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鄂)159—2025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25-09-02发布2025-12-01实施
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Digital Energy Measuring in
The Cement Industry
湖北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归口单位: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潜江分院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黄冈分院
本规范委托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涂军(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杨晗(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张钰(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苏立(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潜江分院)
参加起草人:
钟凯(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梁德风(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鲁修萌(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桂宁(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黄冈分院)
吴青旭(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潜江分院)
李拥军(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目录
引言................................................................................................................(III)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能源计量审查............................................................................................(1)
3.2 重点用能单位............................................................................................(1)
3.3 水泥企业......................................................................................................(1)
3.4 水泥企业生产界区......................................................................................(1)
3.5 能源计量器具..............................................................................................(1)
4 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2)
4.1 审查内容......................................................................................................(2)
4.2 审查流程......................................................................................................(2)
5 基本信息管理..................................................................................................(3)
5.1 基本信息表..................................................................................................(3)
5.2 生产界区及工艺流程..................................................................................(3)
5.3 能源计量人员的组织管理..........................................................................(3)
5.4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3)
5.5 能源计量目标..............................................................................................(3)
6 主要设备管理....................................................................................................(4)
6.1 设备台账管理..............................................................................................(4)
6.2 设备能效管理..............................................................................................(4)
7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4)
JJF(鄂)159-2025
II
7.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4)
7.2 能源计量器具量值溯源..............................................................................(4)
8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5)
8.1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5)
8.2 能源计量数据处理......................................................................................(5)
8.3 能源计量数据应用......................................................................................(6)
9 能源计量审查人员工作流程..........................................................................(6)
9.1 线上审查......................................................................................................(6)
9.2 现场复查......................................................................................................(7)
9.3 审查结果处理..............................................................................................(7)
