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818-2025 航空应急直升机救援操作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7阅读模式

DB50/T 1818-2025 航空应急直升机救援操作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 1818—2025

航空应急直升机救援操作规范

2025 - 07 - 07 发布2025 - 10 - 07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概述.................................................................................................................................................................. 3

5 航空森林消防作业..........................................................................................................................................7

6 直升机目视搜救..............................................................................................................................................8

7 航空医疗救护..................................................................................................................................................9

8 物资投送.......................................................................................................................................................... 9

附录A (资料性) 机载设备和救援装备推荐配置表.................................................................................11

附录B (资料性) 空勤人员指挥标准口令.................................................................................................13

附录C (资料性) 直升机救援外载荷设备检查程序.................................................................................15

附录D (资料性) 特情处置措施.................................................................................................................17

DB50/T 1818—2025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育锋、曹家权、胡运孟、马国庆、杨佳沁、杨再兴、黄仁炯、薛国臣、杨娟、

徐茂、蔡治勇、黄伟、蒋冬梅、李鹏、刘文娟、段美满、陈国荣、孟萌萌、席刚、雍艾华。

DB50/T 1818—2025

1

航空应急直升机救援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环境、基本程序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重庆地区使用轻型、小型、中型、大型、重型航空应急直升机执行航空森林消防、

目视搜救、航空医疗救护、物资投送等航空应急救援任务的单位和个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MH/T 1039 通用航空术语

T/CATAGS7 通用航空应急救援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航空森林消防aviation forest firefighting

通用航空企业使用符合民航局规定的民用航空器,配备专用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以保护森林(草

原)资源为目的开展的森林(草原)消防飞行服务活动,包括吊桶灭火、索滑降灭火、机降灭火等。

3.2

吊桶灭火bucket extinguishing

利用直升机外挂吊桶载水或化学药液直接喷洒在火头、火线上或者喷洒在火头、火线前一段距离的

未燃林区,以扑灭林火或阻隔林火发展、蔓延的一种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

3.3

索滑降灭火rope drop for extinguishing

利用直升机作载运工具,从悬停的直升机上,通过绞车装置、钢索、背带系统或滑降设备,将灭火

队员降至火场附近参加灭火行动的方法。

3.4

机降灭火helicopter drop for extinguishing

利用直升机作载运工具,将灭火队员快速运送到火场参与森林火灾扑救的方法。

3.5

目视搜救visual search and rescue

通过裸眼或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对环境进行主动扫描,在不相关的非目标或干扰物中定位特定目标。

3.6

绞车救援winch rescue

DB50/T 1818—2025

2

以直升机为载运工具,从悬停的直升机上使用机载救援绞车、吊篮、担架、救援套等设备,降放或

提升救援人员和遇险人员的救援方式。

3.7

索降救援rappelling rescue

以直升机为载运工具,从悬停的直升机上使用索降装备,将救援人员索降至事故灾害现场的救援方

式。

3.8

航空医疗救护aeromedical ambulance

以直升机为载运工具,将病患者从事故灾害现场或发病现场转移至医疗机构的飞行服务活动。

3.9

物资投送material delivery

以直升机为载运工具,将所需救援装备和物品投送至所需地点的飞行服务活动。

3.10

定期复训regular refresher training

已取得资格的空勤人员为了保持其资格和技术水平,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的训练。

3.11

重新获得资格训练qualification regaining training

已在特定航空器型别和特定工作岗位上经审定合格,但由于某种原因失去资格的机组成员,为恢复

这一资格所进行的训练。

3.12

手势语言gesture language

通过手势或肢体进行交流的手段。

3.13

转机型训练transition training

曾在一种型别航空器的相同职务上经审定合格并服务过的空勤人员,在更换服务机型时所需要接受

的训练。

3.14

观察员observer

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负责巡护飞行、救援飞行组织协调和作业情况上报的人员。

3.15

绞车手winch driver

在直升机上通过绞车设备将被救者转移至直升机上的人员。

3.16

索降操作手rappelling operator

在直升机上负责索降作业的人员。

3.17

吊桶操作手Bucket operator

在直升机上负责操作吊桶设备的人员。

3.18

直升机医疗救护人员helicopter medical ambulance crew

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应急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护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医疗知识,在直升机上对

