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569-2025 铁路专用线与港口衔接工程建设与运营技术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9阅读模式

JT/T 1569-2025 铁路专用线与港口衔接工程建设与运营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1

5 总体布局………………………………………………………………………………………………… 2

6 换装工艺………………………………………………………………………………………………… 3

7 信息系统………………………………………………………………………………………………… 5

8 运营管理………………………………………………………………………………………………… 6

附录A(资料性) 典型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8

附录B(资料性) 铁水联运典型换装工艺流程图……………………………………………………… 11

附录C(资料性) 信息系统构成示意图………………………………………………………………… 13

附录D(资料性) 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 14

参考文献…………………………………………………………………………………………………… 18

JT/ T 1569—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57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能运输技术

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宝来、王志新、邵坚达、徐峰、张立斌、伍丽蓉、王充、王国韬、薛振华、杨彦强、

陆垚、鲍薇、陈绍宽、左峰、龙许友、成泉、柴冠华、王立强、魏琪、孟令君、田学伟、应永良、沈翔、俞佳成、

莫丽丽、冯雪、谢九勇、杨旭刚、孙西敬、赵勇、刘洋、周凌云、李敬、李昊、唐浩、于行健、卢静、郑炎、詹刚、

闫颖、许植深、喻乐、王争明、高华、徐雷。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专用线与港口衔接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基本规定,以及总体布局、换装工艺、信息

系统和运营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铁路专用线与港口衔接工程的建设与运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 T 42808 港口海铁联运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JT/ T 1479—2023 综合货运枢纽设计规范

TB 10099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TB 10638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

TB/ T 30008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港口站 port station

港口内主要办理铁路列车到发、调车作业的车站。

3. 2

铁水联运作业区 rail-water transport operation zone

港区内货物在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之间进行装卸、转运作业的区域。

注:主要包括铁路装卸场、铁水联运堆场及连接道路。

3. 3

共享堆场 shared freight yard

港区内用于铁水联运,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合并设置的货物堆存场地。

3. 4

水运箱场换装 transshipment in waterway transport container yard

集装箱码头共享堆场与铁路装卸场之间的装卸及水平运输作业。

4 基本规定

4. 1 统筹考虑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铁水联运发展需求,港口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

1

JT/ T 1569—2025

区时,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集疏运铁路。应加强港口与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衔接,做好港区内铁路专用线

总体布局、铁水联运设施、换装工艺一体化设计,并建立铁水联运综合信息系统。

4. 2 应设置铁水联运作业区,作为铁路专用线与港口的有机组成部分。

4. 3 应根据港口总体规划、腹地市场需求、港区功能分工、作业货物品类等分设计年度进行运量预测。

设计年度宜分为近期、远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 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 年;根据需要可增加初

期,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5 年。

4. 4 铁水联运设备设施规模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a) 不易改、扩建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设计;

b) 易改、扩建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设计;

c) 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初期运量设计。

4. 5 铁路专用线建设标准应符合TB 10638 的规定。

4. 6 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的铁路专用线设计应符合TB/ T 30008 的规定。

5 总体布局

5. 1 一般要求

5. 1. 1 铁路专用线应纳入港口一体化布局,符合港口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要求,满足铁水联运作业

需求。

5. 1. 2 港口内铁路专用线宜设港口站,按码头布局应设铁水联运作业区,并配套生产设施。

5. 1. 3 港口站可根据运输需求、运输组织、地形条件等因素在港区内独立设置,也可与接轨站合并设置。

5. 1. 4 铁路专用线与港口宜共享共用堆场、装卸及运输设备。

5. 2 总平面布置

5. 2. 1 铁路专用线与港口衔接工程总平面布置应包含港口站、铁水联运作业区及铁路连接线,并结合

港区规划、港口总平面布置、运输需求、运输组织、地形条件、码头建设时序、装卸工艺等因素确定。

5. 2. 2 港口站与铁水联运作业区铁路装卸场可采用横列式或纵列式布置,布置形式见图A. 1。

5. 2. 3 铁水联运作业区铁路装卸场与码头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作业货类、运输组织及场地条件等确定,

