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064-2025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Deep processed products of turpentine
LY/T 1064—2025
代替LY/T 1064—2012,LY/T 1182—2014 等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5
5 取样…………………………………………………………………………………………………………9
6 试验方法……………………………………………………………………………………………………9
7 检验规则……………………………………………………………………………………………………12
8 定级…………………………………………………………………………………………………………12
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12
10 安全………………………………………………………………………………………………………13
附录A(资料性) 各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1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 1064—2012、LY/T 1182—2014、LY/T 1183—2014、LY/T 2398—2014、LY/T 2611—
2016、LY/T 2613—2016、LY/T 2708—2016、LY/T 2859—2017、LY/T 2860—2017、LY/T 2867—
2017、LY/T 2868—2017。与被代替文件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合格”为“一级”或“二级”(见4. 1,LY/T 1182—2014 第4 章;见4. 2,LY/T 1183—2014
中的第4 章;见4. 3,LY/T 2398—2014 中的第4 章;见4. 5,LY/T 2860—2017 中的第4 章;见
4. 6,LY/T 2859—2017 中的第4 章;见4. 8,LY/T 1064—2012 中的第4 章);
——更改了“一级”和“二级”为“优级”和“一级”(见4. 4,LY/T 2867—2017中第4章;见4. 7,LY/T 2611—
2016 中第4 章;见4. 9,LY/T 2868—2017 中第4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
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
精泽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林化工有限公司、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
司、肇庆市德庆上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梧松林化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松源化工有限公司、湖南松本
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崇左森隆林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婧、赵振东、陈玉湘、毕良武、古研、李冬梅、夏建陵、梁忠云、周丽珠、李桂珍、
陈海燕、曾永明、王挥、黎继烈、陈瑶、陈素花、颜雅莉、朱庆兵、侯文彪、祝军、危景波、周启斌、雷腊、李平先。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LY/T 1064,1992 年首次发布,2012 年第一次修订;
——LY/T 1182,1995 年首次发布,2014 年第一次修订;
——LY/T 1183,1995 年首次发布,2014 年第一次修订;
——LY/T 2398,2014 年首次发布;
——LY/T 2611,2016 年首次发布;
——LY/T 2613,2016 年首次发布;
——LY/T 2708,2016 年首次发布;
——LY/T 2859,2017 年首次发布;
——LY/T 2860,2017 年首次发布;
——LY/T 2867,2017 年首次发布;
——LY/T 2868,2017 年首次发布。
Ⅲ
LY/T 1064—2025
1
LY/T 1064—2025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松节油深加工产品的技术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以
及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下列以松节油为原料单离或合成的产品:α‑蒎烯、β‑蒎烯、莰烯、月桂烯、双戊烯、对伞
花烃、对䓝烷、蒎烷、二氢月桂烯、长叶烯、异长叶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5 化学试剂沸程测定通用方法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 5532 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82. 1 透明液体以铂—钴等级评定颜色第1 部分:目视法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902 松节油分析方法
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T 14454. 4 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
GB/T 14454. 5 香料旋光度的测定
GB/T 14454. 6 香料蒸发后残留物含量的评估
GB/T 14454. 7 香料冻点的测定
GB/T 14455. 3 香料乙醇中溶解(混)度的评估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 30000. 7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 部分:易燃液体