被救人员实施医疗护理和上下机任务的人员。

3.19

救生员lifeguard

DB50/T 1818—2025

3

在直升机上使用绞车设备到达被救者位置参与救援的人员。

4 概述

4.1 作业流程

4.1.1 预先准备

预先准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维护航空器、救援装备;

b)收集航路、气象、救援现场情报;

c)监测人员身体、心理状况。

4.1.2 直接准备

直接准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对航空器、救援装备进行航前检查;

b)明确任务性质、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备降点等;

c)申请和实施空域管制。

4.1.3 作业实施

作业实施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现场侦查;

b)空地联合指挥;

c)制定救援方案;

d)开展救援作业;

e)特情处置。

4.1.4 航后讲评

航后讲评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任务后讲评;

b)设备维护与保养;

c)资料存档。

4.2 人员配置

4.2.1 人员配置

a)驾驶舱配备机长1 名,副驾驶1 名,根据不同机型手册要求配备电子机械师等相关人员;

b)航空森林消防作业配置不少于1 名观察员、1 名吊桶操作手;

c)目视搜救作业配置不少于1 名观察员、1 名绞车手、1 名救生员;

d)航空医疗救护作业配置不少于2 名空勤人员(含1 名绞车手、1 名救生员)、2 名直升机医疗救

护人员;

e)物资投送作业配置不少于1 名观察员、1 名空勤人员。

4.2.2 空勤人员任职条件

观察员、绞车手、索降操作手、吊桶操作手、救生员等空勤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取

DB50/T 1818—2025

4

得相应授权证书后,方可上岗;每年应接受不少于10 学时的复训,并通过考核。

4.3 人员职责

4.3.1 机长、副驾驶、机械师、机械员等机组成员的职责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执行。

4.3.2 观察员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熟知国家、地方森林防火有关政策、法规和森林航空消防应急预案、租机合同条款,以及辖区森

林资源和主要林区水资源、高大障碍物分布情况;

b)了解直升机的飞行性能,熟悉航空森林消防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安全规定;

c)准确判断、定位、拍摄、报告火情信息;

d)掌握机降灭火、索降灭火和吊桶灭火条件;

e)及时填写《飞行任务书》《火场观察报告单》。

4.3.3 吊桶操作手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执行飞行任务前,正确连接吊桶,并做好吊桶测试;

b)执行飞行任务中,观察直升机周边的隐患情况;

c)吊桶灭火作业前,检查后舱装备系固情况;

d)吊桶故障特情处置时,配合机长完成紧急抛桶;

e)完成救援任务后,做好各项记录和登记工作。

4.3.4 绞车手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监督和协助救生员准备好相应的救生装备;

b)检查机舱内机载装备及个人装备;

c)检查直升机绞车系统;

d)负责前后舱的通讯及协调;

e)执行飞行任务中,观察直升机周边的隐患情况;

f)运用准确的术语指挥机长完成各种吊运;

g)直升机特情处置时,完成绞车一侧舱门的应急抛放;

h)完成救援任务后,做好各项记录和登记工作。

4.3.5 索降操作手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执行飞行任务前,准备好绳索、绳包、锁扣以及配重;

b)执行飞行任务中,观察直升机周边的隐患情况;

c)开舱门前,检查索降装备是否穿戴牢固、完整;

d)直升机特情处置时,完成左侧舱门的应急抛放;

e)完成救援任务后,做好各项记录和登记工作。

4.3.6 直升机医疗救护人员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掌握航空医疗救护制度;

b)评价救援对象的健康状况,提出航空医疗救援建议;

c)检查和维护航空医疗设备;

d)准备医疗耗材、急救药品;

e)监测救援对象登机后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f)负责任务后机舱洗消工作。

4.3.7 救生员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执行飞行任务前,准备好救生装备、设备;

b)执行飞行任务中,观察直升机周边的隐患情况;

c)出舱前,检查和准备相应的救生装备;

d)吊运时,选择吊运点,确定吊运的次序;

