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SS 98.3-2025 贵州省望谟八步茶 第3部分: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贵州省望谟八步茶红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98.3-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望谟八步茶红茶的加工要求,包括:
- 术语和定义
- 基本条件(加工环境、卫生、设备)
- 原料要求(鲜叶分级、验收、摊放)
- 工艺流程(初制、精制)
- 初制技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 精制技术(拣剔、拼配、匀堆、复烘)
- 过程管理(卫生、记录、批号追踪)
适用于贵州省望谟八步茶红茶的标准化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
- GB/T 191(包装储运标志)
- GB 31608(茶叶食品安全)
- GB 14881(食品生产卫生规范)
- GB/T 32744(茶叶加工规范)
- GB/T 35810(红茶加工技术)
- GB/T 40633(茶叶加工术语)
- T/CTSS 98.1(八步茶生产基本要求)
3. 基本条件
- 过程管理:符合GB/T 32744,确保加工场所、设施、人员规范。
- 卫生要求:符合GB 14881和GB 31608,保障食品安全。
- 设备要求:按GB/T 35810配置,建议配备除湿装置。
4. 原料要求
4.1 鲜叶分级
分古树鲜叶和栽培茶园鲜叶,具体等级标准:
- 古树鲜叶:
- 特级:一芽一叶占90%以上,叶面绿或紫,叶脉部分紫色。
- 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少量一芽三叶。
- 栽培茶园鲜叶:
- 特级:单芽占90%以上,绿色或绿紫色。
- 特一级:一芽一叶占90%以上。
- 一级:一芽二叶占80%以上。
4.2 鲜叶摊放
- 按品种、嫩度、采摘时间(晴天/雨天、上午/下午)分开摊放。
- 环境要求:清洁、阴凉、通风,避免日晒雨露。
5. 工艺流程
- 初制: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干燥。
- 精制:毛茶→拣剔→拼配→匀堆→复烘→包装→成品。
6. 初制技术
6.1 萎凋
- 摊放:厚度3~10cm(嫩叶薄摊,老叶厚摊),低温高湿时需增温除湿。
- 参数:温度20~28℃,湿度65%~70%,时间12~18h,间歇鼓风(30~60min鼓风+2h停风)。
- 适度标准:叶色暗绿/紫,叶质柔软,茎梗折不断,含水率60%±2%。
6.2 揉捻
- 装叶量:自然装满揉桶。
- 加压方式:按“先轻后重”原则,不同等级鲜叶的加压时间见表2(如特级古树鲜叶全程90~120min)。
- 标准:成条率≥85%,茶汁外溢,透清香。
6.3 解块
揉捻中出现茶团需及时解块,揉捻后需彻底解块。
6.4 发酵
- 方式:发酵室、提香机或自然发酵。
- 发酵室:摊厚8~10cm,温度22~28℃,湿度≥90%,时间2.5~4h,每20min翻动。
- 提香机:摊厚2~4cm,湿度≥95%,时间2.5~5h。
- 适度标准:叶相四级(黄红色,花果香明显),避免过度发酵(六级叶相暗红低香)。
6.5 干燥
- 毛火:110~120℃,25~45min,含水率15%~20%。
- 冷却:自然回凉≥30min。
- 足火:分两阶段(90~95℃烘45~60min;70~80℃烘至足干),最终含水率≤6%。
7. 精制技术
- 拣剔:用拣梗机、色选机剔除老梗、杂质。
- 拼配:按等级标准拼小样后批量生产。
- 匀堆:混合均匀,确保品质一致。
- 复烘:含水率超标时补火(80~90℃,10~30min,含水率≤6%)。
8. 过程管理
- 卫生:符合GB 14881。
- 记录:建立原料至销售的全流程档案。
- 批号管理:每批产品编号追踪至终端销售。
9. 其他
- 专利声明: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 起草单位:贵州大学、望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省茶叶协会等。
核心目标:通过标准化工艺确保望谟八步红茶品质稳定,突出花果香、叶相黄红的特色,兼顾食品安全与加工效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