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693-2025 农产品全产业链信息监测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农产品全产业链信息监测指南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 适用对象:全国或区域性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的信息监测,涵盖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和发布。
- 目标:规范监测流程,指导建立标准化信息监测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三项行业标准:
- NY/T 2137:规范农产品市场信息分类与编码。
- NY/T 3988:规定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 NY/T 4261:指导农业大数据安全管理。
3. 术语与定义
- 农产品:农业活动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初级产品。
- 全产业链:涵盖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的全过程链条。
- 各环节定义:明确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具体活动范围。
- 主体:参与产业链活动的个体或组织,需承担主要责任。
4. 基本原则
- 全面性: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确保信息无遗漏。
- 科学性:监测内容合理规范,方法有效,数据客观准确。
- 及时性:实时获取数据,快速分析预警。
- 稳定性:监测对象与内容需长期稳定,避免随意变更。
5. 监测内容
(1)生产环节
- 主体信息:名称、类型、规模、所在地。
- 过程信息:
- 投入品:种子、肥料、农药等的名称、用量、价格。
- 环境数据:气象条件(温湿度、降水)、自然灾害(类型、强度)。
- 产品信息:种类(按NY/T 2137分类)、产量、质量、产地。
(2)加工环节
- 主体信息:加工企业类型、规模、位置。
- 过程信息:加工时间、地点、工艺(如分拣、干燥)、环境参数。
- 产品信息:成品类型、数量、等级、保质期。
(3)储藏环节
- 主体信息:冷库、仓库等的类型与规模。
- 过程信息:储藏时长、技术(如冷链)、环境(温度、湿度)。
- 产品信息:储后数量、品质变化(霉变、损耗)。
(4)流通环节
- 主体信息:交易商、物流企业等。
- 过程信息:
- 交易:时间、价格、方式(批发/零售)。
- 运输:工具类型、路线、温湿度控制。
- 产品信息:流通中的等级、规格。
(5)消费环节
- 主体信息:消费者类型(个人/企业)、消费规模。
- 过程信息:消费方式(直接食用/工业原料)、去向(本地/出口)。
- 产品信息:消费品种类、价格、数量。
6. 监测方式
- 人工调查:实地访谈、问卷采集定性数据。
- 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温湿度、土壤墒情)、运输定位。
- 移动终端:标准化采集APP,支持即时上报。
- 遥感技术:卫星/无人机监测种植面积、灾情、产量。
7. 数据管理与维护
- 数据格式:结构化(数值、文本)为主,支持非结构化数据(图像、音频)。
- 数据汇聚:按管理权限逐级汇总,建立统一数据中心。
- 数据交换:遵循NY/T 3988标准,确保兼容性。
- 数据存储:
- 介质:移动设备、数据库、云存储。
- 备份:至少保留一份副本,重要数据永久存储。
- 异常处理:专业人员核查,记录异常原因及调整值。
- 安全要求:按NY/T 4261实施加密、权限控制。
8. 监测应用
- 预警系统:构建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平台,分析生产波动、价格趋势。
- 报告编制:定期生成产业链监测报告、专题报告(如灾情影响评估)。
- 结果应用:通过政府平台、媒体等渠道发布信息,辅助政策制定和市场决策。
9. 参考文献
补充引用国家标准如GB/T 31738(农产品购销信息描述)、GB/T 37060(流通信息管理)等,完善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依据。
总结特点
- 全流程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均纳入监测,强调产业链完整性。
- 多技术融合:结合传统人工与物联网、遥感等现代技术,提升数据时效性。
- 标准化管理:引用多项国标/行标,规范数据格式、交换与安全。
- 应用导向:注重数据实际应用,服务于政策制定、市场预警和公众信息透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