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9/T 1315-2025 东台西瓜春提早栽培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东台西瓜春提早栽培技术规范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东台西瓜春提早栽培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要求,适用于东台地区春提早优质西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NY/T、JB/T等)及地方标准(DB32/T),涵盖种子质量、育苗技术、农膜性能、农药使用、灌溉水质等内容。
3. 术语和定义
- 春提早栽培:11月播种,12月至次年1月定植,4月底至5月初采收的多层覆盖设施栽培模式。
- 双大棚多层覆盖:外大棚+次外大棚+内中棚+小棚+地膜形成的“四棚五膜”保温系统。
- 低温连阴雨:寒潮导致的连续阴雨低温灾害天气。
4. 产地环境要求
- 田块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避风,远离污染源,忌盐碱地、低洼地。
- 土壤条件:pH 5.5~7.5,有机质丰富,5年内未种瓜类,符合NY/T 391。
- 灌溉水质:清洁无污染,矿化度<1000mg/L,符合GB 5084。
- 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
5. 栽培方式与大田管理
5.1 品种选择
推荐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小果型(小兰、黑津)、中果型(嘉年华五号、甘美4K)。
5.2 育苗
- 种子处理:72℃干热处理或药剂消毒(磷酸三钠、高锰酸钾)预防病毒病。
- 育苗标准:按DB32/T 1189执行,种苗质量达DB32/T 1814一级标准。
5.3 设施栽培
- 四棚五膜搭建:外棚+二道棚+内中棚+小棚+地膜,棚间距、材料(如0.12mm高保温膜)需符合标准。
- 抗风管理:加固压膜绳、斜拉撑杆,定期检查结构。
- 滴灌系统:地膜下安装滴灌带,含滴孔毛管需无泄漏。
- 温湿度监测:棚内中心位置安装自动测量仪,联网调控。
5.4 整地施肥
- 基肥:有机肥500~1000kg/667m²,硫酸钾复合肥40~50kg/667m²。
- 做畦:深沟高畦(畦高30cm,沟宽50cm),铺设滴灌带和地膜。
5.5 定植
- 时间:苗龄35~45天、3~4片真叶时晴天定植。
- 密度:中果型700~800株/667m²(株距25~30cm),小果型900~1000株/667m²(株距18~20cm)。
5.6 田间管理
- 温湿度调控:分阶段调节(见表1),如定植期封闭保温,膨大期加大通风。
- 水肥管理:
- 定根水加鱼蛋白肥促根;膨大期追施平衡型/高钾肥;成熟前10天停水停肥。
- 叶面补钙:喷施0.3%氯化钙或氨基酸钙。
- 整枝:中果型留三蔓(一主两副),小果型双蔓或三蔓,坐果后不整枝。
- 授粉:
- 人工授粉: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标记日期。
- 药剂授粉:低温时用氯吡脲(5~20mg/L),温度低则提高浓度。
- 留果:中果型一株一果,小果型一株两果,选果型端正者。
6. 病虫害防治
- 原则:预防为主,综合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
- 农业防治:轮作、清园、通风降湿、理沟防涝。
- 物理防治:黄/蓝板诱杀(20~25张/667m²)。
- 生物防治:推荐乙基多杀菌素、氨基寡糖素等(附录A)。
- 化学防治:按GB/T 8321选用低毒农药,轮换用药(如噁霉灵防枯萎病、唑醚代森联防疫病)。
7. 采收
- 成熟标志:卷须枯萎、果柄茸毛脱落、弹瓜浊音。
- 采收期:授粉后40~45天,本地销售九成熟,外运七八成熟。
- 操作:阴天或傍晚采收,轻拿轻放,保留瓜柄。
8. 生产记录
全程记录农事操作,档案保存至少2年。
附录A:病虫害防治药剂清单
详细列出枯萎病、疫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推荐农药(如氨基寡糖素、氟啶虫胺腈)、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7~21天不等)。
核心要点:通过多层覆盖设施、精准温湿调控、科学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东台西瓜春提早优质高产,兼顾环境友好与产品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