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XH 0001-2025 稻田田埂生防功能植物带构建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T/STXH 00012025 稻田田埂生防功能植物带构建技术规程》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编号:T/STXH 00012025
- 名称:稻田田埂生防功能植物带构建技术规程
- 适用范围:长三角地区稻田田埂生防功能植物带的建设与管护。
- 归口单位:江苏省生态学会
- 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等。
二、核心概念定义
- 稻田田埂:
- 指分隔田块、蓄水保墒的窄长土埂,以及机耕道和生产路两侧未硬化路面。
- 生防功能植物带:
- 通过科学设计,在田埂种植具有天敌涵养、驱避或诱杀害虫功能的植物类群,形成生态防控水稻虫害、改善农田环境的带状种植体系。
三、构建原则
- 生态防控:压低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的发生量。
- 环境友好与经济实用:兼顾生态效益与成本效益。
- 生产兼容性:不影响水稻生产和农事操作。
四、构建技术细节
1. 田埂选择
- 要求:机耕道/生产路两侧或条田分界处,宽度≥30 cm、高度20~30 cm。
2. 田埂整理
- 播栽前用除草剂清除杂草,旋耕表层土壤(深度3~5 cm)。
3. 功能植物选用
- 标准:
- 具备涵养天敌、驱/诱杀害虫功能;
- 生态适应性强、速生性好、花期长;
- 优先选择本地适生植物(如硫华菊、波斯菊、芝麻、香根草等,详见附录A)。
4. 种植技术
- 时间:5月中下旬开始,确保花期与害虫发生期吻合。
- 方式:
- 单一种植或组合种植;
- 竞争力相近植物可混播,差异大的需分段间隔或并排条播。
- 密度:按植物种类设定(见附录A),种子纯净度≥90%、发芽率≥85%。
- 布局:依田埂分布设计“L”型、“||”型等带状组合;带宽需根据虫害发生程度调整(参考GB/T 15792-15794虫害调查规范)。
5. 水肥管理
- 浇水:播栽后按土壤墒情适时适量补水。
- 施肥:
- 基肥:土壤肥力低时亩施有机肥500~800 kg(符合NY/T 525标准);
- 追肥:开花期亩施尿素5 kg + 三元复合肥(15-15-15)10 kg。
6. 杂草防除
- 禁用化学除草剂,推荐人工除草。
五、长效运维措施
- 越冬管理:
- 草本植物越冬前刈割地上部分,留茬高度10~20 cm。
- 种苗维护:
- 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补种或分株移栽。
六、附录A(关键参考)
常用生防功能植物及参数
功能 | 植物名称 | 播栽方式 | 播栽密度 |
---|---|---|---|
涵养天敌 | 硫华菊 | 撒播密植 | 5~8 kg种子/亩 |
涵养天敌 | 波斯菊 | 撒播密植 | 5~8 kg种子/亩 |
涵养天敌 | 万寿菊 | 撒播密植 | 2~3 kg种子/亩 |
涵养天敌 | 芝麻 | 撒播密植 | 0.5~1 kg种子/亩 |
涵养天敌 | 大豆 | 穴播 | 2~3粒/穴,穴距10~15 cm |
诱杀害虫 | 香根草 | 分株移栽 | 3~5分蘖苗/穴,间隔3~5 m |
七、规范性引用文件
- 虫害调查规范:GB/T 15792(二化螟)、GB/T 15793(稻纵卷叶螟)、GB/T 15794(稻飞虱)。
- 有机肥标准:NY/T 525。
总结
该标准系统规范了长三角地区稻田田埂生防植物带的全流程技术,核心是通过科学选植功能植物(如菊科、豆科),结合精准的水肥与杂草管理,构建生态防控体系,减少化学农药依赖,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附录A提供了具体植物的实操参数,具备较强实用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