附录A.....................................................................................................................(8)
附录B...................................................................................................................(15)
附录C...................................................................................................................(21)
附录D...................................................................................................................(31)
JJF(鄂)159-2025
III
引言
为加强水泥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监督管理,提高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效率,制定《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编写规则》和JJF 1001-2011《通用
计量术语及定义》等基础性系列规范进行制定。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鄂)159-2025
1
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水泥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应满足的要求,以及对水
泥行业重点用能单位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的程序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水泥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
审查,非重点用能单位的审查可参照进行。
2 引用文件
JJF 1356-2012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GB/T 35461-2017 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589-202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2025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42T 1845.2-2022 湖北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第2 部分:重
点用能单位端系统验收指南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计量审查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
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人员
配备和培训、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的审核与检查。
[来源:JJF 1356-2012, 3.1]
3.2 重点用能单位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或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
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的核算单位是法人单位。
[来源:JJF 1356-2012, 3.3]
3.3 水泥企业cement enterprise
JJF(鄂)159-2025
2
具有完整水泥生产线的企业、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
3.4 水泥企业生产界区production boundary of cement enterprise
从矿山开采、石灰石、燃料、电力等原材料和能源经计量进厂开始,经过生
料制备、熟料烧成、水泥制备等工序,到水泥成品出厂的整个工艺过程。不包括
厂区内辅助生产系统以及附属生产系统。
3.5 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来源:JJF 17167-2025, 3.1]
4 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
4.1 审查内容
4.1.1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表、生产界区图、工艺流程图、组织结构图、能源
管理人员、能源流向图、能源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目标等。
4.1.2 主要用能设备
主要用能设备管理台帐,重点关注的设备,如破碎机、生料磨、回转窑等需
上传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能效评估报告。
4.1.3 能源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能源计量器具台账、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溯源计划、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证书、设计方案变更说明等。
4.1.4 能源计量数据
数据采集范围、完整正确的能耗品种及计量器具的数据、产品产量指标、补
充或修改数据的说明文件、年度节能目标、节能实施方案、节能分析报告等。
4.2 审查流程
a) 企业按照审查内容要求在平台上传或更新相关信息;
b)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平台填写“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并在过程中完善
平台信息;
c) 平台根据数据信息自动评分,得出“能源计量审查评分表”(附录D )的
客观分;
d) 审查人员根据平台信息进行主观评分,得出“能源计量审查评分表”的
JJF(鄂)159-2025
3
主观分;
e) 审查人员依据“能源计量审查评分表”的评分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5 基本信息管理
5.1 基本信息表
企业需完整填写或更新基本情况表(附录A 表A.1)。
5.2 生产界区及工艺流程
5.2.1 企业应明确生产界区及工艺流程,参考附录B 图B.1 画出生产界区及工
艺流程示意图并上传到平台。
5.2.2 企业应明确自身能源流向,参考附录B 图B.3 画出能源流向图并上传到
平台。
5.3 能源计量人员的组织管理
5.3.1 企业需上传本单位的组织架构图(附录B 图B.2),并明确能源计量主管
部门,设置能源计量岗位;并上传相关通知文件,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
隶属关系。
5.3.2 企业应在平台填写《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审查结果》(附录A
表A.2),明确最高管理者、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位
的人员配备,填写能源计量人员接受的专业技术培训及考核情况。
5.3.3 企业需上传能源计量人员的任职文件,培训记录、考核成绩、资质证书
等相关证明材料。
5.4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5.4.1 企业需编制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形成正式文件上传至平台。
5.4.2 企业需上传相关佐证材料,如企业通知和任命文件、现场工作照片、新
