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934-2025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技术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6阅读模式

LY/T 2934-2025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ild of forest-based health and wellbeing base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2934—2025

代替LY/T 2934—2018,LY/T 2935—2018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设立条件……………………………………………………………………………………………………2

5 规划编制……………………………………………………………………………………………………3

6 建设流程……………………………………………………………………………………………………3

7 设施建设……………………………………………………………………………………………………4

8 森林康养服务………………………………………………………………………………………………6

9 安全保障……………………………………………………………………………………………………9

10 社区发展……………………………………………………………………………………………………9

11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10

附录A(资料性)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大纲…………………………………………………………………11

附录B(资料性)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图纸目录……………………………………………………………14

附录C(资料性)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15

参考文献………………………………………………………………………………………………………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LY/T 2934—2018《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LY/T 2935—2018《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导

则》,与LY/T 2934—2018、LY/T 2935—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 章,LY/T 2934—2018 及LY/T 2935—2018 的第1 章);名词术语(见第

3 章LY/T 2934—2018 及LY/T 2935—2018 的第3 章);

b) 更改了设立条件(见第4 章,LY/T 2935—2018 的第5 章);规划编制(见第5 章,LY/T 2935—

2018 全文);安全保障(见第9 章,LY/T 2934—2018 的第5 章);

c) 增加了建设流程(见第6 章),设施建设(见第7 章),森林康养服务(见第8 章),增加了社区发展

(见第10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中南林业大学、北京全景大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乔永强、王道阳、李学武、宋菲、张博琳、徐文彤、张宏巍、赵思媛、边策、张朝枝、

钟林生、刘宇衡、刘朝望、王彬汕、马有明、党婧文、张晓波、李溪源、陈翔雨、罗芬、邱守明、李洪波、邵飞、

吴殿廷、陈静、唐承才、彭蓉、赵敏燕、曹晓娟、陈世清。

LY/T 2934—2025

1

LY/T 2934—2025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森林康养的定义,规定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设立条件、规划编制、设施建设、康养服

务、安全保障、社区发展、质量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林草行业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森林康养forest based health and wellbeing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结合当地地理条件,依托和利用生态资源、景观资

源、中医药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现代医学、养生康复等学科有机融合,开展森林保健养生、康

复疗养、健康养老和健康管理等服务活动。

3. 2

森林康养基地forest based health and wellbeing base

依托和利用森林、湿地、草原自然资源及空气、温度、湿度等气候和景观等要素,配套相应森林康养服

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对外开放或者经营的场所。

3. 3

森林康养中心reception of forest health and wellbeing

集中提供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文化体验等森林康养基本服务功能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3. 4

森林浴场forest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空气良好、水质优良、无噪音干扰、景色优美、抵达方便,森林康养要素富集的森林环境。

3. 5

森林康养步道path for forest health and wellbeing

森林景色优美、森林康养要素富集、可以开展散步、慢跑、骑行等活动,并配有标识解说、休息、观光、

如厕、无障碍和救助等配套设施的道路体系。

2

LY/T 2934—2025

4 设立条件

4. 1 交通条件

基地应具有良好的外部连通性,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或码头等交通枢纽或县级以上城市

距离不超过3 h 车程。

4. 2 土地权属

林地、建设用地等土地权属明确,边界清晰无争议。

4. 3 森林质量

森林质量满足以下条件:

——基地面积不少于50 hm2,其毗邻区域的森林总面积不少于1 000 hm2,其中近成熟林超过30%,

森林覆盖率大于40%,基地内森林平均郁闭度大于0. 3;森林植被应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结

合,针叶树丰富,树种种类不少于5 种;

——森林质量健康良好,自然群落结构稳定,生物多样性明显,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可防可控。

4. 4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应满足以下条件及标准要求。

——周边无工业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等污染源。

——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838—2017 规定的Ⅲ类,污水排放达到GB 8978

