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255-2025 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 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2
5 应用功能要求…………………………………………………………………………………………… 10
6 性能要求………………………………………………………………………………………………… 11
附录A(规范性) 数据帧编码格式……………………………………………………………………… 17
附录B(规范性) 调制解调技术………………………………………………………………………… 27
附录C(规范性) NAVDAT 广播消息主题及编码……………………………………………………… 30
附录D(规范性) 消息文件结构和广播模式…………………………………………………………… 33
参考文献…………………………………………………………………………………………………… 36
Ⅰ
JT / T 125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T/ T 1255—2019《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技术要求》,与JT/ T 1255—2019 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波峰因子、信息、消息术语和定义(见2019 年版的3. 1、3. 3 和3. 4);
———更改了文件多路复用器、文件多路复用管理器和岸基播发台管理器应具备的功能要求(见
4. 2. 3 ~4. 2. 5,2019 年版的4. 2. 3 ~4. 2. 5);
———增加了SIM 与岸基播发台异地部署时岸基网络的要求(见4. 3. 3);
———更改了岸基播发台的组成、总体功能、控制器、OFDM 调制器、数字发射机、GNSS 接收机和备份
原子参考时钟的要求(见4. 4. 1 ~4. 4. 5、4. 4. 7,2019 年版的4. 4. 1 ~4. 4. 5、4. 4. 7);
———更改了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见4. 5. 1,2019 年版的4. 5);
———增加了传输信道模式的要求(见4. 5. 2);
———更改了船载接收机总体功能、NAVDAT 接收天线、GNSS 接收机接口、RF 前端、接收控制器、控
制显示单元、数据接口和电源的要求(见4. 6. 2、4. 6. 4 ~4. 6. 6、4. 6. 9 ~ 4. 6. 12,2019 年版的
4. 6. 2 ~4. 6. 5、4. 6. 8 ~4. 6. 11);
———增加了接收机类型的要求(见4. 6. 3);
———删除了远程监测接收机的研制和网络接口的要求(见2019 年版的4. 7);
———增加了广播消息主题和类型编码的要求(见5. 1. 2);
———更改了广播模式的要求(见5. 2,2019 年版的5. 2);
———增加了信道扫描接收的要求(见5. 5);
———删除了船载接收机信息接收、信息显示与报警、信息存储和管理、数据输出、GNSS 位置数据输
入、校时和自检的功能(见2019 年版的5. 5. 1、5. 5. 3 ~5. 5. 8);
———更改了调制参数、信道带宽、调制方式和有用数据速率的要求(见6. 1. 1 ~6. 1. 4,2019 年版的
6. 1. 1 ~6. 1. 4);
———更改了RF 信号的频谱占用、三阶互调抑制比和最小可用场强的要求(见6. 2. 3 ~6. 2. 5,2019
年版的6. 2. 3、6. 2. 4、6. 3. 6);
———更改了船载接收机接收频率、灵敏度、接收动态范围和接收选择性的要求(见6. 3,2019 年版的
6. 3. 1 ~6. 3. 4);
———删除了船载接收机的噪声系数要求(见2019 年版的6. 3. 5);
———更改了数据帧同步头、调制信息流、播发台信息流、数据流的要求(见A. 2 ~ A. 5,2019 年版的
A. 2 ~ A. 5);
———增加了接收扫描可能性顺序的规定(见A. 7);
———更改了调制解调同步的规定(见B. 2,2019 年版的B. 2);
———更改了消息文件结构的规定(见D. 1,2019 年版的附录C);
———增加了广播模式的规定(见D. 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埃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Ⅲ
JT / T 1255—2025
江苏海事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毅、陈涤非、高迎、张国兴、林赛宇、钱愈、潘俊杰、刘立群、江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9 年首次发布为JT/ T 1255—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Ⅳ
JT / T 1255—2025
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频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的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应用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频海上数字广播系统的设计、研发和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IEC 61162(所有部分)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数字接口(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Digital interfaces)
ITU-R M. 493-16:2023 建议书 用于水上移动业务的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Digital selective-calling
system for use in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TU-R M. 585-9:2022 建议书 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的指配和使用(Assignment and use of identities
in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TU-RR:2024 无线电规则(2024)(Radio Regulations)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编码率 code rate
纠错编码后有用数据速率和原始数据速率的比例。
注:编码率是衡量纠错编码效率的指标。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ER: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MP:位图格式(Bitmap)
CDU:控制显示单元(Control and Display Unit)
CRC:循环冗余检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DS:数据流(Data Stream)
ECDIS: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1
JT / T 1255—2025
eLORAN:增强型罗兰导航系统(enhanced Long Range Navigation)
GIF:图像互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HF:高频(High Frequency)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IHR:《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MD3:三阶互调抑制比(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from the Third Order)
IMO: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T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JPEG:图像专家联合小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ORAN:罗兰导航系统(Long Range Navigation)
LRIT: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ships)
MER:调制错误率(Modulation Error Rate)
METAREA:气象警告区(Meteorology Warning Area)
MF:中频(Medium Frequency)
MIS:调制信息流(Modulation Information Stream)
MMSI: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ty)
MSI:水上安全信息(Maritime Safety Information)
NAVAREA:航行警告区(Navigational Warning Area)
NAVDAT:海上数字广播(Digital Navigational Data System)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DF:便携式文档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NG:可移植网络图形(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
QAM: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RF:射频(Radio Frequency)
RMS: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SAR:搜救(Search and Rescue)
SDR: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FN: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IM:信息和管理系统(System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N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TIS:播发台信息流(Transmitter Information Stream)
UTC: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
WH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4 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4. 1 系统组成
4.1.1 NAVDAT 系统由SIM、岸基网络、岸基播发台、传输信道、船载接收机和远程监测接收机组成,其
中远程监测接收机为可选部分。
2
JT / T 1255—2025
4.1.2 NAVDAT 系统框架应符合图1 的规定。
图1 NAVDAT 系统框架
4. 2 信息和管理系统
4. 2. 1 组成
SIM 组成应符合图2 的规定,并应包括:
a) 文件消息来源接口;
b) 文件多路复用器;
c) 文件多路复用器管理器;
d) 岸基播发台管理器。
注:所有消息源均通过网络与文件多路复用器相连。
图2 SIM 组成
4. 2. 2 总体功能
SIM 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收集和控制各类信息;
b) 创建需传输的消息文件;
3
JT / T 1255—2025
c) 根据文件的优先级和重播需求创建广播计划;
d) 监测岸基播发台工作状态和播发质量;
e) 控制岸基播发台工作参数。
4. 2. 3 文件多路复用器
文件多路复用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交付从数据源得到的消息文件;
b) 加密消息文件;
c) 格式化文件消息,使其带有接收者信息、优先级状态和时间有效性等信息;
d) 将消息文件发送至岸基播发台;
e) 存储消息文件。
4. 2. 4 文件多路复用器管理器
文件多路复用器管理器应至少具备下列功能:
a) 查看来自所有数据源的消息文件;
b) 根据消息的优先级别排序播发;
c) 指定消息文件的接收方;
d) 管理消息文件的消息加密。
4. 2. 5 岸基播发台管理器
岸基播发台管理器通过网络与播发台连接,应具备下列功能:
a) 监视播发台状态指示,如发射确认、告警、有效RF 发射功率、同步报告、发射质量等;
b) 变更播发台参数,如RF 发射功率、OFDM 参数(导频子载波、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等)、发
射序列等。
4. 3 岸基网络
4.3.1 岸基网络应确保消息文件和控制信令/ 监测数据在SIM 和岸基播发台之间传输正常。
4.3.2 岸基网络宜采用宽带连接、低速率连接或本地文件共享的方式。
4.3.3 SIM 与岸基播发台异地部署时,岸基网络应有备份链路保障传输可靠性。
4. 4 岸基播发台
4. 4. 1 组成
岸基播发台组成应符合图3 的规定,并至少包括下列配置:
a) 一台控制器;
b) 一台OFDM 调制器;
c) 一台中心频率为500 kHz 的数字发射机(频率范围为495 kHz ~505 kHz);
d) 一副带匹配单元的发射天线;
e) 一台用于时间同步的GNSS 接收机或备份原子参考时钟;
f) 一台带天线的监测接收机。
4. 4. 2 总体功能
岸基播发台应具备下列功能:
4
JT / T 1255—2025
a) 接收来自SIM 的MSI 相关的消息文件;
b) 将消息文件转换成OFDM 信号;
c) 将RF 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向船舶广播;
d) 监测岸基播发台工作状态并向SIM 上报。
图3 岸基播发台组成
4. 4. 3 控制器
4.4.3.1 控制器为具备安全机制的本地服务器,应能处理下列信息:
a) 来自SIM 的消息文件;
b) 来自GNSS 接收机或参考时钟的时间同步信息;
c) 来自监测接收机的频率为500 kHz 的信号;
d) 来自调制器500 kHz 信号、RF 生成器和RF 放大器的控制信令和监测信息;
e) 来自RF 生成器和RF 放大器的监测信号。
4.4.3.2 控制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在发射前检查495 kHz ~505 kHz 频段是否空闲;
b) 将岸基播发台的所有信号与同步时钟信号同步;
c) 控制发射参数、时间和序列;
d) 按发射要求格式化需发射的消息文件。
4. 4. 4 OFDM 调制器
4. 4. 4. 1 组成
OFDM 调制器的组成应符合图4 的规定。
4. 4. 4. 2 输入流
4.4.4.2.1 调制器应对MIS、TIS 和DS 三种输入流进行编码。
4.4.4.2.2 MIS 输入流采用4-QAM 子载波调制,用于提供下列信息:
a) 频谱占用率(1 kHz、3 kHz、5 kHz 或10 kHz);
b) 用于TIS 和DS 的调制(4-QAM、16-QAM 或64-QAM)。
5
JT / T 1255—2025
图4 OFDM 调制器组成
4.4.4.2.3 TIS 输入流采用4-QAM 或16-QAM 子载波调制,用于向接收机提供下列信息:
a) DS 纠错编码,白天为地波传播模式,夜间为地波和天波的混合传播模式;
b) 播发台标识;
c) 日期和时间。
注:针对白天的地波传播与夜间的地波和天波混合传播模式,采用的DS 纠错编码有所区别。
4.4.4.2.4 DS 输入流包含要发送的信息文件。信息文件应已通过文件多路复用器进行格式化,并由
调制器按照附录A 规定的数据帧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必要时,应对DS 进行加密信源编码。
4. 4. 4. 3 纠错编码
调制器应采用纠错编码对输入流进行信道编码,编码格式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其中DS 的编码采
用0. 5 和0. 75 两种编码率。
4. 4. 4. 4 OFDM 生成
4.4.4.4.1 调制器应对MIS 和TIS 进行内容编码、能量扩散编码、信道编码并输入至OFDM 映射器;
应对DS 进行内容/ 信源编码、能量扩散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编码并输入至OFDM 映射器。
4.4.4.4.2 导频生成器应生成导频信号,用于接收机估计无线电信道并实现同步,导频信号格式应符
合附录B 的规定。
4.4.4.4.3 OFDM 映射器应将输入流和导频信号调制和分布在各个子载波上,OFDM 参数定义应符合
附录B 的规定。
4.4.4.4.4 OFDM 基带信号生成器应根据OFDM 映射器的输出生成OFDM 基带信号。
4. 4. 5 数字发射机
4.4.5.1 数字发射机接收调制器提供的OFDM 基带信号,应通过RF 生成器调整生成500 kHz RF 信号。
4.4.5.2 500 kHz RF 信号应经RF 放大器放大至需要的功率水平,以便获得所需的无线电覆盖。
4.4.5.3 为了正确地调制误码率,RF 放大器输出端的波峰因子应小于10 dB。
4.4.5.4 岸基播发台的输出射频功率可调节至10 kW RMS。
4. 4. 6 发射天线连接
发射天线应配有阻抗匹配单元,RF 放大器应通过阻抗匹配单元连接至发射天线。
4. 4. 7 GNSS 接收机和备份原子参考时钟
GNSS 接收机用于同步本地控制器,应采用BDS 接收机。备份原子参考时钟用于SFN 模式下,应提
6
JT / T 1255—2025
供高精度参考时钟。
4. 4. 8 监测接收机
数字发射机在发射前应通过监测接收机检查频段495 kHz ~505 kHz 是否空闲,以提供发射的可能性。
4. 5 传输信道
4. 5. 1 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岸基播发台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与发射天线的整体性能密切相关,覆盖范围可按照ITU-R P. 368-
10 建议书和ITU-R P. 372-16 建议书通过适当的模拟软件计算。相应示例见ITU-R M. 2201-0 报告和
ITU-R M. 2443-0 报告。
