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263—2025
医用液体微流量泵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MedicalLiquidMicroflowSyringePumps
2025-06-11发布2025-12-1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张从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朱建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许春彬(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李明豫(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雷 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阳宇春(四川省人民医院)
鄢 铃(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1)
3.1 术语………………………………………………………………………………… (1)
3.2 计量单位…………………………………………………………………………… (1)
4 概述…………………………………………………………………………………… (1)
5 计量特性……………………………………………………………………………… (1)
5.1 流量………………………………………………………………………………… (2)
5.2 报警阻塞压力……………………………………………………………………… (2)
6 校准条件……………………………………………………………………………… (2)
6.1 环境条件…………………………………………………………………………… (2)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2)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
7.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2)
7.2 流量误差…………………………………………………………………………… (3)
7.3 报警阻塞压力误差………………………………………………………………… (4)
8 校准结果表达………………………………………………………………………… (5)
9 复校时间间隔………………………………………………………………………… (5)
附录A 医用液体微流量泵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样式……………………… (6)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样式…………………………………………… (8)
附录C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9)
附录D 纯水密度表…………………………………………………………………… (15)
引 言
JJF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
定义》和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
的基础性系列文件。
本规范的制定参考了JJF 1259—2018 《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
GB9706.27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
YY0451—2010《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YY/T0573.2—2018 《一次性
使用无菌注射器 第2部分:动力驱动注射泵用注射器》、YY/T1469—2016 《便携式
电动输液泵》。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工作在(0.1~100)mL/h流量范围的医用液体微流量泵的校准,多
功能医用液体流量泵在此流量范围内的校准也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259—2018 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
GB9706.27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YY0451—2010 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
YY/T0573.2—2018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第2部分:动力驱动注射泵用注
射器
YY/T1469—2016 便携式电动输液泵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医用液体微流量泵 medicalliquidmicroflowsyringepump
医用液体微小流量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总称,主要指输液流量在(0.1~100)mL/h
范围内的输液泵和注射泵,如胰岛素泵、镇痛泵、全自动输注泵等。
3.2 计量单位
3.2.1 流量单位为毫升每小时,符号为mL/h。
3.2.2 压力单位为千帕,符号为kPa。
4 概述
医用液体微流量泵(以下简称微量泵),是一种将医用液体以微小流量的方式输注
到患者体内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家庭。微量泵一般由动力源、机械传动单
元、控制检测单元等部件组成,可以设置容量体积、时间、流量等物理参数。
5 计量特性
5.1 流量
工作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以厂家说明书为准,且厂家声称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优于
±15%。
1
JJF2263—2025
5.2 报警阻塞压力
最大允许误差±13.33kPa或者报警阻塞压力设定值的±30%,取两者中较大者。
注:以上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1.1 环境温度:(15~30)℃。
6.1.2 相对湿度:小于80%。
6.1.3 电源:(220±22)V,(50±1)Hz。
6.1.4 周围无明显影响校准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 流量测量装置
根据采用质量法或者流量比较法,选用不同的流量测量装置。
6.2.1.1 质量法
a)电子天平:范围不小于200g,检定分度值不大于1mg;
b)计时器:分辨力为0.01s;测量间隔60min时,最大允许误差为±0.1s。
6.2.1.2 流量比较测量法
液体流量计,必须具备液体流量测试和分析功能,其各项计量性能如下:
a)流量
1)范围为(0.1,20)mL/h,最大允许误差为±2.0%;
2)范围为[20,100)mL/h,最大允许误差为±1.0%。
b)累积流量
不小于0.50mL,最大允许误差为±1.0%。
6.2.2 标准压力计
范围为(0~200)kPa,最大允许误差为±2.0kPa。
6.2.3 温度计
范围为(0~50)℃,分辨力为0.1℃,最大允许误差为±0.5℃。
6.2.4 其他设备
a)校准用的液体介质:符合GB/T6682—2008要求的三级水;
b)注射器:范围为(0~20)mL;
