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349-2025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349—2025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atelliteNavigationInterference
SimulationSources
2025-11-05发布2026-05-0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卫星导航应用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湖南卫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
本规范委托全国卫星导航应用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2349—2025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刘寒遥(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胡 浩(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许 原(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张勇虎(湖南卫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 泽(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李 萌(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李 霞(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
JJF2349—2025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1)
4 概述…………………………………………………………………………………… (1)
5 计量特性……………………………………………………………………………… (2)
5.1 射频信号………………………………………………………………………… (2)
5.2 发射功率………………………………………………………………………… (2)
5.3 频谱纯度………………………………………………………………………… (2)
5.4 误差矢量幅度…………………………………………………………………… (2)
5.5 干扰特性………………………………………………………………………… (2)
5.6 1PPS定时误差………………………………………………………………… (2)
6 校准条件……………………………………………………………………………… (2)
6.1 环境条件………………………………………………………………………… (2)
6.2 校准用设备……………………………………………………………………… (3)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 校准项目………………………………………………………………………… (4)
7.2 校准方法………………………………………………………………………… (4)
8 校准结果表达………………………………………………………………………… (11)
9 复校时间间隔………………………………………………………………………… (12)
附录A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13)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6)
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7)
Ⅰ
JJF2349—2025
引 言
JJF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
定义》和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
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2349—2025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欺骗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40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
JJF147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校准规范
GB/T394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模拟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干扰初始化时间 interferenceinitializationtime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从开机至完成采集星历、校时后,达到可仿真干扰信号状态所
持续的时间。
注:单位为s。
3.2 干扰生效时间 effectivetimeofinterference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开始仿真干扰信号,到GNSS导航接收机出现位置偏差所需
要的时间。
注:单位为s。
3.3 时间干扰误差 timeinterferenceerror
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在被干扰状态下解算的时间偏差值,与卫星导航干扰
模拟源设定的干扰时间值之差。
注:单位为ns。
4 概述
欺骗式GNSS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以下简称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生成与真实
导航信号相关的欺骗信号,并通过仿真的欺骗信号对卫星导航接收机进行干扰,用于改
变卫星导航接收机解算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模拟源。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主要由授时模块、时钟模块、信号生成模块和数学仿真和控制
