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270-2025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270—2025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VehicularRetroreflectometersofRoad
TrafficMarkings
2025-06-11发布2025-12-1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公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
本规范委托全国公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何华阳(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苏文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王 蕊(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
韩晓坤(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薛瑛琪(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
王露婉(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概述…………………………………………………………………………………… (1)
4 计量特性……………………………………………………………………………… (2)
4.1 静态示值误差……………………………………………………………………… (2)
4.2 横向有效测量距离………………………………………………………………… (2)
4.3 动态示值误差……………………………………………………………………… (2)
4.4 动态测量重复性…………………………………………………………………… (2)
4.5 检测速度影响性…………………………………………………………………… (2)
4.6 环境光照影响性…………………………………………………………………… (2)
4.7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 (2)
5 校准条件……………………………………………………………………………… (2)
5.1 环境条件…………………………………………………………………………… (2)
5.2 校准设备…………………………………………………………………………… (2)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6.1 静态示值误差……………………………………………………………………… (3)
6.2 横向有效测量距离………………………………………………………………… (3)
6.3 动态示值误差……………………………………………………………………… (4)
6.4 动态测量重复性…………………………………………………………………… (5)
6.5 检测速度影响性…………………………………………………………………… (5)
6.6 环境光照影响性…………………………………………………………………… (5)
6.7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 (6)
7 校准结果……………………………………………………………………………… (6)
7.1 校准记录…………………………………………………………………………… (6)
7.2 校准证书…………………………………………………………………………… (6)
7.3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6)
8 复校时间间隔………………………………………………………………………… (6)
附录A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格式……………………… (7)
附录B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证书信息及内页格式…………… (10)
附录C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动态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2)
引 言
JJF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796 逆反射标准器校准规范
JT/T690 逆反射体光度性能测量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概述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以下简称测量仪)是用于在行车状态下测量道
路交通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的设备。
测量仪主要由测量单元、测量主机、位置测量系统、工作标准器以及检测车组成。
其中测量单元由光源、接收器等组成,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基于JT/T690中的替代法,在静止状态下,光源发出的光照射
在测量仪前方地面上,形成一个测量区域。测量区域内的光经工作标准器(具有逆反射
亮度系数的逆反射标准器,或具有准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漫反射标准器)反射后被接收器
接收,测量主机根据接收到的光和工作标准器量值对测量仪进行自校准。自校准后的测
量仪在一定行驶速度和环境光照度下检测位于测量区域横向有效测量距离内的道路交通
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并同时记录位置测量系统测得的纵向测距结果等,得到逆反射亮
度系数的对应定位信息。
1
JJF2270—2025
4 计量特性
4.1 静态示值误差
测量仪静态下测量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用相对值表示,为±5%。
4.2 横向有效测量距离
静态示值误差不大于±5%的横向有效测量距离,不小于1m。
4.3 动态示值误差
测量仪在速度为50km/h时动态测量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用相对
值表示,为±15%。
4.4 动态测量重复性
速度为50km/h时的动态测量重复性用变差系数表示,不大于10%。
4.5 检测速度影响性
速度为80km/h时的测量结果相对50km/h时的测量结果最大偏差不超过±7%。
4.6 环境光照影响性
照度高于10000lx时的测量结果相对照度低于10lx时的测量结果最大偏差不超过