DB50/T 1818—2025

5

e)直升机特情处置时,完成非绞车一侧舱门的应急抛放;

f)配合绞车手完成各项记录和登记工作。

4.4 口令及基本术语

4.4.1 标准口令

标准口令的种类及其含义见附录B。

4.4.2 补充口令

补充口令包括以下内容:

a)没有标准的词汇;

b)简洁明了告诉机长正在发生的事情。

4.4.3 基本术语

基本术语包括以下内容:

a)方向:即前、后、左、右、上、下;

b)距离:即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单位,水平方向1 个单位大约2-3 米,垂直方向1 个单位大约

1 英尺;

c)趋势:需要移动的次要轴线;

d)离目标的距离次序:200、150、120、100、80、60、40、30、20、15、10、8、6、5、4、3、2、

1、稳定(小于1 个单位用1 个单位表示)。

4.5 空勤员手势

4.5.1 升降手势

人员及钢索的升降手势包括:

a)要求下降:手伸直,掌心向下和地面平行,缓慢有节奏的拍打大腿外侧;

b)要求上升:手伸直,掌心向上和地面平行,缓慢有节奏的拍打头盔;

c)高度好:手掌心向下,和地面平行,由胸前向外水平挥出。

4.5.2 准备好手势

准备好的手势包括:

a)救生人员准备好:直升机距离吊运点较远时,举双手呈“Y”字型;直升机在吊运点上方时,四指

并拢,竖起大拇指,掌心朝上与地面保持平行;

b)登机人员准备好:登机人员站成纵队,呈立正或者半蹲姿势;准备好后,从后往前,依次轻拍前

一名人员肩膀,由最前面1 名人员水平挥出拳头,拳眼向上,竖起大拇指;

c)机上人员准备好:机上人员接收到登机人员准备好手势信号后,右手水平挥出拳头,拳眼向上,

竖起大拇指;

4.5.3 实施作业手势

实施作业的手势包括:

a)轻拍救生员或者索降操作手腿部,四指并拢指向舱门位置,表示可以到舱门口准备出舱;

b)绞车手检查好救生员装备,轻摇绞车挂钩,待救生员自检装备无异常后,救生员比出大拇指手势,

表示可以下降;

DB50/T 1818—2025

6

c)绞车手检查索降操作手装备,确认安全后,绞车手为其解开移动安全带,手掌与地面垂直,五指

并拢,向下连挥三次,表示可以下滑。

4.5.4 停止或结束作业手势

停止或结束:做出手抹脖子的动作。

4.5.5 特殊情况的手势

特殊情况的手势包括:

a)内部通话失灵:绞车手用力拍钢索,用手指指向自己的嘴巴,再做出大拇指向下的手势;

b)绞车故障:绞车手用力拍钢索,手指绞车,再做出大拇指向下的手势;

c)钢索切断:绞车手用力拍钢索,快速作出切喉咙动作。

4.5.6 地面指挥手势

地面指挥手势包括:

a)向前移动:双臂重复向上、向后;

b)向后移动:双臂置于胸前,向前旋转;

c)上升高度:双臂水平外伸,掌心朝上,向上招手,双臂移动速度表示上升率大小;

d)下降高度:双臂水平外伸,掌心朝下,向下招手,双臂移动速度表示下降率大小;

e)向左移动:左臂水平指向左侧,右臂反复向左臂所指方向挥动;

f)向右移动:右臂水平指向右侧,左臂反复向右臂所指方向挥动;

g)着陆:双臂在身体前面下侧交叉;

h)保持位置等待:双臂两侧向下45 °伸展;

i)悬停:双臂向两侧90 °伸平;

j)启动发动机:右臂举于头上水平画圈,同时左手指向发动机;

k)关闭发动机:右臂与肩同平,由左肩穿过咽喉划向右肩,同时左手指向发动机;

l)紧急停住:急速伸开双臂,举至头部上方,交叉挥动双臂。

4.6 安全要求

严格执行低于天气标准不放行、直升机状态不达标不放行、飞行员身体状态不佳或情绪不稳定不放

行的“三不放飞原则”。

4.7 载荷要求

机长应根据直升机性能参数和作业环境等,制定承载方案,明确载荷重量。载荷重量不应超过直升

机的最大起飞重量。

4.8 气象要求

平原地区能见度应不小于3 km,山区能见度应不小于5 km,云底高应不低于300 m,云量指数应小

于7 %。

4.9 临时起降点要求

临时起降点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净空环境良好,具备复飞、进出路线;

b)场地尺寸应大于相应直升机或旋翼直径的2 倍;

c)场地材质应为金属、水泥、沥青、砖块、砂石等硬性材质;

