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281-2025 热量表通信技术协议计量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2281—2025
热量表通信技术协议计量技术规范
Metrologic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tocol of Heat Meters
2025-09-08发布2026-03-0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液体流量分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威海市天罡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兰吉尔仪表系统(珠海)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液体流量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2281—2025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高进胜(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金志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谷祖康(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毕勇冠(威海市天罡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李少领(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许 凯(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李学坤[兰吉尔仪表系统(珠海)有限公司]
JJF 2281—2025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概述…………………………………………………………………………………… (1)
5 数据发送及应答……………………………………………………………………… (2)
5.1 传输要求…………………………………………………………………………… (2)
5.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唤醒光学接口通信指令………………………………… (2)
5.3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指令……………………………………… (2)
5.4 检定模式下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指令………………………… (3)
5.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指令……………………………………… (5)
6 验证方法……………………………………………………………………………… (6)
6.1 验证装置…………………………………………………………………………… (6)
6.2 启停法验证………………………………………………………………………… (6)
6.3 模拟流量组合法验证……………………………………………………………… (7)
6.4 实时同步法验证…………………………………………………………………… (7)
7 验证结果报告………………………………………………………………………… (7)
附录A 启停法检定通信流程………………………………………………………… (9)
附录B 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流程……………………………………………… (10)
附录C 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流程…………………………………………………… (11)
附录D 示例…………………………………………………………………………… (12)
附录E 检测报告数据格式…………………………………………………………… (14)
Ⅰ
JJF 2281—2025
引 言
JJF 107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04 《流量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和JJF 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
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参照GB/T 26831.2—2012 《社区能源
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2部分:物理层与链路层》、GB/T 26831.3—2012 《社区能源计
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3部分:专业应用层》和GB/T 32224—2020 《热量表》,结合我国
热量表数据通信发展现状和热量表检定装置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 2281—2025
热量表通信技术协议计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启停法、模拟流量组合法和实时同步法进行热量表检定时的通信
协议。热量表出厂检验的通信协议可参考本规范执行。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 26831.3—2012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3部分:专业应用层
GB/T 32224—2020 热量表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接口设备 interface device