规定的要求。地下水,矿泉水、温泉水使用达到集约化利用程度。

——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095—2012 国家三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096—2008 的Ⅱ类标准。

——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宜低于GB 15618—2018 规定的风险筛选值,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宜达到GB

36600—2018 规定的一类用地标准要求。

4. 5 设施条件

具备基本的停车集散、游客接待、生态休闲、观光游憩、道路交通、标识解说、安全保障等服务设施和

道路交通、水电燃气、市政环卫、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

4. 6 服务体系

具备基本的游客接待、导游解说、餐饮住宿服务能力和保健养生、康复疗养等森林康养服务能力。

4. 7 康养产品

针对保健养生、康复疗养等不同森林康养服务方向,具备至少两种以上森林康养服务产品。

4. 8 安全保障

具备基本的网络通信、交通保障、应急保障能力,能对雨洪、火灾、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管理。

3

LY/T 2934—2025

5 规划编制

5. 1 规划原则

森林康养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保护好森林、湿地、草原生态系统环境

的前提下,高效、合理利用森林康养资源。

——统筹安排,协同发展。与健康、医疗、养老、教育等产业统筹融合,注重区域统筹,与国土空间规

划、自然保护地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等规划统筹衔接。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结合地方文化、民族医学和康养资源特色,倡导森林

康养差异化发展。

——集约利用,绿色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村落、民居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

费,促进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5. 2 规划衔接

森林康养基地土地利用应与当地国土空间规划保持一致,遵守生态红线管理要求和自然保护地建设

管理规则。森林康养设施建设应考虑康养基地内外统筹布局,优先考虑保护地外安排布局停车集散、游

客接待、生态休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设施。开展观光游憩、森林康养、科普教育、户外运动、生态露营活

动,实现森林康养发展利益社区共享。

5. 3 文件组成

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文件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 总体规划文本,编制提纲见附录A;

b) 规划附图,主要附图要求见附录B;

c) 规划附录,包括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政策文件和总体规划专家评审意见等。

6 建设流程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流程如下。

——资源评价。对交通状况、土地权属、森林质量、环境质量、设施条件、服务体系、安全保障等森林

康养资源、设施条件、服务能力、安全保障条件进行调查评价。

——规划设计。根据需要进行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确定停车集散、游客接待、科普教育、生态休

闲、森林康养、观光游憩、餐饮住宿、购物娱乐、道路交通、标识解说、安全保障等基础和服务设施

项目内容,以及运营管理、产品服务和安全保障等。

——设施建设。按照康养规划,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开展相关项目建设。

——康养服务。构建康养服务体系,开展运营宣传推广,开展森林康养服务。

——融合发展。结合森林康养,开展自然观光、避暑休闲、自然教育、户外运动、生态露营等活动,增

强森林康养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4

LY/T 2934—2025

7 设施建设

7. 1 基础设施

7. 1. 1 基本要求

森林康养基地应当具备开展森林康养服务的对外交通、水电燃气、网络通讯、环境卫生、灾害防治等

基本的基础设施保障条件。

7. 1. 2 设施布局

依托所在地的基础工程现状及规划布局设置;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文化景观的影响,按照自

然、协调、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规划建设;统筹生态保护、游客安全、康养活动等需求对相关设施进行布

局建设;机动车(船)可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应考虑残障人士的使用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有条件的区域满

足新能源汽车出行需求,可配套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7. 1. 3 生活污水

远离城市的基地采用散点式污水处理设施就近进行处理,参照GB 18918—2002 中一级标准的B 进

行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邻近城市或城镇的基地接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

7. 1. 4 固体垃圾

生活和其他类型垃圾在分类基础上,宜集中就近运输到附近城市或城镇集中处理。

7. 2 服务设施

7. 2. 1 基本要求

应在森林康养基地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完整的区域建设包括出入集散、道路交通、接待服务、标

识解说、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设施,应根据服务对象的规模数量,并结合周边社区相关资源统筹

