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T 0657-2025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
JY/T 0657-2025
代替JY/T 0406-2010 地理部分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Equipping standard of education equipment
for geography in high schools
2025–06–12 发布
2025–06–12 实施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Ⅴ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5
5 要求…………………………………………………………………………………………………… 6
附录A(资料性) 新增、删除器材清单…………………………………………………………… 109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 8
表2 普通高中地理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建议……………………………………………………… 38
表A.1 新增器材清单………………………………………………………………………………… 109
表A.2 删除器材清单……………………………………………………………………………………112
JY/T 0657—2025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JY/T 0406-2010《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地理部分。与JY/T 0406-2010地理部
分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其中,新增、删除器材清单详见附录A):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所列的部分标准(见第2章,2010年版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总体要求”(见第4章);
——增加了标准执行的基本依据和基本遵循(见4.1);
——增加了对器材的“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的解释说明和配置要求(见5.4);
——更改了对配备数量的具体要求(见5.5,2010年版的3.2);
——更改了配备要求的内容(见5.6,2010年版的3.1);
——增加了对引用标准的执行要求(见5.9);
——更改了对进入学校的教学装备的要求(见4.4,2010年版的3.5);
——更改了对标准执行监督的要求(见4.6,2010年版的3.7);
——更改了器材配置的逻辑,以学科教学活动所需的设备、工具、器材为主线,以课程标准学习主
题为线索,学科教学装备配置与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一体化设计(见表1、表2,2010年版的
表5);
——增加了活动建议与活动目标(见表2);
——增加了部分器材的执行标准(见表1);
——更改了部分器材的配备要求(见表1,2010年版的表5);
——更改了部分器材的数量要求(见表1,2010年版的表5);
——更改了部分器材的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见表1,2010年版的表5);
——增加了新型视听设备(见表A.1视听设备);
——增加了专用教室计算机和网络学习环境要求(见表A.1计算机及网络环境);
——增加了专用教室录播功能要求(见表A.1录播系统);
——增加了适应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更新换代的新产品(见表A.1外接与存储);
——增加了部分小型、便携式测量仪器(见表A.1测量工具);
——增加了防护用品(见表A.1防护工具);
——删除了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的器材(见表A.2其他,2010年版的表5);
——删除了使用率较低的器材(见表A.2专用仪器,2010年版的表5);
——删除了已不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视听设备及配套器材(见表A.2视听,2010年版的表5);
——删除了被新型多媒体教学资源取代的传统教学资源(见表A.2挂图、软件及资料,2010年版的
表5);
JY/T 0657—2025
IV
——删除了可被同类高规格仪器替代的器材(见表A.2专用仪器、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2010年版
的表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1.领导小组成员:田祖荫、李萍、朱东斌、杨非、张权、施枫。
2.工作组成员:刘强、黄伟、郭晓萍、刘少轩、侯明辉、陈群、尹玮、王煜琪、张海南、陈红、张
海、周尚意、仲小敏、党为民、吉小梅、潘化兵、宋颢、朱克西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JY/T 0406-2010《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地理部分;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JY/T 0657—2025
V
引言
2010 年,教育部颁布了JY/T 0406-2010《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指导了十多年来高中阶
段学校理科教学仪器的配备与管理,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课程实施的高中阶段理科教学仪器
配备体系,有力支撑了课程改革,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我国普通高中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
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教育、科技、人
才一体化发展的新战略,面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要求,2010年版《高中理科教
学仪器配备标准》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为适应新时代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核