闻报道等。
5.5 能源计量目标
5.5.1 企业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
定能源计量目标,形成正式文件上传到平台。
5.5.2 平台将对能源计量目标文本进行关键字评估,确保以下内容无缺失:
a) 设置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要求;
b) 设置了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要求;
JJF(鄂)159-2025
4
c) 设定了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目标;
d) 设置了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的目标,并规划能源数据应用场
景。
5.5.3 能源计量目标应每年度1 月31 日前,在平台进行一次内容更新,以保证
目标的时效性。
6 主要用能设备管理
6.1 设备台账管理
企业应在平台及时更新主要用能设备管理台帐(附录A 表A.3),台帐应按
平台要求列出用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额定功率、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
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首次使用日期等信息。
6.2 设备能效管理
企业应对其重点用能设备进行能效监测,在主要用能设备管理台帐中规定监
测评估周期并记录能效设计值和能效监测值,定期在平台更新相关数据记录。对
于重点关注的设备,如破碎机、生料磨、回转窑等需上传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能效
评估报告。
7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7.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7.1.1 企业需将各能源品种的计量采集点网络图(附录B 图B.4)按输入用能
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级别进行数字化整理上传至平台。
7.1.2 企业需按平台要求填写能源计量器具台账(附录A 表A.4)。
7.1.3 平台根据水泥行业生产工艺特点,对企业填写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及
准确度等级情况进行比对,从而得出各级计量器具配备率及准确度等级达标情况。
7.2 能源计量器具量值溯源
7.2.1 企业需制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溯源计划,并按要求上传至平台。各计量
器具的溯源周期、方式应遵守相关计量技术法规的规定。
7.2.2 企业需按照制定的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溯源计划,实行量值溯源,并将结
果和相关证书及时更新到平台。所有能源的一级计量器具的数据应完成在线采集,
且计量器具均具备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或校准报告。若部分计量器具的数据不能
JJF(鄂)159-2025
5
实现在线采集,企业需提交设计方案变更说明。
8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8.1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
8.1.1 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范围与报送统计部门能耗统计范围口径保持一致。
8.1.2 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工作应满足DB42T 1845.2-2022《湖北省重点用
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第2 部分:重点用能单位端系统验收指南》要求。
8.1.3 采集指标包括进出用能单位和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能耗指标。
8.1.4 能耗指标应采集“当日累计值”、“实时值”、“折标系数”;计量器具应采
集“当日累计值”、“实时值”、“折标系数”和“表码值”,并按照平台要求的格
式和频率上传。以平台能够正确接收和展示为准。
a) “当日累计值”指该指标或表具当日的累计能源总量;
b) “实时值”指每个固定周期(15 分钟以内)采集的能源消耗实时数据。
如对于电表,实时值= 电表显示累计电量n - 电表显示累计电量n-1;
c) “折标系数”若与GB/T 2589-2020 中的参考折标系数不同,则上传能源
的实际折标系数;
d) 企业需上传计量器具的实际表码值和消耗量。若计量器具有倍率,消耗
量应上传乘上倍率后的值,并在平台标注倍率。
8.1.5 企业应上传产品产量指标,暂不具备采集条件的,要加快实施在线监测
改造,改造完成前通过人工填报方式报送。
8.2 能源计量数据处理
平台的数据质量评估模块会根据各个能耗指标和计量器具的数据上传周期,
对上传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如附录A 表A.5 所示,平
台每日会将结果反馈给企业。
8.2.1 数据完整性
企业发送实时数据的完整性不能低于99%。企业需在平台以手工填报方式补
齐近3 年(接入平台当年以前的连续3 年)历史能耗数据,数据粒度精确到月,
平台根据数据完整性进行审查评分。
8.2.2 数据准确性
平台对上传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量化评估,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5 个方面:
JJF(鄂)159-2025
6
a) “折标系数异常”指上传的折标系数与国家平台的要求不一致。
b) “超限值错误”指上传的消耗量数值或者日累计值超过了该表具或者该
指标规定的限定值。
c) “表码值异常”指采集频率内的表码值之差与消耗量不匹配。
d) “指标值异常”指某个指标的消耗量与该指标下所有表具的消耗量之和
不一致。
e) “日数据异常”指某个指标或表具上传的日数据与该指标或表据全天的
数据之和不一致。
8.3 能源计量数据应用
8.3.1 企业应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有针对
性地采取计量管理或计量改造措施。
8.3.2 企业应利用能源计量数据进行节能分析。根据能源统计、考核期限、定
期分析用于贸易结算、内部考核等能源报表数据,计算单品能耗,记录分析结果,
为计量管理、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8.3.3 企业应将内部统计数据与平台采集的数据、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计
量审查报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差异,形成分析报告。
9 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流程
9.1 线上审查
9.1.1 审查截止日前,企业需在平台填写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完成自查。
9.1.2 平台根据系统数据信息自动生成重点用能单位自查报告(参见附录C)。
9.1.3 结合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和自查报告,审查人员进一步审查企业上传资
料的准确性,对能源计量审查评分表的主观分部分进行评价。审查人员需重点关
注上传的资料是否与要求一致、是否加盖公章、各项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等。
9.1.4 对行业内所有企业的最终得分进行排名,审查人员根据企业线上评分结
果分为3 个等级。
a) 得分排名最高的30%,且审查发现未发现不符合项的企业,视为通过线
上审查。审查人员应填写《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编制《重
