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610-2025 水力喷射播种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2025‑07‑21 发布2025‑11‑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水力喷射播种机
Hydro‑spray seeding machines
LY/T 1610—2025
代替LY/T 1610. 1~1610. 3—2003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品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2
4. 1 产品分类………………………………………………………………………………………………2
4. 2 型号编制方法…………………………………………………………………………………………3
5 基本参数……………………………………………………………………………………………………3
6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
6. 1 一般要求………………………………………………………………………………………………3
6. 2 整机性能………………………………………………………………………………………………4
6. 3 主要零部件性能………………………………………………………………………………………6
6. 4 安全……………………………………………………………………………………………………8
6. 5 装配……………………………………………………………………………………………………8
6. 6 外观……………………………………………………………………………………………………9
6. 7 可靠性…………………………………………………………………………………………………9
7 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9
7. 1 标志……………………………………………………………………………………………………9
7. 2 使用说明书……………………………………………………………………………………………10
7. 3 包装……………………………………………………………………………………………………10
7. 4 运输……………………………………………………………………………………………………11
7. 5 贮存……………………………………………………………………………………………………11
附录A(规范性) 喷播机的基本参数………………………………………………………………………12
A. 1 物料罐………………………………………………………………………………………………12
A. 2 搅拌系统……………………………………………………………………………………………12
A. 3 泵参数………………………………………………………………………………………………12
A. 4 配套动力……………………………………………………………………………………………12
A. 5 其他参数……………………………………………………………………………………………12
参考文献………………………………………………………………………………………………………13
Ⅲ
LY/T 1610—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 1610. 1~1610. 3—2003《水力喷射播种机》,与LY/T 1610. 1~1610. 3—2003 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1 章,2003 年版1~3 部分的第1 章);
b) 更改了“水力喷射播种机”的定义(见3. 1,2003 年版第1 部分的3. 1);
c) 增加了“喷播资材”“基质”“纤维”的术语和定义(见3. 2、3. 2. 1~3. 2. 3);
d) 删除了相关术语和定义(见2003 年版第1 部分的3. 1. 1~3. 1. 4、3. 2、3. 2. 1、3. 3、3. 3. 1、3. 3. 2、
3. 4、3. 4. 1、3. 5、3. 5. 1、3. 5. 2、3. 5. 2. 1、3. 5. 3、3. 5. 3. 1、3. 5. 3. 2、3. 5. 4、3. 5. 5、3. 6、3. 6. 1、
3. 6. 2、3. 6. 3;第2 部分的3. 1、3. 2;第3 部分的3. 1、3. 1. 1、3. 1. 2、3. 1. 3、3. 1. 4);
e) 更改了水力喷射播种机的产品分类(见4. 1,2003 年版第1 部分的4. 1、4. 2);
f) 更改了水力喷射播种机的型号编制方法(见4. 2,2003 年版第1 部分的4. 3. 1、4. 3. 2);
g) 更改了水力喷射播种机产品的基本参数(见第5 章,2003 年版第1 部分的第5 章);
h) 增加了“喷播机产品工作的环境条件”“检验时测量值精度”的一般技术要求(见6. 1. 1、6. 1. 4);
i) 增加了“单机配套总功率”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2. 1);
j) 增加了“喷播资材的最大纤维长度或最大粒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2. 2);