c)压力发生器:范围为(0~200)kPa。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7.1.1 微量泵应标明仪器名称、制造厂家、型号、序列号及制造日期,并附有使用说
明书。
7.1.2 微量泵的控制调节机构应灵活、紧固部位无松动,开关动作可靠。
7.1.3 微量泵开机经预热直至正常工作后,各指示功能正常,数字显示清晰。
2
JJF2263—2025
7.1.4 微量泵与输液管之间应密闭良好,无液体泄漏。
7.1.5 微量泵应具有防止危险输出的功能。
7.2 流量误差
7.2.1 质量法
校准装置连接如图1所示。将微量泵的注射器或者输液袋及其管道内注满已测试温
度后的液体,微量泵、连接装置、注射针连接紧密,注射针竖直放置于量筒中下部,留
出排出液体的空间,并不与量筒接触。
图1 采用质量法校准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预先排出部分液体,排出管道中的气泡,使连接管道内充满液体,注射针尖出现液
滴,然后电子天平置零。微量泵流量校准点的选择按照自身流量范围设定,在流量范围
内设置2~4个常用流量点进行校准。针对流量极低的胰岛素泵可设置1~2个常用流量
点进行校准。在校准开始时,微量泵和计时器要同时启动,排出液体达到一定质量(一
般100mg以上)时同时停止。按式(1)计算流量参考值:
x0,k=3600mk
ρtk (1)
式中:
x0,k———第k 个校准流量点的流量计算值,mL/h;
mk ———校准第k 个流量点时排出液体的质量(经修正),g;
ρ ———液体在已知温度下的密度,g/mL;
tk ———校准第k 个流量点时排出液体的时间,s。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代入式(2),计算流量示值相对误差:
δk=xk-x0,k
x0,k ×100% (2)
式中:
δk———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示值相对误差,%;
xk———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设定值,mL/h。
注:
1 微量泵的流量单位不全是mL/h,根据用途不同有差异,可以进行单位转换。如胰岛素泵的
流量单位是U/h,1U=0.01mL。
2 对于流量极低的胰岛素泵,可以分别测试排液前和排液后的胰岛素泵的整体质量,计算排出
液体的质量,这样就不考虑蒸发修正,提高校准的准确性。
3
JJF2263—2025
7.2.2 流量比较测量法
校准装置连接如图2所示。先将微量泵、流量计预充液体,达到可以正常工作的状
态。将微量泵的出口端与流量计入口端对接,流量计出口端连接软管,将软管出口置于
水槽中,排空连接管道的气泡。微量泵流量校准点的选择按照7.2.1的要求选择。
图2 采用比较测量法校准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同时启动微量泵、流量计的流量测量功能。当流量达到稳定状态时,对每个校准点
测量6次,每次取微量泵间断排出液体期间内的显示流量平均值,计算6次测量的示值
平均值。按式(3)计算流量示值相对误差:
δk=xk-x0,k
x0,k ×100% (3)
式中:
δk ———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示值相对误差,%;
xk ———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设定值,mL/h;
x0,k ———流量计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6次测量的示值平均值,mL/h。
注:微量泵流量设定值小、工作在非连续性排液的状态时,应取微量泵液体排出期间的流量计
示值。
7.3 报警阻塞压力误差
在(0~200)kPa范围内,采用比较测量法校准。使用三通高压管连接标准压力计
测量端口、微量泵出液端口、气压泵的压力输出端口,如图3所示,同时气密性良好。
按照随机文件说明书,确定阻塞压力阈值设定值。若没有随机文件,用气压泵加压
直至微量泵显示阻塞报警,找到阻塞压力阈值设定值的估计值。对于具有多级阻塞报警
设定值的微量泵,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值校准。
图3 阻塞压力测量连接示意图
根据阻塞压力阈值设定值,让气压泵加压增至压力报警阈值点附近,在微量泵间断
排出液体期间内持续缓慢增压,直至观察到微量泵报警,记录标准压力计示值。在校准
点测量3次,计算标准压力计的示值平均值P0,记录微量泵的报警阈值Ps。按式(4)
或者式(5)计算报警阻塞压力示值误差ΔP 或者示值相对误差ΔPr:
ΔP =Ps-P0 (4)
4
JJF2263—2025
ΔPr=Ps-P0
P0 ×100% (5)
式中:
ΔP ———微量泵在压力校准点的报警阻塞压力示值误差,kPa;
Ps ———微量泵在压力校准点的报警阻塞压力设定值,kPa;
P0 ———标准压力计在压力校准点的3次测试的压力平均值,kPa;
ΔPr ———微量泵在压力校准点的报警阻塞压力示值相对误差,%。
注:以上各个校准参数如果无法设置,采用微量泵本身设定的固定值。
8 校准结果表达
按本规范进行校准,出具校准证书,证书内页推荐格式见附录B。校准证书应至少
包括以下内容: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
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证书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设备的描述和明确标识(如型号、产品编号等);
g)进行校准的日期或校准证书的生效日期;
h)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i)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j)校准环境的描述(如温度、湿度等);
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l)对校准规范偏离的说明;
m)校准证书或者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
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9 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注: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5
JJF2263—2025
附录A
医用液体微流量泵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样式
校准证书编号: 原始记录号:
委托单位联系人
环境温度 ℃ 相对湿度 % 联系电话
校准地点校准日期
备注
测量标准
及其他设备
名称编号证书号
标准压力计
温度计
□流量比较测量法流量计
□质量法
电子天平
计时器
被校仪器
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型号规格
仪器编号
校准依据
校准项目
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外观检查: 密封性检查: 防止危险输出的功能:
2. 流量
2.1 质量法
设定值
mL/h
质量
g
时间
s
密度
g/mL
流量计算值
mL/h
设定值误差
%
扩展不确定度
% (k=2)
6
JJF2263—2025
2.2 流量比较测量法
设定值
mL/h
流量计示值/ (mL/h)
1 2 3 4 5 6 平均值
设定值误差
%
扩展不确定度
% (k=2)
3. 阻塞压力
设定值
kPa
测试示值/kPa 设定值
1 2 3 平均值
误差
kPa
扩展不确定度
kPa (k=2)
误差
%
扩展不确定度
% (k=2)
校准员: 核验员:
7