4. 5. 2 传播信道模式
MF NAVDAT 应采用下列两种传播信道模式:
a) 模式A:垂直极化的地波传播模式,适于白天使用;
b) 模式B:地波和天波混合传播模式,适于夜间使用。
4. 6 船载接收机
4. 6. 1 组成
船载接收机组成应符合图5 的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基本模块:
a) NAVDAT 接收天线;
b) GNSS 接收机接口;
c) RF 前端;
d) OFDM 解调器;
e) 文件多路分配器;
f) 接收控制器;
g) CDU;
h) 数据接口;
i) 电源。
图5 船载接收机组成
7
JT / T 1255—2025
4. 6. 2 总体功能
船载接收机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接收NAVDAT 无线电信号,并解调射频OFDM 信号;
b) 根据接收到的MIS,自动选择解调和纠错译码的方式;
c) 识别信息的广播模式、优先级和类型;
d) 重建和修复消息文件;
e) 信息显示与告警;
f) 接收到与SAR 相关的消息时进行警报;
g) 根据消息文件的应用分类,显示消息内容或将消息文件提供给专用设备;
h) 接收机ID 设置和存储;
i) 设置、保存和管理岸基播发台信息表和消息类型表;
j) 消息存储和管理;
k) 接收机内置实时时钟,并通过GNSS 接收机进行自动校准;
l) 自检及软件/ 固件更新。
4. 6. 3 接收机类型
4.6.3.1 根据接收通道数,NAVDAT 船载接收机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a) A 类:单通道接收机,接收1 个中频信道(500 kHz);
b) B 类:双通道接收机,接收1 个中频信道(500 kHz)和1 个高频信道(4 226 kHz);
c) C 类:三通道接收机,在B 类双通道接收机基础上,增加第3 个接收机信道,以监视和扫描所有
其他有效NAVDAT 频率;3 个接收信道应共用一套接收天线,天线宜配备两个输出,以便与另
一个MF/ HF 接收机共享。
4.6.3.2 C 类接收机增加的第3 个接收机信道的频率范围宜覆盖下列MF 和HF 频率:
a) 415 kHz ~526. 5 kHz 的水上MF 频段(500 kHz 除外);
b) 分配给NAVDAT 的HF 信道:6 337. 5 kHz、8 443 kHz、12 663. 5 kHz、16 909. 5 kHz 和22 450. 5
kHz(4 226 kHz 除外);
c) ITU-RR:2024 的附录17 中分配给HF 宽带数字传输的频段:4 MHz、6 MHz、8 MHz、12 MHz、16
MHz、22 MHz。
4. 6. 4 NAVDAT 接收天线
4.6.4.1 A 类船载接收机应配备覆盖495 kHz ~505 kHz 频段的全向接收天线。
4.6.4.2 B 类船载接收机应配备覆盖495 kHz ~505 kHz 及4 221 kHz ~4 231 kHz 频段的全向接收天线。
4.6.4.3 C 类船载接收机应配备覆盖415 kHz ~27. 5 MHz 频段的全向接收天线。
4. 6. 5 GNSS 接收机接口
应能从BDS、GPS 等GNSS 接收机获取船舶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4. 6. 6 RF 前端
RF 前端包含RF 滤波器、RF 放大器。RF 滤波器的通带应覆盖415 kHz ~526. 5 kHz 的水上MF 频
段和所有水上HF 频段。在MF 广播频段(从526. 5 kHz 开始)宜放置陷波滤波器,以防护来自船舶发射
天线或闪电的强RF 场。
8
JT / T 1255—2025
4. 6. 7 OFDM 解调器
4.6.7.1 OFDM 解调器应能解调基带OFDM 信号,输出消息文件的DS。
4.6.7.2 OFDM 解调器应实现下列功能:
a) 时间/ 频率同步;
b) 信道估算;
c) 自动调制恢复;
d) 纠错。
4.6.7.3 OFDM 解调器应能自动检测下列调制参数:
a) 4-QAM、16-QAM 或64-QAM;
b) 纠错编码的类型。
4.6.7.4 OFDM 解调器应能上报TIS、MIS 和DS 中填写的信息,并上报有关信道的补充信息,至少包括:
a) 估算的SNR;
b) BER;
c) MER。
4. 6. 8 文件多路分配器
文件多路分配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接收控制器发来的消息文件;
b) 验证对提请注意的消息文件做了标记(广播模式类型);
c) 在必要或可行的情况下解密消息文件;
d) 将消息文件提供给将使用消息文件的终端应用;
e) 删除过期的消息文件;
f) 根据最终应用,对消息文件进行管理,包括:
1) 存储在通过船舶网络访问的船载服务器上;
2) 直接显示在接收机CDU 上;
3) 直接发送给最终应用。
4. 6. 9 接收控制器
接收控制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从DS 提取消息文件;
b) 根据广播模式类型,判读消息文件是否是播发给本船的,以进一步处理或丢弃;
c) 在必要/ 可行的情况下解密消息文件;
d) 解析TIS 和MIS 以及解调器给出的其他参数;
e) 从文件多路分配器收集下列信息:
1) 已解码消息文件的总量;
2) 可用消息文件的数量;
3) 错误事件(如解密错误)。
4. 6. 10 控制显示单元
4.6.10.1 CDU 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显示特殊信息,并通过配置接口连接到一个专用设备应用(如电子导航),以及管理船舶的许
可内容(如船舶识别、加密);
9
JT / T 1255—2025
b) 显示和检查接收参数;
c) 根据消息文件的应用分类显示消息内容。
4.6.10.2 CDU 可以是在外部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个专用应用程序,而接收机可以是一个黑盒设备。
4. 6. 11 数据接口
4.6.11.1 接收机应通过数据接口从GNSS 等外部设备获取数据。控制器应根据应用对消息文件进行
分类,并通过数据接口将消息文件提供给应用设备。
4.6.11.2 接收机应提供符合IEC 61162(所有部分)的可配置数据接口。宜为文件的高速传输提供合
适的接口,并为打印机提供连接。
4.6.11.3 根据需要,接收机宜根据IMO MSC. 302(87)决议提供一个船桥警报管理接口。
4. 6. 12 电源
NAVDAT 接收机与船舶电源的连接应具备防止浪涌和电磁干扰的功能。
4. 7 远程监测接收机
应配置远程监测接收机监测岸基播发台工作状态并向SIM 上报。
5 应用功能要求
5. 1 广播消息
5.1.1 NAVDAT 系统广播消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类型:
a) 航行安全;
b) 安保;
c) 海盗;
d) 搜救;
e) 气象海况;
f) 引航或港口消息;
g) VTS 文件;
h) 电子海图更新包。
5.1.2 NAVDAT 系统广播消息主题和类型编码应符合附录C 的规定。
5. 2 广播模式
5.2.1 NAVDAT 系统应具备下列广播模式:
a) 通播:针对所有船舶的消息播发;
b) 选播:针对指定区域内航行船舶的消息播发;
c) 组播:针对船队的消息播发;
d) 单播:使用MMSI 针对单船的消息播发。
5.2.2 船队间的广播格式应符合ITU-R M. 585-9:2022 建议书中附件1 的规定。
5.2.3 指定区域应按照ITU-R M. 493-16:2023 建议书中附件1 的规定。
5.2.4 NAVDAT 消息文件结构应符合D. 1 的规定。
5. 3 广播优先级
广播优先级从高到低分为遇险、紧急、安全和常规四个等级。
10
JT / T 1255—2025
5. 4 播发文件类型与格式
5.4.1 NAVDAT 系统应提供文件播发功能,文件播发应采用A. 5 规定的文件分组传输格式和差错控
制方式。
5.4.2 NAVDAT 系统应能播发下列消息文件类型:
a) ASCII 编码的文本文件;
b) UTF-8 格式的文本文件;
c) HTML 格式文件;
d) BMP、JPEG、GIF 或PNG 等图片;
e) PDF 文档;
f) ZIP 压缩文件;
g) 电子海图. 000 格式文件。
5. 5 信道扫描接收
5.5.1 信道扫描接收应采用实时解调或延时解调模式。
5.5.2 扫描频率应基于从岸基播发台接收的频率列表或接收机设置的频率列表。
5.5.3 接收机应根据其位置,确定所在的NAVAREA 和METAREA 区域,也可手动在NAVAREA/
METAREA 区域外添加NAVDAT 播发台。
5.5.4 接收机应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扫描接收,在播发台发射前自动切换到指定频率,以便完整接收
数据。
5.5.5 接收机应在下列水上频段上使用扫描功能:
a) 415 kHz ~526. 5 kHz(500 kHz 除外)的MF 频带;
b) ITU-RR:2024 附录17 中分配给NAVDAT 的通道:6 337. 5 kHz、8 443 kHz、12 663. 5 kHz、
16 909. 5 kHz 和22 450. 5 kHz (4 226 kHz 除外);
c) ITU-RR:2024 附录17 在4 MHz、6 MHz、8 MHz、12 MHz、16 MHz、22 MHz 频带内分配给HF 宽
带数字传输的频段。
5.5.6 接收机应搜索其存储的NAVDAT 电台表(通过表C. 1 中消息63 更新),以查找根据所分配的
时隙(时间基准)顺序扫描的所有频率。为确保接收机扫描功能的正常操作,在发送NAVDAT 帧之前,
NAVDAT 岸基播发台应按照附录B 的规定广播一个已知的数据。接收机检测并调谐到该频率,测量其
SNR,确定电台及其NAVAREA/ METAREA 区域。
5. 6 文件自动修复
接收机应按照A. 5 规定的文件分组传输格式和差错控制方式,利用同一文件多次重发的分组数
据,对错误的文件进行修复。
6 性能要求
6. 1 调制指标
6. 1. 1 调制参数
NAVDAT 系统采用OFDM 调制技术,OFDM 参数定义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OFDM 参数应符合表1
的规定。
11
JT / T 1255—2025
表1 OFDM 参数
传输模式
符号有效长度
Tu(ms)
子载波间隔
1/ Tu(Hz)
保护间隔长度
Td(ms)
符号长度
Ts(ms)
每帧符号个数
Ns
帧长度
Tf(ms)
模式A 24 41. 666 2. 66 26. 66 15 400
模式B 21. 33 46. 875 5. 33 26. 66 15 400
注:符号长度Ts 为符号有效长度Tu 与保护间隔长度Td 之和。
6. 1. 2 信道带宽
NAVDAT 数字广播定义了不同的信道带宽,并确定了对应于不同频谱占用率的子载波数量。信道
带宽值和子载波数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信道带宽与OFDM 子载波数关系
类型信道带宽
传输模式
模式A 模式B
子载波数子载波编号子载波数子载波编号
1 1 kHz 23 K-11 to 11 19 K-9 to 9
2 3 kHz 69 K-34 to 34 61 K-30 to 30
3 5 kHz 115 K-57 to 57 103 K-51 to 51
4 10 kHz 229 K-114 to 114 207 K-103 to 103
6. 1. 3 调制方式
6.1.3.1 每个子载波都应进行QAM 调制,调制方式包括64-QAM、16-QAM 和4-QAM。应按照期望的
信号鲁棒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其调制方式星座图见图6。
6.1.3.2 不同输入流采用的子载波调制方式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输入流的子载波调制方式
输入流子载波调制方式
MIS 4-QAM
TIS 4-QAM、16-QAM
DS 4-QAM、16-QAM 或64-QAM
6. 1. 4 有用数据速率
6.1.4.1 应对原始数据速率采用纠错编码以获得有用数据速率,更高的编码率提供更高的有用数据
速率。
12
JT / T 1255—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Re{z}为实部;
2———in 为I 支路,下标为顺序编号,0 为低位,2 为高位;
3———Im{z}为虚部;
4———qn 为Q 支路,下标为顺序编号,0 为低位,2 为高位;
5———a 为单位长度。
图6 调制方式星座图
6.1.4.2 模式A 和模式B 的不同调制方式和编码率对应的有用数据速率分别应符合表4 和表5 的规定。
表4 模式A 的有用数据速率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0 10 4-QAM 0. 5 6. 36
1 10 4-QAM 0. 75 9. 56
2 10 16-QAM 0. 5 12. 72
3 10 16-QAM 0. 75 19. 12
4 10 64-QAM 0. 5 19. 08
13
JT / T 1255—2025
表4 模式A 的有用数据速率(续)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5 10 64-QAM 0. 75 28. 68
6 5 4-QAM 0. 5 2. 89
7 5 4-QAM 0. 75 4. 35
8 5 16-QAM 0. 5 5. 78
9 5 16-QAM 0. 75 8. 69
10 5 64-QAM 0. 5 8. 67
11 5 64-QAM 0. 75 13. 04
12 3 4-QAM 0. 5 1. 67
13 3 4-QAM 0. 75 2. 52
14 3 16-QAM 0. 5 3. 35
15 3 16-QAM 0. 75 5. 03
16 3 64-QAM 0. 5 5. 02
17 3 64-QAM 0. 75 7. 55
18 1 4-QAM 0. 5 0. 55
19 1 4-QAM 0. 75 0. 84
20 1 16-QAM 0. 5 1. 12
21 1 16-QAM 0. 75 1. 68
22 1 64-QAM 0. 5 1. 67
23 1 64-QAM 0. 75 2. 52
表5 模式B 的有用数据速率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0 10 4-QAM 0. 5 5. 705
1 10 4-QAM 0. 75 8. 578
2 10 16-QAM 0. 5 11. 41
3 10 16-QAM 0. 75 17. 155
4 10 64-QAM 0. 5 17. 115
5 10 64-QAM 0. 75 25. 733
6 5 4-QAM 0. 5 2. 67
7 5 4-QAM 0. 75 4. 025
8 5 16-QAM 0. 5 5. 34
9 5 16-QAM 0. 75 8. 05
10 5 64-QAM 0. 5 8. 01
11 5 64-QAM 0. 75 12. 075
12 3 4-QAM 0. 5 1. 46
13 3 4-QAM 0. 75 2. 21
14
JT / T 1255—2025
表5 模式B 的有用数据速率(续)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14 3 16-QAM 0. 5 2. 92
15 3 16-QAM 0. 75 4. 42
16 3 64-QAM 0. 5 4. 38
17 3 64-QAM 0. 75 6. 63
18 1 4-QAM 0. 5 0. 22
19 1 4-QAM 0. 75 0. 35
20 1 16-QAM 0. 5 0. 44
21 1 16-QAM 0. 75 0. 70
22 1 64-QAM 0. 5 0. 66
23 1 64-QAM 0. 75 1. 05
6. 1. 5 数据帧编码
数据帧编码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6. 1. 6 能量扩散编码
能量扩散编码应符合B. 3 的规定。
6. 2 播发台
6. 2. 1 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为495 kHz ~505 kHz。
6. 2. 2 载波频率误差
载波频率误差应在标称频率的±2. 5 Hz 以内。
6. 2. 3 RF 信号的频谱占用
NAVDAT RF 信号的带宽F 为1 kHz、3 kHz、5 kHz 或10 kHz,其频谱占用应符合图7 的规定。
图7 RF 信号的频谱占用
15
JT / T 1255—2025
6. 2. 4 三阶互调抑制比
岸基播发台IMD3 应小于-40 dBc,间隔2 kHz。
6. 2. 5 最小可用场强
覆盖边缘的最小可用场强不应小于20 dBμV/ m。
6. 3 船载接收机
6. 3. 1 接收频率
6.3.1.1 A 类接收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应为500 kHz,频率范围为495 kHz ~505 kHz。
6.3.1.2 B 类接收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应为500 kHz 和4 226 kHz,频率范围为中心频率±5 kHz。
6.3.1.3 C 类接收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和频率范围除符合B 类接收机的中心频率和频率范围要
求,中心频率还应包括6 337. 5 kHz、8 443 kHz、12 663. 5 kHz、16 909. 5 kHz 和22 450. 5 kHz,频率范围
还应覆盖415 kHz ~526. 5 kHz、上述中心频率的±5kHz,以及4 MHz、6 MHz、8 MHz、12 MHz、16 MHz、
19 MHz、22 MHz 和26 MHz 中分配给HF 宽带数字传输的频段。
6. 3. 2 灵敏度
在BER 不大于10 -4前提下纠错后,船载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应小于-95 dBm。
6. 3. 3 接收动态范围
接收动态范围应不小于80 dB,即应能接收输入信号载波电平在- 95 dBm ~ - 15 dBm 范围内的
信号。
6. 3. 4 接收选择性
接收选择性不应小于40 dB@ 5 kHz,即当有用信号电平为- 95 dBm、单载波干扰信号功率为
-55 dBm、中心频率为500 kHz ±5 kHz 时,接收纠错后BER 不应大于10-4。
16
JT / T 1255—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数据帧编码格式
A. 1 帧结构
NAVDAT 头帧应包含同步头、MIS、TIS 以及DS,其结构示意见图A. 1。
图A. 1 NAVDAT 帧结构示意
A. 2 同步头
同步头是接收机要同步的每个头帧的第一个OFDM 符号,模式A 同步头序列和模式B 同步头序列
分别应符合表A. 1 和表A. 2 的规定。
表A. 1 模式A 同步头序列
子载波数和带宽同步头序列
