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114-2024 宗教活动场所反恐怖防范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反恐怖防范规范(DB5117/T 114-2024)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达州市宗教活动场所的反恐怖防范工作与管理,重点针对场所的重要部位(如出入口、殿堂、停车场等)及不同防范等级的要求。
二、重要部位与防范等级
- 重要部位
- 包括: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殿堂、标志性建筑、视频监控室、配电房、燃香烛处、停车场、周界等。
- 防范等级划分
- 目标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三级、二级、一级,由公安机关会同相关单位根据场所规模、文物保护等级及人群聚集情况确定。
- 常态防范等级:三级对应三级目标,二级对应二级目标,一级对应一级目标,防范要求逐级递增。
- 非常态防范:在常态基础上加强措施。
三、常态三级防范要求
- 人防
- 设立反恐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员及安保岗位(固定岗、巡查岗、机动岗)。
- 安保力量需覆盖出入口、殿堂、监控室等关键区域。
- 物防
- 配置机动车阻挡装置、防冲撞设施(如水泥墩)、防盗防火门、周界围墙等。
- 应急装备:防暴盾牌、钢叉、防爆毯、灭火器材等(部分为“宜设”)。
- 技防
- 视频监控覆盖出入口、通道、殿堂、停车场等区域,监控室需控制记录设备。
- 入侵报警系统宜覆盖周界、水电控制区;出入口控制系统宜设门禁和人脸识别。
- 配备安检设备(手持金属探测器)、公共广播系统等。
四、常态二级防范要求
在三级基础上强化措施:
- 人防
- 重要宗教活动期间安保力量增加50%以上(人流达容量50%时)。
- 与公安、反恐部门联动,定期报告防范措施。
- 物防
- 增强出入口隔离栏、增加防暴装备(如防刺服、头盔等)。
- 技防
- 报警信息保存≥180天,并与公安系统联动接口。
- 文物保护单位需符合GB/T 16571标准。
五、常态一级防范要求
在二级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 人防
- 加强人员背景审查、签订反恐责任书,开展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1次)。
- 建立人防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 物防
- 确保隔离栏等设施符合标准,加强重点区域防护。
- 技防
- 系统定期维护,专人管理台账,值班人员需培训上岗。
六、非常态反恐怖防范
在重大节日、特殊时期采取以下措施:
- 管理单位负责人带班,安保力量增派50%以上。
- 加强出入口安检、巡查频次(常态的2倍),视频监控室24小时值守。
- 限制活动规模,疏散无关人员,主动向公安部门报告防范情况。
- 组织全员参与防范,对可疑人员、车辆全面检查。
七、其他要求
- 配套标准:与DB5117/T 56-2022《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配套使用。
- 实施保障:技防建设需与建筑风格协调,设备需通过认证;应急预案需定期演练。
- 备案要求:机构设置、联络员变更需向公安、反恐部门备案。
八、参考文献
包括《反恐怖主义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标准制定的合规性。
总结特点:
- 分级管理:根据场所风险等级递进式加强人防、物防、技防配置。
- 动态调整: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特殊时期强化措施。
- 全面覆盖:从机构设置、装备配置到系统维护、应急演练,形成闭环管理。
- 多部门联动:强调与公安、反恐部门的协作与信息互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