模块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时钟模块提供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的时间频率基准,
授时模块通过捕获真实导航信号获取当前时间和星历,数学仿真模块依据时间、星历和
位置等信息进行计算并生成控制信号,由信号生成模块生成与当前时刻相关的导航干扰
信号,并由干扰信号输出端口输出。
1
JJF2349—2025
图1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原理图
5 计量特性
5.1 射频信号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最大允许误差:±100Hz;
信号带宽:≥2.046MHz。
5.2 发射功率
功率范围:(-70~0)dBm;
功率分辨力:优于0.5dB;
功率最大允许误差:±2dB。
5.3 频谱纯度
谐波抑制:(-60~-20)dBc;
非谐波抑制:(-60~-30)dBc;
相位噪声:(-90~-60)dBc/Hz (频偏10Hz);
(-100~-65)dBc/Hz (频偏100Hz);
(-110~-70)dBc/Hz (频偏1kHz);
(-120~-80)dBc/Hz (频偏10kHz);
(-130~-85)dBc/Hz (频偏100kHz)。
5.4 误差矢量幅度
误差矢量幅度:<20%。
5.5 干扰特性
干扰初始化时间:<300s;
干扰生效时间:<75s;
时间干扰误差:<2μs。
5.6 1PPS定时误差
1PPS定时误差:≤300ns。
注:以上技术指标不做合格性判定,仅提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2
JJF2349—2025
6.1.1 环境温度:(23±5)℃。
6.1.2 相对湿度:≤80%。
6.1.3 供电电源:(220±11)V,(50±1)Hz。
6.1.4 其他: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及机械振动。
6.2 校准用设备
6.2.1 功率计
频率范围:50MHz~3.6GHz;
功率范围:-70dBm~20dBm;
最小分辨力:0.01dB;
最大允许误差:±0.3dB。
6.2.2 测量接收机
频率范围:10MHz~3.6GHz;
功率范围:-120dBm~-30dBm,最大允许误差:±2dB;
-30dBm~0dBm,最大允许误差:±0.5dB。
6.2.3 频谱分析仪
频率范围:10MHz~3.6GHz;
功率范围:-120dBm~-30dBm,最大允许误差:±3dB;
-30dBm~10dBm,最允许误差:±1dB。
6.2.4 相位噪声测量系统
频率范围:10MHz~3.6GHz;
频偏范围:1Hz~1MHz;
本底相位噪声:优于被校模拟源10dB。
6.2.5 计时装置
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2s (k=2)。
6.2.6 时间间隔测量仪
测量范围:1ns~1000ms;
测量不确定度优于2ns (k=2)。
6.2.7 矢量信号分析仪
频率范围:20Hz~3.6GHz;
解调分析带宽:120MHz。
6.2.8 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
内部延迟已校准,不确定度优于20ns (k=2)。
6.2.9 GNSS导航接收机
支持接收GNSS卫星导航信号,可单频点定位解算;
定位偏差:2m;
定位精密度(2σ):2m。
6.2.10 功分器
频率:1GHz~3.6GHz;
3
JJF2349—2025
驻波比:≤1.5。
6.2.11 合路器
频率:1GHz~3.6GHz;
驻波比:≤1.5。
6.2.12 参考时间频率源
输出5 MHz/10 MHz、1PPS信号,5 MHz/10 MHz相对频率偏差:优于±1×
10-10,稳定度应优于5×10-12/s;1PPS信号不确定度应优于40ns (k=2)。
6.2.13 GNSS导航模拟源
支持模拟GNSS导航信号;
功率:输出范围(-130~-50)dBm (带内功率);最大允许误差:±2dB。
伪距分辨力:≤0.05m。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 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1。
表1 校准项目表
序号校准项目名称条款
1 射频信号7.2.1
2 发射功率7.2.2
3 频谱纯度7.2.3
4 误差矢量幅度7.2.4
5 干扰特性7.2.5
6 1PPS定时误差7.2.6
7.2 校准方法
7.2.1 射频信号
7.2.1.1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
仪器连接如图2所示。
图2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校准示意图
4
JJF2349—2025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颗卫星信号功率为-20dBm 的单载
波信号;
c)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射频信号载波频率fm;
d)根据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输出射频信号载波频率标称值f0及公式(1),计算射
频信号载波频率误差Δfc,作为射频信号载波频率误差校准值。
Δfc=f0-fm (1)
式中:
Δfc———射频信号载波频率误差,MHz;
f0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标称值,MHz;
fm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测量值,MHz。
7.2.1.2 信号带宽
仪器连接如图3所示。
图3 信号带宽校准示意图
图4 信号带宽示意图
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扩频信号,功率设定为0dBm。
使用频谱分析仪记录输出信号完整曲线,如图4分别读取f0左右两侧功率最低时
的频率fR和fL,按公式(2)计算fbw作为信号带宽校准值。
fbw=fR-fL (2)
式中:
fbw———信号带宽,MHz;
5
JJF2349—2025
fR ———中心频率右侧功率最小处频率,MHz;
fL ———中心频率左侧功率最小处频率,MHz。
7.2.2 发射功率
7.2.2.1 功率范围
仪器连接如图5所示。
图5 发射功率校准示意图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载波信号;