心素养的新要求,满足系统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促进装备配备与课
程、教材、教学、评价的一体化设计和深度融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
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积极探索
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
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贯彻《教育部等十
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
强实验室建设”的要求,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关于“加强教学装
备配备和使用。根据课程标准,完善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研制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推动
地方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支持探索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
鼓励对普通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建设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装备配备达标率、使用
率监测,保障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的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关于
“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多种方式,
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和效果”“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确保消
耗性实验材料的补充与供给,满足实验教学基本需求”的要求,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地
见效,更好地指导各地高中阶段教育装备工作,更有针对性地规范和引领全国高中阶段学校学科教学装
备的科学配备,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装备的配备、管理与应用水平,保障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学校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学生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特分学科制修
订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部
分,本文件为《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JY/T 0657-2025
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的配置要求,并给出了运用地理教学装备可开展的活动建议及
所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本文件适用于地方教育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地理教学装备的配置。职业高中学校配置地理教学装备
时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7247.1-2024 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 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GB/T 8747-2010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
GB/T 9056-2004 金属直尺
GB/T 9813.1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1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
GB/T 9813.2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GB/T 9813.3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3部分:服务器
GB/T 12804-2011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 13982 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
GB 14866 眼面防护具通用技术规范
GB/T 17117-2008 双目望远镜
GB/T 18910.61-2021 液晶显示器件第6-1部分: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光电参数
GB/T 21327-2019 水面蒸发器
GB/T 21978.2-2014 降水量观测仪器第2部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GB/T 22778 液晶数字式石英秒表
GB/T 26497 电子天平
GB/T 27663 全站仪
GB/T 28037 信息技术投影机通用规范
GB 28231-2011 书写板安全卫生要求
GB/T 28469.1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仪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29298-2012 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
JY/T 0657—2025
2
GB/T 29299 半导体激光测距仪通用技术条件
GB/T 35124-2017 天文望远镜技术要求
GB/T 35764-2017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要求
