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844-2025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 1844—2025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
2025 - 07 - 07 发布2025 - 10 - 07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则................................................................................ 1
5 流程................................................................................ 2
6 基础条件............................................................................ 2
工作制度........................................................................ 2
人力资源........................................................................ 2
信息资源........................................................................ 3
财务资源........................................................................ 3
7 研发创新............................................................................ 3
组建团队........................................................................ 3
研发立项评价.................................................................... 3
辅助研发过程.................................................................... 3
8 专利挖掘和布局...................................................................... 3
专利挖掘........................................................................ 3
专利布局........................................................................ 4
9 专利申请............................................................................ 4
技术交底书撰写.................................................................. 4
专利申请前评估.................................................................. 4
技术交底书文本评价.............................................................. 4
专利撰写........................................................................ 4
专利申请文本评价................................................................ 5
专利申请提交.................................................................... 5
10 专利管理和运营..................................................................... 5
专利申请后管理................................................................. 5
专利授权后管理................................................................. 5
转化运用....................................................................... 6
维权保护....................................................................... 6
11 评价和改进......................................................................... 6
评价........................................................................... 6
改进........................................................................... 6
附录A(资料性) 专利申请前分级评估内容................................................7
附录B(资料性) 专利申请文件评价内容..................................................8
DB50/T 1844—2025
II
参考文献............................................................................... 9
DB50/T 1844—2025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深
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晓琴、唐岱、郭昊、戴彩霞、王敏入、吕昊宸、谢从波、邓生富、鲁红春、
张军、王亮、王恒、张朝君、雷飞宇。
DB50/T 1844—2025
1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原则、流程、基础条件、研发创新、专利挖掘和布局、专利申请、