考虑。

7. 2. 2 停车集散

具有系统完整的出入、停车、集散场所,停车、集散、交通衔接设施与康养基地生态承载力和游憩容量

相匹配,与接待服务、游憩体验功能区域衔接配套。

7. 2. 3 道路交通

内部交通满足以下条件:

——应串联森林康养中心、森林康养场地、森林景观资源等区域。

——其他道路参照CJJ 37—2012 要求执行。

7. 2. 4 游客接待

具有完善的游客接待、茶饮、厕所、庇护、救援等系统服务功能,具有与生态承载力相匹配的游客中

心、茶饮服务、生态厕所、零售服务、道路交通、休息驿站等服务设施;森林康养基地厕所按照GB/T 18973

执行,最小建筑面积72 m2以上。

5

LY/T 2934—2025

7. 2. 5 标识解说

具有完善的方向导引、位置提示、教育解说、安全提示、专题介绍等标识体系;在入口、道路节点、服务

设施周边、重要生态体验和观光节点、自然灾害和保护对象分布区合理恰当布置规范醒目的标识体系,标

识体系建造材料体现绿色低碳理念。

7. 2. 6 无障碍设施

主要森林康养道路均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及设施。无障碍设施参照GB 50763—2012 第3 章要求执

行,无障碍设施符号参照GB/T 10001. 9 执行。

7. 2. 7 环境监测

具备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监测指标包括太阳辐射、负离子、温度、湿度、噪声、PM2. 5 等。

7. 3 森林康养

7. 3. 1 森林浴场

面积2. 7 hm2 以上,整体坡度12°以下,森林郁闭度0. 3~0. 7,主体部分林下空间高度大于2. 8 m,单

个休息或健身平台面积应30 m2以上,并配置空气负离子检测仪。

7. 3. 2 森林康养中心

应包括但不限于游客接待、食宿、研学、培训、康复、养生、休闲服务功能。可以为单体建筑或分散的

建筑。应配套停车场、绿地、室外休闲等功能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500 m2。

7. 3. 3 森林康养步道

森林康养步道长度不少于3 500 m,占地面积不小于3. 0 hm2。道路路面应选择安全、环保、绿色、舒

适的乡土建设材料,形式富有变化。单向通行的森林康养步行道宽度应不低于1. 5 m,双向通行的森林

康养步行道路宽度宜大于1. 8 m,骑行道路宽度不低于3. 0 m。道路纵坡坡度和横坡坡度宜参照GB 51192

执行。

7. 3. 4 其他设施

7. 3. 4. 1 健康养老

应配置无障碍森林康养步道,相应的室内外交流活动场所。具有符合规范的诊疗康复场所和空间,

相应的诊疗、康复课程及设施设备;应急保障方面具有基本网络通信条件。

7. 3. 4. 2 科普教育

应具备森林环境教学室外场地及室内学习活动场所,具有符合规范的科普和健康教育课程、线路、标

识解说体系、服务支撑点及其他设施。

7. 3. 4. 3 运动健身

结合森林生态环境及风景资源,建设森林康养步道、健身平台、森林步道、服务驿站,具有符合规范的

户外运动课程、线路和标识解说体系。

6

LY/T 2934—2025

8 森林康养服务

8. 1 基本要求

森林康养服务应满足以下要求。

——专门为森林康养开设的室内活动场所和设施、户外活动区域和设施,有满足康养需求的森林浴

场、康养步道、森林康养中心、标识解说、多媒体等设施。

——有不少于2 人的森林康养专职服务人员,分工明确,确保各项设施正常运转和活动有效开展。

——有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应对突发事件、极端天气和重大事故等的安全预案。须配备急救包,急救

员定期接受培训,有简单处理突发伤病的能力。

8. 2 服务目标

8. 2. 1 健康提升

通过森林浴、有氧运动、户外徒步等方式,改善恢复体力,提升健康水平。

8. 2. 2 缓减症状

通过运动疗法、景观疗法、园艺疗法等方式,改善缓减失眠、肥胖、近视等症状。

8. 2. 3 心理调适

通过森林浴、冥想、景观疗法、园艺疗法等方式,调适缓减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8. 3 服务导入