GB/T 36750-2018 家用防灾应急包
GB/Z 39942-2021 应用GB/T 20145评价光源和灯具的蓝光危害
GB 40070-2021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
JB/T 6245-2017 实验室离子计
JB/T 6862-2014 温湿度计
JB/T 9457-2015 虹吸式雨量计技术条件
JB/T 9458-2015 雨量器技术条件
JB/T 9459-2015 暗筒式日照计技术条件
JJF 1450-2014 轻便磁感风向风速表型式评价大纲
JJF 1659-2017 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JJG 178-2007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JJG 392-1996 感应式盐度计
JJG 515-1987 轻便磁感风向风速表(试行)
JJG 551-2021 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
JJG 635-201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
JY/T 0003 透明天球仪
JY/T 0005 矿物岩石标本
JY/T 0363 视频展示台
JY/T 0378 手持放大镜
JY/T 0382 学生计算器
JY/T 0456 交互式电子白板
JY/T 0524 粉笔书写板
JY/T 0595-2019 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
JY/T 0614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功能
JY/T 0615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资源通用文件格式
QB/T 1519-2011 纤维卷尺
QB/T 2443-2011 钢卷尺
QX/T 26-2004 空盒气压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实践活动geographical practice activities
JY/T 0657-2025
3
通过观测、实验、考察和调查等活动形式,从具体情境中获取地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运用所学
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观念的教学活动。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
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
注:本文件所涉及的地理实践活动场所涵盖课堂内外,如普通教室、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操场或大自然、博物
馆、社会大课堂等,地理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实验、观测、设计、制作、参观、调查、考察等。本文件将高中阶段
的地理实践活动划分为地理观测、地理制作与操作、地理模拟实验、地理室内观察、地理野外考察、地理参观与调查等
六大类。
3.1.1
地理观测geographical observation
通过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装置等技术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观察和测量,获得相关地理数据进
而认识地理事象特征的学习方式。
注:本文件中地理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天文观测
(2)气象观测
(3)地理现象观测
(4)环境观测
3.1.2
地理制作与操作geographical fabrication and handle
地理制作是指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理事象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动手绘制、制作地理工具或
地理模型等途径获得地理认知的学习方式;以及通过对地理事象的观察和测量,获得相关地理数据进而
认识地理事象特征的认知方式。
地理操作是指运用地理工具及相关设备、软件、材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实地进行相关地理
活动从而获得地理技能并加深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学习方式。
注:本文件中地理制作与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十种:
(1)绘制地图
(2)制作地理模型
(3)制作观测工具
(4)制作地理小报
(5)地理演示
(6)地理演练
(7)地理辩论
(8)地理展示
(9)角色扮演
(10)模型模拟操作
3.1.3
地理模拟实验geograph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JY/T 0657—2025
4
运用相关设备、软件和材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通过相关地理活动检验地理结论或探索地理
现象,进而获得地理事象本质特征的学习方式。
注:本文件中地理模拟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1)天体运动模拟实验
(2)地质模拟实验
(3)气象气候实验
(4)水文模拟实验
(5)环境污染模拟实验
(6)计算机模拟实验(虚拟地理实验)
3.1.4
地理室内观察geographical indoor observation
在室内通过仔细察看地图、模型、景观图片、标本、电子资源等地理事象,从而获得地理相关组成、
形态、结构、分布及动态特征等地理认知的学习方式。
注:本文件中地理室内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地图观察
(2)模型观察
(3)标本观察
(4)影像观察
3.1.5
地理野外考察geographical field investigation
通过实地观察、观测、调研的形式,认识一定区域内某地理事象的基本特征、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进而获得有关该地理事象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学习方式。