c)根据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输出信号功率范围指标,设置信号最大功率和最小功
率,利用功率计或测量接收机进行测量并记录,作为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输出信号功率
范围校准值。
7.2.2.2 功率分辨力
仪器连接如图5所示。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载波信号;
c)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功率范围内,设置初始信号功率,利用功率计或测量接
收机进行测量并记录,根据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功率分辨力指标增加或减少信号功率,
利用功率计或测量接收机进行测量并记录,与原记录值相减,差值作为功率分辨力校
准值。
7.2.2.3 功率误差
仪器连接如图5所示。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载波信号;
c)根据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输出信号功率范围指标,在功率范围内,挑选至少
5个校准功率点,功率计或测量接收机测量相应功率值Pm并记录;
d)根据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输出信号功率标称值P0和公式(3),计算功率误差
ΔP ,作为功率误差校准值。
ΔP =P0-Pm (3)
式中:
ΔP ———功率误差,dB;
6
JJF2349—2025
P0 ———干扰信号功率输出值,dBm;
Pm ———干扰信号功率测量值,dBm。
7.2.3 频谱纯度
7.2.3.1 谐波抑制
仪器连接如图3所示。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载波信号;
c)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输出信号,读取载波功率P1及其二次和三次谐波功率P2
和P3;
d)利用公式(4),计算谐波抑制水平H2和H3,作为谐波抑制校准值。
H2=P2-P1;H3=P3-P1 (4)
式中:
H2———二次谐波抑制,dBc;
H3———三次谐波抑制,dBc;
P1 ———载波功率测量值,dBm;
P2 ———二次谐波功率测量值,dBm;
P3 ———三次谐波功率测量值,dBm。
7.2.3.2 非谐波抑制
仪器连接如图3所示。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载波信号;
c)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输出信号,读取载波功率P1和相应频带内(频偏参考技术
说明书)偏离载波功率Pm;
d)利用公式(5)计算非谐波抑制水平H m,作为非谐波抑制校准值。
H m=Pm-P1 (5)
式中:
H m———非谐波抑制,dBc;
P1 ———载波功率测量值,dBm;
Pm ———偏离载波(偏离载波的频率值为技术说明书规定值)功率测量值,dBm。
7.2.3.3 相位噪声
仪器连接如图6所示。
7
JJF2349—2025
图6 相位噪声校准示意图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载波信号;
c)使用相位噪声测试系统或频谱仪测量输出信号,读取相应频偏处的相位噪声,
作为相位噪声校准值。
7.2.4 误差矢量幅度
仪器连接如图7所示。
图7 误差矢量幅度校准示意图
a)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b)设置卫星和载体均为静态,仿真单通道单颗卫星信号,调制方式为BPSK 单
Ⅰ路;
c)矢量信号分析仪(载频、功率电平、调制频率、调相相偏及检波带宽)按卫星
导航干扰模拟源说明书要求设置;
d)使用矢量信号分析仪测量信号误差矢量幅度(EVM)值,作为EVM 校准值。
7.2.5 干扰特性
7.2.5.1 干扰初始化时间
仪器连接如图8所示。
8
JJF2349—2025
图8 干扰初始化时间校准示意图
使用计时装置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从开机到完成星历采集、校时、定位,达到
卫星导航干扰源初始化完成状态的所需时间,作为干扰初始化时间校准值。
7.2.5.2 干扰生效时间
仪器连接如图9所示。
图9 干扰生效时间校准示意图
a)启动GNSS导航模拟源,播发功率为-100dBm 的静态GNSS导航信号;
b)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c)启动GNSS导航接收机,设置工作频点与待校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的频点一致;
d)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设置仿真位置干扰信号(高程偏差100m),仿真信号功率
为-70dBm;
e)GNSS导航接收机正常接收信号后,用计时装置测量从仿真干扰信号输出,到
GNSS导航接收机定位高程改变10m 所需时间,作为干扰生效时间校准值。
7.2.5.3 时间干扰误差
仪器连接如图10所示。
9
JJF2349—2025
图10 时间干扰误差校准示意图
a)启动GNSS导航模拟源,播发功率为-100dBm 的静态GNSS导航信号;
b)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选择待测导航系统和频点;
c)启动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设置工作频点与待校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的
频点一致,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接收信息3min后,开始测量1PPS的时间差
(闸门时间1s),连续测量100组数据,取平均值ΔT1;
d)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设置仿真时间干扰信号ΔT2 (偏差1 ms),信号功率
-70dBm;
e)输出仿真干扰信号,等待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被干扰达到目标偏差后
(干扰后测量1PPS时差变化值达到1ms),使用时间间隔测量装置测量1PPS的时间差
(闸门时间1s),连续测量100组数据,取平均值ΔT3,按公式(6)计算时间干扰测量
