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251-2024 工程建设信息模型数据格式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工程建设信息模型数据格式规范》主要内容总结
本规范旨在统一南京市工程建设信息模型数据格式,确保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涵盖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主要内容如下:
1. 适用范围
- 环境:适用于网络及离线环境下的数据传输、交换与共享,支持BIM在不同系统的可视化及交互。
- 用户: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建模咨询单位、软件开发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
2. 核心术语与定义
- BIM:建设工程全生命期的数字化表达,涵盖设计、施工、运营。
- 工程建设信息模型:建设资产的数字化表达与共享应用。
- 关键概念:材质(表面属性)、哈希函数(数据防篡改)、三角网格(几何表达)、模型包围盒(空间范围)。
3. 基本规定
- 数据类型:明确8种基本类型(如byte、int32、float)及其取值范围。
- 编码规范:
- 字符串采用UTF-8编码,无BOM标记。
- JSON数据需符合UTF-8标准。
- 坐标系统:2008南京地方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确保地理数据一致性。
4. 文件组织结构
- 压缩格式:数据打包为ZIP文件,扩展名为
.njm
,采用小驼峰命名法。 - 文件组成:
- 描述文件(manifest.json):项目元数据(版本、坐标、包围盒、文件清单)。
- 图形文件(.gltf/.bin):主模型与子模型的几何数据,属性通过JSON关联。
- 业务数据(Index.json):存储规划/施工图报建信息(如用地性质、建筑层数)。
- 图纸文件(.dxf):二维图纸,命名含图纸名称与时间戳。
- 地理信息(.shp):矢量数据如总平图。
- 扩展文件:缩略图(.png)、自定义数据(.json)等。
- 验证文件(.sec):哈希值校验数据完整性。
5. 文件存储格式细节
- 描述文件结构:
- 包含项目类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基点坐标、模型统计信息(面片数、构件数)。
- 文件清单指向各子模型及关联文件(如
main.gltf
、Link_Part-A-1#.bin
)。
- 图形数据规范:
- gltf扩展属性:构件唯一ID、分类(如墙、柱)、标高、栋号等。
- 属性文件(.json):通过UUID关联几何与业务属性,支持扩展字段(材质、面积)。
- 业务数据示例:
- 规划报建:包含用地边界、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附录D表格)。
- 施工图报建:构件详细属性(如风井的尺寸、材料、房间功能)。
6. 附录示例
- 数据文件结构:展示规划报建与施工图报建的文件夹层级及文件示例。
- 构件分类:
- 建筑类:墙、楼板、门窗等29类。
- 市政类:道路、桥梁、管线等47类,细化至电缆桥架、给水管线等。
- 业务信息表:
- 项目信息:名称、地址、设计单位资质。
- 用地信息:性质、面积、容积率。
- 单体信息:建筑编号、层数、户型比例。
- 退线/面积/房间信息:红线坐标、停车位数量、房间功能分类。
7. 实施意义
- 标准化:统一数据格式,促进跨平台、跨阶段的数据互通。
- 合规性:符合南京市规划报建审查要求(如宁规划资源规(2023)2号文)。
- 高效管理:通过结构化数据提升设计审查、施工协作及运维效率。
8. 技术亮点
- 轻量化:采用gltf格式兼顾三维模型精度与传输效率。
- 可扩展性:支持自定义业务字段,适应多场景需求。
- 安全性:哈希校验防止数据篡改,保障模型一致性。
本规范为南京市工程建设信息模型的创建、交换与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框架,推动BIM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入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