229(10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5(5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9(3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3(1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7
JT / T 1255—2025
表A. 2 模式B 同步头序列
子载波数和带宽同步头序列
207(10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3(5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1(3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9(1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对于不同的信道带宽,同步头对应的OFDM 符号索引应符合表A. 3 的规定。
表A. 3 OFDM 符号索引
模式子载波数每帧OFDM 符号的索引
A 15 1
B 15 1
A. 3 调制信息流
A. 3. 1 MIS 结构
MIS 应包含信道频谱占用信息、TIS 和DS 调制信息,其结构组成和占用的比特数应满足如下要求:
a) 频谱占用信息:2 bit,符合表A. 4 的规定;
b) TIS 调制信息:1 bit,符合表A. 5 的规定;
c) DS 调制信息:2 bit,符合表A. 6 的规定;
d) 保留:3 bit,默认值为0。
表A. 4 频谱占用信息
类型比特编码频谱占用(kHz)
1 00 1
2 01 3
3 10 5
4 11 10
18
JT / T 1255—2025
表A. 5 TIS 调制信息
比特编码调制方式
0 4-QAM
1 16-QAM
表A. 6 DS 调制信息
比特编码调制方式
00 4-QAM
01 16-QAM
10 64-QAM
A. 3. 2 MIS 编码方式
MIS 应使用(16,48)极化码进行编码,其中信息子通道的位置由向量[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1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中的0 来确定。
在标准极性编码之后,应通过丢弃1 ~16 索引位,将码字从64 位缩减到48 位。
A. 4 播发台信息流
A. 4. 1 TIS 结构
播发台信息流应包含DS 编码方式信息、播发台编号以及播发时间信息,其结构组成和占用的比特
数应满足如下要求:
a) DS 纠错编码:5 bit,符合表A. 7 的规定;
b) 发射机的标识符:32 bit,符合表A. 8 的规定;
c) 播发时间信息:17 bit,符合表A. 9 的规定;
d) 鲁棒性模式:3 bit,符合表A. 10 的规定;
e) 预留:4-QAM 为11 bit,16-QAM 为87 bit(默认值:0);
f) CRC:8 bit(按A. 6)。
表A. 7 DS 纠错编码
比特编码
传输类型
频谱占用(kHz) 编码率调制方式
00000 1 0. 5 4-QAM
00001 1 0. 75 4-QAM
00010 1 0. 5 16-QAM
00011 1 0. 75 16-QAM
00100 1 0. 5 64-QAM
00101 1 0. 75 64-QAM
19
JT / T 1255—2025
表A. 7 DS 纠错编码(续)
比特编码
传输类型
频谱占用(kHz) 编码率调制方式
01000 3 0. 5 4-QAM
01001 3 0. 75 4-QAM
01010 3 0. 5 16-QAM
01011 3 0. 75 16-QAM
01100 3 0. 5 64-QAM
01101 3 0. 75 64-QAM
10000 5 0. 5 4-QAM
10001 5 0. 75 4-QAM
10010 5 0. 5 16-QAM
10011 5 0. 75 16-QAM
10100 5 0. 5 64-QAM
10101 5 0. 75 64-QAM
11000 10 0. 5 4-QAM
11001 10 0. 75 4-QAM
11010 10 0. 5 16-QAM
11011 10 0. 75 16-QAM
11100 10 0. 5 64-QAM
11101 10 0. 75 64-QAM
表A. 8 发射机的标识符
编码播发台识别号
I 8 bit
D 8 bit
NAV/ MET 区域5 bit
播发台编号11 bit
合计32 bit
示例:位于NAVAREA/ METAREA III(3)并以500 kHz 传输的NAVDAT 站将具有下列标识(分配给该站的编号为
85):
I 01001001 8 位ASCII 码。
D 01000100 8 位ASCII 码。
3 00011 5 位二进制。
85 00001010101 11 位二进制。
总计32 位二进制。
20
JT / T 1255—2025
表A. 9 播发时间信息
参数比特数说明
开始时间的UTC 时5 UTC 0 时~23 时
开始时间的UTC 分6 UTC 0 分~59 分
播发时长6 0 min ~59 min
表A. 10 鲁棒性模式
模式比特编码说明
A 000 适用于MF 和HF NAVDAT
B 001 适用于MF 和HF NAVDAT
A. 4. 2 TIS 编码方式
TIS 应使用(76,152)极化码进行编码,其中信息子通道的位置由向量[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中的0 来确定。
标准极性编码后,应通过选择按1 ~ 112 索引位和129 ~ 168 索引位,将码字从256 位缩减到
152 位。
A. 4. 3 位置
有100 个载波(其中MIS 有48 个、TIS 有52 个)分别用于MIS 传输和TIS 传输,表A. 11 和表A. 12
列出了这些载波的位置。
表A. 11 模式A(带宽1 kHz、3 kHz、5 kHz、10 kHz)中MIS 和TIS 载波位置
符号载波编号
2 -10, -8, -6, -4, -2,2,4,6,8,10
3 -10, -8, -6, -4, -2,2,4,6,8,10
4 -10, -8, -6, -4, -2,2,4,6,8,10
5 -10, -8, -6, -4, -2,2,4,6,8,10
6 -10, -8, -6, -4, -2,2,4,6,8,10
7 -10, -8, -6, -4, -2,2,4,6,8,10
8 -10, -8, -6, -4, -2,2,4,6,8,10
9 -10, -8, -6, -4, -2,2,4,6,8,10
10 -10, -8, -6, -4, -2,2,4,6,8,10
11 -10, -8, -6, -4, -2,2,4,6,8,10
21
JT / T 1255—2025
表A. 12 模式B(带宽1 kHz)中MIS 和TIS 载波位置
符号载波编号
2 -8, -6, -4, -2,2,4,6,8
3 -8, -6, -4, -2,2,4,6,8
4 -8, -6, -4, -2,2,4,6,8
5 -8, -6, -4, -2,2,4,6,8
6 -8, -6, -4, -2,2,4,6,8
7 -8, -6, -4, -2,2,4,6,8
8 -8, -6, -4, -2,2,4,6,8
9 -8, -6, -4, -2,2,4,6,8
10 -8, -6, -4, -2,2,4,6,8
11 -8, -6, -4, -2,2,4,6,8
12 -8, -6, -4, -2,2,4,6,8
13 -8, -6, -4, -2,2,4,6,8
14 -4, -2,2,4
A. 5 数据流
A. 5. 1 DS 结构
DS 包含的信息文件应采用分组模式传输,并应符合附录D 的规定。在分组模式下,DS 应由一系列
分组数据包组成。分组数据包的结构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报头:32 bit,编码方式符合表A. 13 的规定;
b) 数据段:n byte,符合附录D 的规定;
c) CRC:16 bit。
表A. 13 报头编码
参数比特数(bit) 说明及要求
数据长度12 标识一个分组的长度,单位为字节(byte)
切换位1 当分组传输的是同一文件消息时,该位应保持相同的状态;当发送不
同的消息文件第一个分组时,该位应相对于其先前状态反转
起始标志1 用来识别连续模式的特定分组包,含义见表A. 14
结束标志1 用来识别连续模式的特定分组包,含义见表A. 14
分组ID 10 指示分组的ID 编号,第1 个分组ID 为0,第2 个分组ID 为1,依次类推
分组填充指示标志1
指示数据段是否进行填充,含义如下:
0:不存在填充,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字节都是有用的;
1:存在填充,数据段的前两个字节给出数据段中有用的数据字节数
预留6 预留未来使用
22
JT / T 1255—2025
表A. 14 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编码
起始标志结束标志分组含义
0 0 一个中间分组
0 1 数据单元的最后一个分组
1 0 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分组
1 1 数据单元的唯一分组
A. 5. 2 DS 编码方式
DS 应根据不同的模式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模式A 和模式B 的DIS 编码分别应符合
表A. 15 和表A. 16 的规定。
表A. 15 模式A 下DS 的信道编码
带宽
(kHz) 子载波数导频数
数据子载
波数
调制方式TIS 和MIS
数量
消息比特信道编码
信息速率
(kbit/ s)
10 228∗14 38∗14 190∗14 4-QAM 100 2 560∗2 (2560,5120) 6. 36
10 228∗14 38∗14 190∗14 4-QAM 100 2 560∗2 (3840,5120) 9. 56
10 228∗14 38∗14 190∗14 16-QAM 100 2 560∗4 (2560,5120) 12. 72
10 228∗14 38∗14 190∗14 16-QAM 100 2 560∗4 (3840,5120) 19. 12
10 228∗14 38∗14 190∗14 64-QAM 100 2 560∗6 (2560,5120) 19. 08
10 228∗14 38∗14 190∗14 64-QAM 100 2 560∗6 (3840,5120) 28. 68
5 114∗14 271 1 325 4-QAM 100 1 224∗2 (1224,2448) 3. 02
5 114∗14 271 1 325 4-QAM 100 1 224∗2 (1836,2448) 4. 55
5 114∗14 271 1 325 16-QAM 100 1 224∗4 (1224,2448) 6. 04
5 114∗14 271 1 325 16-QAM 100 1 224∗4 (1836,2448) 9. 10
5 114∗14 271 1 325 64-QAM 100 1 224∗6 (1224,2448) 9. 06
5 114∗14 271 1 325 64-QAM 100 1 224∗6 (1836,2448) 13. 65
3 68∗14 159 793 4-QAM 100 692∗2 (692,1384) 1. 69
3 68∗14 159 793 4-QAM 100 692∗2 (1038,1384) 2. 555
3 68∗14 159 793 16-QAM 100 692∗4 (692,1384) 3. 38
3 68∗14 159 793 16-QAM 100 692∗4 (1038,1384) 5. 11
3 68∗14 159 793 64-QAM 100 692∗6 (692,1384) 5. 07
3 68∗14 159 793 64-QAM 100 692∗6 (1038,1384) 7. 665
1 22∗14 4∗14 252 4-QAM 100 152∗2 (152,304) 0. 34
1 22∗14 4∗14 252 4-QAM 100 152∗2 (228,304) 0. 53
1 22∗14 4∗14 252 16-QAM 100 152∗4 (152,304) 0. 68
1 22∗14 4∗14 252 16-QAM 100 152∗4 (228,304) 1. 06
1 22∗14 4∗14 252 64-QAM 100 152∗6 (152,304) 1. 095
1 22∗14 4∗14 252 64-QAM 100 152∗6 (228,304) 1. 59
23
JT / T 1255—2025
表A. 16 模式B 下DS 的信道编码
带宽
(kHz) 子载波数导频数
数据子载
波数
调制方式TIS 和MIS
数量
消息比特信道编码
信息速率
(kbit/ s)
10 206∗14 485 2 399 4-QAM 100 2 298∗2 (2298,4596) 5. 705
10 206∗14 485 2 399 4-QAM 100 2 298∗2 (3447,4596) 8. 578
10 206∗14 485 2 399 16-QAM 100 2 298∗4 (2298,4596) 11. 41
10 206∗14 485 2 399 16-QAM 100 2 298∗4 (3447,4596) 17. 155
10 206∗14 485 2 399 64-QAM 100 2 298∗6 (2298,4596) 17. 115
10 206∗14 485 2 399 64-QAM 100 2 298∗6 (3447,4596) 25. 733
5 102∗14 243 1 185 4-QAM 100 1 084∗2 (1084,2168) 2. 67
5 102∗14 243 1 185 4-QAM 100 1 084∗2 (1626,2168) 4. 025
5 102∗14 243 1 185 16-QAM 100 1 084∗4 (1084,2168) 5. 34
5 102∗14 243 1 185 16-QAM 100 1 084∗4 (1626,2168) 8. 05
5 102∗14 243 1 185 64-QAM 100 1 084∗6 (1084,2168) 8. 01
5 102∗14 243 1 185 64-QAM 100 1 084∗6 (1626,2168) 12. 075
A. 5. 3 LDPC 编码
DS 的纠错编码应采用LDPC 编码,宜用奇偶校验矩阵(H)来唯一定义。H 可以表示为公式(A. 1)
的指数矩阵:
H =
p0,0 p0,1 … p0,N-M 0 … - 1 - 1 - 1
p1,0 p1,1 … … 0 0 … - 1 - 1
… … … p1,N-M … … … … - 1
pM-2,0 pM-2,1 … … - 1 … 0 0 - 1
pM-1,0 pM-1,1 … pM-1,N-M - 1 - 1 … 0 0
é
ë
êêêêêêê
ù
û
úúúúúúú
………(A. 1)
式中:
-1 ———L × L 的零矩阵;
0 ———L 阶单位矩阵;
Pi,j ———表示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该元素为由L 阶单位矩阵向右移位Pi ,j 所得到的置换矩阵。
上述具有双对角线特性的校验矩阵(H)可以按照公式(A. 2)分为信息块(Hs )与校验块(Hp )两个
部分。
H = [Hs Hp ] …………………………(A. 2)
式中:
H ———校验矩阵;
Hs———信息块,为M × L 行、(N - M) × L 列矩阵;
Hp———校验块,为M × L 阶方阵。
经过纠错编码后的码字(C )也可以按照公式(A. 3)分成信息位(S)和校验位(P)两个部分。
C = [S P] …………………………(A. 3)
24
JT / T 1255—2025
式中:
C ———编码后的码字;
S ———信息位;
P ———校验位。
码字(C)按照公式(A. 4)给出校验方程进行解算,即可得到相应的奇偶校验位。
[HS Hp ][S P]T = 0 …………………………(A. 4)
式中:
T———矩阵的转置运算。
NAVDAT 10 kHz 模式下LDPC 的码长为5 120,编码率分别为1/2 和3/4。
1/2 编码率对应的校验矩阵(H)如下所示:
117 -1 -1 -1 -1 152 -1 -1 -1 145 -1 -1 108 -1 6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1 -1 -1 45 -1 145 -1 -1 25 -1 102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1 -1 -1 150 -1 -1 -1 -1 82 49 -1 27 -1 1 -1-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97 -1 -1 73 -1 50 -1 -1 -1 78 -1 154 -1 -1-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23 -1 -1 -1 -1 -1 -1 53 -1 101 -1 43 -1 -1 -1 118 -1-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7 -1 -1 -1 123 -1 93 -1 -1 103 -1 157 -1-1 -1 -1 -1 0 0 -1 -1 -1 -1 -1-1-1 -1 -1
-1 -1 120 -1 -1 -1 -1 -1 -1 10 -1 155 31 7 -1 -1 -1-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4 -1 16 152 -1 -1 -1 3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66 -1 -1 -1 20 -1 71 -1 -1 -1 93 70 -1 -1-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44 -1 -1 112 -1 -1 -1 -1 -1 107 -1 114 -1 11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12 -1 -1 21 -1 -1 132 -1 3 -1 104 -1-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65 -1 -1 -1 -1 -1 -1 -1 -1 102 90 -1 103 -1 94 -1 -1-1-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7 -1 101 -1 74 -1 -1 55 -1-1 -1-1 -1 -1 -1-1 -1-1 -1 -1 0 0 -1 -1
-1 87 -1 -1 -1 -1 -1 92 -1 137 -1 -1 -1 105 40 -1-1-1 -1-1 -1 -1 -1 -1 -1 -1 -1-1 -1 0 0 -1
-1 -1 141 -1 -1 -1 -1 -1 38 -1 80 0 -1 -1 0 -1-1-1 -1 -1-1 -1 -1-1 -1-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23 -1 -1 0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é