DB50/T 1818—2025

7

d)场地坡度应不大于5 °;

e)无影响直升机运行的电磁干扰、飞行物;

f)除野外临时起降点外,相邻两个临时起降点的间距应大于旋翼直径的2 倍。

5 航空森林消防作业

5.1 飞行准备

5.1.1 作业人员应开展飞行器航前检查,其中,救援装备按照附录A 进行检查;

5.1.2 吊桶操作员应协助机长进行地面吊桶链接部件检查、收放水测试。

5.2 作业实施

5.2.1 空域管制

空域管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统一管理空域。由应急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灾害情况,统一申报、划设和管理临时管制空域。相关

单位应主动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备拟参与应急救援的航空器,经同意后方可进入临时管制空域;

b)发布管控公告。在临时管制空域生效前30 分钟,由区县及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紧急公告,向临时

管制空域内的人员发送临时管制空域范围、管控时间、注意事项等提醒信息;

c)建立巡查机制。应急指挥机构派出空域安全员与公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协助配合公安部门执法,

及时对黑飞航空器进行反制;

d)实行“时空隔离”融合飞行。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期间,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事故灾害现场救援

情况,采取时间隔离或空间隔离,符合融合飞行条件的按照现场指挥开展飞行作业。

5.2.2 现场侦查

现场侦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高空侦查:勾绘火区图,估测有林地占整个火场面积的百分比,观察火势和火的发展方向,判定

火场风向、风级,补标地图;

b)低空侦查:判定火灾种类、被害主要树种、起火点位置、火场扑救情况;

c)信息上报:观察员将火场侦查情况上报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火场面积、估测有

林地占火场面积的百分比、被害主要树种、火势及发展方向、风向风速、火头数目、火线长度、有无扑

火人员、大型机械及数量、需要采取的扑火措施等。

5.2.3 吊桶灭火作业

5.2.3.1 取水

取水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a)选择水源:水源至火场的距离宜小于20 km,水深宜大于3 m,无树桩、渔网等障碍物。山谷内

取水点距两山间距离应大于该机型飞行手册所规定的安全距离;悬停取水时,旋翼翼尖至山坡距离宜大

于60 m;进出航线应在同一方向,且航距不小于1 km,飞行区域内应无“U”字型峡谷和影响飞行安全

的线缆等障碍物;

b)取水:一般情况下应选择逆风方向进入水源位置;取水位置应与岸边设施、人员及水域内障碍物

保持安全距离;直升机在水面悬停稳定后即可下降高度取水,取水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取水情况及直升机

周边情况,如有异常,观察员应立即通报机长;提升吊桶离开水面后,观察员应关注桶中有无异物及桶

外部是否有拖拽物,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重新取水;

DB50/T 1818—2025

8

c)离开水源地:取水成功后,按照预定的航线离开水源地。

5.2.3.2 洒水

准备洒水前,观察员应观察火场,重点关注灭火点的火势、地形和风向,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进

出航线,一般选择逆风方向接近火线,降低飞行速度和高度,对准火线洒水。特情处置参照附录D 执行。

5.2.3.3 撤离

直升机洒水后,应立即爬升高度,脱离火区。观察员要关注洒水情况,同地面指挥员联系,掌握洒

水效果和其他扑救要求。

6 目视搜救作业

6.1 飞行准备

对上机人员、货物和设备开展检查的内容包括:

a)对登机人员进行安全讲解;

b)按照附录A检查机载设备和救援装备情况;

c)检查舱门开关、滑动是否顺畅;

d)绞车作业时,应按照附录C检查直升机上的相关设备;

e)发动机点火前,舱内人员应建立通讯连接并测试;