注:本文件中地理野外考察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地质地貌考察
(2)水文考察
(3)土壤考察
(4)植被考察
(5)区域地理考察
3.1.6
地理参观与调查geographical visit and survey
地理参观是指到天文台、气象站、博物馆、科技馆、矿山、重大工程设施或工农业基地等特定场所,
实地观察和体验的学习活动。
地理调查是指为了解某一地理事象的实际情况,去实地调查或访谈,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
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相关考察活动。
注:本文件中地理参观与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地理参观
(2)社会调查
JY/T 0657-2025
5
3.2
活动目标activity purpose
通过开展考察、观测、调查、实验、制作、操作等实践活动,学生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方面所应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3.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es of geography
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地理学科方面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
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3.1
人地协调观coordination of human-land
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
注:主要表现为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能够理解
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
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3.3.2
综合思维synthetic thinking
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注:主要表现为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能够
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
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3.3.3
区域认知regional cognition
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注:主要表现为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与习惯;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能够正确解
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
3.3.4
地理实践力geographic practical ability
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注:主要表现为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能够与他人合作设
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
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4 总体要求
4.1 本文件的执行以教育部颁布的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
素养发展为基本遵循,以现行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为参照,以加强与改进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落实立
JY/T 0657—2025
6
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实施过程中,应与现行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各地办学条件标准以及教育部颁
布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相协调。
4.2 各地可结合实际需要,对本文件所列的教学装备配置要求进行调整,制订适宜的、切实可行的配
备计划与管理机制,保障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及时配置、补充、更新、维护、维修等,确保实验与实践教
学有序开展。
4.3 各学校已配备的教学装备若能满足教学需求,应视为达到本文件要求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
补充教学装备时,配备本文件规定的性能较高的器材,替代同类性能较低的器材。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
学装备,具备共享条件的宜共享,避免重复配备和浪费。
4.4 凡进入学校的教学装备,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技术、安全、环保、使用与保管等方面标准,
应取得通过资质认定的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相关标准的检测报告。
4.5 各地要建立装备配备工作技术规范和专业规程,统筹实施计划预算、配备方案、政府采购、合同
履约、质量管理、资产监管、用户验收与运维服务等。
4.6 本文件的执行情况由教育技术装备机构负责监督。各地要积极部署实施、推动应用,保障装备资
产与资源充分发挥效益,有效支撑教育教学。
5 要求
5.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的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学校开展地理教学实验与实践活动时,装备条件
宜不低于相关要求。
5.2 表1是对地理教学装备提出的配置要求,表2是对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制作与操作、地理模拟实验、