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并将报告通过平台反馈给相应企业。
b) 得分排名最低的20%企业,需要列入现场复查。审查人员制定现场复查
JJF(鄂)159-2025
7
计划并通知被审查单位做好准备。
c) 剩余企业,审查人员应填写《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编制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如审查发现有不符合项,还需要编
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不符合报告》。同时将报告通过平台反馈
给相应企业,督促其及时整改不符合项。
9.2 现场复查
9.2.1 现场审查采取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提问、现场检测等
方式进行。
9.2.2 审查人员审查结束后,对审查情况进行汇总,确定审查结论。对审查发
现的不符合项,编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不符合报告》,同时就报告内
容与被审查单位负责人交换意见。
9.2.3 审查人员将报告通过平台反馈给相应企业,督促其及时整改不符合项。
9.3 审查结果处理
9.3.1 现场审查结束后,审查人员根据审查情况编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
审查报告》。
9.3.2 审查人员通过平台向组织审查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提交《线上评分统计
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不符合报
告》等资料。
9.3.3 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审查人员上报的资料,下达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
量审查结果告知书,对审查结论中有不符合项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9.3.4 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审查人员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书面或现场确认。
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或拒绝整改的,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JJF(鄂)159-2025
8
附录A
平台相关表格
表A.1 企业基本情况表
所属地区精确到区县所属行业行业名称(编号)
所属领域如:工业单位类型与营业执照一致
单位详细名称与营业执照一致社会信用代码与营业执照一致
单位注册日期与营业执照一致单位注册资本(万元) 与营业执照一致
法定代表人姓名与营业执照一致联系电话(区号)
是否央企所属集团名称
单位地址与营业执照一致邮政编码
行政区划代码电子邮箱
能源管理机构名称传真(区号)
主管节能领导姓名联系电话(区号)
主管节能领导职务
能耗监测
负责人
联系
电话
能源管理
负责人
联系
电话
是否通过能源管理体
系认证
通过
日期
认证机构
单位地址经度单位地址纬度
企业主要生产线名称
企业主导产品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企业简介
JJF(鄂)159-2025
9
表A.2 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审查结果
序
号
姓名工作部门岗位及职务
专业技术
职务
岗位培训
考核情况
岗位资格
证号
备注
1 最高管理者
2 分管负责人
3
能源计量岗
位
4
能源计量器
具维护岗位
JJF(鄂)159-2025
10
表A.3 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
序
号
所属部
门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
生产厂
家
型号规
格
首次使
用日期
安装地点
用能种类(电力、
煤炭、燃气、燃油、
余热余压等)
能源消
耗量或
功率
能效
设计
值
能效
监测
值
能效
监测
周期
备注
1 设备部石灰石破碎机
2 设备部皮带输送机
3 设备部生料磨
4 设备部生料循环风机
5 设备部生料磨选粉机
6 设备部
生料入库提升
机
7 设备部煤磨
8 设备部煤磨风机
9 设备部煤磨选粉机
10 设备部回转窑
11 设备部高温风机
12 设备部窑尾排风机
13 设备部窑头排风机
14 设备部篦冷机
15 设备部熟料输送机
16 设备部水泥磨
17 设备部辊压机
18 设备部水泥磨排风机
19 设备部水泥包装机
JJF(鄂)159-2025
11
表A.3 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续)
序
号
所属部
门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
生产厂
家
型号规
格
首次使
用日期
安装地点
用能种类(电力、
煤炭、燃气、燃油、
余热余压等)
能源消
耗量或
功率
能效
设计
值
能效
监测
值
能效
监测
周期
备注
20 设备部AQC 锅炉
21 设备部SP 锅炉
22 设备部汽轮发电机
23 设备部空压机
24 设备部循环水泵
JJF(鄂)159-2025
12
表A.4.1 煤炭计量器具一览表
序号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
规格
准确度
等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用能单位
管理编号
从属关系
安装使用地
点及用途
检定周期/
校准间隔
状态(合格/
准用/停用)
1 电子汽车衡Ⅲ M1-1 厂门口合格
2 电子皮带秤1.0 M2-1 煤仓合格
3 电子皮带秤1.0 M2-2 煤仓合格
4 转子秤1.0 M3-1 窑头合格
5 转子秤1.0 M3-2 分解炉合格
表A.4.2 电力计量器具一览表
序号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
规格
准确度
等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用能单位
管理编号
从属关系
安装使用地
点及用途
检定周期/
校准间隔
状态(合格/
准用/停用)
1 多功能电能表0.5S D1-1 总降合格
2 多功能电能表0.5S D1-2 总降合格
3 多功能电能表0.5 D2-1 总降合格
4 多功能电能表0.5 D2-2 总降合格
5 多功能电能表0.5S D2-3 余热电站合格
6 多功能电能表0.5 D3-1 生料配电室合格
7 多功能电能表0.5 D3-2 生料配电室合格
8 多功能电能表0.5 D3-3 熟料配电室合格
9 多功能电能表0.5 D3-4 水泥配电室合格
10 多功能电能表0.5 D3-5 空压站合格
11 多功能电能表0.5 D3-6 水泵房合格
JJF(鄂)159-2025
13
表A.4-3 油计量器具一览表
序号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
规格
准确度
等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产
编号
用能单位
管理编号
从属关系
安装使用地
点及用途
检定周期/
校准间隔
状态(合格/
准用/停用)
1 1#加油机0.3 Y1-1 厂门口合格
2 2#加油机0.5 Y2-1 油库合格
3 3#加油机0.5 Y2-2 油库合格
表A.4-4 水计量器具一览表
序号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
规格
准确度
等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产
编号
用能单位
管理编号
从属关系
安装使用地点
及用途
检定周
期/校准
间隔
状态(合
格/准用/
停用)
1 水表2.0 S1-1 厂门口合格
2 水表2.0 S2-1 矿山合格
3 水表2.0 S2-2 生料制备合格
4 水表2.0 S2-3 熟料烧成合格
5 水表2.0 S2-4 水泥制备合格
6 水表2.0 S2-5 余热电站合格
7 水表2.0 S2-6 废弃物处置合格
