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V 015-2025 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T/CAV 015-2025 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文档的主要内容总结。
1. 引言与文档概述
该文档是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提出的行业标准(T/CAV 015-2025),标题为“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确保系统支持试验的科学性、伦理合规性和质量控制。文档基于GB/T 1.1-2020起草,适用于疫苗临床试验相关单位(如疾控中心、研究机构、制药企业)。起草单位包括河南省疾控中心、云南省疾控中心等多家机构,主要起草人包括张伟、王彦霞等专家。
- 范围:文档定义了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的概念,并规定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适用于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设计、开发、应用、评价)。
-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包括:
- T/CAV 003-2023(疫苗临床研究访视现场设置指南)
- GB/T 31496-202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 GB/T 22239-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其他相关标准如GB/T 39680-2020(服务器安全要求)、GB/T 20988-2007(灾难恢复规范)和GB/T 35273-2020(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这些文件为系统安全提供了框架。
2. 关键术语与定义
文档定义了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相关术语,确保术语一致性:
- 疫苗临床试验(3.1):以人体为对象,评价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系统性试验(来源:T/CAV 003-2023)。
- 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3.2):系统化管理试验各环节,包括接待登记、知情同意、样本采集、疫苗接种等,旨在确保试验合规和质量控制。
- 研究者(3.3):负责试验现场实施、质量和受试者安全的负责人(来源:国家药监局2020年第57号公告)。
- 申办者(3.4):发起、管理并提供试验经费的个人或组织。
- 受试者(3.5):参加试验的疫苗接受者,包括患者或健康人。
- 日记卡/联系卡(3.6):受试者记录接种后不良事件和用药信息的原始文件(日记卡:0-7天;联系卡:8-28/30天),需伦理委员会批准。
- 源文件(3.7):试验原始记录,如知情同意书、接种证、病历、影像报告等。
- 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信息系统(3.8):支持自动化管理试验环节的信息系统,包括登记、知情同意、样本采集等模块,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缩略语(第4章):关键缩略语包括AE(不良事件)、SAE(严重不良事件)、SOP(标准操作规程)、eCRF(电子病例报告表)、CRO(合同研究组织),用于简化文档表述。
3. 工作流程(基于附录A)
文档第5章描述了疫苗临床试验过程管理工作流程,主要依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T/CAV 003-2023。流程覆盖试验全周期,从受试者招募到数据总结。附录A以规范性流程图形式规定该流程(图A.1),展示各环节的逻辑顺序和交互。工作流程核心步骤包括:
- 受试者接待登记。
- 知情同意签署。
- 体格检查和生命体征检测。
- 入选/排除判定。
- 随机号分配。
- 样本采集和疫苗接种。
- 接种后留观和安全性随访。
- 日记卡/联系卡管理、SAE处理等后续环节。
该流程图确保试验标准化,减少人为误差。嵌入图片紧邻描述如下(根据原始位置在附录A):
4. 核心功能要求(第6章)
文档核心部分详细规定信息系统的20项功能要求,分为一般要求和具体模块,确保系统全面支持试验管理。功能设计强调自动化、实时记录和错误控制。
6.1 一般要求
- 系统运行高效流畅,用户界面直观友好,响应迅速。
6.2-6.20 具体功能模块
- 6.2 接待信息登记:采集受试者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自动识别入组资格(如年龄、性别),并生成唯一登记号。
- 6.3 知情同意:实时记录知情过程,支持一对一或一对多模式;签署后自动生成筛选号,采集身份信息(可选图像、指纹等生物信息)。
- 6.4 体格检查:记录咽喉、皮肤、发育状况等检查结果,支持异常信息记录。
- 6.5 生命体征检测:采集心率、血压、体温、呼吸、身高、体重等数据,支持异常记录。
- 6.6 入选及排除判定:采集问询结果(入选/排除标准),自动判断入组资格,记录失败原因。
- 6.7 分配随机号:自动为入组受试者分配随机号,确保随机化公平。
- 6.8 样本采集:实时记录样本信息,自动生成样本编号,支持拒绝采样或失败原因记录。
- 6.9 疫苗接种:记录疫苗检查、配制和接种过程,支持疫苗异常或未接种原因记录。
- 6.10 接种后留观:实时记录留观期医学观察信息,确保安全监控。
- 6.11 安全性随访管理:包括智能提醒(自动提醒随访受试者)、计划内随访(记录方案节点)、计划外随访(额外节点记录)、重要不良事件随访(三级以上AE、SAE、变态反应的提醒和跟踪)。
- 6.12 日记卡/联系卡管理:记录回收详情,电子化存储原件;采集AE和合并用药信息。
- 6.13 SAE管理:记录严重不良事件详情,自动生成格式化报告。
- 6.14 方案偏离管理:记录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方案偏离事件。
- 6.15 生物样本管理:支持样本全周期管理,包括起运(转运记录)、接收(处理室接收)、分装(分装过程记录)、存储(状态监控)。
- 6.16 疫苗管理:全面管理试验用疫苗,包括入库(研究中心接收)、出库(试验中使用)、接收(接种室领取)、返库(清点返回)、返库确认(储存室确认)、返厂(剩余疫苗退回申办者)、库存管理(实时查询动态库存)。
- 6.17 源文件管理:存储和查询源文件,如知情同意书、接种证、病历、影像报告等。
- 6.18 统计报表:支持生成和导出多类报表,如受试者登记表、随机入选表、筛选表、识别编码表、样本采集记录表、接种记录表、医学观察表、不良事件记录表、疫苗出入库登记表。
- 6.19 过程总结:基于试验数据生成受试者过程总结报告。
- 6.20 eCRF生成:自动生成符合方案的电子病例报告表(eCRF),支持导出xlsx、docx、pdf等格式。
5. 综合要求(第7章)
确保系统整体可靠、安全和协同:
- 7.1 质量控制:
- 控制访视节点(禁止非窗口期业务)。
- 数据格式、阈值和逻辑校验(如数值范围控制)。
- 基于eCRF规则提示不符合数据。
- 7.2 信息安全:
符合引用标准(如GB/T 31496-2023),功能包括:- 系统安全访问(权限管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满足等级保护要求)。
- 数据保密性(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
- 数据可追溯性(痕迹保留、追踪和防非法扩散)。
- 数据备份(确保可恢复)。
- 7.3 信息共享:支持与申办者、研究者、CRO、统计方、医疗机构、监管机构等系统数据传输与交换,促进协作。
6. 其他要素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提供工作流程图(已嵌入)。
- 参考文献:列出法规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第57号)、《疫苗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指导原则》(2013年)等,确保文档与现行法规一致。
总结
该文档是疫苗临床试验领域的关键标准,系统化定义了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框架。核心亮点包括:
- 全面覆盖:从受试者入组到数据总结,涵盖20余项功能模块,强调自动化和实时监控。
- 安全与合规:基于多部国家标准,确保数据安全和伦理合规。
- 实用导向:通过工作流程图和详细功能描述,为系统开发提供可操作性指南。
该标准旨在提升疫苗临床试验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支持中国疫苗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