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513-2025 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54/T 0513—2025
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
2025 - 09 - 15 发布2025 - 10 - 15 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采样前准备.......................................................................... 3
5 采集方法............................................................................ 4
6 样品采集和保存...................................................................... 4
7 采集样本数量........................................................................ 5
8 采集点环境数据记录.................................................................. 5
9 采集个体的后处理.................................................................... 5
10 采集注意事项....................................................................... 5
11 样品质量检测....................................................................... 6
附录A(规范性) 鸟类特征采集信息表....................................................7
附录B(规范性) 环境信息采集表........................................................8
附录C(规范性) 入库登记表............................................................9
附录D(资料性) 常用设备、装备、耗材、试剂清单.......................................10
DB 54/T 051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生灵、杨乐、杨永炳、王蕊、范丹丹。
DB 54/T 0513—2025
3
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藏常见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的术语和定义、采集方法及保存方法,制定了采集保
存的专用表格。
本文件适用于西藏常见鸟类的种质资源采集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892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HJ 628 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鸟类
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注:西藏常见鸟类如树麻雀、灰背伯劳、岩鸽、赤麻鸭、藏鸡等。
鸟类种质资源
从鸟类个体获得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及其附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血液、组织、骨、
精子、粪便、细胞系、核酸、蛋白质等,附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采集信息、表型信息、遗传数据、研究
数据等。
4 采样前准备
文献查阅
采集前应进行文献查阅,掌握采集对象的种群数量、分布位点、生活习性等基本信息。
样品采集和运输设备
样品采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本文件的设备与工具使用要求开展采集工作,见附录
D。
DB 54/T 0513—2025
4
采集人员培训
对于初次参与采集工作的人员,在开展采集保存工作前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培训。
5 采集方法
非损伤性采集
利用样线法或样点法对鸟类自然脱落的羽毛、排出的粪便、食丸等进行收集,现场不能识别的后续
通过分子方法鉴定识别。
非伤害性采集
利用网捕法、诱捕法、陷阱法等方法对鸟类进行捕捉,之后通过采集翅下静脉或跗趾静脉的血液、
指甲、新鲜羽毛(带毛囊)等方法进行采样;采集前用75%酒精对采集部位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伤害性采集
利用网捕法、诱捕法、陷阱法等方法对鸟类进行捕捉,之后进行处死、解剖,采集其心、肝、脾、
肺、脑、眼、睾丸、卵巢等器官的组织样品。
6 样品采集和保存
DNA 样品采集
优先选择采集肌肉、内脏等角质化程度低的部位,每只个体采集1份(管)组织材料,每份约1g(绿
豆大小)置于冻存管内;添加至少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完全浸泡;野外工作中临时保存在2℃-8℃条件下;
快速运输至保藏单位,在-80℃或-150℃条件下保存。
RNA 样品采集
在个体死亡半小时内完成解剖采样,每只个体各器官(心、肝、脾、肺、肾等)采集2份组织材料,
每份约1g置于冻存管内,添加至少5倍体积RNA later保存剂完全浸泡或立刻保存在液氮中;用干冰或
-80℃车载冰箱运输至保藏单位,在-80℃或-150℃条件下保存。
注: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等,样品装在冻存管保存在液氮环境时先用封口膜封口,再用锡箔纸包裹。
血液样品的采集
采集样本翅下静脉或跗跖静脉的血液0.5ml-1ml,存储在抗凝采血管中,上下缓慢颠倒混匀后暂存
在2℃-8℃条件下;干冰或-20℃条件下运输至保藏单位,在-80℃或-150℃条件下保存。
注:避免因反复冻融造成血液样品降解。