k) 更改了“固液比”的技术要求,并增加了其检验(见6. 2. 3,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1. 6);
l) 增加了“最大喷射距离”的技术要求(见6. 2. 4. 1),并更改了其检验(见6. 2. 4. 2,2003 年版第2
部分的5. 4、第3 部分的5. 3. 2);
m) 增加了“排空时间”的技术要求(见6. 2. 5. 1),并更改了其检验(见6. 2. 5. 2,2003 年版第2 部分
的5. 5、第3 部分的5. 4);
n) 更改了“密封性”的检验方法(见6. 2. 7. 2,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5. 2);
o) 更改了“发动机”的技术要求(见6. 3. 1. 1,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2. 6);
p) 更改了“离合器”的技术要求(见6. 3. 2. 1,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2. 3);
q) 增加了“联轴器”的技术要求(见6. 3. 3. 1);
r) 更改了“搅拌系统”的技术要求(6. 3. 4. 1,见2003 年版第3 部分的4. 2. 2);
s) 更改了“物料罐”的技术要求(见6. 3. 5. 1,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2. 1),并增加了其检验(见
6. 3. 5. 2);
t) 增加了“泵”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3. 6);
u) 增加了“发动机”的检验方法(见6. 3. 1. 2);
v) 增加了“联轴器”的检验方法(见6. 3. 3. 2);
w) 更改了“搅拌系统”的检验方法(见6. 3. 4. 2,2003 年版第2 部分的5. 3. 2、第3 部分的5. 3. 1);
x) 增加了“防护”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4. 1);
y) 更改了“噪声”的技术要求(见6. 4. 2. 1,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4. 1);
z) 增加了“电气”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4. 3. 1);
aa) 增加了喷播机“装配”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5);
ab) 更改了喷播机“外观”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6,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3);
ac) 更改了喷播机产品“ 可靠性”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见6. 7. 1~6. 7. 2,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
Ⅳ
LY/T 1610—2025
4. 1. 8、4. 1. 9);
ad) 增加了喷播机“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检验,在“使用说明书”中增加了喷播机
基本参数的要求(见第7 章);
ae) 删除了“射流管”的技术要求(见2003 年版第2 部分的4. 2. 2);
af) 删除了“空载射流试验”的试验方法(见2003 年版第2 部分的5. 3. 1);
ag) 删除了“机架”的技术要求(见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2. 5);
ah) 删除了“浆料泵”的技术要求(见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4. 2. 7);
ai) 删除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见2003 年版第2~3 部分的第6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恒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石家
庄森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盛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小平、赵平、袁湘月、郭宇、董世远、李克宾、陈柏壮、赵廷宁、史常青、冀晓东、
张梦岩。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2003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LY/T 1610—2025
水力喷射播种机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水力喷射播种机(以下简称喷播机)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喷播机的性能要求以及标