8 水表2.0 S2-7 辅助系统合格
9 水表2.0 S2-8 附属系统合格
注1: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参见GB 17167 和GB/T 35461。
注2:属强制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余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由企业自行决定,定期溯源。
JJF(鄂)159-2025
14
表A.5 数据质量分析表
序
号
企业名称
指标统计计量器具统计上传异常统计
指标数
应传条
数
有效条
数
成功率
(%)
计量器
具
应传条
数
有效条
数
成功率
(%)
折标系
数
超限值表码值指标值日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JJF(鄂)159-2025
15
附录B
图示
图B.1 水泥企业生产界区及工艺流程示意图
JJF(鄂)159-2025
16
图B.2 水泥企业组织架构图
JJF(鄂)159-2025
17
图B.3 水泥企业能源流向图
JJF(鄂)159-2025
18
各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如图B.4所示。
图B.4.1 煤炭计量采集点网络图
JJF(鄂)159-2025
19
图B.4.2 电力计量采集点网络图
JJF(鄂)159-2025
20
图B.4.3 油计量采集点网络图
图B.4.4 水计量采集点网络图
JJF(鄂)159-2025
21
附录C
报告编号:XT-XXXX-HBNYJL-XXXX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
用能单位:
审查年度:
组织审查单位:
审查组组长:
报告日期:
JJF(鄂)159-2025
22
C.1 用能单位信息
用能单位名称
单位注册地址
单位生产地址
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联系人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传真E-mail
C.2 用能单位概况
管理体系获证
□ 无
□ 已通过测量/检测体系认证( )
□ 曾获计量保证确认证书年取得计量保证确认证书
产品结构主要产品: 产量:
20XX 年度
销售收入(万元)
上缴利税(万元)
万元增加值能耗(当量) (吨标准煤/万元)
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 (吨标准煤)
20XX 年
度主要消
耗能源及
数量
序号能源指标名称实物量(单位) 折标煤(吨)
占“总”标煤
百分比(%)
1
2
3
4
合计100
注:1.按当量值折算成标准煤;2 消耗能源实物量以年度财务发票为准。
C.3 审查依据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20)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2012)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GB17167-2025)
《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规范(试行)》
JJF(鄂)159-2025
23
C.4 审查过程概述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模块对接入企业涉及能源计量的主要工作进
行了全面检查,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单位
主要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配备情况、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用情况。
审查组最后对模块评估过程和数字化评估结果进行人工复核。
C.5 数字化审查评分
审查组依据《湖北省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规范(试行)》和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于年月
日对该用能单位的三个部分能源计量工作内容进行了审查:
序号审查结果得分
1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
2 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配备情况
3 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用情况
合计总分
C.6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C.6.1 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能源种类及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备率
(%)
配备率
要求
(%)
评定结论说明(指出
不符合项
符报告编号)
合
不符
合
不适
用
电能□ □ □
固体能源煤炭□ □ □
固体能源焦炭□ □ □
液态能源原油□ □ □
液态能源成品油□ □ □
液态能源重油□ □ □
液态能源渣油□ □ □
气态能源天然气□ □ □
气态能源液化气□ □ □
气态能源煤气□ □ □
载能工质蒸汽□ □ □
载能工质水□ □ □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 □ □
合计□ □ □
C.6.2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JJF(鄂)159-2025
24
能源种类及
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备率
(%)
配备率
要求
(%)
评定结论说明(指出不
符合项报告编
符合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电能□ □ □
固体
能源
煤炭□ □ □
固体
能源
焦炭□ □ □
液态
能源
原油□ □ □
液态
能源
成品
油
□ □ □
液态
能源
重油□ □ □
液态
能源
渣油□ □ □
气态
能源
天然
气
□ □ □
气态
能源
液化
气
□ □ □
气态
能源
煤气□ □ □
载能
工质
蒸汽□ □ □
载能
工质
水□ □ □
可回收利用
的余能
□ □ □
合计□ □ □
C.6.3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能源种类及
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备率
(%)
配备率
要求
(%)
评定结论说明(指出不
符合项报告编
符合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电能□ □ □
固体
能源
煤炭□ □ □
固体
能源
焦炭□ □ □
液态
能源
原油□ □ □
液态
能源
成品
油
□ □ □
JJF(鄂)159-2025
25
能源种类及
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数量
(台)
实际配
备率
(%)
配备率
要求
(%)
评定结论说明(指出不
符合项报告编
符合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液态
能源
重油□ □ □
液态
能源
渣油□ □ □
气态
能源
天然
气
□ □ □
气态
能源
液化
气
□ □ □
气态
能源
煤气□ □ □
载能
工质
蒸汽□ □ □
载能
工质
水□ □ □
可回收利用
的余能
□ □ □
合计□ □ □
C.7 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C.7.1 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计量器具
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
等级要
求
实际准
确度等
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不符合