值ΔT4;
ΔT4= ΔT1-ΔT3 (6)
式中:
ΔT4———时间干扰测量值,ns;
ΔT1———干扰前测量1PPS时差值的均值,ns;
ΔT3———干扰后测量1PPS时差值的均值,ns。
f)计算ΔT4与ΔT2 (1ms)差值,取绝对值作为时间干扰误差校准值。
7.2.6 1PPS定时误差
仪器连接如图11所示。
10
JJF2349—2025
图11 1PPS定时误差校准示意图
a)启动GNSS导航模拟源,播发功率为-100dBm 的静态GNSS导航信号;
b)启动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初始化完成后开始校准;
c)由时间间隔测量仪测量得到被校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1PPS与参考时间频率源
24h的时差数据(闸门时间1s),计算平均值,取绝对值作为定时误差。
8 校准结果表达
卫星导航干扰模拟源校准后,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接收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11
JJF2349—2025
9 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
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
间间隔。
12
JJF2349—2025
附录A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证书编号:
委托单位: 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制造单位: 校准依据:
校准所使用的主要计量标准:
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有效期至
检测地点: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校准项目
A.1 射频信号
射频信号记录格式见表A.1和表A.2。
表A.1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
频点载波频率测量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表A.2 信号带宽
频点fL频率fR频率信号带宽测量不确定度
A.2 发射功率
发射功率记录格式见表A.3~表A.5。
表A.3 功率范围
频点最大值最小值测量不确定度
13
JJF2349—2025
表A.4 功率分辨力
频点设置值测量值差值分辨力测量不确定度
表A.5 功率误差
频点设置值测量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A.3 频谱纯度
频谱纯度记录格式见表A.6~表A.8。
表A.6 谐波抑制
频点载波功率P1
谐波功率Hn(dBc)
P2 P3 二次谐波三次谐波
测量不确
定度
表A.7 非谐波抑制
频点载波功率P1 Pm H m(dBc) 测量不确定度
表A.8 相位噪声
频点
相位噪声/(dBc/Hz)
10Hz 100Hz 1kHz 10kHz 100kHz
测量不确定度
A.4 误差矢量幅度
误差矢量幅度记录格式见表A.9。
表A.9 误差矢量幅度
频点EVM/% 测量不确定度
14
JJF2349—2025
A.5 干扰特性
干扰特性记录格式见表A.10~表A.12。
表A.10 干扰初始化时间
干扰初始化时间测量不确定度
表A.11 干扰生效时间
频点干扰生效时间测量不确定度
表A.12 时间干扰误差
频点干扰时间测量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A.6 1PPS定时误差
1PPS定时误差记录格式见表A.13。
表A.13 1PPS定时误差
频点测试时长1PPS定时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15
JJF2349—2025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B.1 射频信号
B.1.1 射频信号载波频率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B.1.2 信号带宽
频点()带宽:
测量不确定度:
B.2 发射功率
B.2.1 功率范围:
测量不确定度:
B.2.2 功率分辨力:
测量不确定度:
B.2.3 功率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B.3 频谱纯度
B.3.1 谐波抑制:
测量不确定度:
B.3.2 非谐波抑制:
测量不确定度:
B.3.3 相位噪声:
测量不确定度:
B.4 误差矢量幅度:
测量不确定度:
B.5 干扰特性
B.5.1 干扰初始化时间:
测量不确定度:
B.5.2 干扰生效时间:
测量不确定度:
B.5.3 时间干扰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B.6 1PPS定时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16
JJF2349—2025
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1 射频信号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C.1.1 射频信号频率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1)计算得出:
uc(x1)=u(Δfm) (C.1)
式中:
u(Δfm)———Δfm的标准不确定度,Hz。
Δfm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见表C.1,其中频谱仪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源的GPSL1频
点(1575.42MHz)的卫星导航干扰源频率值6次重复性结果为1Hz。
表C.1 Δfm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Hz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Hz
频谱仪B 2 矩形3 1.2
时基参考B 2 矩形3 1.2
测量重复性A ——— ——— ——— 1.0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u(Δfm)=1.97Hz,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