链接热量表检定装置的计算机(以下简称装置计算机)与热量表信息交换物理接口
的设备。
注:包括光学接口、M-Bus接口、RS-485接口等设备。
3.2 应答时间 response time
检定模式下装置计算机发送指令数据后与热量表应答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
3.3 检定模式 verification mode
检定时热量表所处的工作模式。
3.4 检定数据 verification data
热量表处于检定模式时,对应于不同检定法所测量和存储的上一个积算周期的测量
数据。
注:检定数据应至少包括检定热量(累积热量)、检定体积(累积流量)、检定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
检定时间等测量值。
3.5 积算周期 cumulative period
热量表计算器计算检定热量和检定体积的时间间隔。
4 概述
检定通信协议包含启停法、模拟流量组合法、实时同步法3种检定方法的数据格
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以及控制字符定义。
启停法适用于GB/T 32224—2020中总量检定、分量组合检定中流量传感器的检定,
启停法检定通信流程见附录A。模拟流量组合法适用于分量组合检定中配对温度传感器
与计算器组合的检定,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流程见附录B。实时同步法适用于总量
1
JJF 2281—2025
检定、分量组合检定中流量传感器的检定,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流程见附录C。
5 数据发送及应答
5.1 传输要求
5.1.1 数据格式为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先传低位,
后传高位。
5.1.2 传输波特率为2 400 Bit/s。
5.1.3 发送数据和应答数据中校验和(CS)为自C域开始至CS前的所有数据和的最
低字节(例如数据和为5FF,则校验和为FF)。
5.1.4 发送数据编码采用16进制码,应答数据编码采用16进制码或压缩BCD码。
5.1.5 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后热量表无应答或回复数据报文错误,装置计算机最多允
许重复2次重新发送数据,重复发送间隔2.2 s。
5.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唤醒光学接口通信指令
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报文:“55 55 55 ……”,共计459~502个字节。
本指令只针对光学接口,装置计算机应在发送唤醒数据结束后的(13.75~137.5) ms
间隔时间内发送其他指令数据,当间隔时间大于137.5 ms时,应重新向光学接口发送
唤醒数据。
5.3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指令
5.3.1 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报文:“68 04 04 68 53 FE 50 90/91/92 CS 16”,具体解释
见表1。
表1 进入检定模式指令发送数据解释
数据含义解释
68 启动字符固定值
04 数据长度4字节
04 数据长度,重复一次4字节,重复一次
68 启动字符固定值
53 C域(控制域) 53表示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到热量表
FE A 域(地址域) 值范围为(00~FF),FE表示广播地址
50 CI域(控制信息域) 50表示应用重新设置
90/91/92 CI域=50时子代码
90表示启停法检定通信
91表示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
92表示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
CS 校验和校验和53+FE+50+90/91/92 =31/32/33
16 结束字符固定值
5.3.2 热量表应答数据报文:1字节16进制码“E5”,表示热量表已进入检定模式。
应答时间不应大于187.5 ms。
5.3.3 热量表由使用模式进入检定模式时,其检定体积值和检定热量值应复位清零。
2
JJF 2281—2025
5.3.4 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时,热量表应自动开始模拟流量过程,模拟流量值宜
在热量表的常用流量与最大流量之间,热量表积算周期应不小于1 s。
注:模拟流量为每次模拟的体积与积算周期的比。
5.3.5 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时,热量表积算周期应为1 s。
5.3.6 热量表在装置计算机请求回复检定数据前应首先进入检定模式。
5.3.7 当热量表处于检定模式并且30 min内没有接受到指令后宜自动退出检定模式。
5.4 检定模式下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指令
5.4.1 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报文:10 5B FE CS 16,具体解释见表2。
表2 回复检定数据指令发送数据解释
数据含义解释
10 启动字符固定值
5B C域(控制域) 5B表示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
FE A 域(地址域) 值范围为(00~FF),FE表示广播地址
CS 校验和校验和5B+FE=59
16 结束字符固定值
注:本指令等同于GB/T 26831.3—2012使用模式读表指令。
5.4.2 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的应答时间不应大于187.5 ms。