符合项报告编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衡器燃料的静态计量Ⅲ □ □ □
衡器燃料的动态计量0.5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Ⅰ类用户0.5S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Ⅱ类用户0.5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Ⅲ类用户1.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Ⅳ类用户2.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Ⅴ类用户2.0 □ □ □
电能表直流电能计量2.0 □ □ □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成品油
0.5
□ □ □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重油、
渣油
1.0
□ □ □
JJF(鄂)159-2025
26
计量器具
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
等级要
求
实际准
确度等
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不符合
符合项报告编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煤气
2.0
□ □ □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天然气
2.0
□ □ □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蒸汽
2.5
□ □ □
水流量表
(装置)
水计量
管径不大
于250mm
2.5 □ □ □
水流量表
(装置)
水计量
管径大于
250mm
1.5 □ □ □
温度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
温度计量
2.0 □ □ □
温度仪表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
相关的温度计量
1.0 □ □ □
压力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
压力计量
2.0 □ □ □
压力仪表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
相关的压力计量
1.0 □ □ □
C.7.2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计量器具
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
等级要
求
实际准
确度等
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不符合
符合项报告编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衡器燃料的静态计量/ □ □ □
衡器燃料的动态计量1.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Ⅰ类用户0.5S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Ⅱ类用户0.5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Ⅲ类用户1.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Ⅳ类用户2.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Ⅴ类用户2.0 □ □ □
电能表直流电能计量2.0 □ □ □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成品油
0.5
□ □ □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重油、
渣油
1.0
□ □ □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煤气
2.0
□ □ □
JJF(鄂)159-2025
27
计量器具
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
等级要
求
实际准
确度等
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不符合
符合项报告编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天然气
2.0
□ □ □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蒸汽
2.5
□ □ □
水流量表
(装置)
水计量
管径不大
于250mm
2.5 □ □ □
水流量表
(装置)
水计量
管径大于
250mm
1.5 □ □ □
温度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
温度计量
2.0 □ □ □
温度仪表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
相关的温度计量
1.0 □ □ □
压力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
压力计量
2.0 □ □ □
压力仪表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
相关的压力计量
1.0 □ □ □
C.7.3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计量器具
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
等级要
求
实际准
确度等
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不符合
符合项报告编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衡器燃料的静态计量/ □ □ □
衡器燃料的动态计量1.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Ⅰ类用户0.5S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Ⅱ类用户0.5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Ⅲ类用户1.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Ⅳ类用户2.0 □ □ □
电能表
有功交流
电能计量
Ⅴ类用户2.0 □ □ □
电能表直流电能计量2.0 □ □ □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成品油
0.5
□ □ □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重油、
渣油
1.0
□ □ □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煤气
2.0
□ □ □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天然气
2.0
□ □ □
JJF(鄂)159-2025
28
计量器具
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
等级要
求
实际准
确度等
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不符合
符合项报告编号)
不符
合
不适
用
气体流量
表(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蒸汽
2.5
□ □ □
水流量表
(装置)
水计量
管径不大
于250mm
2.5 □ □ □
水流量表
(装置)
水计量
管径大于
250mm
1.5 □ □ □
温度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
温度计量