地理室内观察、地理野外考察、地理参观与调查等六大类地理实践学习所需装备提出的配置要求。
5.3 表1中“分类代码”栏目按照JY/T 0595-2019编码,采用5级11位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所示),
符合“代码唯一属性”原则,宜纳入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
图1 分类代码编码规则
第5 级(2 位),细类(规格或属性)
第4 级(4 位),小类(装备品种)
第3 级(2 位),中类(使用范畴、功能用途或学科)
第2 级(2 位),大类(装备属性)
第1 级(1 位),门类(资产分类)
JY/T 0657-2025
7
示例:
30410001001 表示:——教学专用设备(1级代码3);
——模型(2级代码04);
——地理学科(3级代码10);
——世界立体地形模型(品种名称,4级代码0010);
——1:16 000 000 (规格要求,5级代码01)。
5.4 表1中“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栏目是对配置器材的组成、规格、功能、安全等的具体要求
以及教学性能的关键指标要求。
5.5 表1中“数量”栏目是对器材配备数量的要求,应与“单位”栏目共同使用。
配备数量按照每年级4个平行班、每班50人计算。仪器配备数量“1”“1~2”“1~5”为演示用配
备量;“1~9”“1~13”为既可按演示用,也可按学生分组活动用配备数量;“9~13”“13~25”“25~
50”“50”为学生分组活动用配备数量。如果每年级平行班和学生数较多,应根据教学活动实际需要,
适当增加配备数量。地理实践活动倡导合作学习、互助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实现思辨
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分组活动每组人数不多于6人。
5.6 表1中“配备要求”栏目分别对地理专用教室基础装备配置和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
修”“选择性必修”模块主题学习器材的配置提出要求,“基本”均用“√”表示,“选配”均用“*”
表示。
“基本”器材规定了普通高中学校地理专用教室常规器材以及完成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中构建核心概念、理解核心规律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生实验及教师演示实验所需器材,所
有开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学校均应达到该栏目的配备要求。
“选配”器材是为配合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不同版本教材、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学需求,兼顾
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器材的多类型,而列出的建议选择的器材配备要求。“选配”器材可以为学校、
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和发展空间,为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提供有效支持,既可用于支持基本实验,也
可用于支持拓展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配备“选配”的器材,以
满足教学的多样化和特色化需要。
5.7 低值易耗品、消耗性实验材料及自制、自备器材是保证教学实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可适
当提高配备数量并及时补充。
5.8 在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同等条件下,宜优先选用国产自主可控的信息化设备或软件系统。
5.9 表1中“执行标准代号”栏目列出了器材应该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各地应通过该执行标准
代号查阅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按照文件的技术要求编制教学装备配置需求和配置方案。
5.10 表1中“应用建议”、表2中“活动建议与活动目标”栏目提出了应用教学装备开展活动的建议及
所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以达到本文件的要求。
5.11 地理实践活动中采用的教学地图、地球仪、立体地形模型、电子地图等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产
品的内容表示,均应符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相关要求。
8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实
验
室
通
用
装
备
视听
设备
20201000210 投影机
液晶投影机或激光投影机,光输出≥3000 lm,
分辨率≥1920×1080;安装后应符合GB 40070
-2021 相关要求
台1 √ GB/T 28037
投影机+银
幕,投影机
+ 电子白
板,触控一
体机,以上
配置方案
三选一;应
结合技术
发展及更
新换代的
情况进行
配置
实验教学辅助设备,用于教学中
课件、演示实验的展示和学生作
品的展示
20201001101 银幕
亮度系数不小于0.85,不大于1.10;散射角
≥150°;屏幕尺寸≥203 cm(80 in);幕
面平整,视角大,反射均匀,显像清晰;幕
布表面可清洗、防潮、防霉、阻燃、无异味
幅1 √
GB/T 13982
GB 40070-2021
20201000311 电子白板a
支持多点触控,定位误差≤5 mm,触控延时
≤100 ms;亮度系数<1.75,有效散射角≥
120°;板面表面应柔和,反光均匀,无亮斑;
板面最大有效面积不小于板面面积的90%;表
面照度为300 lx~500 lx(非阳光直射)时,
白板应正常使用;有效显示区域对角线尺寸
≥203 cm(80 in);带配套教学软件
套1 √
JY/T 0456
JY/T 0614
JY/T 0615
GB 40070-2021
20201000501 触控一体机a
显示屏可视角度≥120°,分辨率≥4K;闪烁
等级≤-30 dB(60 Hz),蓝光防护要求为RG0;
支持多点触控,触控延迟≤100 ms;定位误
差应≤3 mm,支持手指和笔进行书写和交互
操作;内置立体声音箱;接口支持HDMI/VGA
输入、USB3.0、音频输入/输出等;有无线网