f)登机人员应按指定位置就坐,确认系好安全带,准备好后通报机长。

6.2 作业实施

6.2.1 目视搜救

根据遇险人员(或发现遇险人员的人)报告的位置,确定大体救援方位。直升机飞临该地区后,利

用机上的搜索设备搜救遇险者。搜救程序主要包括:

a)选定搜救参考点;

b)确定搜救线间距;

c)确定搜救速度;

d)确定搜救区域;

e)选定搜救方法。

6.2.2 实施救援

6.2.2.1 前期工作

实施救援的前期工作包括:

a)高空侦查:确认目标位置、主要危险物、可能吊运点或索降点、风向、作业环境;

b)绞车前、索降前检查:检查绞车电源开关或索降绳索、燃油、起落架、提醒警告建议等;

c)低空侦查:确认吊运点或索降点对直升机的危险、对救生员或索降操作手的危险;

d)确认3 H:确定高度、航向、危险;

e)方法协调:确定吊运模式、起始点、进近路线、更正轴线、撤离路线等。

6.2.2.2 确定救援方式

救援方式包括双人单套、双人双套、担架救援、高绳救援、吊篮救援、索降救援等。

DB50/T 1818—2025

9

6.2.2.3 开展救援作业

根据确定的救援方式实施救援作业。特情处置参照附录D执行。

7 航空医疗救护

7.1 飞行准备

按照附录A2配备医疗设备和用品。

7.2 伤员转移

伤员转移应注意以下事项:

a)根据伤员情况,由机长决定转移伤员和关车的先后顺序;

b)转移伤员时,保持滑动舱门正对救护车停放方向,由救生员组织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人员撤

离后,直升机继续滑行到指定位置。

7.3 监测救护

伤员登机后,医务人员应使用随机医疗设备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测、救护;对于带吊瓶登机的伤员,

医务人员应将吊瓶进行固定。

7.4 情绪安抚

伤员登机后,救生员应随时关注伤员情况,稳定伤员情绪,避免其作出危险举动。

7.5 清洁消毒

机舱清洁消毒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

a)如座舱内部被油污污染,由值班机务开展清洁工作;

b)如座舱内部被血液、组织液等污染,由医务人员开展清洁、消毒工作。

8 物资投送

8.1 飞行准备

8.1.1 明确任务性质、投送物资和职责划分,开展风险评估,按照附录C 的要求做好外载荷设备检查。

8.1.2 对物资进行安检和验收,根据直升机载重平衡,合理安排物资装载、投放顺序。

8.2 作业实施

8.2.1 确定目标点情况

确定目标点情况包括:

a)高空侦查、低空侦查、风向;

b)与物资接收人员及时沟通,了解地面情况;

c)选择投送点和投送方式。

8.2.2 物资投送

物资投送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DB50/T 1818—2025

10

a)机长按照绞车手口令进行悬停、降落或吊货网抛投等;

b)根据投送方式,打开舱门进行物资投送;

c)物资投送完毕后,绞车手通报机长可以返航。

DB50/T 1818—2025

11

附录A

(资料性)

机载设备和救援装备推荐配置表

表A.1 给出了外载荷任务设备和装备,直升机可根据需要配置符合相应适航审定要求的设备和装备。

表A.1 机载设备和救援装备推荐配置表

序号名称备注

1 吊桶

2 绞车

3 空勤人员头盔

4 救援套

5 折叠担架

6 绞车手移动安全带

7 救生员移动安全带

8 救援套

9 吊篮

10 高绳

11 救生衣

12 救援用尖叫服

13 干式/湿式防浸服

14 救生员吊带

15 索降吊带

16 索降绳、绳包、配重、八字环、锁扣

17 吊网

18 内话系统

19 手持航空对讲机

20 影像设备

DB50/T 1818—2025

12

表A.2 给出了医疗设备和用品推荐配置。

表A.2 医疗设备和用品推荐配置表

序号名称备注

1 担架

2 呼吸机兼备有创、无创两种模式

3 除颤监护仪

4 注射泵

5 氧气瓶

6 医疗设备存储固定设备

7 急救箱

备注1:配备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应该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应当对机上设施和

