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CEM 079-2024 建筑基桩完整性检测高应变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T/ACCEM 079-2024《建筑基桩完整性检测高应变法》标准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对象:适用于各类预制桩(如混凝土预制桩、离心管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 目的:
- 检测桩身完整性和竖向抗压承载力。
- 监测预制桩沉桩过程中的桩身应力、锤击能量传递比,优化沉桩工艺参数。
- 限制:
- 大直径扩底桩、缓变形Q-s曲线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用于承载力检测。
- 灌注桩承载力检测需具备本地实测经验和可靠对比资料。
二、检测原理
- 传感器布置:
- 在桩顶以下约 2倍桩径(最小≥1倍桩径)处对称安装 力传感器 和 加速度传感器 各一对。
- 数据采集:
- 锤击桩顶,采集锤击力
F(t)
和加速度a(t)
(积分得速度V(t)
)。 - 主机实时处理信号(CASE法),并通过CAPWAPC软件深度分析。
- 锤击桩顶,采集锤击力
三、仪器设备要求
设备类型 | 技术指标 |
---|---|
基桩动测仪 | 性能不低于 JG/T 518-2017 的2级标准。 |
传感器 | 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安装需对称且间距≤80-100mm。 |
锤击设备 | - 禁用导杆式柴油锤、振动锤; - 锤重≥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0.02倍; - 锤高径比≥1.0(实测锤击力时需1.0-1.5)。 |
四、现场检测流程
- 准备工作:
- 桩头平整加固(符合JGJ 106-2014附录B),设置 10-30mm桩垫(木板/胶合板)。
- 传感器安装符合JGJ 106-2014附录F。
- 参数设置:
- 采样间隔:50-200μs,点数≥1024;
- 桩身密度按类型设定(钢桩7.85 t/m³,灌注桩2.40 t/m³等)。
- 检测要点:
- 检测截面:避开阻抗突变区,距桩顶≥1倍桩径(宜2-3倍)。
- 锤击控制:自由落锤落距≤2.5m(重锤低击),单击贯入度 2-6mm。
- 信号质量:出现波形紊乱、缺陷加剧时立即停止。
五、数据分析方法
- Case法(中小直径桩):
- 公式:
R_c = (1-J_c) \frac{[F(t_1) + Z \cdot V(t_1)]}{2} + (1+J_c) \frac{[F(t_2) - Z \cdot V(t_2)]}{2}
- 阻尼系数
J_c
需通过静载试验或拟合确定,极差≤30%。
- 公式:
- 曲线拟合法:
- 土阻力响应区段计算与实测曲线需吻合,贯入度计算值≈实测值。
- 拟合时段延续≥20ms(柴油锤≥30ms)。
六、完整性判定(β系数法)
β值范围 | 完整性等级 | 判定标准 |
---|---|---|
β = 1.0 | 完整桩 | 无缺陷 |
0.8 ≤ β < 1.0 | 基本完整桩 | 轻微缺陷 |
0.6 ≤ β < 0.8 | 明显缺陷桩 | 需静载试验验证 |
β < 0.6 | 严重缺陷/断桩 | 结构失效风险 |
公式:
\beta = \frac{[F(t_1) + Z \cdot V(t_1)] - 2\Delta R + [F(t_x) - Z \cdot V(t_x)]}{[F(t_1) + Z \cdot V(t_1)] - [F(t_x) - Z \cdot V(t_x)]}
七、数据有效性要求
以下情况数据无效:
- 力曲线未归零(桩头塑性变形);
- 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差>1倍);
- 四通道数据不全;
- 出现桩底同向反射强烈、贯入度异常等需静载验证(详第8.4条)。
八、检测报告内容
需包含:
- 工程基本信息(委托方、地点、参建单位);
- 地质条件、桩型、桩位及施工记录;
- 检测方法、设备、过程描述;
- 实测数据、分析曲线、结果汇总表;
- 明确结论(完整性等级/承载力结果)。
九、其他关键规定
- 抽样规则:
- 数量:总桩数的 2%-5% 且≥5根;
- 地质复杂时可增加抽样。
- 安全警示:
- 检测中若桩身缺陷加剧须立即终止。
附:引用标准
- GB/T 1.1-2020、GB/T 50941(术语)
- JGJ 106-2014(核心规范,含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细则)
- JG/T 518-2017(动测仪标准)
此标准强调 实测数据质量 与 本地经验结合,对设备参数、信号判读、结果验证均有严格规定,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