JJF2263—2025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样式
校准结果
1. 流量
设定值
mL/h
测量值
mL/h
设定值误差
%
扩展不确定度
% (k=2)
2. 阻塞压力
设定值
kPa
测量值
kPa
设定值误差
kPa
扩展不确定度
kPa (k=2)
设定值相对误差
%
扩展不确定度
% (k=2)
以下空白。
8
JJF2263—2025
附录C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1 采用质量法的流量校准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C.1.1 测量方法
以电子天平测量值除以密度和时间得到流量参考值,计算微量泵流量设定值的示值
误差。
C.1.2 测量模型
采用流量示值相对误差,按式(C.1)计算:
δk=xk-x0,k
x0,k ×100% (C.1)
式中:
δk ———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示值相对误差,%;
xk ———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设定值,mL/h;
x0,k ———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流量计算值,mL/h。按式(C.2)计算:
x0,k=3600mk
ρtk (C.2)
式中:
mk———校准第k 个流量点时排出液体的质量(经修正),g;
ρ ———液体在已知温度下的密度,g/mL;
tk ———校准第k 个流量点时排出液体的时间,s。
按式(C.3)、式(C.4)分别计算输入量xk、x0,k的灵敏系数:
c1= 1 x0,k (C.3)
c2=-xk
x20,k (C.4)
C.1.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根据测量模型,微量泵的流量设定值为固定值,流量参考值的标准不确定度考虑质
量和时间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则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如下:
a)质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b)时间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C.1.4 测量数据
见表C.1。
9
JJF2263—2025
表C.1 测量数据
设定值
mL/h
质量
g
时间
s
密度
g/mL
流量计算值
mL/h
示值误差
%
0.20 0.1945 3600.81 0.997421 0.195 2.6
0.10 0.0971 3600.52 0.997421 0.097 2.7
注:水温23.5℃,水密度0.997421g/mL,质量经修正。
C.1.5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流量计算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x0,k):
a)质量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mk)
采用B类方法评定。考虑液体蒸发影响控制在±0.0010g,根据电子天平的最大
允许误差为±0.0015g,假设为均匀分布,则质量测量最大影响am 为±0.0025g,引
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式(C.5)计算:
u(mk)= am
3 ≈0.0014g (C.5)
b)时间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tk)
采用B类方法评定。根据计时器最大允许误差为±0.1s。考虑人为操作时间同步
影响,估计时间测量误差± (0.2~0.5)s,取较大者为at。假设为均匀分布,则时间
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式(C.6)计算:
u(tk)= at
3 (C.6)
则流量计算值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合成:
u(x0,k)=3600 1
ρtk 2u2(mk)+ mk
ρt2k
2u2(tk) (C.7)
在上式中,液体的密度ρ 在温度变化±2.0℃时,变化量小于0.05%,故因温度影
响引入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
C.1.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示值相对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c22u2(x0,k) (C.8)
C.1.7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U =2uc,取包含因子为k=2。流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一览表见
表C.2。
表C.2 流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一览表
质量
g
时间
s
示值误差
%
c2
h·mL-1·%
u(x0,k)
mL/h
uc
%
U
%(k=2)
0.1945 3600.81 2.6 -526.2 0.00140 0.8 1.6
0.0971 3600.52 2.7 -1055.5 0.00140 1.5 3.0
10
JJF2263—2025
C.2 采用流量比较测量法的流量校准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C.2.1 测量方法
以流量计测试平均值为流量参考值,计算微量泵流量设定值的示值误差。
C.2.2 测量模型
采用流量示值相对误差,按式(C.9)计算:
δk=xk-x0,k
x0,k ×100% (C.9)
式中:
δk ———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示值相对误差,%;
x0,k ———流量计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6次测量的示值平均值,mL/h;
xk ———微量泵在第k 个流量校准点的设定值,mL/h。
按式(C.10)、式(C.11)分别计算输入量xk、x0,k的灵敏系数:
c1= 1 x0,k (C.10)
c2=-xk
x20,k (C.11)
C.2.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根据测量模型,微量泵的流量设定值为固定值,而流量计流量示值平均值的标准不
确定度由重复性、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引入,则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如下:
a)流量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b)流量计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c)流量计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C.2.4 测量数据
见表C.3。
表C.3 测量数据
设定值
mL/h
流量计示值/(mL/h)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偏差
mL/h
示值误差
%
1 0.910 0.927 0.931 0.920 0.933 0.921 0.935 0.008 7.0