航空器运行安全无不良影响。

备注2:根据情况配备医疗设备,至少应配备氧气瓶、简易呼吸器和急救包。如机型允许,建议配置表A-2医疗

设备和用品推荐配备表中的相关设备。

备注3:医疗设备和用品应包括备份系统(电力、照明、通信等),以确保出现某个系统失效时能继续救治患

者。

备注4:医疗设备和用品满足轻便、可移动、拆装方便等要求,便于进出舱门,体积较大的设备应采用可拆装

式、模块式或组合式结构。

备注5:机上药品和耗材的配置应根据所执行的任务及时调整。

DB50/T 1818—2025

13

附录B

(资料性)

空勤人员指挥标准口令

表B.1 给出了空勤人员指挥标准口令。

表B.1 空勤人员指挥标准口令

序号口令口令含义及直升机动作

1 目标方向用时钟表示

目标初次出现相对于直升机航向。初次呼叫后和巡回工作时省略“目

标”二字。连续报告位置,直至目标到达“正前方”

2 正前方目标处于12 点钟位置,向前移动

3 往前/向后目标的前后方向,也用于趋势方向

4 往左/向右目标的侧向方向,也用于趋势方向

5

200、150、120、100、80、60、

40、30、20、15、10、8、6、5、

4、3、2、1(1 个单位为2-3 米)

离目标的距离次序

6 稳定选中位置的正上空(水平轴)

7 前5、后5 向前或后移动5 个单位

8 左5、右5 向左或右移动5 个单位

9 前5 偏左/右向前移动5 个单位,带有左或右的趋势

10 后5 偏左/右向后移动5 个单位,带有左或右的趋势

11 左5 偏前/后向左移动5 个单位,带有前或后的趋势

12 右5 偏前/后向右移动5 个单位,带有前或后的趋势

13 正前5 向前移动5 个单位,取消序号9 的趋势

14 正后5 向后移动5 个单位,取消序号10 的趋势

15 正左5 向左移动5 个单位,取消序号11 的趋势

16 正右5 向右移动5 个单位,取消序号12 的趋势

17 上/下5 爬升/下降5 英尺

18 高度好直升机的高度适当,停止垂直移动

19 保持高度

情况已经改变,停止垂直移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定位或高度已经到

达预期高度

20 下降与方向、距离信息同时使用用于准备和控制下降运动

21 慢慢上升

开始向上垂直爬升,直到听到“高度好”或“离开地面”术语后取消

爬升。

22 你在爬升/下降

直升机高度正在增加/减小,停止爬升/下降,开始反方向的缓慢运动

直到听到“高度好”

23 尾部可以往左/右告诉机长可以左/右移动尾部(可以指定移动的度数)

24 尾部稳定停止移动尾部

DB50/T 1818—2025

14

表B.1(续)

序号口令口令含义及直升机动作

25

可以往…(前、后、左、右、

上、下)

建议性质术语。但必须目视检查所述方向,保证所述方向无障碍。

26 可以…着陆建议性质术语。沿着所述的方向下降和着陆是安全的

27 可以…悬停建议性质术语。沿着所述的方向提升悬停是安全的。

28 可以…上升和离开建议性质术语。沿着所述的方向上升和离开是安全的

29 可以…爬升建议性质术语。沿所述的方向爬升是安全的

30 离开地面建议性质术语。救生员或者吊钩上的物体已经离开地面

31 往前/后/左/右移动沿着所指示的方向缓慢移动直升机

32 减速/爬升率/下降率降低速度或直升机的爬升下降速率

33 增加速度/爬升率/下降率增加速度或直升机的爬升、下降速率

34

速度好/爬升率好/下降率好/

航向好

令人满意的移动速度、速率、航向

35 放下钢缆到…做…起吊建议性质术语。绞车手说明需要的吊运方式。

36 放吊钩

建议性质术语。放下吊钩准备交给救生员要求救生员坐到舱门边或者救生

员抓到吊钩准备起吊。

37 起吊

建议性质术语。吊运时救生员及被救者离开地面时,增加了直升机的重量,

需要机长注意。

38 救生员脱钩建议性质术语。救生员已经和吊钩脱离。

39 救生员挂钩建议性质术语。救生员已再次挂钩,随时准备起吊。

40 还有多少英尺(钢缆) 建议性质术语。钢缆要收回的长度。

41 更正我的前一个术语是错误的,下面是更正的术语

42 继续在直升机运动的同时,用于连接该运动的方向。

43 悬停直升机移动较快时停止所有垂直和水平运动。

44 上升!上升!上升! 直升机的高度太低,危险。应该迅速爬升,直到“高度好”。

45 切!切!切! 砍断吊运的钢缆、切断绳索、抛桶

DB50/T 1818—2025

15

附录C

(资料性)