GB/T 33029 松节油及相关萜烯产品组成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LY/T 1064—2025
3. 1
α‑蒎烯α‑pinene
由松节油分离得到的一种含有双环和一个不饱和双键的单萜烯烃。化学名称为2,6,6‑三甲基双环
[3. 1. 1]庚‑2‑烯,分子式C10H16,相对分子质量136. 24,CAS 号为80‑56‑8。其结构式见图1。
注:又称2‑蒎烯。
图1 α‑蒎烯分子结构式
3. 2
β‑蒎烯β‑pinene
由松节油分离得到的一种含有双环和一个不饱和双键的单萜烯烃。化学名称为6,6‑二甲基‑2‑亚甲
基双环[3. 1. 1]庚烷,分子式C10H16,相对分子质量136. 24,CAS 号为127‑91‑3。其结构式见图2。
注:又称2(10)‑蒎烯。
图2 β‑蒎烯分子结构式
3. 3
莰烯camphene
由α‑蒎烯经异构得到的产物,也可指由松节油分离得到的少量产物,常温下为晶状物,45 ℃以上为
液体。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3‑亚甲基二环[2,2,1]庚烷,分子式C10H16,相对分子质量136. 24,CAS 号
为79‑92‑5。工业莰烯通常指主要成分为莰烯,次要成分为三环烯的混合物,结构式见图3。
注:又称樟脑萜、莰芬。
图3 莰烯和三环烯的分子结构式
3. 4
月桂烯myrcene
β‑蒎烯裂解得到的产物。化学名称为7‑甲基‑3‑亚甲基‑1,6‑辛二烯,分子式C10H16,相对分子质量
136. 24,CAS 号为123‑35‑3。结构式见图4。
3
LY/T 1064—2025
图4 月桂烯分子结构式
3. 5
双戊烯dipentene
工业双戊烯,松节油在异构生产莰烯或者水合生产松油醇等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经进一步精制
后得到的产品,是多种对䓝二烯异构体的混合物,包括α‑松油烯(1)、苧烯(2)、γ‑松油烯(3)、异松油烯
(4)等。分子式C10H16,相对分子质量136. 24,CAS 号分别为:99‑86‑5(1)、138‑86‑3(2)、99‑85‑4(3)、
586‑62‑9(4)。结构式见图5。
图5 双戊烯主要异构体分子结构式
3. 6
对伞花烃p‑cymene
苧烯或工业双戊烯经催化脱氢,或者蒎烯或松节油催化异构脱氢得到的产物。化学名称为1‑甲
基‑4‑异丙基苯,分子式C10H14,相对分子质量134. 22,CAS 号为99‑87‑6。结构式见图6。
注:又名对异丙基甲苯。
图6 对伞花烃分子结构式
3. 7
对䓝烷p‑menthane
双戊烯经完全氢化后得到的一种单环单萜产物,是顺式对䓝烷和反式对䓝烷的混合物。化学名称为
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分子式C10H20,相对分子质量140. 27,CAS 号为99‑82‑1。结构式见图7。
4
LY/T 1064—2025
图7 对䓝烷分子结构式
3. 8
蒎烷pinane
蒎烯经完全氢化后得到的一种双环单萜产物,是顺式蒎烷和反式蒎烷的混合物。化学名称为
2,6,6‑三甲基二环[3. 1. 1]庚烷,分子式C10H18,相对分子质量138. 25,CAS 号为6876‑13‑7。结构式
见图8。
图8 蒎烷分子结构式
3. 9
二氢月桂烯citronellene
松节油氢化产物再经裂解后得到的产物。化学名称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分子式C10H18,相对
分子质量138. 25,CAS 号为2436‑90‑0。结构式见图9。
图9 二氢月桂烯分子结构式
3. 10
长叶烯longifolene
由松节油分离得到的一种倍半萜烯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S‑(1α,3Aβ,4α,8Aβ)]‑十氢‑4,8,8‑三
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奥,分子式C15H24,相对分子质量204. 36,CAS 号为475‑20‑7。结构式见
图10。
5
LY/T 1064—2025
图10 长叶烯分子结构式
3. 11
异长叶烯isolongifolene
由长叶烯经催化异构后得到的产物。化学名称为1,3,4,5,6,7‑六氢‑1,1,5,5‑四甲基‑2H‑2,4a‑亚甲
基萘,分子式C15H24,相对分子质量204. 36,CAS 号为1135‑66‑6。结构式见图11。
图11 异长叶烯分子结构式
4 技术要求
4. 1 α‑蒎烯
α‑蒎烯产品分为优级和一级两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1 α‑蒎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酸值/(mg/g) ≤
水分/% ≤
蒸发后残留物/% ≤
溶解度(80% 乙醇)
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无色、无杂质的透明液体
30
0.855~0.865
1.464 0~1.468 0
0.20
0.10
1.0
符合
97.0
一级
0.50
95.0
6
LY/T 1064—2025
4. 2 β‑蒎烯
β‑蒎烯产品分为优级和一级两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 的要求。
表2 β‑蒎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酸值/(mg/g) ≤
水分/% ≤
蒸发后残留物/% ≤
溶解度(80% 乙醇)
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无色、无杂质的透明液体
30
0.860~0.873
1.476 0~1.482 0
0.20
0.10
1.0
符合
97.0
一级
0.50
95.0
4. 3 莰烯
莰烯产品分为优级和一级两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 的要求。
表3 莰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50 ℃) ≤
冻点/℃ ≥