森林康养服务导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与渠道。

——自然观光。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导入运动、自然观察等康养服务,开展森林康养活动。

——休闲度假。依托休闲度假目的地开展温泉、盐浴、针灸、按摩等森林康养服务活动。

——运动健身。依托体育运动设施开展慢跑、骑行、登山、营地等森林康养相关服务活动。

——病后康复。依托森林生态环境和康养步道开展森林浴、慢行、食疗等病后康复活动。

——健康养老。依托森林生态环境和康养步道开展森林浴、慢行等老年康养服务活动。

8. 4 服务流程

森林康养服务操作流程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a) 需求评估。与森林康养服务对象沟通,通过口头交流、仪器辅助评测和客户自身提供信息,观察

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教育、健康状况等特征,对森林康养需求进行评估,商定森林康养服务内

容及预期效果。

b) 方案制定。根据客户森林康养需求、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个人兴趣,结合森林康养资源特点,确

定养生、康复、运动等森林康养方向,制定森林康养方案,例如包括起居、餐饮、运动、文化体验等

康养服务内容。

c) 康养服务。配置相应服务人员和设施,按照康养服务方案、提供相应服务。

d) 方案改进。通过一段时间观察,结合康养服务目标,客户反馈,评估森林康养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和目标,及时修正森林康养疗法内容、强度和时间,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e) 后期服务。阶段性森林康养活动完成后,结合服务对象提质改善和症状缓减情况,结合个人起

7

LY/T 2934—2025

居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个人兴趣爱好,在康养服务完成后,提出相关康养活动建议,保持

维护个人健康。

8. 5 康养疗法

8. 5. 1 基本要求

根据基地森林康养资源特点和森林康养服务需求,每个森林康养基地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

种以上森林康养疗法。开展森林康养服务需要结合服务对象需求、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活动开展时

间、季节、场地特点等要素。在适宜的时间段、季节和森林环境开展森林康养服务。

8. 5. 2 自然疗法

8. 5. 2. 1 森林浴

利用森林良好的空气质量、声环境、视觉环境、光环境等要素通过默想和运动等方式进行修养身心、

促进健康的活动。

8. 5. 2. 2 景观疗法

以观光散步等形式通过自然和人工景观通过观光体验修养身心、促进健康的活动。

8. 5. 2. 3 作业疗法

专业指导下通过以集体协作参与森林和自然环境相关的生产、加工、建设活动达到调理身心、恢复健

康的活动。

8. 5. 2. 4 气候疗法

利用不同气候带、海拔高度和植被环境变化对气候、温度变化导致呼吸等健康问题的辅助治疗方法。

8. 5. 2. 5 温泉疗法

利用温泉等自然资源在中西医院理论指导下促进健康的活动。

8. 5. 3 运动疗法

8. 5. 3. 1 散步慢跑

作为运动处方在专业指导下通过散步慢跑、荒野徒步等形式促进健康、恢复身体机能的活动。

8. 5. 3. 2 地形疗法

作为运动处方在专业指导下利用平地、坡地等不同地形结合散步、慢跑等不同运动形式组合有目的

地的针对某种健康恢复目标的康复活动。

8. 5. 3. 3 太极瑜伽

结合森林生态环境空气、声环境、风景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优势,通过中外传统健身运动调理身心恢

复健康的活动。

8

LY/T 2934—2025

8. 5. 3. 4 其他运动

上述范围之外其他专业指导下作为运动处方调理身心恢复健康的活动。

8. 5. 4 饮食疗法

8. 5. 4. 1 自然食品疗法

专业指导下利用天然食材通过饮食结构、营养要素优化促进健康的阶段性餐饮习惯。

8. 5. 4. 2 中西医药膳

结合中西医理论,专业指导下将具有养生康复功能的中西医药材纳入食谱的阶段性餐饮习惯。

8. 5. 5 辅助疗法

8. 5. 5. 1 文化艺术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书画艺术。通过绘画、书法、摄影等活动培养专注能力、舒缓紧张焦虑情绪、改善健康状况。