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描述其对应的试验方法及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绿地建植和生态修复领域(普通土质地面、土质坡面、砾质陡坡以及岩质崖坡等裸
露坡面)喷播机的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测试及使用维护管理,其他种植领域所使用的喷播机亦可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4269. 4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
号第4 部分:林业机械用符号
GB/T 5226. 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072. 1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 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
GB/T 6072. 3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 部分:试验测量
GB/T 6745 船壳漆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0395. 1 农林机械安全第1 部分:总则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6955 声学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操作者位置处噪声的测量简易法
GB 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
GB/T 21404 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求
GB/T 24648. 2 工程农机产品可靠性考核评定指标体系及故障分类通则
GB/T 34597 乘用车防抱制动系统(ABS)直线制动距离开环试验方法
JB/T 8096 离心式渣浆泵
LY/T 2142 喷播用木质纤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水力喷射播种机hydro‑spray seeding machine
以水为输送介质建植植被的喷播机械。
2
LY/T 1610—2025
3. 2
喷播资材spraying materials
符合喷播技术要求的基质及其工艺技术关联材料。
3. 2. 1
基质growing substrate
为满足植物生长,选用非自然土颗粒(如机制砂、轻质颗粒物、有机物、肥料、保水剂、黏合剂、微生物
等)配制而成的混合物。
[来源:GB/T 38360—2019,3. 4]
3. 2. 2
纤维fiber materials
符合喷播工艺参数的纤维质材料。
3. 2. 3
客土guest soil
非裸露坡面原生、由别处移来用于配制喷播基质的材料。
4 产品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
4. 1 产品分类
4. 1. 1 国内的喷播机目前主要分为纤维喷播机、客土喷播机两种类型,类型代号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喷播机类型代号
喷播机类型
纤维喷播机
客土喷播机
主要喷播资材
木纤维、草纤维等
客土及客土混合物
代号
XP
KP
4. 1. 2 喷播机按喷播资材混合搅拌方式分为射流搅拌式、机械搅拌式、液压搅拌式三种,其代号应符合
表2 的规定。
表2 喷播机搅拌方式代号
搅拌方式
射流式
机械式
液压式
代号
S
J
Y
4. 1. 3 喷播机按机械结构分为便携式、车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四种类型,其结构类型代号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喷射播种结构类型代号
便携式B
结构类型代号
3
LY/T 1610—2025
车载式
牵引式
自行式
C
Q
Z
表3 喷射播种结构类型代号(续)
结构类型代号
4. 2 型号编制方法
喷播机以标定罐装容量(单位为立方米)、单机配套总功率(单位为千瓦)作为主参数,其型号编制方
法应符合图1 的规定。
图1 喷播机型号编制方法
示例:KPJQ‑0986 表示标定罐装容量为9 m3、单机配套总功率为86 kW、牵引式机械搅拌客土喷播机。
5 基本参数
喷播机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按附录A 的规定给出产品的基本参数。
6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6. 1 一般要求
6. 1. 1 喷播机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
a) 海拔不超过2 000 m(或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