莰烯含量(气相色谱法)/% ≥
(莰烯+三环烯)总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无杂质,白色半透明蜡状固体
30
44.0
82.0
97.0
一级
42.0
78.0
96.0
4. 4 月桂烯
月桂烯产品分为优级和一级两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 的要求。
表4 月桂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无色至黄色油状透明液体
0.780~0.820
1.466 0~1.478 0
80.0
一级
75.0
4. 5 双戊烯
双戊烯产品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 的要求。
7
LY/T 1064—2025
表5 双戊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双戊烯含量(气相色谱法)/% ≥
莰烯含量(气相色谱法)/% ≤
沸程(172 ℃~190 ℃)(V/V)/% ≥
水分/% ≤
优级
无杂质的透明液体
40
0.846~0.875
1.468 0~1.486 0
90.0
2.0
95.0
0.20
一级
50
80.0
4.0
90.0
二级
60
70.0
6.0
85.0
4. 6 对伞花烃
对伞花烃产品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 的要求。
表6 对伞花烃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酸值/(mg/g) ≤
碘值≤
含量(气相色谱法)/% ≥
水分/% ≤
优级
无杂质的透明液体
30
0.855~0.865
1.485 0~1.500 0
0.10
2.0
99.0
0.20
一级
无要求
98.0
二级
无要求
97.0
4. 7 对䓝烷
对䓝烷产品分为优级和一级两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 的要求。
表7 对䓝烷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水分/% ≤
含量a (气相色谱法)/% ≥
a 顺式对䓝烷与反式对䓝烷含量之和。
优级
无色、无杂质的透明液体
30
0.790~0.810
1.430 0~1.450 0
0.50
95.0
一级
93.0
8
LY/T 1064—2025
4. 8 蒎烷
蒎烷产品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8 的要求。
表8 蒎烷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水分/% ≤
含量a (气相色谱法)/% ≥
a 顺式蒎烷与反式蒎烷含量之和。
优级
无色、无杂质的透明液体
30
0.850~0.870
1.450 0~1.470 0
0.50
97.0
一级
95.0
二级
93.0
4. 9 二氢月桂烯
二氢月桂烯产品分为优级和一级两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9 的要求。
表9 二氢月桂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溶解度(90% 乙醇)
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无色至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
0.758~0.780
1.436 0~1.456 0
符合
88.0
一级
85.0
4. 10 长叶烯
长叶烯产品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0 的要求。
表10 长叶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相对密度d 20
4
折光指数n20
D
比旋光度[ a ]20
D
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0.918~0.940
1.490 0~1.510 0
+25.00°~+44.00°
90.0
一级
80.0
二级
65.0
4. 11 异长叶烯
异长叶烯产品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级别,各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1 的要求。
9
LY/T 1064—2025
表11 异长叶烯技术要求
项目
外观
颜色(铂-钴色号) ≤
相对密度d 25
25
折光指数n25
D
含量(气相色谱法)/% ≥
优级
透明、无水、无杂质的油状液体
70
0.925~0.935
1.494 0~1.500 0
90.0
一级
85.0
二级
80.0
5 取样
按照GB/T 6680 的规定,从同批次产品中取样1 000 mL,均匀混合后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检验,另一
份留样备查。
其中,莰烯产品应先在60 ℃水浴加热至充分融化,然后按上述方式取样。
6 试验方法
6. 1 概述
除特殊说明外,所用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照GB/T 601、GB/T 603 的规定制备,所用试剂均为
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 中三级水规定。
除特殊说明外,各指标项测定方法适用于本文件所有产品。
6. 2 外观
按照GB/T 12902 的规定执行。
6. 3 颜色
按照GB/T 9282. 1 的规定执行。其中,莰烯样品应先置于60 ℃水浴中加热至充分融化,然后取融化
后试样在50 ℃下进行测定。
6. 4 相对密度
6. 4.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4472 的规定执行。一般使用密度计法。当对结果有疑义需要仲裁时,以密度瓶法测定
结果为准。部分化合物的相对密度的温度校正系数如表12 所示。
表12 部分化合物的相对密度的温度校正系数(k/cm3·℃)
α‑蒎烯