ë
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
ù
û
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
3/4 编码率对应的校验矩阵(H)如下所示:
3 -1 -1 -1 120 -1 11 133 -1 -1 19 126 -1 -1 -1 143 142 -1 -1 116 144 -1 18 1 0 -1 -1 -1 -1 -1 -1
-1 12 13 -1 -1 157 -1 -1 -1 87 -1 -1 -1 32 -1 -1 -1 52 94 118 -1 86 -1 -1 0 0 -1 -1 -1 -1 -1
76 -1 -1 75 -1 -1 74 -1 28 -1 -1 -1 94 138 -1 -1 13 73 119 -1 -1 4 90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4 -1 51 -1 -1 -1 -1 117 -1 93 -1 103 -1 2 5 60 153 -1 0 -1 -1 0 0 -1 -1 -1
-1 23 -1 106 7 -1 -1 -1 143 16 -1 101 -1 -1 -1 126 -1 122 -1 111 -1 29 120 -1 -1 -1 -1 0 0 -1 -1
39 -1 21 -1 -1 0 -1 0 -1 -1 124 -1 -1 0 -1 70 -1 109 -1 0 24 -1 116 -1 -1 -1 -1 -1 0 0 -1
-1 159 -1 -1 57 -1 -1 -1 48 -1 0 76 -1 -1 7 -1 95 -1 18 -1 38 -1 80 -1 -1 -1 -1 -1 -1 0 0
-1 -1 43 0 -1 -1 25 -1 -1 50 -1 -1 3 -1 0 -1 42 150 0 -1 143 0 -1 1 -1 -1 -1 -1 -1 -1 0
é
ë
êêêêêêêêêê
ù
û
úúúúúúúúúú
在映射之前,编码的DS 比特序列应在时间和频率上进行交织。
A. 6 CRC 校验
对于DS 中的比特错误检测,应在每个DS 结束时计算16 位CRC,生成器多项式按公式(A. 5)。G16(x) = x16 + x12 + x5 + 1 …………………………(A. 5)
式中:
G16(x)———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对于MIS 和TIS 中的比特错误检测,应在每个MIS 或TIS 结束时计算8 位CRC,生成器多项式按公
式(A. 6)。
25
JT / T 1255—2025
G8(x) = x8 + x4 + x3 + x2 + 1 …………………………(A. 6)
式中:
G8(x)———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A. 7 接收扫描可能性的顺序
为正确接收分配给不同国家或区域的NAVDAT 频率,接收机采用扫描功能。应通过扫描频率监测
广播之前电台所发射预信号的接收情况。
为确保接收机扫描功能的正常运行,在NAVDAT 广播之前,国家或区域NAVDAT 海岸站的发射机
应按照图A. 2 给出的扫描序列结构,在400 ms 内传输一系列已知数据,重复8 次,总持续时间为3. 2 s。
图A. 2 扫描序列结构
为简化NAVDAT 广播的接收机解调,已知数据应使用与后续NAVDAT 广播相同的带宽和星座,并
应使用长度为1 的超帧模式。
为评估BER,使用多项式(A. 7),并用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数据填充DS。移位寄存器的每个
信元都应在序列开始被预置为逻辑1,并且PRBS 序列的开始与每个帧的开始同步。
P(x) = x20 + x17 + 1 …………………………(A. 7)
式中:
P(x) ———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已知数据中包含的任何文本消息都应使用本国语言和英语。
26
JT / T 1255—2025
附 录 B
(规范性)
调制解调技术
B. 1 OFDM 参数定义
NAVDAT 系统应采用OFDM 技术。从频域看,无线电传输信道的带宽分割成多个子载波;从时域
看,无线电传输信道的占用按照形成OFDM 符号的时间排列。一个OFDM 单元等效于OFDM 符号中的
一个子载波。OFDM 单元示意见图B. 1。
标引序号说明:
1———OFDM 单元;
2———OFDM 符号;
3———子载波。
图B. 1 OFDM 单元示意
在有效长度为Tu 的OFDM 符号中插入保护间隔(Td ),可以减轻多径效应,从而减少符号间的干
扰。OFDM 符号长度(Ts )按照公式(B. 1)进行计算。Ts = Tu + Td …………………………(B. 1)
式中:
Ts ———OFDM 符号长度;
Tu ———OFDM 符号有效长度;
Td ———保护间隔。
将多个OFDM 符号串接起来以构成OFDM 帧,OFDM 帧的长度为Tf 。OFDM 帧时域示意见图B. 2。
标引序号说明:
1———OFDM 符号。
图B. 2 OFDM 帧时域示意
27
JT / T 1255—2025
B. 2 同步
某些OFDM 符号的子载波可携带导频信号。携带导频信息允许接收机:
a) 监测是否接收到信号;
b) 估算频率偏移;
c) 估算无线电传输信道。
导频信号的数量取决于期望的信号鲁棒性。携带导频信号的OFDM 符号示意见图B. 3。
标引序号说明:
1———OFDM 符号;
2———导频信号。
图B. 3 携带导频信号的OFDM 符号示意
每帧OFDM 符号中的导频信号的分布示意见图B. 4 和图B. 5,每个OFDM 头帧的第一个符号都应
由组成同步头的同步信号序列填充,同步信号作为时间基准为接收机提供同步。
图B. 4 模式A 导频信号分布示意
图B. 5 模式B 导频信号分布示意
28
JT / T 1255—2025
表B. 1 和表B. 2 给出了OFDM 符号中以2-QAM(BPSK)调制的导频信号值。
表B. 1 模式A 导频序列
子载波数导频序列
22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3 -1 1 -1 1
表B. 2 模式B 导频序列
子载波数导频序列
20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1 -1 1 -1 1 -1 1 1 1 -1 1
19 -1 1 -1 1
B. 3 能量扩散编码生成器
能量扩散是为了避免信号模式的发射导致不期望的规律性。在信道编码之前,应使用PRBS 进行
模2 对能量扩散加扰器的各个输入进行加扰。PRBS 为图B. 6 中的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输出应使
用9 次多项式(B. 2)计算。
P(x) = x 9 + x 5 + 1 …………………………(B. 2)
式中:
P(x)———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图B. 6 PRBS 生成器
29
JT / T 1255—2025
附 录 C
(规范性)
NAVDAT 广播消息主题及编码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见表C. 1。
表C. 1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
主题消息代码消息分类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编码是否可拒收
123
4
567
航行警告
分区警告000001 N
海岸警告000010 N
本地警告(仅针对国内NAVDAT 业务) 000011 N
漂流危险(包括沉船、冰、水雷、集装箱、其
他长度超过6 m 的大型物品等) 000100 N
保留000101 -
保留000110 -
手头没有任何消息000111 N
89
10
11
12
13
14
航行警告-定位系
统无线电导航业务和
岸基水上安全信息无
线电或卫星业务出现
重大故障
GNSS 和RNSS 001000 N
LORAN 和eLORAN 001001 N
差分校正信息001010 N
在ECDIS 内发现的操作异常,包括ENC
问题001011 -
正在进行搜救(SAR)和防污染作业的区域
(为避开此类区域) 001100 N
保留001101 -
保留001110 -
15
16
17
航行警告-海盗和
持械抢劫行为
针对船舶的海盗和持械抢劫行为001111 N
海盗攻击图表010000 N
保留010001 -
18
19
航行警告-海啸和
其他自然现象警告
海啸警告/ 海平面异常变化010010 N
保留010011 -
20
21
22
23
航行警告-安全相
关信息和安全等级区
域图
安全相关信息010100 N
安全等级区域图010101 N
保留010110 -
保留010111 -
24
25
26
航行警告-IHR 的
实施
WHO 健康咨询信息011000 N
疫情警告011001 N
保留011010 -
30
JT / T 1255—2025
表C. 1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续)
主题消息代码消息分类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编码是否可拒收
27
28
29
30
31
32
33
气象信息
气象警告(包括热带气旋、风暴、烈风警告) 011011 N
气象简报(包括天气图) 011100 Y
气象预报011101 Y
潮流和潮汐011110 Y
浪高和方向011111 Y
保留100000 N
保留100001 N
34
35
36
37
冰情报告
冰情图或冰况预报100010 Y
冰山100011 Y
极地道路信息100100 Y
破冰船巡逻信息100101 Y
38
39
40
41
42
43
搜救相关的信息
MAYDAY RELAY 100110 N
船舶逾期(失踪船舶的描述和/ 或图片) 100111 N
搜救协调(对参与搜救行动的船舶) 101000 N
搜救样式(适用于参与搜救行动的船舶) 101001 N
保留101010 -
保留101011 -
44 其他安全相关的信
息-领航业务 领航业务信息101100 Y
45 拖船业务 拖船业务信息101101 Y
46
47
48
港口支持业务
潮汐的时间和高度101110 Y
本地港口信息101111 Y
水文和环境信息110000 Y
49
50
51
VTS
VTS 信息110001 Y
保留110010 -
保留110011 -
52
53 污染 污染信息110100 -
污染图110101 -
54
55
其他信息-AIS 和
LRIT 消息
AIS 110111 Y
LRIT 111000 Y
56
57 海图和出版物业务 电子海图和出版物修正111001 Y
电子海图和出版物更新111010 Y
58
59
60
捕鱼信息(仅有关
于国内NAVDAT 业
务的信息)
规则111011 Y
特殊地图111100 Y
捕捞配额信息111101 Y
31
JT / T 1255—2025
表C. 1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续)
主题消息代码消息分类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编码是否可拒收
61
62 经加密的消息 接收一个经加密的消息111110 -
更新接收机软件111111 N
注:N 表示为不可拒收;Y 表示为可拒收。
NAVDAT 广播中的信息按消息类型分组为1 ~63 种主题消息代码。
接收机使用主题消息代码来识别表C. 1 中列出的不同类型的消息(来自存储的信息表)。
接收机的软件/ 固件应能被更新。应通过使用适当的接口或接收消息63(更新接收机软件)来执行
更新。
32
JT / T 1255—2025
附 录 D
(规范性)
消息文件结构和广播模式
D. 1 消息文件结构
消息文件应添加文件头,文件头和消息文件共同构成数据单元,数据单元应分解为多个分组数据包
进行传输,消息文件结构如图D. 1 所示。
图D. 1 消息文件结构
文件头的数据段结构应符合表D. 1 的规定。
表D. 1 文件头的数据段结构
参数比特数(bit) 要求/ 说明
广播模式2
00:通播;
01:选播-坐标;
10:组播-群呼标识格式;
11:单播
33
JT / T 1255—2025
表D. 1 文件头的数据段结构(续)
参数比特数(bit) 要求/ 说明
广播模式描述(当
广播模式为00、01 和
10)
36
1)当广播模式为00 时,广播模式描述所有位均为0;
2)当广播模式为01 或10 时,根据ITU-R M. 493 建议书,编码为9 位数字,每
位数字位4 bit,共36 bit
广播模式描述(当
广播模式为11) 512 符合D. 2 的规定
优先级(消息等级) 2
00:常规;
01:安全;
10:紧急;
11:遇险
消息主题6 消息主题代码对应的消息类型编码符合表C. 1 的规定
消息计数10 1 ~999
播发计数4 表示当前为第几次播发,有效值为1 ~15
数据长度24 数据段的总长度,单位为字节(byte),范围1 ~16 777 216
总数据包数10 数据段的总长度,单位为数据包,范围1 ~1 024
文件长度16 消息文件的总长度,单位为字节(byte),范围1 ~65 535
预留16 预留未来使用
校验位16 CRC16 计算范围从广播模式到预留字段的结束
D. 2 广播模式
广播模式应符合表D. 2。
表D. 2 广播模式描述
广播模式比特编码广播模式描述比特数(bit) 说明
通播00 36 —
单播01 36 船舶MMSI
组播10 36 船舶ID 组(主要或次要)
选播11 512 特定区域的地理坐标a
a 在特定区域的选择性广播的情况下,该地理区域定义如下:
a)服务器分配区域编号,编号由字母(Z)和顺序号(01 ~99)组成;
b)该区域由4 个地理点确定,单位为度分秒(DMS),从最高点开始,顺时针旋转(纬度和经度);
c)“ + ”表示北纬和东经;
d)“ - ”表示南纬和西经。
示例:特定区域(区域编号Z01)的地理坐标:
位置1:47°42′22″ N 和137°28′59″ E
位置2:37°50′24″ N 和139°00′10″ E
位置3:32°04′57″ N 和129°29′05″ E
34
JT / T 1255—2025
位置4:33°04′56″ N 和127°30′28″ E
则该特定区域定义为: Z01 +474222 +1372859 +375024 +1390010 +320457 +1292905 +330456 +1273028
服务器将此文本转换为二进制:
01011010 00110000 00110001 00100000 00101011 00110100 00110111 00110100 00110010 00110010 00110010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1 00110111 00110010 00111000 00110101 00111001 00101011 00110011 00110111 00110101
00110000 00110010 00110100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1 00111001 00110000 00110000 00110001 00110000 00101011
00110011 00110010 00110000 00110100 00110101 00110111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0 00111001 00110010 00111001
00110000 00110101 00101011 00110011 00110011 00110000 00110100 00110101 00110110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0
00110111 00110011 00110000 00110010 00111000
共计512 字节。
35
JT / T 1255—2025
参考文献
[1] Recommendation ITU-R M. 2010-2 Characteristics of a digital system,referred to as navigational data
for broadcasting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 in the 500
kHz band
[2] Recommendation ITU-R M. 2058 Characteristics of a digital system,referred to as navigational data for
broadcasting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 in the maritime HF frequency
band
[3] Recommendation ITU-R P. 368-10 Ground-wave propagation prediction method for frequencies between
10 kHz and 30 MHz
[4] Recommendation ITU-R P. 372-16 Radio noise
[5] Report ITU-R M. 2201-0 Utilization of the 495-505 kHz band by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for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of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s
[6] Report ITU-R M. 2443-0 NAVDAT Guidelines
[7] ETSI ES 201 980 Digital radio mondiale (DRM);System Specification
[8] IHO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9] IMO Resolution MSC. 148(77) Adoption of the revised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narrow-band directprinting
telegraph equipment for the reception of navigational and meteorological warnings and urgent information
to ships (NAVTEX)
[10] IMO Resolution MSC. 302(87) Adoption of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Bridge Alert Management