定度uc(x1)=2.0Hz,扩展不确定度为U(x1)=4Hz(k=2)。
C.1.2 信号带宽
C.1.2.1 测量模型
射频信号带宽由公式(C.2)表示:
Δf=ΔfR-ΔfL (C.2)
式中:
Δf ———信号带宽,MHz;
ΔfR———中心频率右侧功率最小处频率,MHz;
ΔfL———中心频率左侧功率最小处频率,MHz。
C.1.2.2 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ΔfL或ΔfR标准不确定度彼此完全正相关,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3)
计算得出:
uc(Δf)=u(ΔfL)+u(ΔfR) (C.3)
式中:
u(ΔfL)———ΔfL的标准不确定度,Hz;
u(ΔfR)———ΔfR的标准不确定度,Hz。
ΔfR或ΔfL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参考表C.1,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Δf)=4Hz,扩展不确定度U(Δf)=8Hz(k=2)。
17
JJF2349—2025
C.2 功率控制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C.2.1 功率范围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4)计算得出:
uc(x2)=u(P) (C.4)
式中:
u(P)———P 的标准不确定度,dB。
P 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见表C.2,其中功率计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源GPSL1频点
-20dBm 的功率6次重复性结果为0.01dB。
表C.2 P 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dB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dB
功率计B 0.03 矩形3 0.017
失配B 0.02 U 形2 0.014
测量重复性A ——— ——— ——— 0.01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u(P)=0.024dB,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
度uc(x2)=0.024dB,扩展不确定度U(x2)=0.05dB (k=2)。
C.2.2 功率分辨力
C.2.2.1 测量模型
功率分辨力校准测量由公式(C.5)表示:
PX=P1-P0 (C.5)
式中:
PX———功率力,dB;
P1 ———功率计在模拟源调整信号功率后测量值,dBm;
P0 ———功率计在模拟源调整信号功率前测量值,dBm。
C.2.2.2 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6)计算得出:
uc(PX)= u2(P1)+u2(P0) (C.6)
式中:
u(P1)———P1的标准不确定度,dB;
u(P0)———P0的标准不确定度,dB。
P1和P0 不确定度来源同C.2.1,故得到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PX)=0.033dB,扩展不确定度U(PX)=0.07dB(k=2)。
C.2.3 功率误差
功率误差校准不确定度评定同C.2.1。
C.3 频谱纯度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C.3.1 谐波和非谐波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7)计算得出:
18
JJF2349—2025
uc(x3)=u(H ) (C.7)
式中:
u(H )———H 的标准不确定度,dBc。
H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见表C.3,其中用频谱仪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源GPSL1频点
的谐波6次重复性结果为0.06dB。
表C.3 H 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dB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dB
频谱仪测量相对电平B 0.19 ——— ——— 0.19
失配B 0.60 ——— ——— 0.60
连接电缆B 0.20 矩形3 0.12
测量重复性A ——— ——— ——— 0.06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u(H )=0.7dB,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x3)=0.7dB,扩展不确定度U(x3)=1.4dB(k=2)。
非谐波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结果同谐波。
C.3.2 相位噪声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8)计算得出:
uc(x4)=u(PH) (C.8)
式中:
u(PH)———PH 的标准不确定度,dBc。
PH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见表C.4,其中用频谱仪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源GPSL1频
点频偏100Hz的相位噪声6次重复性结果为0.1dB。
表C.4 PH 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dB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dB
噪声测量系统测量误差B 2 矩形3 1.4
测量系统本底B 0.2 ——— ——— 0.2
参考源相位噪声B 0.2 ——— ——— 0.4
测量重复性A ——— ——— ——— 0.1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u(PH)=1.5dB,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
度uc(x4)=1.5dB,扩展不确定度U(x4)=3.0dB(k=2)。