b) 环境温度为0 ℃~40 ℃(或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
c) 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
d) 风力不超过3 级。
6. 1. 2 试验用仪器、设备均应在检定有效期限内。检验时,测量值的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温度:±1 ℃;
b) 湿度:±1%;
c) 风速:±0. 5 m/s;
d) 质量:±0. 01 kg;
e) 尺寸:±1 mm
f) 时间:±0. 1 s;
4
LY/T 1610—2025
g) 容积:±0. 1 m3;
h) 速度:±2 km/h;
i) 转速:±1 r/min;
j) 压力:±2 kPa;
k) 噪声:±0. 5 dB。
6. 2 整机性能
6. 2. 1 单机配套总功率
6. 2. 1. 1 要求
喷播机单机配套总功率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喷播机单机配套总功率
喷播机类型
纤维喷播机
客土喷播机
单机配套总功率
kW
≥10
≥40
6. 2. 1. 2 检验
配套功率的检验按照GB/T 21404 的规定进行。
6. 2. 2 最长纤维长度或最大粒径
6. 2. 2. 1 要求
纤维喷播机喷播资材的最长纤维长度,客土喷播机喷播资材的最大粒径均应不大于30 mm。
6. 2. 2. 2 检验
最长纤维长度或最大粒径的检验可采用筛分法,准备一组带有不同孔径大小的筛网,随机取待测资
材试样适量放在筛网上,轻轻晃动筛网使颗粒通过,观察留在筛网上的试样,选出最长纤维或最大颗粒并
进行测量,可重复上述试验过程3 次,取平均值。
6. 2. 3 固液比
6. 2. 3. 1 要求
喷播机固液比[喷播机喷射物料中固体资材的体积V1(或质量m1)与水的体积V2(或质量m2)比例]
应符合表5 的规定。
表5 喷播机固液比
喷播机类型
纤维喷播机
客土喷播机
固液比
V1∶V2≤1∶1
m1∶m2≤3∶1
5
LY/T 1610—2025
6. 2. 3. 2 检验
在喷播机投料前,分别测量本次喷播需要投入的固体资材的体积V1(或质量m1)与水的体积V2(或质
量m2),计算固液比V1∶V2(或m1∶m2)。
6. 2. 4 最大喷射距离
6. 2. 4. 1 要求
以常温清水为喷射介质,喷播机在发动机最大转速条件下,喷播机的最大喷射距离L 应符合表6 的
规定。
表6 喷播机最大喷射距离
喷播机类型
纤维喷播机
客土喷播机
最大喷射距离L
m
固定架枪
≥30
≥50
手持管枪
≥3
≥5
6. 2. 4. 2 检验
以常温清水为介质,在6. 1. 1 的环境条件下,喷播机在室外空旷平地上进行试验。启动发动机迅速
加大油门到最大转速,调节喷枪喷射角度,与水平面呈45°±2°,打开喷射阀门,喷射2 min 后停止,沿喷射
方向测量喷射物从喷枪口至湿润区弧顶的水平投影之间的距离L,如图2 所示,可重复上述试验3 次,取
其平均值。
图2 喷播机喷射距离试验
6. 2. 5 排空时间
6. 2. 5. 1 要求
排空时间(在物料罐处于标定罐装容量的情况下,从打开喷射阀门,喷枪开始喷射到喷枪断流的时
间)应不大于10 min。
6. 2. 5. 2 检验
以常温清水为介质,在6. 1. 1 的环境条件下,喷播机在室外空旷平地上进行试验。物料罐内先灌满
6
LY/T 1610—2025
水,随后启动发动机至额定转速,运行5 min 后打开喷射阀门,当喷枪口开始出水时,开始计时,当喷枪口
断水时,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即为排空时间,可重复上述试验过程3 次,取平均值。
6. 2. 6 牵引式喷播机制动距离
6. 2. 6. 1 要求
在标定罐装容量的情况下,以20 km/h 的速度行驶时,牵引式喷播机整车制动距离不应超过2 m。
6. 2. 6. 2 检验
制动距离的检验按GB/T 34597 的规定进行。
6. 2. 7 密封性
6. 2. 7. 1 要求
喷播机物料罐及承压零部件(泵体、出水管路、喷枪等)不应有渗漏现象。
6. 2. 7. 2 检验
对喷播机物料罐及承压零部件(泵体、出水管路、喷枪等)进行静水压试验。试验以常温清水为介质,
试验压力为泵的最大工作压力的1. 5 倍,保持3 min ~5 min,在保压时间内,目测检验各零部件是否有
渗漏。
6. 3 主要零部件性能
6. 3. 1 发动机
6. 3. 1. 1 要求
喷播机配套的发动机性能应符合GB/T 6072. 1 的规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20891 的要求。
6. 3. 1. 2 检验
配套发动机性能检验按GB/T 6072. 3 的规定进行,污染物排放检验按GB 20891 的规定进行。
6. 3. 2 离合器
6. 3. 2. 1 要求
喷播机在发动机与工作装置间需要设置离合器以切断动力,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
6. 3. 2. 2 检验
离合器的结合分离情况在6. 2. 4. 2 的试验中观察检验。
6. 3. 3 联轴器
6. 3. 3. 1 要求
在不需切断动力的连接部位,应采用联轴器,选用的联轴器应与其转速相适应,运行平稳。
7
LY/T 1610—2025
6. 3. 3. 2 检验
联轴器的运行情况在6. 2. 4. 2 的试验中观察检验。