细胞样品的采集
个体死亡半小时内完成解剖采样,每只个体各器官(心、肝、脾、肺、肾等)采集2g-3g组织材料,
采集时剔除外层膜及结缔组织,在75%乙醇中浸泡5s-10s后用1×PBS(磷酸盐缓冲液)清洗3次,最后将
组织材料装于含有DMEM(细胞培养基)的50ml离心管中,2℃-8℃条件运输至保藏单位,在-80℃或-150℃
条件下保存。
DB 54/T 0513—2025
5
粪便样品的采集
在排便20分钟内完成粪便样品采集。以采集个体遗传材料为目的时用干净的采样拭子/棉签蘸取表
面粪便;以采集个体肠道微生物为目的时用干净的采样拭子/棉签拨去表面粪便,采集内部粪便,采集
后添加不少于5倍体积的粪便保存液或95%乙醇,暂存在2℃-8℃环境下;干冰或-20℃条件下运输至保藏
单位,在-20℃条件保存。
注:避免因反复冻融造成粪便样品降解,按照HJ 628的规定执行。
羽毛样品的采集
取样前用棉棒蘸取3%的次氯酸钠溶液,擦拭取样部位,清洁皮肤表面的污渍后直接拔取2根-3根翼
羽、尾羽或腹羽,拔出的羽毛不需要添加任何保存液直接封装于自封袋中,运输至保藏单位,在2℃-5℃
条件下保存。
注:要连羽根(毛囊)一起拔出。
样品保存流程
采集→分装(长期保存、备份)→入库登记→信息录入→打印、粘贴标签→存入→录入存储位置。
注:详细记录种质资源的采集、处理、保存位置、保存数量、方式等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追溯性,见附录C。
7 采集样本数量
小型鸟类(如树麻雀)同一采样地同一物种宜采集3只-5只个体;中型鸟类(如灰背伯劳)同一采
样地同一物种宜采集1只-3 只个体;大型鸟类(如黑颈鹤)同一采样地同一物种宜采集1只。
8 采集点环境数据记录
数据采集应完整,包括样地、样点(精确到点位)、物种名称、采集时间、采集人等信息,具体内
容见附录A和附录B。
注:样地(精确到自然村)、样点(精确到点位)
9 采集个体的后处理
对非伤害性采集方法进行采样后的个体,对采样部位进行消毒、止血和安抚,放飞后观察至其能正
常活动后方可离开;对伤害性采集方法采样后的个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按GB/T 35892的规定执行。
10 采集注意事项
为确保鸟类样品采集的科学性、安全性与伦理合规性,所有操作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a) 使用专业的采样工具,如捕鸟网、陷阱或远程采样设备等,确保采样过程中对鸟类的伤害最
小化。
b) 选择在鸟类活动频繁且不易受到惊吓的时间段进行采样,如清晨或黄昏;尽量避免在恶劣天
气、繁殖期进行采样。
c) 采集组织样品时要佩戴医用口罩、乳胶手套、实验服(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DB 54/T 0513—2025
6
d) 采集RNA 样品时,采集前对采样工具进行乙醇和高温消毒,用75%乙醇清洁台面和身体表面,
3 分钟后用1000× RNA 酶清除剂清洁环境,用10× RNA 酶清除剂喷洒于剪刀和镊子,1 分钟
后用无菌纸擦拭干净。
e) 采集前提前准备好冻存管和备份EP 管,填好编号按顺序摆放。
f) 长期低温保存的样品管内做好编号备份,保存在液氮罐的样品用专用液氮笔标记。
g) 采集完的废料,做无害化处理。
11 样品质量检测
每6个月对备份样品进行检测,动态监测存入样品的活性,及时处理失效样品。
DB 54/T 0513—2025
7
附录A
(规范性)
鸟类特征采集信息表
样本
号
物种名性别体长体重嘴峰长翅长尾长跗跖长
嘴峰颜
色
虹膜颜
色
跗跖颜
色
脂肪度
成幼情
况
备注
必填。
必填。
中文名
+ 拉丁
名
必填。
雌性
♀ , 雄
性♂
必填。
统一单
位(mm,
0.1)
必填。统
一单位
( g,0.0
1)
必填。统
一单位
( mm ,
0.1)
必填。
统一单
位(mm,
0.1)
必填。
统一单
位(mm,
0.1)
必填。统
一单位
( mm ,
0.1)
必填必填必填非必填必填
大型鸟类
的测量单
位可做相
应调整
DB 54/T 0513—2025
8
附录B
(规范性)
环境信息采集表
样本号物种名
采集时
间
采集地
点
采集位
点
海拔生境类型采集人采集方式组织类型数量保存方式备注
与鸟类信
息对应
中文名+
拉丁名
年/ 月/
日
具体到
自然村
GPS位点
单
位:m
草原、森
林、农田等
非伤害性采
集/ 非损伤
性采集/ 损
伤性采集
组织(心、肝、
脾、肺、肾、
肌肉)、血液、
羽毛、粪便等
单位:
ml
酒精、超
低温、低
温等
DB 54/T 0513—2025
9
附录C
(规范性)
入库登记表
样本
编号
存放
位置
资源
类型
保存
条件
保存
前预
处理
可共
享资
源
入库
时间
采集
时间
采集
人
采集
单位
中文
名
拉丁
名
省、市、
县
具体
地点
GPS 位
点
海拔性别
采样
份数
采样
部位
成幼
情况
备注
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必填
填写说明:样本编号,与采集信息和环境信息相对应;存放位置,具体到房间、冰箱号、层号;资源类型,如DNA、RNA、
血液、粪便等;保存条件,温度、保存方式(酒精、液氮等);保存前预处理,物理或化学处理;可共享资源,可共享
资源的数量;入库时间,格式“年/月/日”;采集时间,格式“年/月/日”;采集人,多个采集者,请用分号区分;具体
地点,具体到自然村、里程碑;海拔,单位:米(m);性别,雌/雄(♀/♂);采样份数,容积大小+份数;采样部位,
填写采样部位(肝脏、肌肉、血液等);成幼情况,年龄(成鸟、幼鸟、亚成、卵)。
DB 54/T 0513—2025
10
附录D
(资料性)
常用设备、装备、耗材、试剂清单
表D.1 常用设备、装备、耗材、试剂清单
分类名称必要性备注
样本存储设
备
液氮罐必要
液氮补给罐必要
液氮自动化存储系统非必要
-80℃超低温冰箱必要
-80℃超低温自动化存储系统必要
-20℃冷冻冰箱必要
4℃冷藏冰箱必要
-20℃车载冰箱必要
-80℃车载冰箱非必要
样本信息管理系统非必要
防护装备
硅胶手套必要
防护服必要
护目镜非必要
硅胶手套必要
头套必要
脚套必要
采集和保存
耗材
鸟网必要
鸟袋必要
解剖盘必要
酒精灯必要
手术剪必要
手术刀柄必要
手术刀片必要
镊子必要
夹子必要
冻存管必要
冻存盒必要
滴管必要
采血针必要
采血管必要
脱脂棉必要
马克笔必要
液氮笔必要
DB 54/T 0513—2025
11
表D.1 常用设备、装备、耗材、试剂清单(续)
分类名称必要性备注
锡箔纸必要
标签纸必要
封口膜必要
常用试剂
95%酒精必要
75%酒精必要
RNAlater 必要
血液抗凝剂必要
干冰必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