采用与码头岸线平行或垂直布置形式。铁水联运作业区铁路装卸场与码头布置形式符合以下要求:

a) 集装箱铁路装卸场宜设于码头堆场后方或贴邻设置,港口吞吐量较小且货物流向集中时可设

于码头前沿,见图A. 2;

b) 干散堆装货物铁路装卸场宜设于码头堆场后方,见图A. 3;

c) 商品汽车铁路装卸场宜设于码头堆场后方,见图A. 4;

d) 成件包装、长大笨重货物铁路装卸场宜设于码头堆场后方或堆场中间,见图A. 5。

5. 2. 4 铁水联运作业区应按照换装工艺设置相应的作业设施,各货类换装主要设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铁水联运作业区主要设施表

作业货类

铁路

装卸线

铁路站台汽车通道

集装箱

堆场

货物堆场

货物库

(棚)

端部或侧面

装卸车平台

安全检测

设施

集装箱● — ● ● — ○ — ●

干散堆装货物● — ● / ○ ○ — ●

2

JT/ T 1569—2025

表1 铁水联运作业区主要设施表(续)

作业货类

铁路

装卸线

铁路站台汽车通道

集装箱

堆场

货物堆场

货物库

(棚)

端部或侧面

装卸车平台

安全检测

设施

商品汽车● — ● ○ ○ ○ ● ●

成件包装货物● ○ ● — ○ ● ○ ●

长大笨重货物● — ● — ● ○ — ●

有集装箱拆装箱作业时,可在拆装库(棚)或拆装箱场内作业;集装箱或商品汽车采用专用框架运输时,应设专用

框架堆场;干散堆装货物进行散改集作业时,应设散改集作业场地;成件包装货物采用铁路篷车运输的,可设置铁路

站台;成件包装货物作业一般在货物库(棚)内作业;要求较高的长大笨重货物作业时,可在货物库(棚)内作业。

注:●表示应布设,○表示可布设,—表示不宜布设,/ 表示无要求。

5. 2. 5 港口站、铁水联运作业区两相邻线路中心线的线间距应满足线间作业及设备布置需要,并满足

铁路建(构)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距离要求,应符合TB 10099 的规定。

5. 3 铁水联运作业区布置

5. 3. 1 铁水联运作业区规模及设施应根据铁水联运需求确定,布置形式应充分考虑港口规划、管理模

式、场地条件、货物类型等因素综合确定。

5. 3. 2 铁水联运堆场应根据作业货类、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宜采用铁路与码头共享

堆场的形式。

5. 3. 3 共享堆场布置应符合码头堆场总体布局,根据装卸工艺、作业量可采用集中或分散布置。

5. 3. 4 铁路堆场布置应满足铁水联运换装作业量要求。集装箱作业量较大、铁路装卸线采用轨道式

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装卸时,铁路堆场宜设于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作业范围外。

5. 3. 5 采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模式时,无人自动化设备与人工操作设备交互区应设置安全措施。自

动导引运输车的行驶区车道宽度不宜小于4 m,采用自动导引运输车作业的主要道路车道宜按双向成

组布置,车道数量应根据货运量需求及交通组织确定。

5. 3. 6 铁路线路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型式时,铁路线路及轨道式门式起重机走行轨钢轨顶面宜与两侧

硬化场地地面等高。

6 换装工艺

6. 1 一般要求

6. 1. 1 铁水联运换装工艺应根据换装货类、换装量、运输方式、货物包装形式、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

确定。

6. 1. 2 铁水联运换装工艺包含堆场装卸、水平运输、铁路装卸等环节,宜进行一体化设计、选型。

6. 1. 3 换装工艺应满足加快货物周转、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保证铁水联运换装能力匹配。

6. 1. 4 换装机械设备应根据换装工艺的要求,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维护方便、经济合