——园艺疗法。以园艺观赏、栽植培育、插花盆景等结合个人兴趣通过培养专注能力、调理身心的

活动。

——芳香疗法。通过嗅觉感知、身体涂抹天然提取或人工合成芳香材料改善健康状况、恢复身体

机能。

——茶艺香道。传统茶叶品味、鉴赏、待客能艺学习以及香道品鉴、使用、疗愈活动体验学习。

8. 5. 5. 2 其他辅助类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关的保健养生活动;

——专业指导下的康复和养老相关辅助恢复活动;

——与自然教育和文化体验相关运动和养生活动。

8. 6 专业服务要求

8. 6. 1 康复疗养

与专业康复机构合作经营的,需要有规范合法的专业合作协议,以及从事康复服务发生意外情况的

免责协议。服务团队需具有相应慢病康复的职业资格认证和系统经营服务体系、管理体系认证;距离市

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交通时间不超过1 h。

8. 6. 2 健康养老

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床位数量在10 张以上的,应当依法办理登记,并向民

政部门办理养老机构备案。与专业养老机构合作经营的需要有规范合法的专业合作协议和从事养老服

务发生意外情况的免责协议。服务团队应具有养老专业资质和服务能力;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建筑、消防、

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特殊设备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开展活动。距离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交通时间

不超过1. 5 h。

9

LY/T 2934—2025

9 安全保障

9. 1 服务及游憩场地

服务及游憩场地选址应参照DZ/T 0286 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基地环境安全,无崩塌、滑坡、山

洪、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不存在疫源疫病传播风险及其他对森林康养活动及人体健康的危

险隐患。

9. 2 康养设施及场地

康养活动设施应选择符合相应安全标准的器具,安装牢固,定期维护。康养活动场地远离机动车道

和人流密集的通道。康养活动场地外侧应预留一定的缓冲区,减少意外伤害。缓冲区内不应有任何突出

地面的固定障碍物。

9. 3 森林康养道路

森林康养道路符合以下要求。

——森林康养道路的场地标高宜高于该段路面标高,避免地面径流冲刷。道路选线及标高设置应考

虑防洪需求。

——道路铺装材料应选用防滑材料,但不宜过度粗糙,应避免尖角。

——根据需要设置围栏等隔离防护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森林康养道路应考虑森林康养基地及局部场地可容纳量极限,与康养人员容量需求匹配。

9. 4 森林康养项目

森林康养项目符合以下要求。

——健康养老类型康养基地需要符合国家关于养老的相关安全规范标准。

——健身运动类康养项目活动内容应进行安全性评估。

9. 5 医疗应急设施

应建立满足森林康养需求的咨询场所,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应具备实施救护的道路交通运输工具和

服务人员等基本条件,能及时采取临时性应急救护措施。宜与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9. 6 防灾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防灾体系包括火灾、有害生物、台风、暴雨、地质灾害等防控体系,针对可引起自然灾害的极端天

气监测预警工作。森林康养基地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工作的组织领

导、职责、工作程序和措施。

10 社区发展

10. 1 能力培训

通过经营活动、服务活动、生产活动等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森林康养管理、服务、生产活

动的能力。

10

LY/T 2934—2025

10. 2 参与机制

鼓励周边社区居民从事森林康养相关的服务就业。

支持周边社区以社会团体和企业形式参与森林康养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康养相关商品生产、特

许经营以及具有商业衍生价值的公益活动,支持当地社区发展森林康养服务产业。

11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

根据森林康养资源、规划编制情况、康养设施建设、康养服务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社区协同发展、客