直升机救援外载荷设备检查程序

附录C给出了直升机救援外载荷设备检查程序。

C.1 绞车检查程序

C.1.1 绞车检查

a)执行检查单程序,直至绞车电源接通,进行绞车功能检查;

b)放出钢索约1英尺,稍微收起,检查操控是否正常;

c)操控正常,继续放出绞车钢索,直至绞车吊钩可以放置到座舱地板上;

d)右手持续保持给予钢索适当拉力,继续放出钢索,当绞车钢索放出至自动切换快速时,检查

快速收放钢索操控是否正常;

e)确认快慢速收放正常后停止钢索收放,检查放出钢索磨损情况,确认无断丝、鸟笼和弯曲;

f)留意吊钩内锁紧钢索小球的2块限动片状态正常,360 °检查吊钩下方的吊钩保险销是否安装

到位,确认无脱离情况;

g)检查吊钩开口保险是否使用顺畅。检查完成后,保持吊钩至自然悬垂,挂上10 磅铅袋后360 °

双向检查吊钩转动是否正常。

C.1.2 超控检查

表C.1 给出了绞车超控检查内容。

表C.1 绞车超控检查表

绞车手机长

以上检查一切正常,确认机长准备好后,进行超控检查。(“超控检查”) (“可以”)

放出钢索,钢索下行(“机长收起”) 收起钢索(“收起”)

确认收起后(“停”) 停止收起钢索

钢索在绞车手的操控下应当继续下行。确认钢索下行后,停止动作

收起钢索,钢索上行(“机长放下”) 放下钢索(“放下”)

确认放下后(“停”) 停止放下钢索

钢索在绞车手的操控下应当继续上行。确认钢索上行后,停止动作。超控好的继续进行下一步检查单

C.2 索降检查程序

a)目视检查索降支架有无裂纹;

b)地面进行绳索检查,确认绳索磨损情况,明确无断丝、缠绕、打结情况;

c)对索降队员进行装备检查,明确索降吊带穿戴正确,主锁、八字环无裂纹;

d)对绳索连接进行检查,确保绳索正确系固。

C.3 吊桶检查程序

a)执行检查单程序,机腹货钩组件正常;

DB50/T 1818—2025

16

b)货钩组件左右止动正常,货钩摄像头干净无损伤;

c)客舱操纵接口连接好;

d)货钩电源打开,货钩载重指示设置归零;

e)应急抛放程序检查;

f)吊桶挂钩连接好;

g)放水测试正常。

DB50/T 1818—2025

17

附录D

(资料性)