5.4.3 表编号ID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5.4的规定。
5.4.4 制造商ID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5.5的规定。
5.4.5 表类型ID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表3的规定。
注:“04”为热量表,“0B”为冷计量表,“0C”为热计量表,“0D”为冷热计量表。
5.4.6 检定数据结构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表6的规定。
5.4.7 检定数据计量单位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表9的规定。
5.4.8 检定体积值、检定热量值和检定温度值的显示分辨力应满足GB/T 32224—2020
中表4的规定。
5.4.9 热量表应答检定数据
数据报文:68 39 39 68 08 00 72 78 56 34 12 89 4E 01 04 03 00 00 00 0C 03 45 23 71
96 0C 11 78 56 34 12 0B 59 19 50 00 0B 5D 52 22 00 0C 2D 81 09 00 00 0C 3B 27 21 00 00
06 6D 1C 33 0F 57 27 00 66 16,具体解释见表3。
表3 检定模式下应答检定数据解释
内容解释备注
68 启动字符固定值
39 数据长度57字节
39 数据长度,重复一次57字节,重复一次
68 启动字符固定值
08 C域(控制域) 08表示热量表向装置计算机应答数据
3
JJF 2281—2025
表3 检定模式下应答检定数据解释(续)
内容解释备注
00 A 域(地址域) 地址为0
72 CI域(控制信息域) 72表示可变数据应答
78 56 34 12 表编号ID
4字节压缩BCD码
表编号为12345678
89 4E 制造商ID 制造商代码为STI
01 版本ID 制造商自定
04 表类型ID 表类型为热量表
03 访问序号访问热量表次数为3
00 状态域00表示应用层无错
00 00 签名域(数据加密) 00 00表示无密匙
0C 热量数据结构C对应GB/T 26831.3—2012表6中编码为1100,表示数
据结构为8个阿拉伯数BCD码
03 热量计量单位3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000 0nnn范
围内,即E000 0011,nnn=3,表示计量单位为100 Wh
45 23 71 96 检定热量
4字节压缩BCD码
检定热量值为96 712 345 W·h
0C 体积数据结构同热量数据结构
11 体积计量单位11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001 0nnn
范围内,即E001 0001,nnn=1表示计量单位为10-5 m3
78 56 34 12 检定体积
4字节压缩BCD码
检定体积值为123.456 78 m3
0B 进口温度数据结构B对应GB/T 26831.3—2012表6中编码为1011,表示数
据结构为6个阿拉伯数BCD码
59 进口温度计量单位59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101 10nn范
围内,即E101 1001,nn=1表示计量单位为10-2 ℃
19 50 00 检定进口温度
3字节压缩BCD码
检定进口温度值为0050.19 ℃
0B 出口温度数据结构同进口温度数据结构
5D 出口温度计量单位5D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101 11nn
范围内,即E101 1101,nn=1表示计量单位为10-2 ℃
52 22 00 检定出口温度
3字节压缩BCD码
检定出口温度值为0022.52 ℃
4
JJF 2281—2025
表3 检定模式下应答检定数据解释(续)
内容解释备注
0C 功率数据结构同热量数据结构
2D 功率计量单位
2D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010 1nnn范
围内,即E010 1101,nnn=5表示计量单位为102 W=
10-1 kW
81 09 00 00 检定功率
4字节压缩BCD码
检定功率值为98.1 kW
0C 流量数据结构同热量数据结构
3B 流量计量单位3B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011 1nnn范围
内,即E011 1011,nnn=3表示计量单位为10-3 m3/h
27 21 00 00 检定流量
4字节压缩BCD码
检定流量值为2.127 m3/h
06 检定时间数据结构6对应GB/T 26831.3—2012表6中编码为0110,表示数
据结构为48位二进制整数型(6字节16进制码)
6D 检定时间计量单位
6D对应GB/T 26831.3—2012表9中标识为E110 1101,
类型Ⅰ,表示计量单位为年到秒,即YYYY-MM-DD
hh:mm:ss
1C 33 0F 57 27 00 检定时间检定时间值为18年07月23日15时51分28秒
66 校验和
校验和08+00+72+78+56+34+12+89+4E+01+04+
03+00+00+00+0C+03 +45+23+71+96+0C+11+
78+56+34+12+0B+59+19+50+00+0B+5D+52+
22+00+0C+2D+81+09+00+00+0C+3B+27+21+
00+00+06+6D+1C+33+0F+57+27+00=66
16 结束字符固定值
注:以上应答数据为特定示例,其中版本ID、访问序号、状态域及签名域属于非检定数据内容,可
忽略其内容;应答数据中未标注为压缩BCD码,均为16进制编码。
5.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指令
5.5.1 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报文:68 04 04 68 53 FE 50 00 CS 16,具体解释见表4。
表4 退出检定模式指令发送数据解释
数据含义解释
68 启动字符固定值
04 数据长度4字节
04 数据长度,重复一次4字节,重复一次
