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573.17—2025
代替DB37/T 509—2004
畜禽地方品种 第17部分:大蒲莲猪
Local breed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Part 17: Dapulian pig
2025 - 09 - 15发布
2025 - 10 - 15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37/T 4573《畜禽地方品种》的第17部分。DB37/T 457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百子鹅;
——第2部分:泗水裘皮羊;
——第3部分:枣庄黑盖猪;
——第4部分:莱芜黑兔;
——第6部分:沂蒙鸡;
——第7部分:莱芜猪;
——第8部分:鲁西斗鸡;
——第9部分:大尾寒羊;
——第10部分:蒙山牛;
——第11部分:烟台黑猪;
——第12部分:马踏湖鸭;
——第13部分:济宁青山羊;
——第15部分:牙山黑绒山羊;
——第16部分:五龙鹅;
——第17部分:大蒲莲猪;
——第18部分:五莲黑猪。
本文件代替DB37/T 509—2004《大蒲莲猪》,与DB37/T 509—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4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品种来源和特性(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2章、第3章);
c)
更改了体型外貌特征(见第5章,2004年版的3.1);
d)
增加了成年体重体尺(见第6章);
e)
更改了繁殖性能(见7.1,2004年版的3.2.1);
f)
增加了生长发育性能(见7.2);
g)
更改了肥育性能(见7.3,2004年版的3.2.2);
h)
增加了胴体性状(见7.4);
i)
增加了肌肉品质(见7.5);
j)
增加了测定方法(见第8章);
k)
增加了种用基本要求(见第9章);
l)
更改了营养需要量(见第10章,2004年版的附录B);
m)
删除了等级评定和评定要求(见2004年版的第4章、第5章和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4年首次发布为DB37/T 509—2004;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7/T 4573.17—2025
II
引言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开发名、特、优产品的潜在资源,是良种培育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制定畜禽地方品种标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DB37/T 4573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
第1部分:百子鹅。目的在于促进百子鹅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百子鹅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部分:泗水裘皮羊。目的在于促进泗水裘皮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泗水裘皮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3部分:枣庄黑盖猪。目的在于促进枣庄黑盖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枣庄黑盖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4部分:莱芜黑兔。目的在于促进莱芜黑兔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莱芜黑兔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5部分:鲁中山地绵羊。目的在于促进鲁中山地绵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鲁中山地绵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6部分:沂蒙鸡。目的在于促进沂蒙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沂蒙鸡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7部分:莱芜猪。目的在于促进莱芜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莱芜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8部分:鲁西斗鸡。目的在于促进鲁西斗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鲁西斗鸡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9部分:大尾寒羊。目的在于促进大尾寒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大尾寒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0部分:蒙山牛。目的在于促进蒙山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蒙山牛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1部分:烟台黑猪。目的在于促进烟台黑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烟台黑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2部分:马踏湖鸭。目的在于促进马踏湖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马踏湖鸭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3部分:济宁青山羊。目的在于促进济宁青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济宁青山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4部分:鲁北白山羊。目的在于促进鲁北白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鲁北白山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5部分:牙山黑绒山羊。目的在于促进牙山黑绒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牙山黑绒山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6部分:五龙鹅。目的在于促进五龙鹅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五龙鹅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7部分:大蒲莲猪。目的在于促进大蒲莲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大蒲莲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18部分:五莲黑猪。目的在于促进五莲黑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五莲黑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DB37/T 4573.17—2025
III
——