专利管理和运营、评价和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价值专利high value patent
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文本质量、较高经济价值和良好社会效益、能够对创新主体或产业发展作出重
大贡献的专利或专利组合。
高价值专利培育high value patent cultivation
创新主体以获得高价值专利为目标,组织实施的研发创新、专利布局、专利申请等一系列活动的过
程。
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
创新主体为实现特定战略目标,通过整合具有互补性、协同性的专利形成的专利集合。
专利布局patent landscaping planning
创新主体以有效保护专利为目标,综合考虑技术、产业、市场和法律等因素,对创新成果的专利化
进行整体规划并组织专利申请的活动。
专利申请前评估Pre-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patent
创新主体为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对拟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进行自我评估的活动。
专利导航patent navigation
以专利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全景式分析区域发展、产业竞争、技术创新格局,服
务创新资源配置的专利信息应用模式。
4 原则
DB50/T 1844—2025
2
需求导向。创新主体应以市场竞争、产品迭代、技术升级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开展研
发创新、专利布局、专利申请和专利运营。
精准培育。创新主体应通过专利检索分析(专利导航)、发明点识别、分级分类管理等手段,对
专利培育全过程实施精准化管理,提升培育效能。
注重质量。创新主体在研发创新、专利布局、专利申请等环节中,应建立高标准质量管控体系,
提交高质量专利申请,保障培育目标实现。
5 流程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应按照图1 所示流程进行。
图1 高价值专利培育流程图
6 基础条件
工作制度
创新主体宜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相关工作制度,主要包括:
a) 统筹协调制度,由创新主体管理人员牵头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b) 协同培育制度,创新主体与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培育工作;
c) 沟通会商制度,创新主体管理人员、专利工作人员、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等在培育过程中充
分沟通、共同决策;
d) 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和专利进行分类别与等级划分,按不同层级配置相
关资源。
人力资源
培育高价值专利应由创新主体的管理人员、专利工作人员、研发人员、市场人员协同完成,职责分
别为:
a) 管理人员:统筹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负责资源调配、进度把控及沟通协调等;
b) 专利工作人员:组织开展专利检索分析(专利导航)、专利布局方案制定、专利申请前评估、
专利撰写及申请、转化运用和维权保护等;
c) 研发人员:制定研发计划、开展研发活动、梳理研发成果、撰写技术交底书,参与专利布局
方案制定及申请前评估等;
DB50/T 1844—2025
3
d) 市场人员:监测市场竞争动态、反馈市场信息,参与研发计划制定、专利申请前评估及布局
方案制定等。
信息资源
培育高价值专利应运用以下信息资源:
a) 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密切相关的专利数据、非专利技术文献以及检索分析工具等;
b) 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密切相关的行业信息、市场信息等。
财务资源
应在财务预算中保证高价值专利培育的费用,以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
7 研发创新
组建团队
创新主体在组建研发创新团队时应配备专利工作人员,负责研发立项和研发过程中的专利检索分析
(专利导航)、发明点识别等工作。
研发立项评价
研发立项前应开展专利检索分析(专利导航),由专利工作人员会同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等实施,
方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a) 分析拟立项项目的产业环境、技术趋势、市场竞争态势、技术壁垒及竞争实力,评价立项必
要性、可行性和法律风险,明确研发方向;
b) 基于拟研发领域的专利信息和非专利技术文献分析,筛选潜在研发合作方;
c) 根据上述评价和分析结论,优化研发路线。
辅助研发过程
创新主体在技术研发全过程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可依据项目重要程度匹配相应的专利资
源,其操作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a) 根据研发目标、思路及方向,进行正向研发、反向工程或者规避研发,在研发过程中注意监
控行业及重要竞争对手知识产权信息,适时调整研究开发策略和方向;
b) 及时对研发成果进行梳理、提炼、评估和确认,适时进行成果保护;
c) 建立健全保密制度,通过保密协议书或保密条款等方式,防止创新技术和商业秘密等保密信
息泄露;
d) 根据自主研发、委托开发或合作研发等不同的研发方式,明确专利权益归属;
e) 针对研发成果适时进行专利自由实施分析以评估专利侵权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调整研发
方向;
f) 保留研发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并实施有效管理。
8 专利挖掘和布局
专利挖掘
DB50/T 1844—2025
4
专利工作人员、研发人员可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专利代理师,梳理识别研发成果中的发明点,开展
专利检索并形成专利挖掘清单,操作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a) 从产品结构、功能实现、应用场景、测试方法和生产工艺等维度挖掘发明点;