68 启动字符固定值
53 C域(控制域) 53表示装置计算机发送数据到热量表
5
JJF 2281—2025
表4 退出检定模式指令发送数据解释(续)
数据含义解释
FE A 域(地址域) 值范围为(00~FF),FE表示广播地址
50 CI域(控制信息域) 50表示应用层重置
00 CI域=50时子代码00表示退出检定模式
CS 校验和校验和53+FE+50+00=A1
16 结束字符固定值
5.5.2 热量表应答数据报文:1字节16进制码“E5”,表示热量表已退出检定模式。
应答时间不应大于187.5 ms。
5.5.3 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时,热量表应停止模拟流量过程。
6 验证方法
6.1 验证装置
验证装置由热量表检定装置(以下简称检定装置)、接口设备、计算机及标准软件
组成。标准软件按第5章要求编写,包括装置计算机发送各指令数据报文与对应热量表
应答数据报文及其解析和编译。
6.2 启停法验证
6.2.1 将热量表安装在验证装置上,选择启停法检定通信方式,确认热量表处于正常
使用模式。
6.2.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指令验证。
6.2.2.1 验证装置按5.3.1规定指令数据报文,通过接口设备向热量表发送数据,等
待187.5 ms应答时间,验证装置抄读热量表应答数据。
6.2.2.2 查看验证装置显示应答数据报文应为“E5”,且热量表应进入检定模式,如果
热量表无应答或应答数据报文错误,返回6.2.2.1,最多重复2次。
6.2.2.3 查看热量表显示检定体积值及检定热量值,应满足5.3.3的要求。
6.2.3 检定装置通水,在热量表常用流量下流量传感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通水,
运行时间应小于30 min。等待积算周期时间,观察热量表显示检定体积或检定热量不再
变化。
6.2.4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指令验证。
6.2.4.1 验证装置按5.4.1规定数据报文,通过接口设备向热量表发送数据,等待
187.5 ms应答时间后,验证装置抄读热量表回复数据。如果热量表无应答或应答数据
报文错误,重新发送数据,最多重复2次。
6.2.4.2 查看验证装置显示表编号ID、制造商ID和表类型ID应符合5.4.3、 5.4.4及
5.4.5的规定。
6.2.4.3 查看验证装置显示检定热量值、检定体积值、检定进口温度值与出口温度值,
其结果应与热量表显示值一致,其数据结构和计量单位应符合5.4.6和5.4.7的要求,
显示分辨力应符合5.4.8的要求。
6
JJF 2281—2025
6.2.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指令验证。
6.2.5.1 验证装置按5.5.1规定数据报文,通过接口设备向热量表发送数据,等待
187.5 ms应答时间,验证装置抄读热量表应答数据。
6.2.5.2 查看验证装置显示应答数据报文应为“E5”,热量表应退出检定模式并返回使
用模式。如果热量表无应答或应答数据报文错误,返回6.2.5.1,最多重复2次。
6.3 模拟流量组合法验证
6.3.1 将热量表安装在验证装置上,选择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方式,确认热量表
处于正常使用模式。
6.3.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指令验证,按6.2.2进行。
6.3.3 热量表自动开始流量模拟过程,计算模拟流量值,应符合5.3.4要求。
6.3.4 观察并记录热量表显示检定体积值和热量值的同时,操作下一步。
6.3.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指令验证。
6.3.5.1 按6.2.4.1进行。
6.3.5.2 按6.2.4.2进行。
6.3.5.3 查看验证装置显示检定体积值(模拟体积值)和检定热量值与记录的检定体
积值和热量值应一致,检定进口温度值与出口温度值与热量表显示值应一致,其数据结
构和计量单位应符合5.4.6和5.4.7的要求,显示分辨力应符合5.4.8的要求。
6.3.6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指令验证,按6.2.5进行。
6.4 实时同步法验证
6.4.1 将热量表安装在验证装置上,选择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方式,确认热量表处于
正常使用模式。
6.4.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指令验证,按6.2.2进行。
6.4.3 检定装置在热量表常用流量下通水。
6.4.4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指令验证。
6.4.4.1 按6.2.4.1进行,记录验证装置显示的检定体积值V0 和检定时间t0,软件指
令间隔1 s,按6.2.4.1重复进行一次,关闭检定装置通水阀。
6.4.4.2 按6.2.4.2进行。
6.4.4.3 查看验证装置显示的检定体积值V1 与检定时间t1,其数据结构和计量单位应
符合5.4.6和5.4.7的要求,显示分辨力应符合5.4.8的要求。
6.4.5 积算周期及时间同步验证。
查看热量表显示检定体积值V2,检定体积值应V2 >V1 >V0,t1 -t0 =1 s。
6.4.6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指令验证,按6.2.5进行。
7 验证结果报告
验证结果报告为检测报告,验证结果应在检测报告上反映,检测报告至少包括以下
信息:
a)标题:“检测报告”;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7
JJF 2281—2025
c)实施实验室活动的地点;
d)将报告中所有部分标记为完整报告一部分的唯一性标识,以及表明报告结束的
清晰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联络信息;
f)所用方法的识别;
g)物品的描述、明确的标识以及必要时物品的状态;