第19部分:莱芜黑鸡。目的在于促进莱芜黑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莱芜黑鸡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0部分:沂蒙黑山羊。目的在于促进沂蒙黑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沂蒙黑山羊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1部分:文登黑鸭。目的在于促进文登黑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文登黑鸭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2部分:中华蜜蜂。目的在于促进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中华蜜蜂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3部分:梁山黑猪。目的在于促进梁山黑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梁山黑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4部分:枣庄孙枝鸡。目的在于促进枣庄孙枝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枣庄孙枝鸡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5部分:山东小毛驴。目的在于促进山东小毛驴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山东小毛驴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6部分:烟台䅟糠鸡。目的在于促进烟台䅟糠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烟台䅟糠鸡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7部分:济宁百日鸡。目的在于促进济宁百日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济宁百日鸡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8部分:微山麻鸭。目的在于促进微山麻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微山麻鸭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
第29部分:沂蒙黑猪。目的在于促进沂蒙黑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推动沂蒙黑猪的健康养殖和开发利用。
大蒲莲猪是是我国优良华北型地方猪种,以适应性、抗病性和耐粗饲能力强,肉质鲜美、繁殖率高著称。2006年,大蒲莲猪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本文件作为《畜禽地方品种》系列标准的一部分,可为大蒲莲猪提供品种鉴别、种猪评定和营养供给依据,有利于大蒲莲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优质猪肉产业健康发展,满足猪肉市场多元化和多层次消费需求。
DB37/T 4573.17—2025
1
畜禽地方品种 第17部分:大蒲莲猪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蒲莲猪的品种来源和特性、体型外貌特征、成年体重体尺、生产性能、种用基本要求和营养需要量,描述了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大蒲莲猪的品种鉴别和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820 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 821 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
NY/T 822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
NY/T 825 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来源和特性
原产地为济宁市嘉祥县、汶上县、任城区,中心产区为嘉祥县,属华北型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好等特性。
5 体型外貌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体型中等,结构松弛;头长,额部有皱褶,呈莲花状,耳型如蒲扇且下垂;背腰稍凹陷,腹部下垂,斜尻、臀部不丰满,四肢粗壮、铺蹄卧系;有效乳头7对以上,排列均匀;尾长下垂超过飞节。品种照片见附录A。
6 成年体重体尺
成年猪体重和体尺应符合表1的规定。
DB37/T 4573.17—2025
2
表
1 成年猪体重和体尺
性别
体重
kg
体长
cm
胸围
cm
体高
cm
公
163.9±5.4
130.2±2.0
131.9±1.9
72.5±1.2
母
147.5±5.0
130.7±1.3
132.6±1.6
71.1±1.8
7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7.1.1
母猪初情期95 d~115 d,适配日龄170 d~200 d,适配体重55 kg~65 kg。公猪初次出现性行为95 d~120 d,适配日龄200 d~230 d,适配体重65 kg~75 kg。
7.1.2
不同胎次母猪的产仔数及窝重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不同胎次母猪的产仔数及窝重
胎次
总产仔数
头
产活仔数
头
初生窝重
kg
35日龄断奶窝重
kg
1胎
11.9±0.7
10.4±1.6
11.8±1.8
68.3±9.6
2胎
12.6±1.8
12.0±2.3
13.6±2.6
78.2±6.8
3胎及以上
13.9±1.7
13.6±2.1
14.9±2.4
82.3±3.4 生长发育
公猪初生重(1.1±0.1)kg,35日龄断奶重(6.5±0.9)kg;母猪初生重(1.1±0.2)kg,35日龄断奶重(6.6±0.9)kg。仔猪断奶后,公猪4月龄体重(32.1±2.0)kg;母猪4月龄体重(26.0±2.9)kg。 肥育性能
起止日龄120 d~260 d;始测体重(31.3±1.4)kg,结测体重(100.9±6.1)kg,日增重(471.7±9.0)g,饲料转化率(3.8±0.6)。 胴体性状
宰前活重(102.5±3.6)kg,胴体重(75.6 ±2.6)kg,屠宰率(73.3 ±1.1)%,胴体长(92.2±1.5)cm,平均背膘厚(34.6±1.4)mm,眼肌面积(29.9±1.8)cm2,胴体瘦肉率(47.3±2.7)%。 肌肉品质
宰前活重(102.5±3.6)kg,肌肉pH1为(6.3±0.2),pH24为(5.5±0.2);肉色评分(3.6±0.5),大理石纹评分(3.9±1.0),滴水损失(2.2±0.6)%,肌内脂肪含量(4.6±2.9)%,嫩度(剪切值)(42.7±5.3)N。
8 测定方法 成年体重体尺
DB37/T 4573.17—2025
3
按照NY/T 820的规定执行。 繁殖性能
按照NY/T 822的规定执行。 生长性能
按照NY/T 822的规定执行。 胴体性能
按照NY/T 825的规定执行。 肌肉品质
按照NY/T 821的规定执行。
9 种用基本要求
种用基本要求如下:
a)
体型外貌应符合本品种特征,生长发育正常;
b)
无遗传疾患和损征,健康状况良好;
c)
种用个体耳号清晰,来源、血统清楚,系谱档案准确齐全;
d)
种用个体或双亲经过性能测定,主要经济性状的资料齐全。
10 营养需要量
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DB37/T 4573.17—2025
4
A
A
附录A (资料性) 品种照片
A.1 公猪照片
正面照片、侧面照片、后躯照片见图A.1。
a) 正面 b) 侧面 c) 后躯
图
A.1 公猪照片
A.2 母猪照片
正面照片、侧面照片、后躯照片见图A.2。
a) 正面 b) 侧面 c) 后躯
图
A.2 母猪照片
DB37/T 4573.17—2025
5
A.3 群体照片
群体照片见图A.3。
图
A.3 群体照片
DB37/T 4573.17—2025
6
B
B
附录B (规范性) 营养需要量
营养需要量应符合表B.1的规定。
表
B.1 营养需要量
类别
阶段
消化能
MJ/kg
粗蛋白质
%
钙
%
有效磷
%
赖氨酸
%
粗纤维
%
后备公猪
生长前期
3月龄~5月龄
13.0
14.0
0.6
0.4
0.6
6.0
生长后期
6月龄~8月龄
12.5
14.0
0.6
0.4
0.6
7.0
后备母猪
生长前期
3月龄~5月龄
13.0
14.0
0.6
0.4
0.6
6.0
生长后期
6月龄~7月龄
12.5
12.0
0.5
0.4
0.5
7.0
种公猪
非配种期
11.5
12.0
0.5
0.5
0.5
7.0
配种期
12.5
14.0
0.6
0.5
0.7
6.0
种母猪
妊娠前期
妊娠1周~12周
11.5
12.0
0.5
0.4
0.5
8.0
妊娠后期
妊娠13周~16周
12.5
13.0
0.6
0.5
0.6
7.0
哺乳期
13.5
15.0
0.7
0.6
0.8
6.0
仔猪
哺乳期
3 kg~8 kg
14.0
19.0
0.8
0.7
1.2
2.0
保育期
9 kg~25 kg
13.5
16.5
0.7
0.6
1.1
3.5
育肥猪
26 kg~50 kg
13.0
15.0
0.6
0.5
0.7
5.5
51 kg~出栏
12.5
13.0
0.5
0.4
0.6
7.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