8 7.624 7.608 7.578 7.497 7.488 7.506 7.615 0.060 5.1
16 15.169 15.107 14.936 14.970 14.932 14.958 15.153 0.101 5.6
26 24.337 24.276 24.230 24.212 24.327 24.205 24.512 0.058 6.1
C.2.5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流量计流量示值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 (x0,k):
a)流量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
在校准点k 的流量示值平均值的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采用贝塞尔公
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s (x0,k),则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11
JJF2263—2025
u1=s(x0,k)
6 (C.12)
b)流量计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
示值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2=a2
2 3 (C.13)
其中a2=0.001mL/h为流量计示值分辨力,且假设为均匀分布。
c)流量计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值不确定度u3
u3= a33
(C.14)
其中a3=±(x0,kf)为标准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且假设为均匀分布。当x0,k ∈
(0.1,20)mL/h时f=2.0%;x0,k∈ [20,100)mL/h时f=1.0%。
流量计的重复性测量和示值分辨力的不确定度有重复,考虑同时计入两类分量,则
流量计流量示值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x0,k)= u21+u22+u23 (C.15)
C.2.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示值相对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c22u2(x0,k) (C.16)
C.2.7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U =2uc,取包含因子为k=2。流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一览表见
表C.4。
表C.4 流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一览表
设定值
mL/h
流量计平均值
mL/h
示值误差
%
c2
h·mL-1·%
u(x0,k)
mL/h
uc
%
U
%(k=2)
1 0.935 7.0 -114.456 0.011 1.3 2.6
8 7.615 5.1 -13.798 0.091 1.3 2.6
16 15.153 5.6 -6.968 0.180 1.3 2.6
26 24.512 6.1 -4.327 0.143 0.6 1.2
C.3 阻塞压力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C.3.1 测量方法
以标准压力计测量的压力值为参考值,计算微量泵的报警阻塞压力设定值的误差。
C.3.2 测量模型
示值误差采用相对误差,按式(C.17)计算:
ΔPr=Ps-P0
P0 ×100% (C.17)
12
JJF2263—2025
式中:
ΔPr———微量泵在压力校准点的报警阻塞压力示值相对误差,%;
Ps ———微量泵在压力校准点的报警阻塞压力设定值,kPa;
P0 ———标准压力计在压力校准点的3次测试的压力平均值,kPa。
按式(C.18)、式(C.19)计算输入量Ps、P0的灵敏系数:
c1= 1
P0
(C.18)
c2=-Ps
P20
(C.19)
C.3.3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根据测量模型,微量泵的阻塞压力阈值的设定值为固定值,而标准压力计示值平均
值的标准不确定度由重复性、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引入,则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包括:
a)标准压力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b)标准压力计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c)标准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C.3.4 测量数据
测量数据见表C.5。
表C.5 测量数据
设定值
kPa
标准压力计示值/kPa
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
130 134.53 134.62 134.65 134.60 -3.4
C.3.5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标准压力计示值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P0):
a)标准压力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
标准压力计在校准点k 的压力示值平均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采用极差法计
算实验标准差,则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 R
3C (C.20)
式中,R 为标准压力计在校准点k 的3 次测量值的极差,C 为极差系数,
C=1.69。
b)标准压力计示值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
u2=a1
2 3 (C.21)
其中,a1为标准压力计的压力示值分辨力,且假设为均匀分布。按照表C.5的测
量数据,a1的值为0.01kPa。
c)标准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
13
JJF2263—2025
采用B类方法评定。根据标准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按式(C.22)计算参考值的
标准不确定度:
u3= a23
C.22)
其中a2=±2.0kPa为标准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且假设为均匀分布。
标准压力计测量重复性和分辨力的不确定度有重复,考虑同时计入两类分量,则标
准压力计示值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P0)= u21+u22+u23 (C.23)
C.3.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示值相对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c22u2(P0) (C.24)