h)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
i)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
j)报告的发布日期;
k)结果仅与被检测对象有关的声明;
l)结果带有测量单位(适用时);
m)对方法的补充、偏离或删减;
n)报告批准人的识别;
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8
JJF 2281—2025
附录A
启停法检定通信流程
A.1 装置计算机分别在检定装置开始测量前与测量结束后,流量通水关断时与热量表
通信并采集热量表的检定数据。
A.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制造商、热量表类型及编号等识别信息,发送及应答
数据见5.4.1及5.4.9。
A.3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3。
A.4 检定准备过程:调节检定装置流量点,总量检定时还需调节恒温槽温度等。
A.5 检定准备过程结束后,关闭通水阀门。等待积算周期时间,热量表显示的检定热
量或检定体积应无变化。
A.6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Vi1 或检定热量Qi1,发送及应答数据见
5.4.1及5.4.9。
A.7 检定装置读取标准器测量值Va1 或Qa1。
A.8 打开阀门通水,开始检定。
A.9 到达检定量或时间后,关闭通水阀门。等待积算周期时间,热量表显示的检定热
量或检定体积应无变化。
A.10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Vi2 或检定热量Qi2,发送及应答数据见
5.4.1及5.4.9。
A.11 检定装置读取标准器测量值Va2 或Qa2。
A.12 示值误差计算:
E1= Vi2-Vi1
Va2-Va1-1 ×100% (A.1)
E2= Qi2-Qi1
Qa2-Qa1-1 ×100% (A.2)
式中:
E1———热量表体积示值误差,保留1位小数;
E2———热量表热量示值误差,保留1位小数;
Vi———热量表测量的检定体积,L;
Va———检定装置测量的实际体积,L。
Qi———热量表测量的检定热量,kW·h;
Qa———检定装置测量的实际热量,kW·h。
A.13 重复A.4~A.12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检定点的检定。
A.14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5。
注:注意测量过程时间应小于30 min,否则应在A.6前重新进入检定模式。
9
JJF 2281—2025
附录B
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流程
B.1 装置计算机在热量表模拟流量过程结束后与热量表通信并采集热量表的检定数据。
B.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制造商、热量表类型及编号等识别信息,发送及应答
数据见5.4.1及5.4.9。
B.3 准备过程结束后,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3。
B.4 热量表开始自动模拟流量过程。
B.5 调节检定装置恒温槽温度,等待温度稳定。
B.6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模拟体积)Vi1 和检定热量Qi1,发送及应
答数据见5.4.1及5.4.9。
B.7 等待到达检定量或时间。
B.8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模拟体积)Vi2 和检定热量Qi2,发送及应
答数据见5.4.1及5.4.9。
B.9 检定装置计算标准器参考量值Qa。
B.10 示值误差计算:
E= Qi2-Qi1
Qa -1 ×100% (B.1)
式中:
E———热量表示值误差,保留1位小数;
Qi———热量表测量的检定热量,kW·h;
Qa———标准器测量值,kW·h。
B.11 重复B.5~B.10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检定点的测量。
B.1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5。
10
JJF 2281—2025
附录C
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流程
C.1 装置计算机分别在检定装置测量开始前与结束测量前,流量通水过程中与热量表
通信并采集热量表的检定数据。采集时,热量表的检定热量或检定体积与检定时间、检
定装置的测量值与其测量时间实时同步。
C.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制造商、热量表类型及编号等识别信息,发送及应答
数据见5.4.1及5.4.9。
C.3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3。
C.4 调节检定装置检定流量点。
C.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Vi1、检定时间ti1,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4.1
及5.4.9,检定装置发出测量开始指令,接收到测量同步信号时读取标准器测量值Va1
并开始计时ta1。
注:测量同步信号指换向器的1/2行程的(静态法液体流量标准装置) 或标准表脉冲上升沿(标准
表法流量标准装置),其他类型检定装置按此方法选定测量同步信号。
C.6 到达检定量或时间后,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Vi2、检定时间ti2,发
送及应答数据见5.4.1及5.4.9。检定装置发出测量结束指令,接收到测量同步信号时
读取标准器测量值Va2 并停止计时ta2。
C.7 示值误差计算:
E= Vi2-Vi1 × ta2-ta1 V a2-Va1)× (ti2-ti1)-1 ? ? ??