0.000 82
β‑蒎烯
0.000 82
长叶烯
0.000 69
对䓝烷
0.000 62
蒎烷
0.000 71
6. 4.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001,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10
LY/T 1064—2025
6. 5 折光指数
6. 5.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14454. 4 的规定执行。
6. 5.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000 3,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
四位。
6. 6 旋光度
6. 6.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14454. 5 的规定执行。
6. 6.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08,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 7 冻点
6. 7.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14454. 7 的规定执行。
6. 7.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2,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 8 酸值
6. 8.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12902 的规定执行。
6. 8.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05,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 9 碘值
6. 9. 1 试验步骤
称取试样10 g(精确至0. 000 1 g),加入25 mL 体积比为1∶1 的冰乙酸与环己烷混合溶液,按照
GB/T 5532 的规定执行。
6. 9.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2,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11
LY/T 1064—2025
6. 10 水分测定
6. 10. 1 试验步骤
采用甲苯作溶剂,按照GB/T 6283 的规定执行。
6. 10.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03,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 11 蒸发后残留物
6. 11. 1 试验步骤
称取试样5 g(精确至0. 000 2 g),在沸水浴上蒸发2 h,按照GB/T 14454. 6 的规定执行。
6. 11.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20,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 12 溶解度
6. 12. 1 α‑蒎烯和β‑蒎烯溶解度
按照GB/T 14455. 3 的规定配制80% 乙醇水溶液。移取16 mL 80% 乙醇水溶液至比色管中,吸取
1 mL 试样滴入比色管中,摇匀,观察是否透明。
6. 12. 2 二氢月桂烯溶解度
按照GB/T 14455. 3 的规定配制90% 乙醇水溶液。将4 体积90% 乙醇水溶液与1 体积试样充分混
合,观察是否透明。
6. 12. 3 结果
溶液透明即为符合。
6. 13 沸程
6. 13.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615 的规定执行。
6. 13.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5,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 14 含量(气相色谱法)
6. 14. 1 试验步骤
按照GB/T 33029 的规定执行。各产品的典型气相色谱图如附录A 所示。
12
LY/T 1064—2025
6. 14. 2 结果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2. 0%,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7 检验规则
7. 1 检验分类
7. 1. 1 出厂检验
第4 章技术要求包括颜色的产品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颜色和含量(气相色谱法);其余产品出厂检
验项目为:外观和含量(气相色谱法)。产品应经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
可出厂。
7. 1. 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本文件第4 章中各产品所列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当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动时;
b) 长期停产后再次恢复生产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不少于1 次。
7. 2 组批规则
连续法生产时,每24 h 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次;间歇法生产时,每一釜的产品为一批次;采用槽车包装
和运输时,一槽车产品为一批次。
7. 3 抽样规则
按照GB/T 6680 的规定执行。
8 定级
根据各项指标都符合的级别进行定级。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则用低一级指标判定。
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9. 1 标志