卡;CPU 核心数≥4 核、运行内存≥4 GB、存
储空间≥128 GB;有效显示区域对角线尺寸
≥203 cm(80 in);支持无线投屏,投屏帧
率宜≥25 fps,宜支持多台设备同时投屏
台1 √
GB 40070
-2021
GB/Z 39942
-2021
9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实
验
室
通
用
装
备
视听
设备
20201000911 视频展示台
≥500 万像素,≥900 TV 线,可根据实际应
用场景调节;镜头支持270°旋转,方便多角
度定点拍摄,展示实物和动态教学过程,画
面帧率宜≥25 fps
台1 * JY/T 0363
实验教学辅助设备,用于教学中
课件、演示实验的展示和学生作
品的展示
30199000201 数字黑板
能实现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资源的一体化呈
现,包括无尘黑板、板书数字化装置、数字
显示设备、板擦及自动清洗装置等;支持教
师书写,具备数字化板书记录、存储、查询、
重现和远程共享功能;支持多点识别,板书
与电脑、移动终端的互联互通,擦除、内容
拖拽、课件播放等操作;书写板部分应符合
GB 28231—2011 和JY/T 0524 相关要求,具
备智能化、磁贴可吸、清洁湿擦、无尘环保
等特性,支持推拉、升降等操作,可电动控
制
块1 *
GB 28231
-2011
JY/T 0524
20805000203 摄像机
数码型,≥800 万像素,硬盘或闪存存储,存
储容量≥64 GB,有光学防抖功能,宜有微距
功能,含三脚架
台1 √
摄像机所
配三脚架
可与照相
机通用
1.利用摄像机、照相机对地理实
践活动进行拍摄、记录、分析。
其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可作为前
期调研素材、过程分析依据、结
果展示材料、后期实践素材库。
通过拍摄的方式,学会观察生
活,收集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
理问题。
2.利用影像、声音等多种手段,
直观形象地展示地理实践活动
的创意和方案
20201000710 照相机
单反相机,≥2000 万像素,自动对焦点>45
点,快门速度1/4000 s 至30 s,记录尺寸和
帧频1920×1080(全高清),宜带B 门功能、
微距功能
台1 √
GB/T 29298-
2012
10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实
验
室
通
用
装
备
计算
机及
网络
环境
20101000411 计算机a
台式机,配置不低于千兆网卡、8 GB 内存,4
核CPU,硬盘容量1 TB,56 cm(22 in)以
上显示器,带正版操作系统,宜有无线网卡
(支持2.4G 和5G 信号),显示器闪烁等级
≤-30 dB(60 Hz),蓝光防护要求为RG0
台1 √
GB/T 9813.1
GB/T 18910.61
-2021
GB/Z 39942
-2021
应结合技
术更新换
代的实际
情况进行
配置
查阅资料、计算数据、模拟演示,
进行实验室管理等
20101000521
笔记本
计算机a
配置不低于千兆网卡、Wi-Fi、蓝牙接口、高
清摄像头,30 cm(12 in)以上显示器,3 个
以上USB 接口,HDMI 接口,带正版操作系统,
显示器闪烁等级≤-30 dB(60 Hz),蓝光防护
要求为RG0
台1 *
GB/T 9813.2
GB/T 18910.61
-2021
GB/Z 39942
-2021
20101000602 平板电脑a
配置不低于主频1.8 GHz、内存4 GB、存储
容量128 GB,屏幕不小于20 cm(8 in),
闪烁等级≤-30 dB(60 Hz),蓝光防护要求为
RG0;支持Wi-Fi、蓝牙,前后摄像头
台1 *
GB 40070-2021
GB/Z 39942
-2021
20102010501 千兆交换机端口数≥24,宜支持PoE 供电,支持WLAN 台1 √
20102000121 无线路由器
支持Wi-Fi6 协议,上联用户数≥50,支持智
能天线,设备可远程管理,宜支持漫游
台1~2 *
30306007001 计算器高中型个9~13 √ JY/T 0382
20101000810
智能移动
终端
含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地图等应用程序,或与
运动轨迹记录、打车、外卖等有关的应用程
序
个1~9 *
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相关应用
程序在地理野外考察中进行定
位、记录移动轨迹等
11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实
验
室
通
用
装
备
录播
系统
30312100101
教师用高清
摄像机
分辨率≥1920×1080,每秒≥30 帧;电子变
焦≥3 倍;快门速度范围1/1 s~1/10000 s;
焦距≥7 mm;内置图像识别与跟踪算法,无
须辅助定位摄像机或跟踪主机即可实现教师
跟踪
台1 *
记录、跟踪实验教学过程、实验
结论,分析实验教学情况;通过
音视频方式收集、开发网络学习
资源,辅助日常备课授课;进行
校内网络教研,校本教学资源搜
集
30312100201
学生用高清
摄像机
分辨率≥1920×1080,每秒≥30 帧;电子变
焦≥3 倍;快门速度范围1/1 s~1/10000 s;
焦距≥3 mm;内置图像识别与跟踪算法,无
须辅助定位摄像机或跟踪主机即可实现学生
跟踪
台1~2 *
30312100301
录播管理
平台
支持本地部署或云端选用;支持权限设置、
设备管理、系统监控、安全策略配置、自动
录制、自动导播、远程录播、资源编辑、资
源管理、教室预约、互联网直播、视频点播、
网络教研、互动教学、在线巡课、督导评价、
数据统计等功能;宜支持AI 语音指令录播控
制、AI 字幕功能
套1 *
30312100401 拾音器
全向麦克风拾音半径≥6 m 或心形指向麦克风
拾音半径≥4 m;频响范围50 Hz~20 kHz,
声压级≥115 dB;信噪比≥75 dB;可采用吊
装麦克风,最低处离地面的安装高度≥3 m 或
吸顶安装;可根据需要增配无线麦克风(领
夹或手持),无线麦克风需与吊麦无感扩声
系统共用音频处理主机和音箱
台1~5 *
12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实
验
室
通
用
装
备
录播
系统
同上
30312101101
音频处理
主机
具有回声消除、反馈抑制、噪声抑制和自动
增益等功能;可支持吊装麦克风进行本地扩
声、远程互动和录音;音频输入≥6 路,音频
输出≥3 路;功放功率≥2×100 W;吊装麦克
风输入到功放输出之间的扩声延迟≤16 ms,
无线麦克风输入到功放输出之间的延迟≤26
ms
台1 *
30312100501 交换机
交换容量≥300 Gbps,包转发≥15/126 Mpps,
PoE 供电,千兆端口≥24 个,千兆上联端口
宜≥2 个
台1 *