[11] IMO SOLAS/ CONF. 3V34 Consideration And Ado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ISPS) Code
36
JT / T 1255—2025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 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2
5 应用功能要求…………………………………………………………………………………………… 10
6 性能要求………………………………………………………………………………………………… 11
附录A(规范性) 数据帧编码格式……………………………………………………………………… 17
附录B(规范性) 调制解调技术………………………………………………………………………… 27
附录C(规范性) NAVDAT 广播消息主题及编码……………………………………………………… 30
附录D(规范性) 消息文件结构和广播模式…………………………………………………………… 33
参考文献…………………………………………………………………………………………………… 36
Ⅰ
JT / T 125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T/ T 1255—2019《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技术要求》,与JT/ T 1255—2019 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波峰因子、信息、消息术语和定义(见2019 年版的3. 1、3. 3 和3. 4);
———更改了文件多路复用器、文件多路复用管理器和岸基播发台管理器应具备的功能要求(见
4. 2. 3 ~4. 2. 5,2019 年版的4. 2. 3 ~4. 2. 5);
———增加了SIM 与岸基播发台异地部署时岸基网络的要求(见4. 3. 3);
———更改了岸基播发台的组成、总体功能、控制器、OFDM 调制器、数字发射机、GNSS 接收机和备份
原子参考时钟的要求(见4. 4. 1 ~4. 4. 5、4. 4. 7,2019 年版的4. 4. 1 ~4. 4. 5、4. 4. 7);
———更改了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见4. 5. 1,2019 年版的4. 5);
———增加了传输信道模式的要求(见4. 5. 2);
———更改了船载接收机总体功能、NAVDAT 接收天线、GNSS 接收机接口、RF 前端、接收控制器、控
制显示单元、数据接口和电源的要求(见4. 6. 2、4. 6. 4 ~4. 6. 6、4. 6. 9 ~ 4. 6. 12,2019 年版的
4. 6. 2 ~4. 6. 5、4. 6. 8 ~4. 6. 11);
———增加了接收机类型的要求(见4. 6. 3);
———删除了远程监测接收机的研制和网络接口的要求(见2019 年版的4. 7);
———增加了广播消息主题和类型编码的要求(见5. 1. 2);
———更改了广播模式的要求(见5. 2,2019 年版的5. 2);
———增加了信道扫描接收的要求(见5. 5);
———删除了船载接收机信息接收、信息显示与报警、信息存储和管理、数据输出、GNSS 位置数据输
入、校时和自检的功能(见2019 年版的5. 5. 1、5. 5. 3 ~5. 5. 8);
———更改了调制参数、信道带宽、调制方式和有用数据速率的要求(见6. 1. 1 ~6. 1. 4,2019 年版的
6. 1. 1 ~6. 1. 4);
———更改了RF 信号的频谱占用、三阶互调抑制比和最小可用场强的要求(见6. 2. 3 ~6. 2. 5,2019
年版的6. 2. 3、6. 2. 4、6. 3. 6);
———更改了船载接收机接收频率、灵敏度、接收动态范围和接收选择性的要求(见6. 3,2019 年版的
6. 3. 1 ~6. 3. 4);
———删除了船载接收机的噪声系数要求(见2019 年版的6. 3. 5);
———更改了数据帧同步头、调制信息流、播发台信息流、数据流的要求(见A. 2 ~ A. 5,2019 年版的
A. 2 ~ A. 5);
———增加了接收扫描可能性顺序的规定(见A. 7);
———更改了调制解调同步的规定(见B. 2,2019 年版的B. 2);
———更改了消息文件结构的规定(见D. 1,2019 年版的附录C);
———增加了广播模式的规定(见D. 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埃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Ⅲ
JT / T 1255—2025
江苏海事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毅、陈涤非、高迎、张国兴、林赛宇、钱愈、潘俊杰、刘立群、江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9 年首次发布为JT/ T 1255—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Ⅳ
JT / T 1255—2025
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频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的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应用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频海上数字广播系统的设计、研发和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IEC 61162(所有部分)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数字接口(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Digital interfaces)
ITU-R M. 493-16:2023 建议书 用于水上移动业务的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Digital selective-calling
system for use in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TU-R M. 585-9:2022 建议书 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的指配和使用(Assignment and use of identities
in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TU-RR:2024 无线电规则(2024)(Radio Regulations)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编码率 code rate
纠错编码后有用数据速率和原始数据速率的比例。
注:编码率是衡量纠错编码效率的指标。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ER: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MP:位图格式(Bitmap)
CDU:控制显示单元(Control and Display Unit)
CRC:循环冗余检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DS:数据流(Data Stream)
ECDIS: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1
JT / T 1255—2025
eLORAN:增强型罗兰导航系统(enhanced Long Range Navigation)
GIF:图像互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HF:高频(High Frequency)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IHR:《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MD3:三阶互调抑制比(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from the Third Order)
IMO: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T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JPEG:图像专家联合小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ORAN:罗兰导航系统(Long Range Navigation)
LRIT: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ships)
MER:调制错误率(Modulation Error Rate)
METAREA:气象警告区(Meteorology Warning Area)
MF:中频(Medium Frequency)
MIS:调制信息流(Modulation Information Stream)
MMSI: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ty)
MSI:水上安全信息(Maritime Safety Information)
NAVAREA:航行警告区(Navigational Warning Area)
NAVDAT:海上数字广播(Digital Navigational Data System)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DF:便携式文档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NG:可移植网络图形(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
QAM: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RF:射频(Radio Frequency)
RMS: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SAR:搜救(Search and Rescue)
SDR: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FN: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IM:信息和管理系统(System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N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TIS:播发台信息流(Transmitter Information Stream)
UTC: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
WH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4 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4. 1 系统组成
4.1.1 NAVDAT 系统由SIM、岸基网络、岸基播发台、传输信道、船载接收机和远程监测接收机组成,其
中远程监测接收机为可选部分。
2
JT / T 1255—2025
4.1.2 NAVDAT 系统框架应符合图1 的规定。
图1 NAVDAT 系统框架
4. 2 信息和管理系统
4. 2. 1 组成
SIM 组成应符合图2 的规定,并应包括:
a) 文件消息来源接口;
b) 文件多路复用器;
c) 文件多路复用器管理器;
d) 岸基播发台管理器。
注:所有消息源均通过网络与文件多路复用器相连。
图2 SIM 组成
4. 2. 2 总体功能
SIM 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收集和控制各类信息;
b) 创建需传输的消息文件;
3
JT / T 1255—2025
c) 根据文件的优先级和重播需求创建广播计划;
d) 监测岸基播发台工作状态和播发质量;
e) 控制岸基播发台工作参数。
4. 2. 3 文件多路复用器
文件多路复用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交付从数据源得到的消息文件;
b) 加密消息文件;
c) 格式化文件消息,使其带有接收者信息、优先级状态和时间有效性等信息;
d) 将消息文件发送至岸基播发台;
e) 存储消息文件。
4. 2. 4 文件多路复用器管理器
文件多路复用器管理器应至少具备下列功能:
a) 查看来自所有数据源的消息文件;
b) 根据消息的优先级别排序播发;
c) 指定消息文件的接收方;
d) 管理消息文件的消息加密。
4. 2. 5 岸基播发台管理器
岸基播发台管理器通过网络与播发台连接,应具备下列功能:
a) 监视播发台状态指示,如发射确认、告警、有效RF 发射功率、同步报告、发射质量等;
b) 变更播发台参数,如RF 发射功率、OFDM 参数(导频子载波、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等)、发
射序列等。
4. 3 岸基网络
4.3.1 岸基网络应确保消息文件和控制信令/ 监测数据在SIM 和岸基播发台之间传输正常。
4.3.2 岸基网络宜采用宽带连接、低速率连接或本地文件共享的方式。
4.3.3 SIM 与岸基播发台异地部署时,岸基网络应有备份链路保障传输可靠性。
4. 4 岸基播发台
4. 4. 1 组成
岸基播发台组成应符合图3 的规定,并至少包括下列配置:
a) 一台控制器;
b) 一台OFDM 调制器;
c) 一台中心频率为500 kHz 的数字发射机(频率范围为495 kHz ~505 kHz);
d) 一副带匹配单元的发射天线;
e) 一台用于时间同步的GNSS 接收机或备份原子参考时钟;
f) 一台带天线的监测接收机。
4. 4. 2 总体功能
岸基播发台应具备下列功能:
4
JT / T 1255—2025
a) 接收来自SIM 的MSI 相关的消息文件;
b) 将消息文件转换成OFDM 信号;
c) 将RF 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向船舶广播;
d) 监测岸基播发台工作状态并向SIM 上报。
图3 岸基播发台组成
4. 4. 3 控制器
4.4.3.1 控制器为具备安全机制的本地服务器,应能处理下列信息:
a) 来自SIM 的消息文件;
b) 来自GNSS 接收机或参考时钟的时间同步信息;
c) 来自监测接收机的频率为500 kHz 的信号;
d) 来自调制器500 kHz 信号、RF 生成器和RF 放大器的控制信令和监测信息;
e) 来自RF 生成器和RF 放大器的监测信号。
4.4.3.2 控制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在发射前检查495 kHz ~505 kHz 频段是否空闲;
b) 将岸基播发台的所有信号与同步时钟信号同步;
c) 控制发射参数、时间和序列;
d) 按发射要求格式化需发射的消息文件。
4. 4. 4 OFDM 调制器
4. 4. 4. 1 组成
OFDM 调制器的组成应符合图4 的规定。
4. 4. 4. 2 输入流
4.4.4.2.1 调制器应对MIS、TIS 和DS 三种输入流进行编码。
4.4.4.2.2 MIS 输入流采用4-QAM 子载波调制,用于提供下列信息:
a) 频谱占用率(1 kHz、3 kHz、5 kHz 或10 kHz);
b) 用于TIS 和DS 的调制(4-QAM、16-QAM 或64-QAM)。
5
JT / T 1255—2025
图4 OFDM 调制器组成
4.4.4.2.3 TIS 输入流采用4-QAM 或16-QAM 子载波调制,用于向接收机提供下列信息:
a) DS 纠错编码,白天为地波传播模式,夜间为地波和天波的混合传播模式;
b) 播发台标识;
c) 日期和时间。
注:针对白天的地波传播与夜间的地波和天波混合传播模式,采用的DS 纠错编码有所区别。
4.4.4.2.4 DS 输入流包含要发送的信息文件。信息文件应已通过文件多路复用器进行格式化,并由
调制器按照附录A 规定的数据帧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必要时,应对DS 进行加密信源编码。
4. 4. 4. 3 纠错编码
调制器应采用纠错编码对输入流进行信道编码,编码格式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其中DS 的编码采
用0. 5 和0. 75 两种编码率。
4. 4. 4. 4 OFDM 生成
4.4.4.4.1 调制器应对MIS 和TIS 进行内容编码、能量扩散编码、信道编码并输入至OFDM 映射器;
应对DS 进行内容/ 信源编码、能量扩散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编码并输入至OFDM 映射器。
4.4.4.4.2 导频生成器应生成导频信号,用于接收机估计无线电信道并实现同步,导频信号格式应符
合附录B 的规定。
4.4.4.4.3 OFDM 映射器应将输入流和导频信号调制和分布在各个子载波上,OFDM 参数定义应符合
附录B 的规定。
4.4.4.4.4 OFDM 基带信号生成器应根据OFDM 映射器的输出生成OFDM 基带信号。
4. 4. 5 数字发射机
4.4.5.1 数字发射机接收调制器提供的OFDM 基带信号,应通过RF 生成器调整生成500 kHz RF 信号。
4.4.5.2 500 kHz RF 信号应经RF 放大器放大至需要的功率水平,以便获得所需的无线电覆盖。
4.4.5.3 为了正确地调制误码率,RF 放大器输出端的波峰因子应小于10 dB。
4.4.5.4 岸基播发台的输出射频功率可调节至10 kW RMS。
4. 4. 6 发射天线连接
发射天线应配有阻抗匹配单元,RF 放大器应通过阻抗匹配单元连接至发射天线。
4. 4. 7 GNSS 接收机和备份原子参考时钟
GNSS 接收机用于同步本地控制器,应采用BDS 接收机。备份原子参考时钟用于SFN 模式下,应提
6
JT / T 1255—2025
供高精度参考时钟。
4. 4. 8 监测接收机
数字发射机在发射前应通过监测接收机检查频段495 kHz ~505 kHz 是否空闲,以提供发射的可能性。
4. 5 传输信道
4. 5. 1 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岸基播发台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与发射天线的整体性能密切相关,覆盖范围可按照ITU-R P. 368-
10 建议书和ITU-R P. 372-16 建议书通过适当的模拟软件计算。相应示例见ITU-R M. 2201-0 报告和
