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NB 007-2025 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对《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T/SZNB 007-2025)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优质白糖罂荔枝(早熟品种,主产广东茂名)的标准化生产。
- 覆盖建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及质量追溯全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 24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包括:
- 环境质量(GB 3095空气质量、GB 15618土壤、GB 5084灌溉水)
- 农资规范(NY/T 496肥料、GB/T 8321农药)
- 包装贮运(GB/T 5735塑料箱、NY/T 1530保鲜)
- 追溯体系(GB/T 29373产品追溯)
三、术语定义
- 白糖罂荔枝:果形圆润、甜度高、果皮鲜红、果肉多汁的早熟品种。
- 冬梢:立冬后抽生或未转绿的梢。
- 螺旋环剥:树干螺旋状剥皮(宽度0.2–0.4cm,1.2–1.8圈,角度16°–19°)。
- 环割:环绕树干切割皮层(深达木质部)。
四、建园要求
- 选址:
- 阳光充足、排水好的山地/旱地(坡度≤20°),微酸性沙壤/红壤土。
- 土壤有机质丰富,地下水位<100cm,远离污染源。
- 规划:
- 分区设置道路(主干道宽6–7m)、排水系统(主沟深≥1.5m)、水肥一体化设施。
- 定植穴规格:1m×1m×0.8m,分层施基肥(有机肥20–30kg/穴+磷肥0.5–1kg)。
- 苗木:
- 选用嫁接苗/圈枝苗(符合NY/T 355),株行距(4–5m)×(5–6m),亩植22–33株。
五、栽培管理
- 施肥(按NY/T 496):
- 幼树:勤施薄施,"一梢两肥",以氮肥+腐熟有机肥为主。
- 结果树:分阶段施肥(每产50kg果):
时期 花生麸(kg) 尿素(kg) 氯化钾(kg) 复合肥(kg) 促花肥 3–5 0.5–0.8 0.2–0.3 0.5 壮果肥 – 0.3–0.5 0.6–0.8 0.5 促梢肥 – 0.9–1.1 0.2–0.4 0.4 - 叶面肥:花期补硼/锌,采前20天停用。
- 整形修剪:
- 幼树:培养开心形树冠(定干高40–60cm,主枝3–4条,树高≤2.5m)。
- 结果树:采后10–15天轻短截,疏除病虫枝、重叠枝。
- 老弱树:回缩更新(分3年完成),锯口涂药保护。
- 控梢促花:
- 方法:翻土断根、螺旋环剥(旺树)、环割(老树)。
- 药物:多效唑+乙氧氟草醚控冬梢;寒潮用海藻素促花芽。
- 花果管理:
- 壮花保果:调节剂控穗、放蜂授粉(1–2箱/亩)、摇花防沤花。
- 疏花疏果:花穗长10–12cm时疏密穗;幼果期留10果/穗。
- 土壤与水分:
- 行间生草(藿香蓟)、树盘覆盖(草/地膜)、冬季清园(石灰50kg/亩)。
- 灌溉水质达标(GB 5084),花期保湿润,冬季控水促花芽分化。
六、病虫害防治
- 原则:预防为主,综合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
- 主要病害:霜疫霉病、炭疽病、酸腐病(防治药剂见附录A)。
- 主要虫害:蒂蛀虫、荔枝蝽、瘿螨(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生物防治:释放平腹小蜂)。
- 化学防治:
- 蒂蛀虫:氯虫苯甲酰胺(采前20天停用);
- 蓟马:乙基多杀菌素+蓝板诱杀。
七、采收与采后处理
- 采收:
- 果皮转鲜红、风味浓时采收,避开雨天/中午高温。
- 轻采轻放,4小时内预冷(果心温降至10℃以下)。
- 包装:
- 材料需无毒(符合GB 4806.7),单件≤10kg,留通气孔。
- 贮运:
- 冷藏温度3–5℃、湿度90–95%(NY/T 1530);
- 运输全程冷链,轻装轻卸。
八、质量追溯
- 建立生产档案(保存≥2年),覆盖施肥、用药、采收等环节。
- 实施物联网追溯:产地监控、农业四情监测、生产资料电子化管理(GB/T 29373)。
附录A: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 推荐药剂及用法 |
---|---|
霜疫霉病 | 72%霜脲·锰锌500–700倍液(花期/果期喷施) |
荔枝蒂蛀虫 | 5%氯虫苯甲酰胺750–1500倍液(果期喷施) |
荔枝蝽 | 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000倍液 |
蓟马 | 60g/L乙基多杀菌素1000–2000倍液+蓝板诱杀 |
总结特点:
- 全链条覆盖:从园地选址到消费者追溯,实现标准化闭环管理。
- 精准量化:施肥量、药剂浓度、操作尺寸(如环剥宽度)均给出具体参数。
- 绿色导向:优先物理/生物防治,农药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
- 地域适配:针对白糖罂荔枝早熟特性,定制控梢促花技术。
- 智能升级: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升追溯效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