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107-2024 达州市网格化管理及巡查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达州市网格化管理及巡查规范(DB5117/T 107-2024)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框架与制定背景
- 发布机构:由达州市公安局提出,反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联合重庆、北京等多地公安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起草,首次发布。
- 引用标准:基于GB/T 1.1-2020编制,引用数字化城市管理(GB/T 30428)、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GB/T 34300)及个人信息安全(GB 35273)等国家标准。
- 适用范围:规范达州市全域的网格划分、队伍管理、巡查任务与周期等,强化基层治理与反恐工作结合。
二、核心内容解析
1. 网格划分
- 原则:
- 城镇:封闭小区独立成网格,散居楼院联合设网格;农村以村组为单位,专属网格(如学校、医院)需与职能部门协同划定。
- 动态调整:每年按城市规模变化动态调整,避免重复划分。
- 专属网格:涵盖街面、园区、机关单位等特殊区域,体现分类管理。
2. 网格队伍
- 人员构成:
- 专职网格员:城镇网格至少1名,优先本地居民、退役军人等;农村和专属网格可配兼职(如村干部、物业人员)。
- 职责:综合履行“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服务员”五大角色,涵盖八大任务(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
- 巡查分类:以“人、地、物、事、组织”五类为核心。
3. 巡查任务与内容
- 数据核验与采集:
- 人:采集姓名、生存状态、联系方式等16项信息,重点追踪流动人口(每月)与境外人员。
- 地:统一地址编码规范(省-市-门牌层级),记录房屋用途、租赁状态等。
- 物:按部件分类(井盖、探头等)检查设施完好性,每日巡查公共设施。
- 事:制定事件清单(个体/群体事件、环境卫生等),实行准入制,镇街不得随意增减。
- 组织:记录地址、负责人、存续状态等,动态更新市场主体信息。
4. 巡查周期
- 差异化安排:
- 高频对象:租户、重点群体、未办证流入人口(每月);公共设施每日巡查。
- 低频对象:常住人口(每年)、已办证流入人口(每半年)。
- 市场主体:按监管部门要求单独制定周期。
5. 实施规范
- 流程管理:
- 准备:智能化设备或纸质台账。
- 路线:先室外(物、事)后入户(人、地),合理规划路径。
- 方式:以走访为主,辅以电话问询;智能化设备需确保数据回传。
- 服务礼仪:
- 着装:佩证上岗,便装或工作服。
- 入户规范:礼貌敲门、表明身份,遇拒访可协调民警二次上门。
三、特点与创新
- 多方协作:整合公安、民政、技术企业等多领域资源,确保标准可操作性。
- 动态管理:网格年度调整、事件清单准入制,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 信息化导向:强调智能化采集(如部件编码、数据回传)与无痕化处理,符合GB 35273个人信息安全要求。
- 服务人性化:巡查礼仪规范(如礼貌用语、入户技巧)提升居民配合度。
- 分类精细化:按对象属性(常住/流动人口、专属网格)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提高治理效率。
四、政策衔接
- 上位依据:参考《平安四川组指导意见》《达州市网格员管理办法》等地方文件,强化与省级政策的衔接。
- 目标定位: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基层反恐、治安和服务能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该标准首次系统构建达州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兼具技术规范与服务细节,为其他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可借鉴模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