2.0 □ □ □
温度仪表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
相关的温度计量
1.0 □ □ □
压力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
压力计量
2.0 □ □ □
压力仪表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
相关的压力计量
1.0 □ □ □
C.8 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审查结果
序号人员姓名工作部门岗位及职务
专业技术
职务
岗位培训
考核情况
岗位资
格证号
备注
1
2
3
C.9 审查结论
审查组依据《湖北省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规范(试行)》和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于年月日
对该用能单位进行了审查:
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得分为分;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和能
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配备情况得分为分;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用情况得分为
分。经系统评分和人工审核最终得分为分。
根据该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及整改后的情况,本次审查结论为:
□ “符合规范要求”;
□ “基本符合规范要求,需要整改;
□ “不符合规范要求”。
C.10 审查建议
审查组根据审查结果对企业在后期的能源计量工作建议如下:
JJF(鄂)159-2025
29
附录D
能源计量审查评分表
分类对应条款评分项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能源
计量
制度
和人
员管
理
4.1.1 组织机构平台内上传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图1.0
4.2.2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责0.5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0.5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0.5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0.5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0.5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0.5
4.3.2 能源计量目标内容
填写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相关规定和要求0.5
填写了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相关规定和要求0.5
填写了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0.5
有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0.5
4.4.2 能源计量人员
平台内上传了完整的计量人员配备表2.0
规定了人员职责,上传了相关任职文件1.0
参加过技能培训,取得资格证书1.0
4.5 管理过程记录平台内上传了能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相关佐证材料3.0
4.6.1 基本信息表企业信息是否满足国家平台注册要求2.0
4 整体评价审查员对能源计量管理的主观评价5.0
能源5.1.1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企业1 级计量器具配备率2.0
JJF(鄂)159-2025
30
计量
器具
和设
备管
理
企业2 级计量器具配备率2.0
企业3 级计量器具配备率1.0
5.2.1 生产界区及工艺流程
平台内上传了生产界区平面图1.0
平台内上传了工艺流程图1.0
5.2.2 能源流向图平台内上传了能源流向图1.0
5.2.3
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1.0
能源计量器具台账
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器具台账2.0
含有碳计量器具1.0
5.3.1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平台内上传了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1.0
5.4.1 主要用能设备平台内上传了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1.0
5.4.2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证书
平台内上传相关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证书3.0
平台内所有计量器具有检定/校准证书的比例5.0
7.2.1
设备能效监测
规定了设备监测评估周期0.5
规定了设备能效设计值0.5
记录了能效监测值0.5
上传了能效监测测试报告0.5
主要设备建立能效提升机制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数据进行采集1.0
5 整体评价审查员对能源计量器具的主观评价5.0
能源
计量
数据
管理
和应
用
6.1.1 采集范围
采集范围必须是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严格以与企业的运行有
关的能源消耗为边界,与报送统计部门能耗统计范围口径保持一致,并全
部完成在线采集。(监控煤、热、电、天然气、水)
10.0
6.1.3 采集计量器具
平台内企业上传了一级计量器具和指标1.0
平台内企业上传了二级计量器具和指标1.0
平台内企业上传了三级计量器具和指标1.0
6.1.5 产品产量指标平台内上传产品产量指标,并按要求频率更新1.0
JJF(鄂)159-2025
31
6.2.1
数据上传成功率
当年指标能耗数据上传成功率2.0
当年计量器具数据上传成功率2.0
历史能耗数据平台内所有指标当年的能耗日数据完整5.0
6.2.3
折标系数异常查看平台的数据质量分析表,折标系数无异常1.0
超限值错误查看平台的数据质量分析表,超限值无异常2.0
表码值异常查看平台的数据质量分析表,表码值无异常1.0
指标值异常查看平台的数据质量分析表,指标值无异常1.0
日数据异常查看平台的数据质量分析表,日数据无异常1.0
6.3.1 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平台内上传了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1.0
6.3.2 节能分析
能源审计报告2.0
工业节能诊断分析报告2.0
其他节能分析相关资料1.0
6.3.3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平台内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模块填写完整6.0
平台内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耗数据准确2.0
平台内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产品产量数据规范1.0
平台内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产品单耗数据规范1.0
6 整体评价审查员对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的主观评价5.0
总分/得分1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