户满意度对康养基地进行质量评价,作为康养基地认定评价依据。具体内容见附录C。

11

LY/T 2934—2025

附录A

(资料性)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大纲

一、基本情况

对交通状况、土地权属、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土地利用、安全保障等资源进行调

查评价。

二、康养资源

1. 林草资源

森林康养基地及周边林地、湿地、草地地类属性、生态系统特征、植被群落特点、生物多样性、林分、林

种、主要树种以及相关面积指标等。

2. 生态环境

包括空气负离子、温度、湿度、水质、土壤等环境质量指标。

3. 气候条件

常年15 ℃~25 ℃气候天数,常年空气负离子大于1 000 个/cm³以上天数,常年晴天天数等指标。

4. 风景资源

包括天文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以及人文景观。

5. 药食资源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生态环境相关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绿色有益健康的食材和药材

资源。

6. 疗养资源

对健康有疗愈作用的温泉、滩涂、淤泥、矿物等自然资源。

7. 养生文化

包括针灸、按摩、太极、药膳等传统中医文化、民族文化、地方养生文化资源。

三、资源评价

1. 基本条件

地理区位、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林草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等方面对森林康

养基地建设有关条件进行调查评价。

2. 康养资源

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风景资源、药食资源、疗养资源、养生文化等要素进行评价,为森林康养基地

发展定位、空间布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3. 综合评价

资源特点、开发潜力、康养服务、安全保障、社区发展等角度对森林康养基地设立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分析。

12

LY/T 2934—2025

四、建设布局

1. 规划衔接

森林康养基地停车集散、游客接待、科普教育、生态休闲、森林康养、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应当

符合基地所在自然保护地、林地、湿地、草地相关上位规划范围分区管理规则和建设要求。

2. 功能布局

按照游客进入、接待服务、休闲服务、森林康养、观光游憩等游客使用需求顺序,合理布局道路交通、

停车集散、游客接待、科普教育、生态休闲、森林康养、观光游憩、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通过慢行交

通体系,组成环线或者网络状布局。

3. 重要节点

停车集散、游客接待、科普教育、休闲购物、户外休闲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形成相对集中、节能集约的

康养综合服务区。围绕慢行交通体系,在各个交通节点、观光节点、森林浴场,配置服务驿站、设置如厕、

应急庇护设施。

五、发展定位

1. 主要业态

依托森林康养基地生态环境、气候温度、空气质量等康养要素,以及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养生文

化、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安排森林康养服务线路,确定森林康养业态和产品。

2. 森林康养疗法

森林康养产品设置应根据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条件分析和评价,利用森林康养基地资源优势,突出森

林康养资源特色,确定森林康养疗法。

六、设施建设

1. 基本服务

包括停车集散、游客接待、科普教育、生态休闲、观光游憩、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标识解说、安全保障

等设施。

2. 森林康养

包括森林康养中心、康养步道、森林浴场、文化体验、无障碍交通以及各类专项康养服务配套设施。

3. 基础设施

包括办公管理、环境保护、环卫卫生、网络通信、水电燃气等设施。

4. 应急保障

满足森林康养简单应急医疗处置的场所。应具备简单救护条件和救护能力。与当地卫生医疗部门

协调配合,利用周边医疗机构作为后备保障。

七、服务体系

1. 服务团队

明确专业森林康养服务人员的类型和数量,专业标准和行为规范,保持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

序化。

13

LY/T 2934—2025

2. 培训体系

对相关康养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

3. 引进服务

通过社会机构合作和志愿者服务等手段,补充和提升森林康养的服务和接待能力,丰富森林康养的

内容和形式,引导构建社会服务体系。

4. 运营推广

依据森林康养基地自身条件与运营需求,选择自行推广或者委托推广,并建立相应的运营推广体系。

八、支撑体系

1. 客户健康监测

在双方同意、履行客户信息保密责任的前提下,对客户森林康养服务前后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估,

