计单位 主要气象素的统计单位 主要气象素的统计单位 主要气象素的统计单位 主要气象素的统计单位
要素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气 温
摄氏度
℃
降 水 量
毫 米
mm
日照时数
小 时
h
风 力
级
—
风 速
米每秒
m/s
雪 深
厘 米
cm
能 见 度
千米
或Km 或 m
天气现象日数
天
d
天气过程
次
—
注: “—”表示无单位符号。
DB 13/T 2257—2025
5
参考文献
[1] 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2] GB/T 27956—2011 中期天气预报
[3] GB/T 36742—2018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4] MZ/T 027—2011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
[5] DB13/T 2073—2020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
[6] 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