C.3.7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U =2uc,取包含因子为k=2。阻塞压力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一览表见
表C.6。
表C.6 阻塞压力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一览表
设定值
kPa
示值平均值
kPa
示值误差
%
c2
kPa-1·%
u(P0)
kPa
uc
%
U
%(k=2)
130 134.60 -3.4 -0.718 1.16 0.9 1.8
14
JJF2263—2025
附录D
纯水密度表(×10-3g/mL)
t90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 999.843999.850999.856999.862999.869999.874999.880999.886999.891 999.897
1 999.902999.907999.911999.916999.920999.924999.928999.932999.936 999.940
2 999.943999.946999.949999.952999.955999.957999.959999.962999.964 999.965
3 999.967999.969999.970999.971999.972999.973999.974999.974999.975 999.975
4 999.975999.975999.975999.974999.974999.973999.972999.971999.970 999.968
5 999.967999.965999.963999.961999.959999.957999.954999.952999.949 999.946
6 999.943999.940999.937999.933999.929999.926999.922999.918999.913 999.909
7 999.904999.900999.895999.890999.885999.880999.874999.869999.863 999.857
8 999.851999.845999.839999.833999.826999.819999.813999.806999.798 999.791
9 999.784999.776999.769999.761999.753999.745999.737999.728999.720 999.711
10 999.703999.694999.685999.676999.666999.657999.648999.638999.628 999.618
11 999.608999.598999.588999.577999.567999.556999.545999.534999.523 999.512
12 999.500999.489999.477999.466999.454999.442999.430999.418999.405 999.393
13 999.380999.367999.355999.342999.329999.315999.302999.289999.275 999.261
14 999.247999.233999.219999.205999.191999.176999.162999.147999.132 999.118
15 999.103999.087999.072999.057999.041999.026999.010998.994998.978 998.962
16 998.946998.930998.913998.897998.880998.863998.846998.829998.812 998.795
17 998.778998.760998.743998.725998.707998.689998.671998.653998.635 998.617
18 998.598998.580998.561998.542998.523998.505998.485998.466998.447 998.427
19 998.408998.388998.369998.349998.329998.309998.288998.268998.248 998.227
20 998.207998.186998.165998.144998.123998.102998.081998.060998.038 998.017
21 997.995997.973997.951997.929997.907997.885997.863997.841997.818 997.796
22 997.773997.750997.727997.704997.681997.658997.635997.612997.588 997.564
23 997.541997.517997.493997.469997.445997.421997.397997.372997.348 997.323
24 997.299997.274997.249997.224997.199997.174997.149997.124997.098 997.073
25 997.047997.021996.996996.970996.944996.918996.891996.865996.839 996.812
26 996.786996.759996.732996.706996.679996.652996.624996.597996.570 996.543
15
JJF2263—2025
(续)
t90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7 996.515996.488996.460996.432996.404996.376996.348996.320996.292 996.264
28 996.235996.207996.178996.150996.121996.092996.063996.034996.005 996.976
29 995.946995.917995.888995.858995.828995.799995.769995.739995.709 995.679
30 995.649995.619995.588995.558995.527995.497995.466995.435995.404 995.373
31 995.342995.311995.280995.249995.217995.186995.154995.123995.091 995.059
32 995.027994.996994.963994.931994.899994.867994.834994.802994.769 994.737
33 994.704994.671994.638994.605994.572994.539994.506994.473994.439 994.406
34 994.372994.339994.305994.271994.237994.204994.170994.135994.101 994.067
35 994.033993.998993.964993.929993.894993.860993.825993.790993.755 993.720
36 993.685993.650993.614993.579993.543993.508993.472993.437993.401 993.365
37 993.329993.293993.257993.221993.184993.148993.112993.075993.039 993.002
38 992.965992.929992.892992.855992.818992.781992.744992.706992.669 992.632
39 992.594992.557992.519992.481992.443992.406992.368992.330992.292 992.253
40 992.215 ——— ——— ——— ——— ——— ——— ——— ——— ———
注:
1 t90为1990年国际温标(ITS-90)。
2 水密度值来源于JJG42—2023《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附录C。
16
JJF2263—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