为森林康养服务方案制定、康养服务方案改进和实现康养服务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2. 生态环境监测

森林康养基地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森林康养基地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资源、景观资源、水资

源、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文物古迹及自然遗迹文化等。森林康养基地保护规划应明确保护对象、保护

工程实施的位置、规模、技术措施等内容。

3. 自然灾害监测

防灾管理内容包括火灾、有害生物、台风、暴雨、地质灾害等防控工程。针对可引起自然灾害的极

端天气做好预警工作,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九、社区共享

1. 社区参与

鼓励周边社区参与森林康养、游客接待、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改善当地就业,促进居民致富。

2. 产业培育

依托森林康养服务,培育当地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以及生态露营新兴业态,推动产业转型,

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十、投资估算

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应对不同类别的工程分别进行投资估算,并根据建设分期安排建设资金。

十一、保障措施

根据当地实际,提出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建议,包括组织管理、科技、人才、资

金、宣传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4

LY/T 2934—2025

附录B

(资料性)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图纸目录

1. 森林康养基地区位图。

2. 森林康养基地范围图。

3. 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地、林地保护等范围和分区关系图。

4. 森林康养资源现状图。

5. 森林康养设施现状图。

6. 森林康养设施建设布局图。

7. 森林康养产品及服务布局图。

15

LY/T 2934—2025

附录C

(资料性)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见表C. 1。

表C. 1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

1

2

3

4

森林康养

资源(30 分)

交通状况(2 分)

基地面积(3 分)

森林质量

(4 分)

林草资源

(6 分)

基地及其毗邻区域的森

林总面积

近成熟林比例

基地森林覆盖率

郁闭度

林草资源

生物多样性

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

或码头等交通枢纽距离不超过

1 h 车程

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

或码头等交通枢纽距离1 h~2 h

车程

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

或码头等交通枢纽距离2 h~3 h

车程

≥500 hm2

200 hm2~500 hm2

50 hm2~200 hm2

≥2 000 hm2

1 500 hm2~2 000 hm2

1 000 hm2~1 500 hm2

≥50%

40%~50%

30%~40%

70%~90%

50%~70%

≥90% 或者40%~50%

0.6~0.8

0.5~0.7

0.3~0.5

具有的森林、灌丛、草地、湿地等

林草资源,生境类型多样,地域特

色突出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较为丰

富,保护管理较为完善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2

2

2/5

3/5

1/5

1/5

1/5

1/5

1

1

项目项目指标与量化分级

初评

基础

分值

初始

分值

a

调整

系数

b

评价

得分

c=a×b

16

LY/T 2934—2025

5

6

环境质量

(7 分)

气候条件

(2 分)

药食资源(2 分)

风景资源

水环境

质量

声环境

环境天然外照射贯穿辐

射剂量水平

空气负离子含量

大气环境质量

土壤

质量

15 ℃~25 ℃天数

地表水环境

质量

地下水环境

质量

土壤污染物

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物

(根据GB/T 18005 的评分值)≥

25 分

20 分~25 分

15 分~20 分

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达到国家三类标准

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达到国家三类标准

达到国家0 类标准

达到国家1 类标准

达到国家2 类标准

在国家规定安全范围之内

允许局部超标,但人员或活动区

域在安全范围内

主要地段平均浓度1 500 个/cm³

以上

主要地段平均浓度900 个/cm³~

1 500 个/cm³以上

主要地段平均浓度700 个/cm³~

900 个/cm³以上

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低于GB 15618—2018 规定的规

定风险筛选值

达到GB 36600—2018 规定的一

类用地标准要求

≥260

180~260

120~180

具有丰富的民族医药、食疗资源

具有丰富的食疗资源

具有基本食疗资源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5

4

5

4

3

5

4

3

5

5

5

4

3

5

4

3

2/5

1/5

1/5

1/5

1/5

1/5

1/5

1/10

1/10

2/5

2/5

4

森林康养

资源(30 分)

