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562-2025 内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1
5 组织管理………………………………………………………………………………………………… 2
6 资源管理………………………………………………………………………………………………… 3
7 船舶管理………………………………………………………………………………………………… 4
8 应急管理………………………………………………………………………………………………… 5
9 文件管理………………………………………………………………………………………………… 5
参考文献……………………………………………………………………………………………………… 7
Ⅰ
JT/ T 1562—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内河船与水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13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广西海事局、长江海事局、武汉金甲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霞、陈文慧、张先平、张友倡、康叶三、李能斌、赵云、夏庆、艾鹏、
刘欣伟、汪相文。
Ⅲ
JT/ T 1562—2025
内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管理、资源管理、船舶管理、应急管理、
文件管理等专业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河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立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JT/ T 1180. 10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 第10 部分: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货物(也称危险物品或危险品) dangerous goods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
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来源:GB 6944—2012,3. 1]
3.2
内河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inland waterway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 enterprises
运用危险货物船舶,在内河水域中从事经营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业务的交通运输企业。
3.3
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non-conformity
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情况。
4 总体要求
4.1 内河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船舶安全和防污染工作管理
规范,达到人员适任、船舶适航和环境友好的状态要求。
4.2 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船、岸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间的联系渠道;
———内部审核和有效性评价程序;
———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程序;
1
JT/ T 1562—2025
———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操作工作程序与须知;
———应急准备和反应程序。
4.3 安全管理体系应与企业和船舶的实际情况相适合。
4.4 安全管理体系应简单明了,便于操作。
5 组织管理
5. 1 安全管理目标和方针
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包括:
———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
———对辨识出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
———不断提高船、岸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企业应制定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说明如何实现前款所述安全管理目标,并采取措施,确保船、岸贯
彻执行。
5. 2 领导作用和承诺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安全管理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实施所需的资源;
———促进相关人员为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5. 3 全员参与
企业应促进全员在实现安全管理目标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采取的措施应包括:
———通过沟通,以增强船、岸人员对个人贡献的重要性的认识;
———组织讨论,分享知识和经验;
———促进协作,表彰船、岸人员的贡献。
5. 4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并应符合JT/ T 1180. 10 的规定。
5. 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 5. 1 一般要求
企业应规定从事安全和防污染工作的船、岸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 5. 2 指定人员
企业应确定一名或数名指定人员,明确规定应具有的职责和权限,包括:
———直接同最高管理层联系,提供企业与船舶的联系渠道;
———对企业船、岸的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进行监控,并确保企业向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
5. 5. 3 船长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船长的责任,包括:
2
JT/ T 1562—2025
———执行企业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激励船员遵守企业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以简明方式发布相应的指令;
———核查具体要求的遵守情况;
———定期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企业岸上管理部门报告其存在的缺陷。
船长有权就安全和防污染工作作出决定,并在必要时要求企业给予协助。
5. 5. 4 内部沟通
企业应建立程序,确保船员能及时获得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
企业应保证船员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时能进行有效沟通。
5. 6 评价与改进
5. 6. 1 内部审核
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以核查安全和防污染工作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注:内部审核包括岸基和船上。
5. 6. 2 有效性评价
企业应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5. 6. 3 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
企业应建立程序,确保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得到报告、调查和分析。
企业应建立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防止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重复发生。
6 资源管理
6. 1 人力资源
6. 1. 1 人员培训