b) 挖掘替代技术方案中的发明点;
c) 挖掘可延伸至相邻、相关产业链的技术方案发明点;
d) 排除技术秘密,提炼出可专利发明点并形成清单。
专利布局
针对拟申请专利的创新成果,专利工作人员组织研发人员共同研究专利申请策略,制定专利布局的
总体方案,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
a) 需保护的创新点及其技术先进性;
b) 技术方案中不宜公开的内容;
c) 需构建的专利保护范围;
d) 专利申请时间与研发创新项目周期匹配性;
e) 拟布局专利的国家或地区,竞争对手在该区域的专利布局现状及其对己方专利布局的影响;
f) 构建专利组合的方式、拟申请的专利类型;
g) 专利布局的任务分工和实施进度安排。
9 专利申请
技术交底书撰写
技术交底书应客观阐述拟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创新的技术方案,撰写技术交底书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客观准确:真实反映技术方案全貌,数据详实,避免夸大;
b) 突出创新:明确技术方案突破点或现有技术的改进点,充分展示方案优势;
c) 逻辑清晰:技术方案各部分阐述详尽,结构合理,便于理解技术方案逻辑关系;
d) 格式规范:符合技术交底书撰写格式要求;
e) 图文结合:借助图表、示意图等辅助说明复杂技术方案;
f) 动态更新:技术方案调整时及时补充交底内容;
g) 语言精炼:表述精准、简洁,避免冗长;
h) 参考文献:列明研发过程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专利申请前评估
9.2.1 专利工作人员可会同研发人员、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专利代理师和市场人员等对技术交底书记
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申请前评估。
9.2.2 对技术交底书进行专利检索分析,评价技术方案是否符合专利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预估方案
的可专利性。
9.2.3 从市场、技术、法律等角度对技术方案进行分级评估,评估的具体内容见附录A。
技术交底书文本评价
9.3.1 专利工作人员根据9.1 检查技术交底书的文本质量。
9.3.2 根据检索结果调整技术方案内容和布局策略。
专利撰写
DB50/T 1844—2025
5
9.4.1 撰写要点原则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原则:
a) 文件需要对技术方案的整体描述清楚完整,且可实现,技术信息披露需适度;
b) 权利要求保护范围适当,能够对创新成果形成有效保护;
c) 权利要求布局层次合理,说明书扩展丰富,能有效支撑权利要求,专利稳定性高;
d) 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主题丰富完整,侵权可视度高,便于进行侵权判定。
9.4.2 撰写方式的选择
创新主体可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或由内部专利工作人员撰写专利:
a) 专利复杂性:对于技术复杂或跨多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的专业知识可能
更重要;
b) 技术保密性:根据技术保密相关需求,创新主体可由内部专利工作人员撰写;
c) 时间紧迫性:如果专利申请的时间对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的快速响应和
专业性可能更关键;
d) 合作稳定性:考虑与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持续的专业支持和优质
服务。
专利申请文本评价
9.5.1 在专利申请的核稿与确认阶段,宜实施研发人员/专利工作人员一稿双核制。
9.5.2 研发人员负责对专利申请文本进行审核,确保技术内容表述完整且准确无误;专利工作人员负
责对文本进行审定,评价细则见附录B。
专利申请提交
创新主体应将评价后的专利申请文件及时提交至专利受理机构。
10 专利管理和运营
专利申请后管理
在递交专利申请后,宜安排专利工作人员和市场人员分别对审查情况和市场动态进行持续性跟踪监
控,其过程操作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专利申请过程中,实时跟踪产品的动态变化、竞争产品变化、竞争对手变化、行业变化等信
息,及时调整专利申请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主动修改、分案、优先权、优先审查和延迟审查
等;
b) 收到专利申请审查意见通知书后,专利工作人员可会同第三方服务机构、研发人员共同研究
分析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方案,撰写答复意见;
c) 专利工作人员应及时审核答复意见,针对重要等级较高的专利申请答复意见组织集体会商审
定;
d) 针对被驳回的专利申请,根据该专利申请的分级分类以及审查意见的合理程度,评估是否需
要提出复审、行政诉讼等后续救济程序。
专利授权后管理
10.2.1 开展专利资产管理,建立专利资产管理档案,记录专利的法律状态、年费缴纳、实施、许可、
DB50/T 1844—2025
6
诉讼、维权等情况。
10.2.2 开展专利分级评估动态管理,从市场、技术、法律等角度,对专利进行定期再评估(参见附录
A),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专利的等级。
转化运用
创新主体根据实际状况,选择转化运用方式,推动专利价值实现,转化运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 自主实施;
b) 许可他人实施;
c) 转让专利(申请)权;
d) 作价入股;
e) 质押融资、发行债券;
f) 组建专利池;
g) 将专利技术融入技术标准,推动成为标准必要专利;
h) 通过开放许可、开源许可促进专利技术推广。
维权保护
在对专利的转化运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 及时发现潜在的或既已发生的专利被侵权行为,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警告、举报、投诉、调解、
诉讼、谈判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b) 当发生专利权无效时,应制定策略,积极应对;