林草资源

(6 分)

表C. 1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续)

项目项目指标与量化分级

初评

基础

分值

初始

分值

a

调整

系数

b

评价

得分

c=a×b

17

LY/T 2934—2025

7

8

9

9

10

11

12

13

14

森林康养规

划设计(2 分)

森林康养

设施(22 分)

森林康养

服务(32 分)

疗养资源(2 分)

养生文化(2 分)

总体规划(1 分)

设计方案(1 分)

基础设施

(6 分)

服务设施

(8 分)

康养设施

(6 分)

其他设施

(2 分)

服务体系(6 分)

康养产品(12 分)

产品特色(3 分)

运营管理(3 分)

道路交通、水电燃气、网

络通信、市政污水等

停车集散、游客接待、森

林康养、观光游憩、标识

解说、餐饮住宿、购物娱

乐、环境监测等

森林康养中心、森林浴

场、康养步道等

科普教育、运动健身等

具有温泉、滩涂等自然疗养资源

自然疗养资源一般

具有丰富的中医药和民族养生

文化

具有中医药养生文化

中医药养生文化一般

具备完整总体规划和配套设计,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具备总体或者局部设计方案

非常完整

较完整

一般

非常完整

较完整

一般

非常完整

较完整

一般

非常完整

较完整

专业度、专业类型、培训制度非常

完善

专业度、专业类型、培训制度较

完善

专业度、专业类型、培训制度一般

发展定位:保健养生、康复疗健康

养老发展定位明确

康养产品:有健康提升、症状缓

减、心理调适等产品

自然疗法、饮食疗法、辅助疗法组

合得当

具有当地文化特色

与民族医学结合较好

与当地文化结合较好

运营管理体系健全,有长与期社

会服务机构合作

5

4

5

4

3

5

5

6

4

2

8

6

4

6

4

2

5

4

6

4

2

12

10

8

5

4

3

5

2/5

2/5

1/5

1/5

1

1

1

2/5

1

1

3/5

3/5

森林康养

资源(30 分)

表C. 1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续)

项目项目指标与量化分级

初评

基础

分值

初始

分值

a

调整

系数

b

评价

得分

c=a×b

18

LY/T 2934—2025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安全保障

(8 分)

社区协同

发展(6 分)

接待游客人数(5 分)

抽样客户满意度(3 分)

服务及游憩场所的选址(2 分)

康养设施及场地安全性(2 分)

康养项目安全性(2 分)

应急防灾及救援能力(2 分)

能力培训机制(2 分)

社区参与机制(4 分)

100 分

有运营管理体系,有周期性社会

服务机构合作

不定期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

年游客量超过20 万人

年游客量2 万~20 万人

年游客量少于2 万人

80% 以上满意

60%~80%

低于60%

非常安全

较安全

一般

非常安全

较安全

一般

非常安全

较安全

一般

非常完整

较完整

一般

具备培训机制,增强就业能力

鼓励从事相关就业

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4

3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2

5

4

1

3/5

2/5

2/5

2/5

2/5

1

4/5

14

森林康养

服务(32 分)

运营管理(3 分) 3/5

表C. 1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表(续)

项目项目指标与量化分级

初评

基础

分值

初始

分值

a

调整

系数

b

评价

得分

c=a×b

19

LY/T 2934—2025

参考文献

[1] GB 10001. 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 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2]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4]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5]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6]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7] 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8月9日 10:21: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021.html
图书

LY/T 1064-2025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LY/T 1064-2025 松节油深加工产品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LY/T 1497-2025 枣

LY/T 1497-2025 枣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
图书

LY/T 1607-2024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607-2024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LY/T 1609-2025 起草皮机

LY/T 1609-2025 起草皮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
图书

LY/T 1610-2025 水力喷射播种机

LY/T 1610-2025 水力喷射播种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图书

LY/T 1614-2024 实木集成地板

LY/T 1614-2024 实木集成地板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