±5%。
4.7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
纵向测距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用相对值表示,为±0.1%。
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环境温度为(4~50)℃,相对湿度不大于75%,无降雨、无积水。
5.1.2 测试道路为半封闭的平直路段,平整度IRI不大于2m/km。
5.2 校准设备
5.2.1 参考标准器组
参考标准器组由6块参考标准器组成,逆反射亮度系数按JJF1796规定的方法校
准得到,并满足如下要求:
a)尺寸:长度1000mm±10mm,宽度150mm±10mm;
b)颜色:白色和黄色;
c)逆反射亮度系数:分别分布在(10~200)mcd/(m2·lx)、(200~400)mcd/
(m2·lx)、(400~700)mcd/(m2·lx)三个范围内,每个颜色每个范围各1块。
5.2.2 测距仪
测距仪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100mm。
5.2.3 钢卷尺
钢卷尺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1mm。
2
JJF2270—2025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静态示值误差
静态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如下:
a)按生产厂商使用说明对测量仪进行加电、预热。
b)使用已校准的工作标准器对测量仪进行自校准。
c)如图2所示,按生产厂商使用说明将1块参考标准器放置在测量仪的测量区域
中心位置。
图2 静态示值误差校准示意图
d)启动测量仪,对参考标准器重复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记为?RJ 。
e)按式(1)计算测量仪静态示值误差。
ΔJ=?RJ-RS
RS
×100% (1)
式中:
ΔJ ———测量仪静态示值误差;
?RJ ———测量仪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RS ———参考标准器的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mcd/(m2·lx)。
f)更换参考标准器,重复d)~e)步骤,直到6块参考标准器均完成试验。
6.2 横向有效测量距离
横向有效测量距离的校准方法如下:
a)按生产厂商使用说明对测量仪进行加电、预热。
b)使用已校准的工作标准器对测量仪进行自校准。
c)如图3所示,按生产厂商使用说明将与工作标准器逆反射量值相近的1块白色
参考标准器放置在测量仪的测量区域左中位置。
d)启动测量仪,对参考标准器重复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记为?RC 。
e)按式(2)计算测量误差。
ΔC =?RC -RS
RS
×100% (2)
3
JJF2270—2025
式中:
ΔC ———测量误差;
?RC ———测量仪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RS ———参考标准器的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mcd/(m2·lx)。
f)将参考标准器分别移动到左侧、右中、右侧3个位置处,其中左侧和右侧位置
位于测量区域边缘处,左中和右中位置位于测量区域两侧1/4处,重复d)~e)步骤。
g)若左中、左侧、右中、右侧4个位置处的测量误差均不超过±5%,则用钢卷尺
量出测量区域横向距离,记为横向有效测量距离。
h)若左中、左侧、右中、右侧4个位置处的测量误差超过±5%,则相应缩小测量
区域,重复f)~g)步骤。
图3 横向有效测量区域校准示意图
6.3 动态示值误差
动态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为:
a)选取500m 左右平整干燥的直线路段,如图4所示,将6块参考标准器两两间
隔(5~10)m,依次沿行车方向纵向放置。
b)启动检测车,使得测量仪和参考标准器之间以50km/h的相对速度移动,用自
校准后的测量仪对参考标准器进行测量,重复测量10次。
图4 参考标准器排布示意图
4
JJF2270—2025
c)按式(3)计算测量仪的动态示值误差。
ΔD =
R50 -RS
RS
×100% (3)
式中:
ΔD ———动态示值误差;
RS ———参考标准器的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mcd/(m2·lx);
R50 ———速度为50km/h时测量仪10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6.4 动态测量重复性
按6.3中规定的方法,对6块参考标准器分别进行测量,按式(4)和式(5)计算
其变差系数,取最大值为测量重复性。
s=
Σi=n
i=1 Ri-R50 2
n-1 (4)
CV = s
R50
×100% (5)
式中:
s ———被校测量仪的样本标准偏差,mcd/(m2·lx);
Ri ———被校测量仪第i 次测量的示值,i=1,2,3,…,n,mcd/(m2·lx);
CV ———被校测量仪的变差系数。
6.5 检测速度影响性
检测速度影响性的校准方法为:
a)选取与工作标准器逆反射量值相近的白色参考标准器作为检测对象;
b)启动检测车,使测量仪和参考标准器之间以80km/h的相对速度移动,用测量
仪重复测量逆反射标线标准器10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R80;
c)根据式(6)计算检测速度影响性。
ΔV =
R80 -R50
R50
×100% (6)
式中:
ΔV ———检测速度影响性;
R80 ———速度为80km/h时测量仪10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R50 ———速度为50km/h时测量仪10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6.6 环境光照影响性
环境光照影响性的校准方法为:
a)选取与工作标准器逆反射量值相近的白色参考标准器作为检测对象;
b)选择照度大于10000lx的时段,在静态下,用自校准后的测量仪重复测量参考
标准器10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RH;
c)选择照度小于10lx的时段,在静态下,用自校准后的测量仪重复测量参考标准
器10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RL;
d)根据式(7)计算测量仪环境照度影响性。
5
JJF2270—2025
ΔI=
RH -RL
RL
×100% (7)
式中:
ΔI ———环境光照影响性;