6. 3. 4 搅拌系统
6. 3. 4. 1 要求
喷播机搅拌系统应符合GB/T 699 的规定,物料和水应搅拌均匀,充分搅拌时间不应大于20 min。
6. 3. 4. 2 检验
在喷播机物料罐内注满水,启动发动机至额定转速,驱动搅拌器转动,在物料罐的投料口滴入油性染
料和放入体积为标定罐装容量×1% 的木质干纤维,试验采用符合LY/T 2142 规定的木质纤维。每
5 min 用工具从物料罐中捞出部分试样,观察水、染料、纤维的混合情况,记录三者完全形成悬浮液的时间。
6. 3. 5 物料罐
6. 3. 5. 1 要求
6. 3. 5. 1. 1 物料罐内、外表面应光滑、无尖角、毛刺。
6. 3. 5. 1. 2 物料罐应设加水口和加料口,并设滤网格栅,以防止异物落入。
6. 3. 5. 1. 3 物料罐应在罐底部设清洗放水口。清洗放水口开关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6. 3. 5. 1. 4 物料罐罐内或罐外应有能明显标示物料罐内浆液容量的刻度线或装置,内部涂层应符合
GB/T 6745 的规定。
6. 3. 5. 1. 5 物料罐顶部应有带密封胶垫的罐盖,罐盖应有锁定装置。罐盖的开闭应灵活、方便,关闭后
应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行走和工作时液体泄漏。在罐盖上应设单向进气阀,以防喷播作业时物料罐内
形成较大真空度。
6. 3. 5. 1. 6 物料罐容积不小于1 m3 的喷播机,物料罐顶部的罐口应能允许一名工作人员自由进入物料
罐进行罐内清扫和作业;物料罐容积小于1 m3 的喷播机,物料罐顶部的罐口应能允许工作人员方便伸入
工具进行清扫。
6. 3. 5. 2 检验
通过观察对物料罐进行检验。
6. 3. 6 泵
6. 3. 6. 1 要求
喷播机泵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 8096 的规定。
6. 3. 6. 2 检验
喷播机泵的检验按JB/T 8096 的规定进行。
6. 3. 7 喷枪
6. 3. 7. 1 要求
固定架枪相对支架应能灵活转动,可水平、上下摆动,架枪连接管的回弯半径应不小于管内径的3 倍。
8
LY/T 1610—2025
6. 3. 7. 2 检验
在停机状态下手动检验,测量并记录架枪连接管的回转半径。
6. 4 安全
6. 4. 1 防护
6. 4. 1. 1 要求
6. 4. 1. 1. 1 物料罐容积不小于2. 5 m3的喷播机应设工作平台(带安全围护栏)、上下扶梯(带扶手)等,工
作平台应具有防滑功能。
6. 4. 1. 1. 2 机器正常操作期间,所有外露的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板、罩、网或围栅,操作者能意外触及的
热表面应加以防护或设置隔热装置,其防护设施应符合GB 10395. 1 中相关的规定。
6. 4. 1. 1. 3 喷播机还应按GB 10396 的规定在醒目处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
6. 4. 1. 2 检验
目视检查是否有安全护栏、上下扶手、安全标志,外露运动及发热部件是否设有防护板、罩、网或围
栅,防护设施的检验按GB 10395. 1 的规定进行。
6. 4. 2 噪声
6. 4. 2. 1 要求
喷播机操作者耳旁噪声(A 计权)应不大于95 dB。
6. 4. 2. 2 检验
按GB/T 16955 的规定在喷枪操作者位置处用精密声级计进行测量。测点应不少于5 点,每个测
点测量3 次,取最大值。
6. 4. 3 电气
6. 4. 3. 1 要求
电气设备及其控制装置的安全应符合GB/T 5226. 1 的规定。
6. 4. 3. 2 检验
电气安全检验按GB/T 5226. 1 的规定进行。
6. 5 装配
6. 5. 1 要求
6. 5. 1. 1 喷播机各组成部分应有独立的操作机构并设置在便于操作、不影响操作者视线的无遮盖位置。
6. 5. 1. 2 喷播机上的外购件、发动机以及其他零部件均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装配前应
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6. 5. 1. 3 喷播机各组成部件间应连接可靠,工作时无运动干涉,无异常振动和明显变形,有剧烈振动处
9
LY/T 1610—2025
应有简易可靠的减振措施。
6. 5. 1. 4 发动机、离合器、泵和搅拌器等主要工作机构应运转平稳灵活,无异常声响和卡阻。
6. 5. 1. 5 喷播机喷射系统的管道应符合相应泵机压力,控制阀门的开关应设置在喷枪入口处,开、关应
方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6. 5. 2 检验
在空载试验时观察检验。
6. 6 外观
6. 6. 1 要求
6. 6. 1. 1 喷播机外观应干净整洁,表面应无划伤、缺损、变形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6. 6. 1. 2 外露的机械加工面和随机工具、备件及其他需要防锈的表面,均应仔细清理干净并应作防锈处理。
6. 6. 1. 3 塑料零部件表面应光滑、色彩鲜明,不应有裂痕、缩孔等缺陷。
6. 6. 1. 4 冲压件应完整,不应有裂纹、毛刺。
6. 6. 1. 5 铸件不应有冷隔、缩孔、疏松变形等缺陷。