30312100601 音箱
响应频率20 Hz~20 kHz,阻抗≥4 Ω~8 Ω,
灵敏度≥85 dB,额定功率≥60 W
对1 *
30312100701 录播主机
支持直播、存储和上传服务;支持标准RTSP、
RTMP 流媒体传输协议;支持自动课表录制和
直播;支持全自动智能导播;SDI 信号输入≥
2 路;HDMI 信号输入≥1 路,HDMI 信号输出
≥1 路;内置硬盘≥1 TB;千兆网络接口≥1
路
台1 *
GB/T 9813.3
30312100801 中控主机
支持串口、红外、面板控制,以及投影机开
关、信号切换、延时保护关机、系统电源、
音量、幕布控制;可网络管理
台1 *
13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实
验
室
通
用
装
备
外接
与存
储
20105020801 录音笔
USB 接口,存储容量≥16 GB,支持MP3、WAV、
WMA 等播放格式,支持低电量自动保存
个1~2 √
便于教师录制教学过程,有助于
教学改进
20105020001 移动存储器存储容量≥2 TB,支持USB 接口个1~2 √
教学及教学研究使用,可存储实
验视频、微课、教学实录等资料
20101020301 翻页笔b
单激光,遥控距离≥30 m,激光输出功率<2
mW,支持常见操作系统,USB 接口
个1~2 √
应有安全
注意事项
标识
用于幻灯片的遥控切换
软件
平台
20108019111
实验教学管
理与实验操
作考试系统
包括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与实验操作考试系统
两种登录模式,能实现实验教学的教、学、
管、评、考。管理系统支持分组实验登录管
理、任务内容接收与显示、实验报告内容填
写与提交、实验活动视频的自动记录与关联
管理等功能;测评系统支持考生登录、考生
身份及考位信息校验、电子考题的接收与显
示、答题数据采集、在线交卷管理、考试数
据自动上传等功能,宜有AI 评分功能
套1~13 *
采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实验教学
的日常管理与普通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中的实验操作考试
14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测量
工具
30201000410 钢直尺量程1000 mm,分度值1 mm,刻度清晰把
25~
50
√
GB/T 9056
-2004
利用钢直尺、全站仪等测量工具
在校园或野外考察中进行距离
测量、高度测量、地形测量、角
度测量等,可以基于测定的数据
绘制平面图、地形图等
30201000903 纤维卷尺
摇卷盒式,量程30 m,分度值1 cm,刻度清
晰,易于读数,薄厚均匀、边缘平直、材料
环保、耐磨损
把1~13 √
QB/T 1519
-2011
30201000601 钢卷尺
量程2000 mm,分度值1 mm,自卷制动式,
尺带宽不小于12 mm,厚不小于0.15 mm
把
13~
25
√
QB/T 2443
-2011
30201001301 手持测距仪测量范围0.2 m~50 m,精度1 mm 台1~9 √ GB/T 29299
30201009301 全站仪b
用于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
高差的测量,激光等级2 级
台1 * GB/T 27663
30203000202 电子秒表
专用型,全时间分辨力0.01 s;有防震、防
水功能
个9~13 √ GB/T 22778
利用红液温度计、电子秒表记录
水、空气、沙等物体的温度及其
变化快慢等状况;利用声级计记
录和监测环境噪声,评估学校周
边或城市某区域的噪声污染情
况;利用指南针在野外考察中确
定方向
30204000221 红液温度计
测量范围-20 ℃ ~ 100 ℃ , 允许误差≤
1.5 ℃。刻度应清晰,易于读数
支
13~
25
√
30299001201 声级计
测量范围30 dB~130 dB,精度0.1 dB,手
持式,数显
只1 √
30299000801 指南针罗盘式,铜制外壳,直径50 mm,厚16 mm 个
25~
50
√
30201013201 长杆1 m~1.5 m,带可拆卸式基座根1 √
15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测量
工具
30101002301 百叶箱
木质,箱内宽466 mm,深462 mm,高618 mm;
箱顶盖板尺寸780 mm×720 mm;带百叶箱支
架,不锈钢材质,埋入土中后百叶箱支架底
面高度应为1250 mm;带温度计支架,金属制,
能竖直固定干湿球温度表(预留空间:350 mm
×150 mm×50 mm),水平固定最高温度表和
最低温度表
个1 √
用于记录气温、湿度等数据,观
测天气现象
30204000101 寒暑表
测量范围-50 ℃~50 ℃,分度值1 ℃,允许
误差1 ℃
支1~2 √
30204001403 自记温度计
由自记钟、记录纸、自计笔、杠杆、保护罩
和感温元件(双金属片)组成,可自动连续
记录温度
台1 √
JB/T 6862 -
2014
放于百叶
箱中使用,
如百叶箱
内已配,无
需重复配
置
30299000221 自记湿度计
由自记钟、记录纸、自计笔、曲臂、保护罩
和感湿元件(毛发)组成
支1 √
JB/T 6862 -
2014
30299060301
阿斯曼通风
干湿表
由防辐射通风管道、通风器、两支温度计、
上水滴管组成
支1 √
30204001501 最高温度表测量范围-15 ℃~80 ℃,分度值0.5 ℃ 支1 √
GB/T 8747
-2010
30204001601 最低温度表测量范围-50 ℃~40 ℃,分度值0.5 ℃ 支1 √
GB/T 8747
-2010
16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测量
工具
30204001801
干湿球
温度表
测量范围-35 ℃~45 ℃,分度值0.2 ℃ 副1 √
GB/T 8747
-2010
用于记录气温、湿度、降水量、
风速、风向等数据,观测天气现
象
30204001901 地面温度表测量范围-35 ℃~80 ℃,分度值0.5 ℃ 支1 √
GB/T 8747
-2010
30299001401 雨量器
不锈钢外筒,承水口内径200 mm,高230 mm,
配锥形导水漏斗,1000 mL 塑料量筒,铁质安
装框架
套1 √
JB/T 9458
-2015
30299001501 雨量计
虹吸式,可连续记录降雨量,由自记钟、浮
子室、浮子、虹吸管和盛水器组成
台1 *
JB/T 9457
-2015
30299001521
翻斗式自动
雨量计
承雨口径200 mm,刃口锐角40°~45° 台1 *
GB/T 21978.2
-2014
30299001001 蒸发器
蒸发皿型,由内径20cm 的铜质桶状器皿组成,
其口缘镶有8mm 厚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铜圈,