理的设备。

6. 1. 5 铁水联运换装作业区的规模应以换装工艺为核心,结合近、远期年度预测运量合理确定。

6. 1. 6 大型移动式换装机械设备应设置防风、锚定装置。

3

JT/ T 1569—2025

6. 2 换装工艺流程

6. 2. 1 集装箱换装工艺包括直接换装、水运箱场换装(共享堆场模式)、铁路箱场换装或混合换装。集

装箱换装工艺宜采用水运箱场换装。典型换装工艺流程见图B. 1。

6. 2. 2 干散堆装货物铁水联运运量较大时,宜采用流程化、专业化的装卸工艺系统。

6. 2. 3 商品汽车换装工艺应根据换装量、商品汽车类型、铁路装卸线布置形式等因素综合确定,宜采

用码头堆场(库)换装工艺。典型换装工艺流程见图B. 2。

6. 2. 4 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换装工艺宜采用码头堆场(库)换装。典型换装工艺流程见图B.3。

6. 2. 5 铁水联运中各货类货物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可采用直接换装。

6. 2. 6 铁路装卸场设在港外独立区域时,与码头堆场间宜设置内部水平运输车辆专用通道或专用皮

带机线。

6. 3 换装工艺设备

6. 3. 1 集装箱装卸设备宜选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等,设备动力宜采用

清洁能源。

6. 3. 2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数量应结合装卸作业量及装卸作业要求计算确定,其跨距宜根据

装卸线条数、箱位列数、水平运输通道及安全距离等因素确定,悬臂形式根据换装工艺确定。

6. 3. 3 集装箱重箱装卸设备吊具下额定起重量不宜小于40. 5 t。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宜安装偏

载测试仪,根据需要可设集装箱换向(调箱门)装置。

6. 3. 4 长大笨重货物、成件包装货物换装作业设备可采用轨道式门式起重机、叉车、流动式起重机和带式

输送机等装卸设备,在仓库内换装时可采用悬挂式或梁式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根据需要配备专用工索具。

6. 3. 5 铁水联运水平运输设备宜与港口共享使用、统一维护。

6. 4 铁水联运堆场规模及设备配置

6. 4. 1 铁水联运箱场容量及箱位数计算应分别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Ey = Qh·tdc·KBK

Tyk …………………………(1)

NS = Ey

N1·AS …………………………(2)

式中:

Ey ———铁水联运箱场容量;

Qh ———铁水联运设计年度预测运量,单位为标准箱(TEU);

tdc ———铁水联运箱场集装箱平均堆存期,单位为天(d),取值按表2 中的数值;

KBK ———铁水联运箱场不平衡系数,可取1. 1 ~1. 3;

Tyk ———铁水联运箱场年工作天数,单位为天(d),可取350 d ~365 d;

NS ———铁水联运箱场所需地面箱位数,单位为标准箱(TEU);

N1 ———铁水联运箱场设备堆箱层数,取值按表3 中的数值;

AS ———铁水联运箱场容量利用率(%),取值按表3 中的数值。

表2 铁水联运箱场集装箱平均堆存期

集装箱类型铁路到达箱铁路发送箱中转箱

堆存期tdc(d) 2 ~3 1. 5 ~2 1. 5

4

JT/ T 1569—2025

表3 铁水联运箱场堆箱层数及容量利用系数

箱场作业设备

轮胎式集装箱

门式起重机

轨道式集装箱

门式起重机

集装箱正面

吊运起重机

集装箱空箱堆高机

堆箱层数N1 3 ~5 3 ~6 3 ~4 5 ~8

容量利用率As(%) 55 ~70 60 ~70 60 ~70 70 ~80

注1:采用共享箱场时,铁水联运箱场所需容量、地面箱位数计算后叠加至原港口箱场。

注2:采用铁路箱场换装时,铁路装卸采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堆箱采用3 层及以上。

6. 4. 2 其他铁水联运堆场规模应按JT/ T 1479—2023 中6. 6. 2,6. 6. 3 的规定计算。

6. 4. 3 翻车机配置数量可按公式(3)计算:

Zf = Qf·Tfw 3 600·Tf·Gf·mf·Wf …………………………(3)

式中:

Zf ———翻车机的配置数量,单位为台;

Qf ———散堆装货物日作业量,单位为吨(t);

Tfw ———翻车机卸车周期,单位为秒(s);

Tf ———翻车机日均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h),可采用15 h ~17 h;

Gf ———铁路车辆平均载重量,单位为吨每辆;

mf ———翻车机一次翻卸车辆数,单位为辆;

Wf ———翻车机的完好率,取值为0. 9。

6. 4. 4 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配置数量应满足在规定时间内装完一列车的要求。

6. 4. 5 其他铁水联运工艺设备配置应按JT/ T 1479—2023 中6. 6. 4 的规定计算。

7 信息系统

7. 1 一般要求

7. 1. 1 铁水联运应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宜建立信息系统,并符合港口及铁路信息系统要求。

7. 1. 2 信息系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数智化生产作业。

7. 1. 3 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产品应满足系统部署和运行要求,具备安全性、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

灵活性、可扩展性等特性。

7. 1. 4 信息系统应满足GB/ T 22239—2019 中第7 章至第10 章的二级或二级以上信息安全技术网络

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7. 2 系统构成

7. 2. 1 信息系统宜由业务应用、数据管理、设施设备、信息交换、安全管理等部分组成。信息系统构成

示意图见附录C。

7. 2. 2 业务应用应具备路港交接、装卸作业、智能场站管理(铁水联运作业区)、安全检测、铁水联运便

捷通关等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内容根据业务需要确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a) 路港交接宜包含车辆出入港区铁路交接、交接单签署等;

b) 装卸作业宜包含进出门管理、装卸车管理等;

c) 智能场站管理(铁水联运作业区)宜包含自动化作业管理系统、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智能闸

5

JT/ T 1569—2025

口管理系统、装卸设备智能远控系统、无人自动化驾驶系统、无人地磅系统、智慧交通(导航)

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孪生大屏展示系统等;

d) 安全检测宜包含轨道衡、汽车衡、超偏载装置等设备检测及监测;

e) 铁水联运便捷通关宜包含多式联运申请单提报、到货申报、装载申报、境内物流信息补充、轨

迹查询等。

7. 2. 3 数据管理宜采用多元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业务数据的分类存储和使用,宜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应具备封装发送、接收解析、加密解密等功能,实现

安全、高效交换。

7. 2. 4 设施设备应满足信息系统运行的需要,宜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并符合以下要求:

a) 根据系统应用规模,合理配置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b) 根据需要配置智能闸口、装卸机械远控、无人地磅、智能运输车、视频监控、车载移动终端、手

持终端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

7. 2. 5 信息交换根据铁水联运需求确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a) 宜与铁路系统共享客户、需求、装卸车、运单、追踪、编组、调送单等信息;

b) 宜与港口系统共享舱单、船期、船轨迹、堆存、集疏港、装卸船等信息;

c) 宜与海关系统共享报关单、查验/ 放行指令等信息;

d) 应预留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接口,预留与市政、交通、消防等政府公共信息共享

接口;

e) 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标准,包括数据元、基础数据、电子单证、数据格式、报文规范、接

口方式、交换协议等内容。

7. 2. 6 安全管理应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及应急响应等内容,宜具备安防管理、安全检查