ITU-R M. 2443-0 报告。
4. 5. 2 传播信道模式
MF NAVDAT 应采用下列两种传播信道模式:
a) 模式A:垂直极化的地波传播模式,适于白天使用;
b) 模式B:地波和天波混合传播模式,适于夜间使用。
4. 6 船载接收机
4. 6. 1 组成
船载接收机组成应符合图5 的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基本模块:
a) NAVDAT 接收天线;
b) GNSS 接收机接口;
c) RF 前端;
d) OFDM 解调器;
e) 文件多路分配器;
f) 接收控制器;
g) CDU;
h) 数据接口;
i) 电源。
图5 船载接收机组成
7
JT / T 1255—2025
4. 6. 2 总体功能
船载接收机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接收NAVDAT 无线电信号,并解调射频OFDM 信号;
b) 根据接收到的MIS,自动选择解调和纠错译码的方式;
c) 识别信息的广播模式、优先级和类型;
d) 重建和修复消息文件;
e) 信息显示与告警;
f) 接收到与SAR 相关的消息时进行警报;
g) 根据消息文件的应用分类,显示消息内容或将消息文件提供给专用设备;
h) 接收机ID 设置和存储;
i) 设置、保存和管理岸基播发台信息表和消息类型表;
j) 消息存储和管理;
k) 接收机内置实时时钟,并通过GNSS 接收机进行自动校准;
l) 自检及软件/ 固件更新。
4. 6. 3 接收机类型
4.6.3.1 根据接收通道数,NAVDAT 船载接收机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a) A 类:单通道接收机,接收1 个中频信道(500 kHz);
b) B 类:双通道接收机,接收1 个中频信道(500 kHz)和1 个高频信道(4 226 kHz);
c) C 类:三通道接收机,在B 类双通道接收机基础上,增加第3 个接收机信道,以监视和扫描所有
其他有效NAVDAT 频率;3 个接收信道应共用一套接收天线,天线宜配备两个输出,以便与另
一个MF/ HF 接收机共享。
4.6.3.2 C 类接收机增加的第3 个接收机信道的频率范围宜覆盖下列MF 和HF 频率:
a) 415 kHz ~526. 5 kHz 的水上MF 频段(500 kHz 除外);
b) 分配给NAVDAT 的HF 信道:6 337. 5 kHz、8 443 kHz、12 663. 5 kHz、16 909. 5 kHz 和22 450. 5
kHz(4 226 kHz 除外);
c) ITU-RR:2024 的附录17 中分配给HF 宽带数字传输的频段:4 MHz、6 MHz、8 MHz、12 MHz、16
MHz、22 MHz。
4. 6. 4 NAVDAT 接收天线
4.6.4.1 A 类船载接收机应配备覆盖495 kHz ~505 kHz 频段的全向接收天线。
4.6.4.2 B 类船载接收机应配备覆盖495 kHz ~505 kHz 及4 221 kHz ~4 231 kHz 频段的全向接收天线。
4.6.4.3 C 类船载接收机应配备覆盖415 kHz ~27. 5 MHz 频段的全向接收天线。
4. 6. 5 GNSS 接收机接口
应能从BDS、GPS 等GNSS 接收机获取船舶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4. 6. 6 RF 前端
RF 前端包含RF 滤波器、RF 放大器。RF 滤波器的通带应覆盖415 kHz ~526. 5 kHz 的水上MF 频
段和所有水上HF 频段。在MF 广播频段(从526. 5 kHz 开始)宜放置陷波滤波器,以防护来自船舶发射
天线或闪电的强RF 场。
8
JT / T 1255—2025
4. 6. 7 OFDM 解调器
4.6.7.1 OFDM 解调器应能解调基带OFDM 信号,输出消息文件的DS。
4.6.7.2 OFDM 解调器应实现下列功能:
a) 时间/ 频率同步;
b) 信道估算;
c) 自动调制恢复;
d) 纠错。
4.6.7.3 OFDM 解调器应能自动检测下列调制参数:
a) 4-QAM、16-QAM 或64-QAM;
b) 纠错编码的类型。
4.6.7.4 OFDM 解调器应能上报TIS、MIS 和DS 中填写的信息,并上报有关信道的补充信息,至少包括:
a) 估算的SNR;
b) BER;
c) MER。
4. 6. 8 文件多路分配器
文件多路分配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接收控制器发来的消息文件;
b) 验证对提请注意的消息文件做了标记(广播模式类型);
c) 在必要或可行的情况下解密消息文件;
d) 将消息文件提供给将使用消息文件的终端应用;
e) 删除过期的消息文件;
f) 根据最终应用,对消息文件进行管理,包括:
1) 存储在通过船舶网络访问的船载服务器上;
2) 直接显示在接收机CDU 上;
3) 直接发送给最终应用。
4. 6. 9 接收控制器
接收控制器应具备下列功能:
a) 从DS 提取消息文件;
b) 根据广播模式类型,判读消息文件是否是播发给本船的,以进一步处理或丢弃;
c) 在必要/ 可行的情况下解密消息文件;
d) 解析TIS 和MIS 以及解调器给出的其他参数;
e) 从文件多路分配器收集下列信息:
1) 已解码消息文件的总量;
2) 可用消息文件的数量;
3) 错误事件(如解密错误)。
4. 6. 10 控制显示单元
4.6.10.1 CDU 应具备下列功能:
a) 显示特殊信息,并通过配置接口连接到一个专用设备应用(如电子导航),以及管理船舶的许
可内容(如船舶识别、加密);
9
JT / T 1255—2025
b) 显示和检查接收参数;
c) 根据消息文件的应用分类显示消息内容。
4.6.10.2 CDU 可以是在外部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个专用应用程序,而接收机可以是一个黑盒设备。
4. 6. 11 数据接口
4.6.11.1 接收机应通过数据接口从GNSS 等外部设备获取数据。控制器应根据应用对消息文件进行
分类,并通过数据接口将消息文件提供给应用设备。
4.6.11.2 接收机应提供符合IEC 61162(所有部分)的可配置数据接口。宜为文件的高速传输提供合
适的接口,并为打印机提供连接。
4.6.11.3 根据需要,接收机宜根据IMO MSC. 302(87)决议提供一个船桥警报管理接口。
4. 6. 12 电源
NAVDAT 接收机与船舶电源的连接应具备防止浪涌和电磁干扰的功能。
4. 7 远程监测接收机
应配置远程监测接收机监测岸基播发台工作状态并向SIM 上报。
5 应用功能要求
5. 1 广播消息
5.1.1 NAVDAT 系统广播消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类型:
a) 航行安全;
b) 安保;
c) 海盗;
d) 搜救;
e) 气象海况;
f) 引航或港口消息;
g) VTS 文件;
h) 电子海图更新包。
5.1.2 NAVDAT 系统广播消息主题和类型编码应符合附录C 的规定。
5. 2 广播模式
5.2.1 NAVDAT 系统应具备下列广播模式:
a) 通播:针对所有船舶的消息播发;
b) 选播:针对指定区域内航行船舶的消息播发;
c) 组播:针对船队的消息播发;
d) 单播:使用MMSI 针对单船的消息播发。
5.2.2 船队间的广播格式应符合ITU-R M. 585-9:2022 建议书中附件1 的规定。
5.2.3 指定区域应按照ITU-R M. 493-16:2023 建议书中附件1 的规定。
5.2.4 NAVDAT 消息文件结构应符合D. 1 的规定。
5. 3 广播优先级
广播优先级从高到低分为遇险、紧急、安全和常规四个等级。
10
JT / T 1255—2025
5. 4 播发文件类型与格式
5.4.1 NAVDAT 系统应提供文件播发功能,文件播发应采用A. 5 规定的文件分组传输格式和差错控
制方式。
5.4.2 NAVDAT 系统应能播发下列消息文件类型:
a) ASCII 编码的文本文件;
b) UTF-8 格式的文本文件;
c) HTML 格式文件;
d) BMP、JPEG、GIF 或PNG 等图片;
e) PDF 文档;
f) ZIP 压缩文件;
g) 电子海图. 000 格式文件。
5. 5 信道扫描接收
5.5.1 信道扫描接收应采用实时解调或延时解调模式。
5.5.2 扫描频率应基于从岸基播发台接收的频率列表或接收机设置的频率列表。
5.5.3 接收机应根据其位置,确定所在的NAVAREA 和METAREA 区域,也可手动在NAVAREA/
METAREA 区域外添加NAVDAT 播发台。
5.5.4 接收机应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扫描接收,在播发台发射前自动切换到指定频率,以便完整接收
数据。
5.5.5 接收机应在下列水上频段上使用扫描功能:
a) 415 kHz ~526. 5 kHz(500 kHz 除外)的MF 频带;
b) ITU-RR:2024 附录17 中分配给NAVDAT 的通道:6 337. 5 kHz、8 443 kHz、12 663. 5 kHz、
16 909. 5 kHz 和22 450. 5 kHz (4 226 kHz 除外);
c) ITU-RR:2024 附录17 在4 MHz、6 MHz、8 MHz、12 MHz、16 MHz、22 MHz 频带内分配给HF 宽
带数字传输的频段。
5.5.6 接收机应搜索其存储的NAVDAT 电台表(通过表C. 1 中消息63 更新),以查找根据所分配的
时隙(时间基准)顺序扫描的所有频率。为确保接收机扫描功能的正常操作,在发送NAVDAT 帧之前,
NAVDAT 岸基播发台应按照附录B 的规定广播一个已知的数据。接收机检测并调谐到该频率,测量其
SNR,确定电台及其NAVAREA/ METAREA 区域。
5. 6 文件自动修复
接收机应按照A. 5 规定的文件分组传输格式和差错控制方式,利用同一文件多次重发的分组数
据,对错误的文件进行修复。
6 性能要求
6. 1 调制指标
6. 1. 1 调制参数
NAVDAT 系统采用OFDM 调制技术,OFDM 参数定义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OFDM 参数应符合表1
的规定。
11
JT / T 1255—2025
表1 OFDM 参数
传输模式
符号有效长度
Tu(ms)
子载波间隔
1/ Tu(Hz)
保护间隔长度
Td(ms)
符号长度
Ts(ms)
每帧符号个数
Ns
帧长度
Tf(ms)
模式A 24 41. 666 2. 66 26. 66 15 400
模式B 21. 33 46. 875 5. 33 26. 66 15 400
注:符号长度Ts 为符号有效长度Tu 与保护间隔长度Td 之和。
6. 1. 2 信道带宽
NAVDAT 数字广播定义了不同的信道带宽,并确定了对应于不同频谱占用率的子载波数量。信道
带宽值和子载波数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信道带宽与OFDM 子载波数关系
类型信道带宽
传输模式
模式A 模式B
子载波数子载波编号子载波数子载波编号
1 1 kHz 23 K-11 to 11 19 K-9 to 9
2 3 kHz 69 K-34 to 34 61 K-30 to 30
3 5 kHz 115 K-57 to 57 103 K-51 to 51
4 10 kHz 229 K-114 to 114 207 K-103 to 103
6. 1. 3 调制方式
6.1.3.1 每个子载波都应进行QAM 调制,调制方式包括64-QAM、16-QAM 和4-QAM。应按照期望的
信号鲁棒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其调制方式星座图见图6。
6.1.3.2 不同输入流采用的子载波调制方式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输入流的子载波调制方式
输入流子载波调制方式
MIS 4-QAM
TIS 4-QAM、16-QAM
DS 4-QAM、16-QAM 或64-QAM
6. 1. 4 有用数据速率
6.1.4.1 应对原始数据速率采用纠错编码以获得有用数据速率,更高的编码率提供更高的有用数据
速率。
12
JT / T 1255—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Re{z}为实部;
2———in 为I 支路,下标为顺序编号,0 为低位,2 为高位;
3———Im{z}为虚部;
4———qn 为Q 支路,下标为顺序编号,0 为低位,2 为高位;
5———a 为单位长度。
图6 调制方式星座图
6.1.4.2 模式A 和模式B 的不同调制方式和编码率对应的有用数据速率分别应符合表4 和表5 的规定。
表4 模式A 的有用数据速率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0 10 4-QAM 0. 5 6. 36
1 10 4-QAM 0. 75 9. 56
2 10 16-QAM 0. 5 12. 72
3 10 16-QAM 0. 75 19. 12
4 10 64-QAM 0. 5 19. 08
13
JT / T 1255—2025
表4 模式A 的有用数据速率(续)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5 10 64-QAM 0. 75 28. 68
6 5 4-QAM 0. 5 2. 89
7 5 4-QAM 0. 75 4. 35
8 5 16-QAM 0. 5 5. 78
9 5 16-QAM 0. 75 8. 69
10 5 64-QAM 0. 5 8. 67
11 5 64-QAM 0. 75 13. 04
12 3 4-QAM 0. 5 1. 67
13 3 4-QAM 0. 75 2. 52
14 3 16-QAM 0. 5 3. 35
15 3 16-QAM 0. 75 5. 03
16 3 64-QAM 0. 5 5. 02
17 3 64-QAM 0. 75 7. 55
18 1 4-QAM 0. 5 0. 55
19 1 4-QAM 0. 75 0. 84
20 1 16-QAM 0. 5 1. 12
21 1 16-QAM 0. 75 1. 68
22 1 64-QAM 0. 5 1. 67
23 1 64-QAM 0. 75 2. 52
表5 模式B 的有用数据速率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0 10 4-QAM 0. 5 5. 705
1 10 4-QAM 0. 75 8. 578
2 10 16-QAM 0. 5 11. 41
3 10 16-QAM 0. 75 17. 155
4 10 64-QAM 0. 5 17. 115
5 10 64-QAM 0. 75 25. 733
6 5 4-QAM 0. 5 2. 67
7 5 4-QAM 0. 75 4. 025
8 5 16-QAM 0. 5 5. 34
9 5 16-QAM 0. 75 8. 05
10 5 64-QAM 0. 5 8. 01
11 5 64-QAM 0. 75 12. 075
12 3 4-QAM 0. 5 1. 46
13 3 4-QAM 0. 75 2. 21
14
JT / T 1255—2025
表5 模式B 的有用数据速率(续)
类型占用带宽(kHz) 调制方式(nQAM) 编码率有用数据速率(kbit/ s)
14 3 16-QAM 0. 5 2. 92
15 3 16-QAM 0. 75 4. 42
16 3 64-QAM 0. 5 4. 38
17 3 64-QAM 0. 75 6. 63
18 1 4-QAM 0. 5 0. 22
19 1 4-QAM 0. 75 0. 35
20 1 16-QAM 0. 5 0. 44
21 1 16-QAM 0. 75 0. 70
22 1 64-QAM 0. 5 0. 66
23 1 64-QAM 0. 75 1. 05
6. 1. 5 数据帧编码
数据帧编码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6. 1. 6 能量扩散编码
能量扩散编码应符合B. 3 的规定。
6. 2 播发台
6. 2. 1 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为495 kHz ~505 kHz。
6. 2. 2 载波频率误差
载波频率误差应在标称频率的±2. 5 Hz 以内。
6. 2. 3 RF 信号的频谱占用
NAVDAT RF 信号的带宽F 为1 kHz、3 kHz、5 kHz 或10 kHz,其频谱占用应符合图7 的规定。
图7 RF 信号的频谱占用
15
JT / T 1255—2025
6. 2. 4 三阶互调抑制比
岸基播发台IMD3 应小于-40 dBc,间隔2 kHz。
6. 2. 5 最小可用场强
覆盖边缘的最小可用场强不应小于20 dBμV/ m。
6. 3 船载接收机
6. 3. 1 接收频率
6.3.1.1 A 类接收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应为500 kHz,频率范围为495 kHz ~505 kHz。
6.3.1.2 B 类接收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应为500 kHz 和4 226 kHz,频率范围为中心频率±5 kHz。
6.3.1.3 C 类接收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和频率范围除符合B 类接收机的中心频率和频率范围要
求,中心频率还应包括6 337. 5 kHz、8 443 kHz、12 663. 5 kHz、16 909. 5 kHz 和22 450. 5 kHz,频率范围
还应覆盖415 kHz ~526. 5 kHz、上述中心频率的±5kHz,以及4 MHz、6 MHz、8 MHz、12 MHz、16 MHz、
19 MHz、22 MHz 和26 MHz 中分配给HF 宽带数字传输的频段。
6. 3. 2 灵敏度
在BER 不大于10 -4前提下纠错后,船载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应小于-95 dBm。
6. 3. 3 接收动态范围
接收动态范围应不小于80 dB,即应能接收输入信号载波电平在- 95 dBm ~ - 15 dBm 范围内的
信号。
6. 3. 4 接收选择性
接收选择性不应小于40 dB@ 5 kHz,即当有用信号电平为- 95 dBm、单载波干扰信号功率为
-55 dBm、中心频率为500 kHz ±5 kHz 时,接收纠错后BER 不应大于10-4。
16
JT / T 1255—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数据帧编码格式
A. 1 帧结构
NAVDAT 头帧应包含同步头、MIS、TIS 以及DS,其结构示意见图A. 1。
图A. 1 NAVDAT 帧结构示意
A. 2 同步头
同步头是接收机要同步的每个头帧的第一个OFDM 符号,模式A 同步头序列和模式B 同步头序列
分别应符合表A. 1 和表A. 2 的规定。
表A. 1 模式A 同步头序列
子载波数和带宽同步头序列