特情处置措施

表D.1 给出了特情处置的情形和措施。

表D.1 特情处置

序号特情描述处置措施

吊桶作业特情

1 取水后放水失败

在空域允许的情况下,就近选择适合降落的地面下降高度至水桶接地,

待水完全放出后,返回基地或临时起降点报修。

2 水桶抛放失败由机长根据直升机各项参数判断是否启动爆炸帽。

直升机特情

1 直升机本身出现异常情况根据直升机特情处置程序排除特情。

通话特情

1

绞车手听不见机组其他人员的通话或没

有自听

机长保持直升机悬停;绞车手大声通报机长,尽快收回钢缆,用手势信

号通知救生员;当钢缆收回后,拍副驾驶肩膀,用手势信号示意通话失

2 绞车手说话或发出口令后无回应灵,再用手势指出安全撤离的方向。

绞车特情

1

绞车钢索不受后舱手柄控制和前舱超控

自动滑出

机长保持直升机悬停,听从绞车手给出的口令,关闭绞车电源。绞车手

通知机长,再用手势信号通知救生员绞车故障,视情况决定是否关闭绞

车电源或要求爬升。

2 绞车钢缆自动收起

机长保持直升机悬停,听从绞车手给出的口令,关闭绞车电源。绞车

手通知机长,再用手势信号通知救生员,视情况决定是否关闭绞车电源。

3 绞车电力故障

机长保持直升机悬停,听从绞车手给出的口令。绞车手通知机长、用手

势信号通知救生员绞车故障,要求机长重置绞车电源开关,尝试要求机

长重置绞车控制保险电门,如绞车仍然不动,则执行(钢缆卡阻)特情

的处置。

4 绞车控制手柄故障

机长保持直升机悬停,听从绞车手的口令,前舱超控操控绞车收回钢缆。

绞车手通知机长、用手势信号通知救生员,通知机长操控绞车收回钢缆。

5 绞车钢缆卡阻

机长保持直升机悬停,听从绞车手的口令。绞车手通知机长、用手势信

号通知救生员,根据现场的环境情况做处置。附近有满足直升机野外起

降点时,落地关车,由绞车手排除特情。绞车钢缆长度是安全的,通过

手势信号通知救生员,缓慢下降高度。救生员到达地面后迅速脱钩撤离

直升机区域。通知机长记录好坐标位置。

索降特情

1 A 类特情1:直升机飞离(下滑前) 迅速回到座位坐好并系上座位安全带。

2 A 类特情2:直升机飞离(下滑中) 利用8 字环固定自身并切断多余索降绳,转入外吊挂飞行。

3 A 类特情3:直升机飞离(接地前) 迅速完成落地并脱离,必要时可切断索降绳

4 A 类特情4:直升机迫降(下滑前) 迅速回到座位坐好并系上座位安全带。

5 A 类特情5:直升机迫降(下滑中)

根据直升机下降率控制下滑速度(必要时可完全停止下滑),做好接地

冲撞准备,落地后迅速离开旋翼区寻找掩体躲避。

6 A 类特情6:直升机迫降(接地前)

以最快速度接地脱离,落地后迅速离开旋翼区寻找掩体躲避。必要时可

切断索降绳。

DB50/T 1818—2025

18

表D.1(续)

序号特情描述处置措施

7 B 类特情1:绳索打结、缠绕(下滑前) 由绞车手负责排除特情,如无法排除则换备用绳。

8 B 类特情2:绳索打结、缠绕(下滑中)

停止下滑,固定身体。迅速通知绞车手。由绞车手判断下降飞行高度或

者取消任务改为外吊挂飞行离开目标区域。

9 B 类特情3:绳索打结、缠绕(接地前)

停止下滑,固定身体。迅速通知机上安全员。绞车手判断下降飞行高度

或切断索降绳或落地。

10

B 类特情4:直升机偏移目标区域(下滑

前)

暂停任务,由绞车手将直升机指挥到目标区域后根据其给出的指令做下

一步动作。

11

B 类特情5:直升机偏移目标区域(下滑

中)

停止下滑,固定身体。迅速通知绞车手。待直升机回到目标区域后特情

解除继续下滑。

12

B 类特情6:直升机偏移目标区域(接地

前)

停止下滑,固定身体。迅速通知绞车手提升高度。待直升机回到目标区

域后特情解除继续下滑。

13 B 类特情7:装备异常(下滑前)

回到座位上,保持座椅安全带扣好自行处置,如装备损坏则更换备份装

备,若无法解除异常情况则通知绞车手任务取消。

14 B 类特情8:装备异常(下滑中) 保持正常索降流程,尽可能快的落地,并做好防冲撞准备。

15 B 类特情9:装备异常(接地前) 控制好落地姿态,落地后尽快脱离。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8月31日 15:12: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878.html
图书

DB50/T 1810-2025 艾炙调理服务规范

DB50/T 1810-2025 艾炙调理服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DB50/T 1812-2025 健康企业建设指南

DB50/T 1812-2025 健康企业建设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DB50/T 1814-2025 终身学习资历框架

DB50/T 1814-2025 终身学习资历框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DB50/T 1815-2025 功能型无人车 术语和定义

DB50/T 1815-2025 功能型无人车 术语和定义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