等功能。

8 运营管理

8. 1 一般要求

8. 1. 1 铁水联运应制定协调统一的运输计划,并符合调度集中统一指挥原则,满足港口集疏运要求。

8. 1. 2 铁路专用线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保证与港口、港外接轨铁路之间

生产运营与安全信息畅通。

8. 1. 3 铁水联运作业区的装卸工艺设备、水平运输设备、堆场及装卸作业宜一体化运营管理。

8. 1. 4 铁水联运应满足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货物装载技术要求。

8. 1. 5 铁路专用线的维修模式可采取自维修或委托维修模式,保证设施设备状态良好。

8. 1. 6 铁路专用线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

8. 2 运营管理与运营组织

8. 2. 1 铁路专用线的运营模式应结合铁水联运运量、铁路专用线布局及规模,综合考虑铁水联运运输

效率、运营成本、运输安全等因素,经比选后确定,可采用自管或委托运营管理模式。

8. 2. 2 铁水联运运营组织根据运输需求、铁路专用线总体布局及衔接的铁路路网能力综合确定,并符

合下列要求:

a) 集装箱、干散堆装货物、商品汽车宜按整列装卸办理,宜组织直达运输;具备条件时,集装箱、

商品汽车宜组织班列运输;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宜与接轨铁路相邻技术作业站间组

织小运转列车运输。

b) 装卸线取送车作业应减少机车空驶。

6

JT/ T 1569—2025

c) 跨境货物铁水联运应加强与口岸、海关的沟通协调,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

通关模式,减少中间环节。

8. 2. 3 铁水联运作业区运营组织根据装卸工艺、装卸线布置形式、堆场位置及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综

合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加强铁路方、港口方协同作业,满足铁水联运运输需求;

b) 应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编制良好、高效的装卸作业计划,统筹各项设备与作业有序衔接;

c) 应以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为原则,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满足铁水联运作业要求;

d) 铁路取送车作业、货物装卸作业、水平运输作业等宜采用智能化作业系统,逐步推进作业区域

无人化、少人化。

8. 2. 4 铁水联运作业区应加强作业流线设计,优化作业组织,作业流线示意图见附录D。

8. 2. 5 铁水联运作业区运营方应按照GB/ T 42808 的规定获取铁水联运相关信息,提升运营服务

水平。

附 录 A

(资料性)

典型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典型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A. 1 ~ 图A. 5。

标引序号说明:

1———港口站;

2———铁路装卸场;

3———码头堆场;

4———码头前沿;

5———船舶。

图A. 1 港口站与铁水联运作业区铁路装卸场布置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集装箱铁路装卸场;

2———集装箱堆箱场;

3———码头前沿;

4———船舶。

图A. 2 集装箱铁路装卸场与码头相对关系布置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干散堆装货物铁路装卸场;

2———码头堆场;

3———码头前沿;

4———船舶。

图A. 3 干散堆装货物铁路装卸场与码头相对关系布置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商品汽车铁路装卸场;

2———码头堆场;

3———码头前沿;

4———船舶。

图A. 4 商品汽车铁路装卸场与码头相对关系布置示意图

图A. 5 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铁路装卸场与码头相对关系布置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铁路装卸场;

2———码头堆场;

3———码头前沿;

4———船舶。

图A. 5 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铁路装卸场与码头相对关系布置示意图(续)

附 录 B

(资料性)

铁水联运典型换装工艺流程图

铁水联运典型换装工艺流程见图B. 1 ~ 图B. 3。

图B. 1 集装箱换装工艺流程图

图B. 2 商品汽车换装工艺流程图

标引序号说明:

1———直接换装;

2———码头场区(库)换装。

图B. 3 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换装工艺流程图

附 录 C

(资料性)

信息系统构成示意图

信息系统构成示意图见图C. 1。

图C. 1 信息系统构成示意图

附 录 D

(资料性)

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

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见图D. 1 ~ 图D. 4。

图D. 1 集装箱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

图D. 2 干散堆装货物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

图D. 3 商品汽车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

图D. 4 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铁水联运作业流线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GB/ T 8487 港口装卸术语

[2] GB/ T 18354 物流术语

[3] GB/ T 42184 货物多式联运术语

[4] JTS 165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5] JTS 166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

[6] TB 10098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27日 15:49: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3071.html
图书

GBZ 108-2025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GBZ 108-2025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GBZ 24-2025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GBZ 24-2025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图书

GBZ 42-2025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 42-2025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GBZ 83-2025 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GBZ 83-2025 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