229(10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5(5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9(3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3(1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7
JT / T 1255—2025
表A. 2 模式B 同步头序列
子载波数和带宽同步头序列
207(10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3(5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1(3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9(1 kHz)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对于不同的信道带宽,同步头对应的OFDM 符号索引应符合表A. 3 的规定。
表A. 3 OFDM 符号索引
模式子载波数每帧OFDM 符号的索引
A 15 1
B 15 1
A. 3 调制信息流
A. 3. 1 MIS 结构
MIS 应包含信道频谱占用信息、TIS 和DS 调制信息,其结构组成和占用的比特数应满足如下要求:
a) 频谱占用信息:2 bit,符合表A. 4 的规定;
b) TIS 调制信息:1 bit,符合表A. 5 的规定;
c) DS 调制信息:2 bit,符合表A. 6 的规定;
d) 保留:3 bit,默认值为0。
表A. 4 频谱占用信息
类型比特编码频谱占用(kHz)
1 00 1
2 01 3
3 10 5
4 11 10
18
JT / T 1255—2025
表A. 5 TIS 调制信息
比特编码调制方式
0 4-QAM
1 16-QAM
表A. 6 DS 调制信息
比特编码调制方式
00 4-QAM
01 16-QAM
10 64-QAM
A. 3. 2 MIS 编码方式
MIS 应使用(16,48)极化码进行编码,其中信息子通道的位置由向量[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1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中的0 来确定。
在标准极性编码之后,应通过丢弃1 ~16 索引位,将码字从64 位缩减到48 位。
A. 4 播发台信息流
A. 4. 1 TIS 结构
播发台信息流应包含DS 编码方式信息、播发台编号以及播发时间信息,其结构组成和占用的比特
数应满足如下要求:
a) DS 纠错编码:5 bit,符合表A. 7 的规定;
b) 发射机的标识符:32 bit,符合表A. 8 的规定;
c) 播发时间信息:17 bit,符合表A. 9 的规定;
d) 鲁棒性模式:3 bit,符合表A. 10 的规定;
e) 预留:4-QAM 为11 bit,16-QAM 为87 bit(默认值:0);
f) CRC:8 bit(按A. 6)。
表A. 7 DS 纠错编码
比特编码
传输类型
频谱占用(kHz) 编码率调制方式
00000 1 0. 5 4-QAM
00001 1 0. 75 4-QAM
00010 1 0. 5 16-QAM
00011 1 0. 75 16-QAM
00100 1 0. 5 64-QAM
00101 1 0. 75 64-QAM
19
JT / T 1255—2025
表A. 7 DS 纠错编码(续)
比特编码
传输类型
频谱占用(kHz) 编码率调制方式
01000 3 0. 5 4-QAM
01001 3 0. 75 4-QAM
01010 3 0. 5 16-QAM
01011 3 0. 75 16-QAM
01100 3 0. 5 64-QAM
01101 3 0. 75 64-QAM
10000 5 0. 5 4-QAM
10001 5 0. 75 4-QAM
10010 5 0. 5 16-QAM
10011 5 0. 75 16-QAM
10100 5 0. 5 64-QAM
10101 5 0. 75 64-QAM
11000 10 0. 5 4-QAM
11001 10 0. 75 4-QAM
11010 10 0. 5 16-QAM
11011 10 0. 75 16-QAM
11100 10 0. 5 64-QAM
11101 10 0. 75 64-QAM
表A. 8 发射机的标识符
编码播发台识别号
I 8 bit
D 8 bit
NAV/ MET 区域5 bit
播发台编号11 bit
合计32 bit
示例:位于NAVAREA/ METAREA III(3)并以500 kHz 传输的NAVDAT 站将具有下列标识(分配给该站的编号为
85):
I 01001001 8 位ASCII 码。
D 01000100 8 位ASCII 码。
3 00011 5 位二进制。
85 00001010101 11 位二进制。
总计32 位二进制。
20
JT / T 1255—2025
表A. 9 播发时间信息
参数比特数说明
开始时间的UTC 时5 UTC 0 时~23 时
开始时间的UTC 分6 UTC 0 分~59 分
播发时长6 0 min ~59 min
表A. 10 鲁棒性模式
模式比特编码说明
A 000 适用于MF 和HF NAVDAT
B 001 适用于MF 和HF NAVDAT
A. 4. 2 TIS 编码方式
TIS 应使用(76,152)极化码进行编码,其中信息子通道的位置由向量[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中的0 来确定。
标准极性编码后,应通过选择按1 ~ 112 索引位和129 ~ 168 索引位,将码字从256 位缩减到
152 位。
A. 4. 3 位置
有100 个载波(其中MIS 有48 个、TIS 有52 个)分别用于MIS 传输和TIS 传输,表A. 11 和表A. 12
列出了这些载波的位置。
表A. 11 模式A(带宽1 kHz、3 kHz、5 kHz、10 kHz)中MIS 和TIS 载波位置
符号载波编号
2 -10, -8, -6, -4, -2,2,4,6,8,10
3 -10, -8, -6, -4, -2,2,4,6,8,10
4 -10, -8, -6, -4, -2,2,4,6,8,10
5 -10, -8, -6, -4, -2,2,4,6,8,10
6 -10, -8, -6, -4, -2,2,4,6,8,10
7 -10, -8, -6, -4, -2,2,4,6,8,10
8 -10, -8, -6, -4, -2,2,4,6,8,10
9 -10, -8, -6, -4, -2,2,4,6,8,10
10 -10, -8, -6, -4, -2,2,4,6,8,10
11 -10, -8, -6, -4, -2,2,4,6,8,10
21
JT / T 1255—2025
表A. 12 模式B(带宽1 kHz)中MIS 和TIS 载波位置
符号载波编号
2 -8, -6, -4, -2,2,4,6,8
3 -8, -6, -4, -2,2,4,6,8
4 -8, -6, -4, -2,2,4,6,8
5 -8, -6, -4, -2,2,4,6,8
6 -8, -6, -4, -2,2,4,6,8
7 -8, -6, -4, -2,2,4,6,8
8 -8, -6, -4, -2,2,4,6,8
9 -8, -6, -4, -2,2,4,6,8
10 -8, -6, -4, -2,2,4,6,8
11 -8, -6, -4, -2,2,4,6,8
12 -8, -6, -4, -2,2,4,6,8
13 -8, -6, -4, -2,2,4,6,8
14 -4, -2,2,4
A. 5 数据流
A. 5. 1 DS 结构
DS 包含的信息文件应采用分组模式传输,并应符合附录D 的规定。在分组模式下,DS 应由一系列
分组数据包组成。分组数据包的结构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报头:32 bit,编码方式符合表A. 13 的规定;
b) 数据段:n byte,符合附录D 的规定;
c) CRC:16 bit。
表A. 13 报头编码
参数比特数(bit) 说明及要求
数据长度12 标识一个分组的长度,单位为字节(byte)
切换位1 当分组传输的是同一文件消息时,该位应保持相同的状态;当发送不
同的消息文件第一个分组时,该位应相对于其先前状态反转
起始标志1 用来识别连续模式的特定分组包,含义见表A. 14
结束标志1 用来识别连续模式的特定分组包,含义见表A. 14
分组ID 10 指示分组的ID 编号,第1 个分组ID 为0,第2 个分组ID 为1,依次类推
分组填充指示标志1
指示数据段是否进行填充,含义如下:
0:不存在填充,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字节都是有用的;
1:存在填充,数据段的前两个字节给出数据段中有用的数据字节数
预留6 预留未来使用
22
JT / T 1255—2025
表A. 14 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编码
起始标志结束标志分组含义
0 0 一个中间分组
0 1 数据单元的最后一个分组
1 0 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分组
1 1 数据单元的唯一分组
A. 5. 2 DS 编码方式
DS 应根据不同的模式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模式A 和模式B 的DIS 编码分别应符合
表A. 15 和表A. 16 的规定。
表A. 15 模式A 下DS 的信道编码
带宽
(kHz) 子载波数导频数
数据子载
波数
调制方式TIS 和MIS
数量
消息比特信道编码
信息速率
(kbit/ s)
10 228∗14 38∗14 190∗14 4-QAM 100 2 560∗2 (2560,5120) 6. 36
10 228∗14 38∗14 190∗14 4-QAM 100 2 560∗2 (3840,5120) 9. 56
10 228∗14 38∗14 190∗14 16-QAM 100 2 560∗4 (2560,5120) 12. 72
10 228∗14 38∗14 190∗14 16-QAM 100 2 560∗4 (3840,5120) 19. 12
10 228∗14 38∗14 190∗14 64-QAM 100 2 560∗6 (2560,5120) 19. 08
10 228∗14 38∗14 190∗14 64-QAM 100 2 560∗6 (3840,5120) 28. 68
5 114∗14 271 1 325 4-QAM 100 1 224∗2 (1224,2448) 3. 02
5 114∗14 271 1 325 4-QAM 100 1 224∗2 (1836,2448) 4. 55
5 114∗14 271 1 325 16-QAM 100 1 224∗4 (1224,2448) 6. 04
5 114∗14 271 1 325 16-QAM 100 1 224∗4 (1836,2448) 9. 10
5 114∗14 271 1 325 64-QAM 100 1 224∗6 (1224,2448) 9. 06
5 114∗14 271 1 325 64-QAM 100 1 224∗6 (1836,2448) 13. 65
3 68∗14 159 793 4-QAM 100 692∗2 (692,1384) 1. 69
3 68∗14 159 793 4-QAM 100 692∗2 (1038,1384) 2. 555
3 68∗14 159 793 16-QAM 100 692∗4 (692,1384) 3. 38
3 68∗14 159 793 16-QAM 100 692∗4 (1038,1384) 5. 11
3 68∗14 159 793 64-QAM 100 692∗6 (692,1384) 5. 07
3 68∗14 159 793 64-QAM 100 692∗6 (1038,1384) 7. 665
1 22∗14 4∗14 252 4-QAM 100 152∗2 (152,304) 0. 34
1 22∗14 4∗14 252 4-QAM 100 152∗2 (228,304) 0. 53
1 22∗14 4∗14 252 16-QAM 100 152∗4 (152,304) 0. 68
1 22∗14 4∗14 252 16-QAM 100 152∗4 (228,304) 1. 06
1 22∗14 4∗14 252 64-QAM 100 152∗6 (152,304) 1. 095
1 22∗14 4∗14 252 64-QAM 100 152∗6 (228,304) 1. 59
23
JT / T 1255—2025
表A. 16 模式B 下DS 的信道编码
带宽
(kHz) 子载波数导频数
数据子载
波数
调制方式TIS 和MIS
数量
消息比特信道编码
信息速率
(kbit/ s)
10 206∗14 485 2 399 4-QAM 100 2 298∗2 (2298,4596) 5. 705
10 206∗14 485 2 399 4-QAM 100 2 298∗2 (3447,4596) 8. 578
10 206∗14 485 2 399 16-QAM 100 2 298∗4 (2298,4596) 11. 41
10 206∗14 485 2 399 16-QAM 100 2 298∗4 (3447,4596) 17. 155
10 206∗14 485 2 399 64-QAM 100 2 298∗6 (2298,4596) 17. 115
10 206∗14 485 2 399 64-QAM 100 2 298∗6 (3447,4596) 25. 733
5 102∗14 243 1 185 4-QAM 100 1 084∗2 (1084,2168) 2. 67
5 102∗14 243 1 185 4-QAM 100 1 084∗2 (1626,2168) 4. 025
5 102∗14 243 1 185 16-QAM 100 1 084∗4 (1084,2168) 5. 34
5 102∗14 243 1 185 16-QAM 100 1 084∗4 (1626,2168) 8. 05
5 102∗14 243 1 185 64-QAM 100 1 084∗6 (1084,2168) 8. 01
5 102∗14 243 1 185 64-QAM 100 1 084∗6 (1626,2168) 12. 075
A. 5. 3 LDPC 编码
DS 的纠错编码应采用LDPC 编码,宜用奇偶校验矩阵(H)来唯一定义。H 可以表示为公式(A. 1)
的指数矩阵:
H =
p0,0 p0,1 … p0,N-M 0 … - 1 - 1 - 1
p1,0 p1,1 … … 0 0 … - 1 - 1
… … … p1,N-M … … … … - 1
pM-2,0 pM-2,1 … … - 1 … 0 0 - 1
pM-1,0 pM-1,1 … pM-1,N-M - 1 - 1 … 0 0
é
ë
êêêêêêê
ù
û
úúúúúúú
………(A. 1)
式中:
-1 ———L × L 的零矩阵;
0 ———L 阶单位矩阵;
Pi,j ———表示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该元素为由L 阶单位矩阵向右移位Pi ,j 所得到的置换矩阵。
上述具有双对角线特性的校验矩阵(H)可以按照公式(A. 2)分为信息块(Hs )与校验块(Hp )两个
部分。
H = [Hs Hp ] …………………………(A. 2)
式中:
H ———校验矩阵;
Hs———信息块,为M × L 行、(N - M) × L 列矩阵;
Hp———校验块,为M × L 阶方阵。
经过纠错编码后的码字(C )也可以按照公式(A. 3)分成信息位(S)和校验位(P)两个部分。
C = [S P] …………………………(A. 3)
24
JT / T 1255—2025
式中:
C ———编码后的码字;
S ———信息位;
P ———校验位。
码字(C)按照公式(A. 4)给出校验方程进行解算,即可得到相应的奇偶校验位。
[HS Hp ][S P]T = 0 …………………………(A. 4)
式中:
T———矩阵的转置运算。
NAVDAT 10 kHz 模式下LDPC 的码长为5 120,编码率分别为1/2 和3/4。
1/2 编码率对应的校验矩阵(H)如下所示:
117 -1 -1 -1 -1 152 -1 -1 -1 145 -1 -1 108 -1 6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1 -1 -1 45 -1 145 -1 -1 25 -1 102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1 -1 -1 150 -1 -1 -1 -1 82 49 -1 27 -1 1 -1-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97 -1 -1 73 -1 50 -1 -1 -1 78 -1 154 -1 -1-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23 -1 -1 -1 -1 -1 -1 53 -1 101 -1 43 -1 -1 -1 118 -1-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7 -1 -1 -1 123 -1 93 -1 -1 103 -1 157 -1-1 -1 -1 -1 0 0 -1 -1 -1 -1 -1-1-1 -1 -1
-1 -1 120 -1 -1 -1 -1 -1 -1 10 -1 155 31 7 -1 -1 -1-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4 -1 16 152 -1 -1 -1 3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66 -1 -1 -1 20 -1 71 -1 -1 -1 93 70 -1 -1-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44 -1 -1 112 -1 -1 -1 -1 -1 107 -1 114 -1 11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12 -1 -1 21 -1 -1 132 -1 3 -1 104 -1-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65 -1 -1 -1 -1 -1 -1 -1 -1 102 90 -1 103 -1 94 -1 -1-1-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7 -1 101 -1 74 -1 -1 55 -1-1 -1-1 -1 -1 -1-1 -1-1 -1 -1 0 0 -1 -1
-1 87 -1 -1 -1 -1 -1 92 -1 137 -1 -1 -1 105 40 -1-1-1 -1-1 -1 -1 -1 -1 -1 -1 -1-1 -1 0 0 -1
-1 -1 141 -1 -1 -1 -1 -1 38 -1 80 0 -1 -1 0 -1-1-1 -1 -1-1 -1 -1-1 -1-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23 -1 -1 0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é