C.4 误差矢量幅度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9)计算得出:
uc(x5)=u(EVM) (C.9)
式中:
u(EVM)———EVM 的标准不确定度。
19
JJF2349—2025
EV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见表C.5,其中用频谱仪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源GPSL1
频点的误差矢量幅度EVM 值6次重复性结果为0.02%。
表C.5 EVM 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
信噪比B 0.20 矩形3 0.12
相位噪声B 0.05 ——— ——— 0.05
矢量信号分析仪残余幅度误差B 0.30 矩形3 0.17
矢量信号分析仪残余相位误差B 0.50 矩形3 0.29
矢量信号分析仪I/Q 原点漂移B 0.07 矩形3 0.04
测量重复性A ——— ——— ——— 0.02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u(EVM)=0.36%,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
度uc(x5)=0.36%,扩展不确定度U(x5)=0.72%(k=2)。
C.5 干扰特性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C.5.1 干扰初始化时间和干扰生效时间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C.10)计算得出:
uc(x6)=u(t1) (C.10)
式中:
u(t1)———t1的标准不确定度,s。
t1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见表C.6,其中用秒表测量卫星导航干扰源干扰初始化时间
6次重复性结果为0.1s。
表C.6 t1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s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s
计时装置B 0.2 矩形3 0.12
测量重复性A ——— ——— ——— 0.1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u(t1)=0.16s,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x6)=0.16s,扩展不确定度U(x6)=0.32s(k=2)。
干扰生效时间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结果同干扰初始化时间。
C.5.2 时间干扰误差
C.5.2.1 测量模型
时间干扰测量由公式(C.11)表示:
ΔT =ΔT1-ΔT3 (C.11)
式中:
ΔT ———时间干扰测量值,ns;
ΔT1———仿真前模拟源与参考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时差,ns;
20
JJF2349—2025
ΔT3———仿真后模拟源与参考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时差,ns。
C.5.2.2 不确定度来源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ΔT1或ΔT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彼此完全正相关,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公式
(C.12)计算得出:
uc(ΔT)=u(ΔT1)+u(ΔT3) (C.12)
式中:
u(ΔT1)———ΔT1的标准不确定度,ns;
u(ΔT3)———ΔT3的标准不确定度,ns。
ΔT1或ΔT3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见表C.7,其中用时间间隔测量仪测量卫星导航干
扰源在GPSL1频点设置偏差1ms条件下6次重复性结果为2ns。
表C.7 ΔT1或ΔT3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方法值/ns 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ns
参考GNSS接收机
(时间测量型) B 10 ——— ——— 10
电缆、转接头稳定性B 1 ——— ——— 1
时间间隔测量仪B 1 ——— ——— 1
测量重复性A ——— ——— ——— 2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最终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ΔT )=
20.3ns,扩展不确定度U(ΔT)=40.6ns(k=2)。
C.6 1PPS定时误差
1PPS定时误差测量由公式(C.13)表示:
x7=t1PPS(DUT)-t1PPS(REF) (C.13)
校准不确定度可计算如下:
uc(x7)= u2(t1PPS(DUT))+u2(t1PPS(REF)) (C.14)
t1PPS(DUT)或t1PPS(REF)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见表C.8。
表C.8 t1PPS(DUT)或t1PPS(REF)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不确定来源评定方法值/ns 分布因子标准不确定度/ns
参考时间频率源B 20 ——— ——— 20
时间间隔测量仪B 1 ——— ——— 1
引出电缆延迟测量B 1 ——— ——— 1
电缆转接头稳定性B 0.1 ——— ——— 0.1
测量重复性A ——— ——— ——— ———
21
JJF2349—2025
1PPS定时误差测量结果见表C.9。
表C.9 1PPS定时误差测量结果
次数参考源1PPS定时误差/ns
1 铷原子频率标准132.8
参考以上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和实际测量结果,最终确定单次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
度uc(x7)=20.1ns,扩展不确定度U(x7)=40.2ns(k=2)。
22
JJF2349—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