6. 6. 1. 6 焊接件应焊缝平整,不应有烧穿、裂痕、漏焊等缺陷。
6. 6. 1. 7 镀件镀层应均匀、色泽鲜明、附着牢固、表面平整。
6. 6. 1. 8 喷播机外观应涂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涂等现象。
6. 6. 2 检验
喷播机的外观质量通过目测检查。
6. 7 可靠性
6. 7. 1 要求
喷播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出现首次故障前的工作时间(不包括轻度故障)不应小于500 h,平均故障
间隔工作时间不应小于550 h。
注:轻度故障是指轻度影响产品功能,修理费用低廉的故障及在日常保养中能用随机工具轻易排除的故障。例如紧
固后可排除的轻微渗漏、螺栓松动、更换次要的外部紧固件、电线脱焊等。
6. 7. 2 检验
可靠性检验以用户跟踪试验的形式进行,试验样机应不少于3 台,跟踪用户不少于3 户,试验总时间
不少于600 h。记录从试验开始,至喷播机每次故障(非易损件)发生的时间(不包括操作者违反使用说明
书的规定,人为造成的损坏和故障时间),首次故障工作时间和平均故障间隔工作时间按照GB/T
24648. 2 规定的相关公式计算检验。
7 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7. 1 标志
7. 1. 1 要求
7. 1. 1. 1 产品标志应清晰、耐久,置于产品外部醒目位置。
10
LY/T 1610—2025
7. 1. 1. 2 在喷播机明显位置应固定符合GB/T 13306 规定的产品标牌,标牌内容应清晰可见,且至少应
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型号、名称;
b) 整机净质量(kg)、标定罐装容量(m3)、单机配套总功率(kW)、外形尺寸(长× 宽× 高,mm×
mm×mm);
c) 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d) 出厂编号及生产日期(若机器其他位置已标示,可省略)。
7. 1. 1. 3 操作者操纵机构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4269. 4 的规定。
7. 1. 2 检验
目视检查标志是否清晰完整。除铸造、蚀刻等永久性标志外,非永久性标志应首先用浸过水的抹布
擦拭15 s,然后用浸过酒精的抹布擦拭15 s,观察标志是否清晰、无卷边或脱落,并按GB/T 4269. 4 检验
相关标志的图文及质量。
7. 2 使用说明书
7. 2. 1 要求
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 9969 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第5 章规定的基本参数;
b) 正确操作的步骤及日常保养和存放的方法;
c) 有关喷播机安全使用规则,包括不应将喷枪对着人员、牲畜、带电的电气设备或器具本身进行喷
射的说明;
d) 在不同喷播形式时,喷播机调整方法的说明;
e) 易损件的更换方法,应配有相应零件分解图;
f) 制造厂或供应商名称、地址及电话。
7. 2. 2 检验
通过翻阅使用说明书检查。
7. 3 包装
7. 3. 1 要求
7. 3. 1. 1 大、中型喷播机一般不需要外包装。混装时,可在两侧大漆面覆保护膜,在发动机外侧加隔板。
7. 3. 1. 2 喷播机出厂随机附件应齐全,工具箱、备件箱应加锁,技术文件应包含下列文件:
a) 产品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装箱清单;
d) 客户要求的其他文件。
7. 3. 2 检验
目视进行检查。
11
LY/T 1610—2025
7. 4 运输
7. 4. 1 便携式喷播机应固定在托盘上运输。
7. 4. 2 车载式喷播机运输时应用锁具将吊环与运输车辆联接锁紧。
7. 4. 3 牵引式喷播机应用一对轮胎角铁固定轮胎,用支板支撑拖臂,再用锁具将吊环与运输车辆联接
锁紧。
7. 5 贮存
7. 5. 1 产品贮存前应给各个运动部件油嘴注油,用塑料薄膜遮盖泵组或整机。
7. 5. 2 长期停用的应放在室内或大棚内保管。
7. 5. 3 保证设备零部件、专用工具和随机技术文件完整无损。
12
LY/T 1610—2025
附录A
(规范性)
喷播机的基本参数
A. 1 物料罐
A. 1. 1 标定罐装容量,m3。
A. 1. 2 上料方式。
A. 2 搅拌系统
A. 2. 1 搅拌方式。
A. 2. 2 搅拌方向。
A. 2. 3 搅拌轴转速,r/min。
A. 3 泵参数
A. 3. 1 泵类型。
A. 3. 2 出口压力,MPa。
A. 3. 3 额定流量,m3/min。
A. 3. 4 传动方式。
A. 3. 5 最大固液比。
A. 3. 6 最大粒径(最大纤维长度),mm。
A. 4 配套动力
A. 4. 1 发动机型号。
A. 4. 2 配套总功率,kW。
A. 4. 3 转速,r/min。
A. 5 其他参数
A. 5. 1 喷枪形式。
A. 5. 2 喷头配置。
A. 5. 3 最大喷射距离,m。
A. 5. 4 整机净质量,kg。
A. 5. 5 外形尺寸(长×宽×高),mm×mm×mm。
13
LY/T 1610—2025
参考文献
[1] GB/T 38360—2019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