? ? ??? ×100% (
C.1)
式中:
E———热量表相对示值误差,保留1位小数;
Vi———热量表测量的检定体积,L;
Va———检定装置测量的实际体积,L;
ti———热
量
表
检
定
体
积
Vi 所
对
应
的
积
算
时
间
,
s;
ta———检定装置实际体积Va 所对应的时间,s。
C.8 重复C.4~C.8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测量点的测量。
C.9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发送及应答数据见5.5。
注:注意测量过程时间应小于30 min,否则应在C.5前重新进入检定模式。
11
JJF 2281—2025
附录D
示 例
D.1 以热量表实时同步法检定的完整通信过程为例,所有的值都是十六进制。示例中
热量表从2021年07月16日15点08分35秒的0 m3 开始到2021年7月16日15点10分
08秒的0.064 56 m3 结束,用时93 s。
D.2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制造商、热量表类型及编号等识别信息。
装置计算机请求
10 5B FE 59 16
热量表应答
68 39 39 68 08 00 72 78 56 34 12 89 4E 01 04 06 00 00 00 0C 03 00 00 00 00 0C 11 00
00 00 00 0B 59 00 50 00 0B 5D 00 50 00 0C 2D 00 00 00 00 0C 3B 00 25 00 00 06 6D 12 07
0F B0 27 00 1F 16
以上示例中的制造商为89 4E即STI,表类型为04即热量表,表编号为78 56 34 12
即12345678。
注:应答数据中至少包括制造商,表类型,表编号。
D.3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
装置计算机请求
68 04 04 68 53 FE 50 92 33 16
热量表应答
E5
D.4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Vi1、检定时间t
i1。
装置计算机请求
10 5B FE 59 16
热量表应答
68 39 39 68 08 00 72 78 56 34 12 89 4E 01 04 07 00 00 00 0C 03 00 00 00 00 0C 11 00
00 00 00 0B 59 00 50 00 0B 5D 00 50 00 0C 2D 00 00 00 00 0C 3B 00 25 00 00 06 6D 23 08
0F B0 27 00 32 16
以上示例中的检定体积Vi1 为0C 11 00 00 00 00即0 m3,检定时间t
i1 为06 6D 23
08 0F B0 27 00即2021年07月16日15点08分35秒。
D.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体积Vi2、检定时间t
i2。
装置计算机请求
10 5B FE 59 16
热量表应答
68 39 39 68 08 00 72 78 56 34 12 89 4E 01 04 08 00 00 00 0C 03 00 00 00 00 0C 11 56
64 00 00 0B 59 00 50 00 0B 5D 00 50 00 0C 2D 00 00 00 00 0C 3B 00 25 00 00 06 6D 08 0A
0F B0 27 00 D4 16
12
JJF 2281—2025
以上示例中的检定体积Vi2 为0C 11 56 64 00 00即0.064 56 m3,检定时间t
i2 为06
6D 08 0A 0F B0 27 00即2021年07月16日15点10分08秒。
D.6 重复D.4~D.5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测量点的测量。
D.7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
装置计算机请求
68 04 04 68 53 FE 50 92 33 16
热量表应答
E5
13
JJF 2281—2025
附录E
检测报告数据格式
E.1 每项检查均应按如下示例填写
+ -
× 符合
× 不符合
n/a n/a 不适用
E.2 通信协议通用技术要求检查
条款号技术要求+ - 备注
5.3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进入检定模式指令
5.3.2 热量表应答数据报文:1字节16进制码“E5”,表示热量表已进入检定
模式。应答时间不应大于187.5 ms
5.3.3 热量表由使用模式进入检定模式时,其检定体积值和检定热量值应复位
清零
5.3.4 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时,热量表应自动开始模拟流量过程,模拟流量
值宜在热量表的常用流量与最大流量之间,热量表积算周期应不小于1 s
5.3.5 实时同步法检定通信时,热量表积算周期应为1 s
5.3.6 热量表在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前应首先进入检定模式
5.3.7 当热量表处于检定模式并且30 min内没有接受到指令后宜自动退出检
定模式
5.4 检定模式下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回复检定数据指令
5.4.3 表编号ID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5.4的规定
5.4.4 制造商ID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5.5的规定
5.4.5 表类型ID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表3的规定
5.4.6 检定数据结构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表6的规定
5.4.7 检定数据计量单位应符合GB/T 26831.3—2012中表9的规定
5.4.8 检定体积值、检定热量值和检定温度值的显示分辨力应满足GB/T 32224—
2020中表4的规定
5.5 装置计算机请求热量表退出检定模式指令
5.5.2 热量表应答数据报文:1字节16进制码“E5”,表示热量表已退出检定
模式。应答时间不应大于187.5 ms
5.5.3 模拟流量组合法检定通信时,热量表应停止模拟流量过程
14
JJF 2281—2025
E.3 通信协议验证
E.3.1 验证方法选择
□启停法 □模拟流量组合法 □实时同步法
E.3.2 报文应答验证
发送报文应答结果+ - 备注
进入检定模式68 04 04 68 53 FE 50 90/91/92 CS 16
回复检定数据10 5B FE CS 16
退出检定模式68 04 04 68 53 FE 50 00 CS 16
E.3.3 回复检定数据指令验证
验证装置显示内容示值+ - 备注
表编号ID
制造商ID ———
表类型ID ———
热量值
热量计量单位
体积值
体积计量单位
进口温度
温度计量单位
出口温度
热功率
热功率计量单位
检定时间———
检定时间计量单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