ë
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
ù
û
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ú
3/4 编码率对应的校验矩阵(H)如下所示:
3 -1 -1 -1 120 -1 11 133 -1 -1 19 126 -1 -1 -1 143 142 -1 -1 116 144 -1 18 1 0 -1 -1 -1 -1 -1 -1
-1 12 13 -1 -1 157 -1 -1 -1 87 -1 -1 -1 32 -1 -1 -1 52 94 118 -1 86 -1 -1 0 0 -1 -1 -1 -1 -1
76 -1 -1 75 -1 -1 74 -1 28 -1 -1 -1 94 138 -1 -1 13 73 119 -1 -1 4 90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4 -1 51 -1 -1 -1 -1 117 -1 93 -1 103 -1 2 5 60 153 -1 0 -1 -1 0 0 -1 -1 -1
-1 23 -1 106 7 -1 -1 -1 143 16 -1 101 -1 -1 -1 126 -1 122 -1 111 -1 29 120 -1 -1 -1 -1 0 0 -1 -1
39 -1 21 -1 -1 0 -1 0 -1 -1 124 -1 -1 0 -1 70 -1 109 -1 0 24 -1 116 -1 -1 -1 -1 -1 0 0 -1
-1 159 -1 -1 57 -1 -1 -1 48 -1 0 76 -1 -1 7 -1 95 -1 18 -1 38 -1 80 -1 -1 -1 -1 -1 -1 0 0
-1 -1 43 0 -1 -1 25 -1 -1 50 -1 -1 3 -1 0 -1 42 150 0 -1 143 0 -1 1 -1 -1 -1 -1 -1 -1 0
é
ë
êêêêêêêêêê
ù
û
úúúúúúúúúú
在映射之前,编码的DS 比特序列应在时间和频率上进行交织。
A. 6 CRC 校验
对于DS 中的比特错误检测,应在每个DS 结束时计算16 位CRC,生成器多项式按公式(A. 5)。G16(x) = x16 + x12 + x5 + 1 …………………………(A. 5)
式中:
G16(x)———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对于MIS 和TIS 中的比特错误检测,应在每个MIS 或TIS 结束时计算8 位CRC,生成器多项式按公
式(A. 6)。
25
JT / T 1255—2025
G8(x) = x8 + x4 + x3 + x2 + 1 …………………………(A. 6)
式中:
G8(x)———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A. 7 接收扫描可能性的顺序
为正确接收分配给不同国家或区域的NAVDAT 频率,接收机采用扫描功能。应通过扫描频率监测
广播之前电台所发射预信号的接收情况。
为确保接收机扫描功能的正常运行,在NAVDAT 广播之前,国家或区域NAVDAT 海岸站的发射机
应按照图A. 2 给出的扫描序列结构,在400 ms 内传输一系列已知数据,重复8 次,总持续时间为3. 2 s。
图A. 2 扫描序列结构
为简化NAVDAT 广播的接收机解调,已知数据应使用与后续NAVDAT 广播相同的带宽和星座,并
应使用长度为1 的超帧模式。
为评估BER,使用多项式(A. 7),并用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数据填充DS。移位寄存器的每个
信元都应在序列开始被预置为逻辑1,并且PRBS 序列的开始与每个帧的开始同步。
P(x) = x20 + x17 + 1 …………………………(A. 7)
式中:
P(x) ———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已知数据中包含的任何文本消息都应使用本国语言和英语。
26
JT / T 1255—2025
附 录 B
(规范性)
调制解调技术
B. 1 OFDM 参数定义
NAVDAT 系统应采用OFDM 技术。从频域看,无线电传输信道的带宽分割成多个子载波;从时域
看,无线电传输信道的占用按照形成OFDM 符号的时间排列。一个OFDM 单元等效于OFDM 符号中的
一个子载波。OFDM 单元示意见图B. 1。
标引序号说明:
1———OFDM 单元;
2———OFDM 符号;
3———子载波。
图B. 1 OFDM 单元示意
在有效长度为Tu 的OFDM 符号中插入保护间隔(Td ),可以减轻多径效应,从而减少符号间的干
扰。OFDM 符号长度(Ts )按照公式(B. 1)进行计算。Ts = Tu + Td …………………………(B. 1)
式中:
Ts ———OFDM 符号长度;
Tu ———OFDM 符号有效长度;
Td ———保护间隔。
将多个OFDM 符号串接起来以构成OFDM 帧,OFDM 帧的长度为Tf 。OFDM 帧时域示意见图B. 2。
标引序号说明:
1———OFDM 符号。
图B. 2 OFDM 帧时域示意
27
JT / T 1255—2025
B. 2 同步
某些OFDM 符号的子载波可携带导频信号。携带导频信息允许接收机:
a) 监测是否接收到信号;
b) 估算频率偏移;
c) 估算无线电传输信道。
导频信号的数量取决于期望的信号鲁棒性。携带导频信号的OFDM 符号示意见图B. 3。
标引序号说明:
1———OFDM 符号;
2———导频信号。
图B. 3 携带导频信号的OFDM 符号示意
每帧OFDM 符号中的导频信号的分布示意见图B. 4 和图B. 5,每个OFDM 头帧的第一个符号都应
由组成同步头的同步信号序列填充,同步信号作为时间基准为接收机提供同步。
图B. 4 模式A 导频信号分布示意
图B. 5 模式B 导频信号分布示意
28
JT / T 1255—2025
表B. 1 和表B. 2 给出了OFDM 符号中以2-QAM(BPSK)调制的导频信号值。
表B. 1 模式A 导频序列
子载波数导频序列
22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3 -1 1 -1 1
表B. 2 模式B 导频序列
子载波数导频序列
20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1 -1 1 -1 1 -1 1 1 1 -1 1
19 -1 1 -1 1
B. 3 能量扩散编码生成器
能量扩散是为了避免信号模式的发射导致不期望的规律性。在信道编码之前,应使用PRBS 进行
模2 对能量扩散加扰器的各个输入进行加扰。PRBS 为图B. 6 中的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输出应使
用9 次多项式(B. 2)计算。
P(x) = x 9 + x 5 + 1 …………………………(B. 2)
式中:
P(x)———输出函数;
x ———输入变量。
图B. 6 PRBS 生成器
29
JT / T 1255—2025
附 录 C
(规范性)
NAVDAT 广播消息主题及编码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见表C. 1。
表C. 1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
主题消息代码消息分类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编码是否可拒收
123
4
567
航行警告
分区警告000001 N
海岸警告000010 N
本地警告(仅针对国内NAVDAT 业务) 000011 N
漂流危险(包括沉船、冰、水雷、集装箱、其
他长度超过6 m 的大型物品等) 000100 N
保留000101 -
保留000110 -
手头没有任何消息000111 N
89
10
11
12
13
14
航行警告-定位系
统无线电导航业务和
岸基水上安全信息无
线电或卫星业务出现
重大故障
GNSS 和RNSS 001000 N
LORAN 和eLORAN 001001 N
差分校正信息001010 N
在ECDIS 内发现的操作异常,包括ENC
问题001011 -
正在进行搜救(SAR)和防污染作业的区域
(为避开此类区域) 001100 N
保留001101 -
保留001110 -
15
16
17
航行警告-海盗和
持械抢劫行为
针对船舶的海盗和持械抢劫行为001111 N
海盗攻击图表010000 N
保留010001 -
18
19
航行警告-海啸和
其他自然现象警告
海啸警告/ 海平面异常变化010010 N
保留010011 -
20
21
22
23
航行警告-安全相
关信息和安全等级区
域图
安全相关信息010100 N
安全等级区域图010101 N
保留010110 -
保留010111 -
24
25
26
航行警告-IHR 的
实施
WHO 健康咨询信息011000 N
疫情警告011001 N
保留011010 -
30
JT / T 1255—2025
表C. 1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续)
主题消息代码消息分类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编码是否可拒收
27
28
29
30
31
32
33
气象信息
气象警告(包括热带气旋、风暴、烈风警告) 011011 N
气象简报(包括天气图) 011100 Y
气象预报011101 Y
潮流和潮汐011110 Y
浪高和方向011111 Y
保留100000 N
保留100001 N
34
35
36
37
冰情报告
冰情图或冰况预报100010 Y
冰山100011 Y
极地道路信息100100 Y
破冰船巡逻信息100101 Y
38
39
40
41
42
43
搜救相关的信息
MAYDAY RELAY 100110 N
船舶逾期(失踪船舶的描述和/ 或图片) 100111 N
搜救协调(对参与搜救行动的船舶) 101000 N
搜救样式(适用于参与搜救行动的船舶) 101001 N
保留101010 -
保留101011 -
44 其他安全相关的信
息-领航业务 领航业务信息101100 Y
45 拖船业务 拖船业务信息101101 Y
46
47
48
港口支持业务
潮汐的时间和高度101110 Y
本地港口信息101111 Y
水文和环境信息110000 Y
49
50
51
VTS
VTS 信息110001 Y
保留110010 -
保留110011 -
52
53 污染 污染信息110100 -
污染图110101 -
54
55
其他信息-AIS 和
LRIT 消息
AIS 110111 Y
LRIT 111000 Y
56
57 海图和出版物业务 电子海图和出版物修正111001 Y
电子海图和出版物更新111010 Y
58
59
60
捕鱼信息(仅有关
于国内NAVDAT 业
务的信息)
规则111011 Y
特殊地图111100 Y
捕捞配额信息111101 Y
31
JT / T 1255—2025
表C. 1 NAVDAT 消息类型编码(续)
主题消息代码消息分类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编码是否可拒收
61
62 经加密的消息 接收一个经加密的消息111110 -
更新接收机软件111111 N
注:N 表示为不可拒收;Y 表示为可拒收。
NAVDAT 广播中的信息按消息类型分组为1 ~63 种主题消息代码。
接收机使用主题消息代码来识别表C. 1 中列出的不同类型的消息(来自存储的信息表)。
接收机的软件/ 固件应能被更新。应通过使用适当的接口或接收消息63(更新接收机软件)来执行
更新。
32
JT / T 1255—2025
附 录 D
(规范性)
消息文件结构和广播模式
D. 1 消息文件结构
消息文件应添加文件头,文件头和消息文件共同构成数据单元,数据单元应分解为多个分组数据包
进行传输,消息文件结构如图D. 1 所示。
图D. 1 消息文件结构
文件头的数据段结构应符合表D. 1 的规定。
表D. 1 文件头的数据段结构
参数比特数(bit) 要求/ 说明
广播模式2
00:通播;
01:选播-坐标;
10:组播-群呼标识格式;
11:单播
33
JT / T 1255—2025
表D. 1 文件头的数据段结构(续)
参数比特数(bit) 要求/ 说明
广播模式描述(当
广播模式为00、01 和
10)
36
1)当广播模式为00 时,广播模式描述所有位均为0;
2)当广播模式为01 或10 时,根据ITU-R M. 493 建议书,编码为9 位数字,每
位数字位4 bit,共36 bit
广播模式描述(当
广播模式为11) 512 符合D. 2 的规定
优先级(消息等级) 2
00:常规;
01:安全;
10:紧急;
11:遇险
消息主题6 消息主题代码对应的消息类型编码符合表C. 1 的规定
消息计数10 1 ~999
播发计数4 表示当前为第几次播发,有效值为1 ~15
数据长度24 数据段的总长度,单位为字节(byte),范围1 ~16 777 216
总数据包数10 数据段的总长度,单位为数据包,范围1 ~1 024
文件长度16 消息文件的总长度,单位为字节(byte),范围1 ~65 535
预留16 预留未来使用
校验位16 CRC16 计算范围从广播模式到预留字段的结束
D. 2 广播模式
广播模式应符合表D. 2。
表D. 2 广播模式描述
广播模式比特编码广播模式描述比特数(bit) 说明
通播00 36 —
单播01 36 船舶MMSI
组播10 36 船舶ID 组(主要或次要)
选播11 512 特定区域的地理坐标a
a 在特定区域的选择性广播的情况下,该地理区域定义如下:
a)服务器分配区域编号,编号由字母(Z)和顺序号(01 ~99)组成;
b)该区域由4 个地理点确定,单位为度分秒(DMS),从最高点开始,顺时针旋转(纬度和经度);
c)“ + ”表示北纬和东经;
d)“ - ”表示南纬和西经。
示例:特定区域(区域编号Z01)的地理坐标:
位置1:47°42′22″ N 和137°28′59″ E
位置2:37°50′24″ N 和139°00′10″ E
位置3:32°04′57″ N 和129°29′05″ E
34
JT / T 1255—2025
位置4:33°04′56″ N 和127°30′28″ E
则该特定区域定义为: Z01 +474222 +1372859 +375024 +1390010 +320457 +1292905 +330456 +1273028
服务器将此文本转换为二进制:
01011010 00110000 00110001 00100000 00101011 00110100 00110111 00110100 00110010 00110010 00110010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1 00110111 00110010 00111000 00110101 00111001 00101011 00110011 00110111 00110101
00110000 00110010 00110100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1 00111001 00110000 00110000 00110001 00110000 00101011
00110011 00110010 00110000 00110100 00110101 00110111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0 00111001 00110010 00111001
00110000 00110101 00101011 00110011 00110011 00110000 00110100 00110101 00110110 00101011 00110001 00110010
00110111 00110011 00110000 00110010 00111000
共计512 字节。
35
JT / T 1255—2025
参考文献
[1] Recommendation ITU-R M. 2010-2 Characteristics of a digital system,referred to as navigational data
for broadcasting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 in the 500
kHz band
[2] Recommendation ITU-R M. 2058 Characteristics of a digital system,referred to as navigational data for
broadcasting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 in the maritime HF frequency
band
[3] Recommendation ITU-R P. 368-10 Ground-wave propagation prediction method for frequencies between
10 kHz and 30 MHz
[4] Recommendation ITU-R P. 372-16 Radio noise
[5] Report ITU-R M. 2201-0 Utilization of the 495-505 kHz band by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for the
digital broadcasting of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s
[6] Report ITU-R M. 2443-0 NAVDAT Guidelines
[7] ETSI ES 201 980 Digital radio mondiale (DRM);System Specification
[8] IHO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9] IMO Resolution MSC. 148(77) Adoption of the revised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narrow-band directprinting
telegraph equipment for the reception of navigational and meteorological warnings and urgent information
to ships (NAVTEX)
[10] IMO Resolution MSC. 302(87) Adoption of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Bridge Alert Management
[11] IMO SOLAS/ CONF. 3V34 Consideration And Ado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ISPS) Code
36
JT / T 1255—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