c) 定期监控本领域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洞察技术发展热点,及时优化专利组合。
11 评价和改进
评价
创新主体应定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 培育流程规范性;
b) 组织实施的有效性及团队协作性;
c) 专利布局方案的合理性;
d) 培育成果的质量与运用成效;
e) 培育成果对创新主体自身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f) 培育成果对科技自立自强及产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对高价值专利培育的过程、方法和路径进行改进,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工作制度、
加大资源投入、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优化专利分级分类标准、调整专利布局方案等。
DB50/T 1844—2025
7
A
A
附录A
(资料性)
专利申请前分级评估内容
表A.1 给出了专利申请前分级评估相关内容。
表A.1 专利申请前分级评估表
评估维度评估人评估内容
市场维度市场人员
市场应用前景:
高:该技术已实际应用于产品开发项目,或具备明确的产品应用规划且作为项目核心技
术;技术发展方向与创新主体战略规划高度契合,或与行业主流发展趋势一致,且技术
处于生命周期的起步/成长阶段。
低: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规划模糊或明显不具备应用可行性;与创新主体规划方向或行
业发展趋势存在偏离。
技术维度研发人员
技术先进性:
高:具备开创性技术突破与创新,且为完全自主研发,属于国际/国内首创或首次应用
的技术;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中: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突破,多项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属于创新主体内部首次应用的
技术;技术/经济指标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
低:仅有一般性技术创新,仅单项技术具备创新性或创造性不足;技术/经济指标的先
进性表现普通。
法律维度
专利工作人员、
专利代理师
维权便利性:
高:该专利具备高维权便利性,无需或仅需对产品进行拆解,或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
直接了解全部技术特征;出现侵权产品时,侵权取证便捷。
中:该专利具备维权可行性,但需对产品进行拆解或借助专业工具观察全部技术特征;
出现侵权产品时,侵权取证相对便捷。
低:该专利维权难度较大,如通过产品无法判断的方法类专利,出现侵权产品时,侵权
取证存在较高难度。
创造性:
高:创造性程度极高,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显著差异,且实施该专利可带
来显著的积极技术效果。
中:创造性程度较高,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明显差异,且实施该专利可带
来明显的积极技术效果。
低:创造性程度较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简单改良,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差异
较小,且实施该专利的技术效果普通。
注:创新主体可结合实际需求自主设定权重和分值,完成打分评级
B
B
DB50/T 1844—2025
8
附录B
(资料性)
专利申请文件评价内容
表B.1 给出了专利申请文件评价相关内容。
表B.1 专利申请文件评价表
序号评价项评价内容
1 标题/摘要及附图
(一)标题:清晰体现技术主题,符合规范,避免模糊表述。
(二)摘要及附图:格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 权利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权利要求撰写清楚、简要,术语使用符合技术领域规范及专利法要求;
2. 撰写无明显格式错误(如标点、引用符号规范);
3. 权利要求数量合理,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引用合理。
(二)布局要求
1. 基于技术交底书规划权利要求,权利要求布局兼顾授权前景和保护范围;
2. 权利要求层级分明,主发明点对应核心权利要求,主次技术特征布局合理;
3. 从属权利要求引入的附加技术特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可增强专利授权前景;
4. 覆盖多维度保护主题(如方法、装置、系统、软件程序、硬件结构等)。
3
说明书及说明书
附图
(一)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1. 技术领域界定准确,符合本领域分类标准,范围表述恰当;
2. 背景技术撰写不公开发明点,客观分析现有技术缺陷,明确引出本专利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
(二)发明内容/实施方式
1. 对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描述准确、清楚、完整,逻辑合理;
2. 实施例与权利要求布局匹配,结合技术交底书展开细节描述,充分支持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
3. 技术特征描述详略得当,避免专业术语过度堆砌,确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实施;
4. 文本无错别字、语句歧义等形式瑕疵。
(三)附图/附图说明
1. 附图绘制符合机械制图或电子图示标准,线条清晰、比例规范,关键部件标记明
确;
2. 附图说明与附图内容一一对应,准确解释各结构或流程的技术含义,无理解歧义。
DB50/T 1844—2025
9
参考文献
[1] GB/T 29490-2023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
[2] GB/T 39551.1-2020 专利导航指南第1部分:总则
[3] GB/T 39551.4-2020 专利导航指南第4部分:企业经营
[4] GB/T 39551.5-2020 专利导航指南第5部分:研发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