口缘下设有一倒水嘴。附金属丝网
套1 √
GB/T 21327
-2019
30299001711
便携式风速
风向仪
风速测量范围0 m/s~30 m/s,风速传感器启
动风速0.8 m/s ,可显示的风速参数为瞬时
风速、平均风速、瞬时风级、平均风级、对
应浪高;风向测量范围0°~360°,16 个方
位;风向传感器启动风速1.0 m/s,风向测量
精度±1/2 方位
台1 √
JJG 515
-1987
二选一配
备
30299001601 轻风表轻便磁感风向风速表,三杯台1 √
JJF 1450
-2014
17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测量
工具
30299001701
电接风向
风速计
包括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由风向标(右
侧带尾装置)和风杯(左侧)组成
件1 *
用于记录风速、风向、光照、气
压等数据,观测天气现象
30299001801 日照计
日照记录时间5:00~19:00,纬度使用范围
0°~60°,记录时间误差±3 min
件1 *
JB/T 9459
-2015
30299001901 简易日照计附加温度计件1 √
30299000401 空盒气压表
800 hPa~1060 hPa,分度值1 hPa,误差≤
2.0 hPa
台1 *
QX/T 26
-2004
30299001303 气压计船用自动气压计台1 *
30299017901 离子计0.1 级只1 *
JB/T 6245 -
2017
用于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30310016001 盐度计感应式只1~5 √ JJG 392-1996
用于测量从近海到深海不同海
水样品或自制不同含盐量样品
的盐度
防护
工具
30802000214 护目镜
侧面完全遮挡,耐酸碱,抗冲击,防强光,
耐磨,便于清洗
个50 √ GB 14866
利用护目镜在进行野外考察时
防止强光刺激、风沙异物等,在
进行地理实验时防止化学试剂
伤害、土壤粉尘入眼等
30802003601
家用防灾
应急包
应包含GB/T 36750-2018 中的基本应急物品套1~5 √
GB/T 36750 -
2018
用于自然灾害中防灾、减灾活动
展示
18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地理
专用
装备
30310000501
多媒体球幕
投影演示仪
(数字星球
系统)
含软件平台,能演示宇宙空间、太阳系主要
行星和地球上各种天文、地理现象,可应用
移动终端无线控制,通过软件程序实现对课
程资源的灵活操控,并与多媒体专用台式电
脑联动操作,实现资源联动及球面与平面转
换联动
套1 √
1.利用多媒体球幕投影演示仪
(数字星球系统)观察虚拟宇宙
星空、各种天文现象和过程,以
及太阳活动、地球内部圈层、地
球演化过程、海水运动等内容。
2.利用多媒体球幕投影演示仪
(数字星球系统)模拟各种地理
现象和过程,解释这些现象发生
的原因及区域差异,分析其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提升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观念
20111001001
虚拟现实
眼镜
延时<20 ms,屏幕刷新率≥75 Hz,陀螺仪
刷新率≥1 kHz,视场角110°,屏幕分辨率
≥2160×1200
套1~9 √
用于虚拟地理实验中的地貌景
观观察等
19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地理
专用
装备
20111000501
虚拟现实
交互一体机
教学系统a
主机为交互式一体机形式:CPU 主频不低于
3.0 GHz;专业图形显卡(显存不低于3 GB);
固态硬盘≥256 GB;内存≥8 GB;3D 高清显
示器显示屏对角线≥60 cm,分辨率≥1920×
1080;支持无线连接及蓝牙;内置至少2 个
USB 3.0 接口和3 个USB 2.0 接口,支持音频
输出、HDMI 输出。支持自由调节屏幕角度;
系统配备被动式3D 无源追踪眼镜,能实时跟
踪眼镜的位置,根据眼镜视角的不同转换显
示内容。系统配备触控笔,能对虚拟物体进
行交互操作和6 个自由度坐标轴移动,轴解
析度≤2 mm;轴精度≤±3 mm;轴刷新率≥
100 Hz;间距精度≤2 deg;摆动精度≤2 deg;
偏转精度≤2 deg。系统内置的软件可支持对
模型进行操作以实现虚拟现实的三维浏览、
拆分、标注、尺寸测量、内部探查、制作等
功能
套1 *
与虚拟现
实交互笔
记本教学
系统二选
一配备
1.基于VR、AR 技术,利用虚拟
现实交互系统和相关地理教学
资源,观察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
地理现象。其中自然地理现象包
括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河
流水系、水土流失过程、自然灾
害过程等;人文地理现象包括不
同区域环境下城乡聚落、工农业
生产等人类活动的特点及差异。
2.通过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和相
关地理教学资源,描述某种地理
现象的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这
种特征和差异的形成原因,对存
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20
JY/T 0657-2025
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要求(续)
器材
类型
分类代码器材名称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单位数量
配备
要求
执行标准代号配置说明应用建议
学
科
实
验
装
备
地理
专用
装备
20111000511 *
虚拟现实
交互笔记本
教学系统a
主机为交互式笔记本形式:CPU 主频不低于
3.0GHz;固态硬盘≥256 GB;内存≥8 GB;
3D 高清显示器显示屏对角线≥40 cm,分辨率
≥1920×1080;支持无线连接及蓝牙;内置
至少2 个USB 接口,支持音频输出、HDMI 输
出。支持自由调节屏幕角度;系统配备被动
式3D 无源追踪眼镜,能实时跟踪眼镜的位置,
根据眼镜视角的不同转换显示内容。系统配
备触控笔,能对虚拟物体进行交互操作和6
个自由度坐标轴移动,轴解析度≤2 mm;轴
精度≤±3 mm;轴刷新率≥100 Hz;间距精
度≤2 deg;摆动精度≤2 deg;偏转精度≤2
deg。系统内置的软件可支持对模型进行操作
以实现虚拟现实的三维浏览、拆分、标注、
尺寸测量、内部探查、制作等功能
套1~5
同上
20111000551
虚拟现实
地理教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