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BIA 0002-2025 移动电源分级评价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对T/SZBIA 0002-2025《移动电源分级评价规范》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1. 适用范围
- 仅适用于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充电宝),需满足:
- 可随身携带,含锂离子电池/电池组;
- 具备交流/直流输入、直流输出;
- 质量≤18kg(默认充电宝范围)。
- 排除范围:
- 非锂离子电池产品(如铅酸电池);
- 直插式适配器(内置锂电池);
- 仅专用端口输出的设备。
2. 核心术语定义
- 移动电源额定容量:制造商标称容量(单位:mAh/Ah),需注明对应输出电压(如5000mAh@5V)。
- 有效输出容量:满电状态下以标称电流放电至截止的实际输出容量(单位:mAh/Ah)。
- 转换效率(η):有效输出能量与电池组额定能量的比值(公式:
\eta = \frac{E_1}{E_0} \times 100\%
)。 - 安全术语:明确泄气、破裂、起火、爆炸等定义(引用GB 31241)。
3. 测试条件
- 环境要求:
- 温度:20℃±5℃(特定测试需-20℃/45℃/85℃);
- 湿度:≤75%;
- 气压:86–106 kPa。
- 仪器精度:
- 电压:±0.2%;
- 电流:±1%;
- 时间:±0.1%。
- 样品要求:生产≤3个月,符合量产工艺。
4. 关键测试项目
(1) 有效输出容量
- 测试流程:
- 常温(23℃):1.0I放电,循环3次取最大值;
- 高温(45℃):恒温4h后放电;
- 低温(-10℃/-20℃):恒温6h后以0.5I放电。
- 分级标准:
- 常温/高温分3级(例:1级≥115%额定容量);
- 低温/超低温分5级(例:-10℃下1级≥100%,5级≥60%)。
(2) 转换效率
- 测试方法:满电后以1.0I放电至截止,计算η。
- 分级:5级(1级:η≥88%;5级:80%≤η<82%)。
(3) 高温暴露
- 测试流程:
- 85℃→23℃温度循环(2次);
- 测试剩余容量与恢复容量。
- 分级:
- 剩余容量分4级(1级≥95%);
- 恢复容量分5级(1级≥100%)。
(4) 自由跌落
- 测试条件:1.0m/1.5m高度,6方向跌落。
-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功能正常。
- 分级:4级(1级:1.5m跌落无裂痕;4级:1m跌落有裂痕)。
5. 性能质量分级规则
- 评分体系(满分100分):
测试项 权重 最高分 转换效率 20% 20分 高温暴露(两项) 15%×2 30分 自由跌落 15% 15分 有效输出容量(四组) 35% 35分 - 星级划分:
总分(S) 星级 性能评价 95–100 ★★★★★ (五星) 卓越(超越优越级) 90–94 ★★★★ (四星) 优越(超越优秀级) 80–89 ★★★ (三星) 优秀(超越优良级) 70–79 ★★ (二星) 优良(超越良好级) 60–69 ★ (一星) 良好(符合安全+基本性能要求) <60 无星 未达标 - 安全底线:所有测试需满足 "五不"要求(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不泄气/不破裂),否则一票否决。
6. 附录与引用
- 测试顺序(附图):
- 样品1:容量+效率测试;
- 样品2:高温暴露;
- 样品3/4:1.0m/1.5m跌落。
- 引用标准:
- 安全规范:GB 4943.1-2022、GB 31241-2022;
- 基础标准:GB/T 35590-2017(移动电源通用规范)、UL 2743(便携电源国际标准)。
关键变更(对比T/CIAPS0030-2023)
- 范围收窄:删除户外电源,仅保留充电宝。
- 术语精简:移除"便携式储能电源""能量密度"等定义。
- 测试简化:删除储能电源专属测试(如能源效率)。
- 分级聚焦:评分权重重新分配,突出转换效率(20%)和高温性能(30%)。
总结:该标准构建了充电宝性能的量化评价体系,通过五大测试项目(容量、效率、高温、跌落)的严格分级和加权评分,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五星认证,同时强制保障安全底线。适用于生产商、检测机构及认证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