企业应建立程序,向涉及安全和防污染工作的所有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并确保其充分理解有关规
定、标准和指南的内容。
企业应建立程序,向新聘和转岗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其熟悉职责,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企业应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6. 1. 2 船长资格
企业应确保船长具备指挥资格,并熟悉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保证船长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履行其职责。
6. 1. 3 船舶配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规定,企业必须为船舶配备充足的船员,并确保船
员合格、持证并健康。
6. 1. 4 职业健康
企业应制定有关人员(包括临时人员)适当医疗监督的制度,保证人员职业健康。
3
JT/ T 1562—2025
6. 2 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工作。
6. 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制定安全资金投入和提取、使用制度,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金。
7 船舶管理
7. 1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企业应保证船舶及设备按照有关规定以及企业可能制定的任何附加要求进行维护,至少不应低于
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做到:
———按照适当的间隔期对船舶进行检查;
———及时报告任何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及可能的原因;
———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保存这些活动的记录。
7. 2 船舶关键性设备
企业应根据行业习惯及实践、船舶特性、危险货物的种类及特性等因素标识船舶关键性设备,并应
采取措施提高船舶关键性设备的可靠性。
内河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特有的关键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防污染设备(防止油污染、防止大气污染等设备);
———船舶自动化控制、报警、安全系统(机舱报警装置、货控装置及报警系统等);
———应急及备用设备(应急喷淋装置、风油切断装置、报警系统等);
———货泵和货物蒸汽压缩机;
———货油管线、高速透气系统及阀件;
———应急停止系统(电动液货泵、液货管应急截止阀、液货管系、应急停止站等);
———惰性气体系统;
———装运危险货物的集装箱;
———装运危险货物的压力容器;
———气体检测仪、酒精测试仪;
———消防装备;
———紧急逃生呼吸器。
7. 3 船上操作方案
企业应根据船舶和货物的种类及特性、航线特点、季节因素、船舶发生事故险情等情况下的特殊操
作标识船舶关键性操作,对船舶关键性操作制定操作程序、须知和必要的检查清单。
内河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特有的关键性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危险货物的装卸和存放;
———气体运输船、化学品船和油船的货物操作;
———集装箱、货物及其他物品的绑扎;
———风油应急切断速闭阀装置;
———移油/ 加油操作;
4
JT/ T 1562—2025
———明火作业;
———进入封闭处所作业;
———防静电措施(对金属体有效接地等);
———防毒面具使用和保养;
———高速透气阀、油气回收装置操作;
———水上过驳作业;
———洗舱作业;
———货舱置换作业;
———防冻防滑、防火防爆;
———水密性检查。
7. 4 警示标志
船舶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警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 2894 的规定,企业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7. 5 船舶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定期对船上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按照风险的等级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
企业应对船舶进行经常性检查,船舶应在开航前进行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8 应急管理
8. 1 应急反应
企业应在7. 5 要求的基础上,对船上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反应程序。紧急情况包括但
不限于:
———火灾、海损事故类:火灾/ 爆炸、船舶碰撞、搁浅/ 触礁、船体进水、人员落水、自然灾害、恶劣天
气、船舶失控、风灾/ 浪损、走锚、遭遇山体滑坡、弃船;
———污染、机损事故类:货油/ 燃油泄漏污染、主机/ 轴系故障、全船失电、舵机失灵、车/ 舵受损、结构
损坏;
———货物事故类:危险品事故、货物泄漏、货物移动;
———人员伤病事故类:人员伤亡/ 疾病、人员进入封闭处所遇险、公共卫生事件;
———治安事件类:暴力事件。
8. 2 应急训练和演习
企业应制定应急反应的训练和演习计划,采取措施确保在任何时候对其船舶所面临的危险、紧急情
况和事故作出反应。
9 文件管理
9. 1 文件内容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安全管理手册;
———安全管理程序;
5
JT/ T 1562—2025
———安全管理须知文件;
———安全活动记录;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9. 2 文件控制
企业应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予以控制:
———确保各相关部门能获得有效文件;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确保文件的更改经审查批准;
———确保被废止的文件及时清除。
注:外来文件包括所有适用的标准、法规、操作规程、服务手册和与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实践相关的一般文件。
9. 3 记录控制
企业应保存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记录。记录应真实、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6
JT/ T 1562—2025
参考文献
[1] GB 6944—201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2] GB/ 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GB/ 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4] JT/ T 1180. 1—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 第1 部分:总体要求
[5] BS EN 12798:2007 Transport quality system—Road rail and inland navigation transport—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s to supplement EN 9002 for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with regard to safety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 号)
[7]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 年第11 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8 年第43 号)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试行)(交通部交海发〔2001〕383 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