9. 1. 1 包装上应有明显而牢固的标志,其内容为:产品名称、产品级别、本文件号、生产日期、批号、毛质
量、净质量、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产地。
9. 1. 2 属于易燃液体的应按照GB 30000. 7 规定的标志。
9. 1. 3 属于危险货物的应按照GB 190 和GB 12463 规定的标志。
9. 1. 4 出口产品应按出口要求标志。
9. 2 包装
9. 2. 1 宜采用干净、镀锡或其他防腐涂料的铁桶包装,封口采用耐油垫圈密封。包装时应留有足够膨胀
13
LY/T 1064—2025
余量,保证内容物在受热后体积小于桶容量。
9. 2. 2 亦可按客户要求包装,但容器材料和容量应符合内容物的物化性质。
9. 2. 3 属于危险货物的应按照GB 190 和GB 12463 规定包装。
9. 3 运输
9. 3. 1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进水、污染和激烈碰撞,应保持包装桶的完好性。
9. 3. 2 属于危险货物的应按照GB 12463 规定运输。
9. 4 贮存
密封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日晒、雨淋,远离火源。长期存放时宜充氮保护。按本文件要求包
装且未开封情况下,月桂烯和二氢月桂烯贮存期为6 个月,其余产品贮存期为12 个月。
10 安全
相关化合物闪点如表13 所示。其中,闪点小于60 ℃的属于易燃液体,日常生产、存放、使用应按照
GB 13690、GB/T 16483、GB 30000. 7 等相关政策法规执行。
表13 相关化合物闪点
单位为摄氏度
α‑蒎烯
33
β‑蒎烯
36
莰烯
40
月桂烯
40
α‑松
油烯
46
苧烯
50
γ‑松
油烯
52
异松
油烯
64
对伞
花烃
47
长叶烯
>98
异长
叶烯
>96
二氢月
桂烯
40
对䓝烷
55
蒎烷
42
14
LY/T 1064—2025
附录A
(资料性)
各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A. 1 气相色谱典型分析条件
气化室和检测器温度260 ℃;分流比50∶1;进样量1. 0 μL;起始温度70 ℃,保持2 min,以3 ℃/min 升
温至100 ℃,再以5 ℃/min 升温至200 ℃。所用色谱柱型号为Rtx‑5,固定相为5% 苯基—甲基聚硅氧烷,规
格为30 m×0. 25 mm×0. 25 μm。
A. 2 α‑蒎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三环烯;
2——α‑蒎烯;
3——莰烯;
4——β‑蒎烯。
图A. 1 α‑蒎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15
LY/T 1064—2025
A. 3 β‑蒎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α‑蒎烯;
2——莰烯;
3——β‑蒎烯;
4——月桂烯。
图A. 2 β‑蒎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A. 4 莰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三环烯;
2——莰烯。
图A. 3 莰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16
LY/T 1064—2025
A. 5 月桂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月桂烯;
2——苧烯;
3——异松油烯。
图A. 4 月桂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A. 6 双戊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α‑松油烯;
2——苧烯;
3——γ‑松油烯;
4——异松油烯。
图A. 5 双戊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17
LY/T 1064—2025
A. 7 对伞花烃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对伞花烃。
图A. 6 对伞花烃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A. 8 对䓝烷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莰烯;
2——反式对䓝烷;
3——顺式对䓝烷。
图A. 7 对䓝烷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18
LY/T 1064—2025
A. 9 蒎烷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α‑蒎烯;
2——莰烯;
3——反式蒎烷;
4——顺式蒎烷。
图A. 8 蒎烷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A. 10 二氢月桂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二氢月桂烯;
2——8‑对䓝烯;
3——反式蒎烷;
4——顺式蒎烷。
图A. 9 二氢月桂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19
LY/T 1064—2025
A. 11 长叶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长叶蒎烯; 4——长叶烯;
2——长叶环烯; 5——β‑石竹烯;
3——(+)-苜蓿烯; 6——E‑β‑金合欢烯。
图A. 10 长叶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A. 12 异长叶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γ‑雪松烯;
2——(+)-长叶环烯;
3——异长叶烯。
图A. 11 异长叶烯产品典型气相色谱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