RH ———照度大于10000lx时测量仪10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RL ———照度小于10lx时测量仪10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6.7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为:
a)选择合适的平整直线路段,用测距仪量取500m 长度,并分别在始点、终点刻
画标记。
b)检测车停放在试验路段的始点处,将检测车测距轮的中心线对准始点标记,启
动测量仪,检测车出发沿车道线平行方向驶向终点,同时开始距离测量,当测距轮的中
心线与终点标记对准时停车,记录测量仪输出的纵向距离测试值,根据式(8)计算纵
向测距示值误差。
ΔL =
DT -DS
DS
×100% (8)
式中:
ΔL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
DT ———纵向距离测试值,m;
DS ———500m 长度标准值,m。
7 校准结果
7.1 校准记录
测量仪的校准记录应信息齐全、内容完整,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A。
7.2 校准证书
测量仪的校准结果以校准证书的形式表达,校准证书包含的信息及内页格式
见附录B。
7.3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仪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按照JJF1059.1 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见附录C。
8 复校时间间隔
测量仪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2个月。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测量仪的使
用情况、使用者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
间间隔。
6
JJF2270—2025
附录A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格式
A.1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首页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首页格式见表A.1。
表A.1 记录表首页
表格编号: 第 页,共 页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制造单位
校准依据校准地点
校准前样品状态校准后样品状态
校准环境
温度: ℃ 相对湿度: % 测试道路条件:
其他:
所用测量标准或
主要设备
名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溯源证书有效期
使用前情况使用后情况
备注
校准人: 核验人: 校准时间:
7
JJF2270—2025
A.2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内页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内页格式见表A.2。
表A.2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记录表内页
表格编号: 第 页,共 页
序号项目测量数据
不确
定度
1 静态示
值误差
标准值
测量值
1 2 3
平均值误差
2
横向有
效测量
距离
标准值
测量值
1 2 3
平均值误差
有效测量距离
3 动态示
值误差
标准值测量值平均值误差
8
JJF2270—2025
表A.2 (续)
表格编号: 第 页,共 页
序号项目测量数据
不确
定度
4 动态测量
重复性
1 2 3 4 5 6
5 检测速度
影响性
参考值
(50km/h) 测量值(80km/h) 平均值误差
6 环境光照
影响性
照度值
10000lx
10lx
测量值平均值误差
7 纵向测距
示值误差
测量值误差
9
JJF2270—2025
附录B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证书信息及内页格式
B.1 校准证书信息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校准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
d)证书编号、页码及总页数;
e)客户的名称和联络信息;
f)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名称和代号;
g)被校准仪器的信息;
h)被校准仪器的接收日期;
i)进行校准的日期;
j)校准证书的批准日期;
k)抽样计划、抽样方法和抽样日期(如有);
l)校准结果仅对校准对象有效的声明;
m)校准证书批准人的签名或识别;
n)校准时的环境条件;
o)所用测量标准或主要设备的名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及溯源证书有效期;
p)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q)如可获得,任何调整或修理前后的结果;
r)相关时,与要求或规范的符合性声明;
s)已与客户达成协议时,给出复校时间间隔的建议。
10
JJF2270—2025
B.2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结果内页格式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结果内页格式见表B.1。
表B.1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校准结果内页
第 页,共 页
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
1 静态示值误差
白色
黄色
2 横向有效测量距离
3 动态示值误差
4 动态测量重复性
5 检测速度影响性
6 环境光照影响性
7 纵向测距示值误差
11
JJF2270—2025
附录C
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动态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1 测量模型
测量仪动态测量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如下:
ΔD =
R50 -RS
RS
×100%
式中:
ΔD ———动态示值误差;
R50 ———速度为50km/h时测量仪10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cd/(m2·lx);
RS ———参考标准器的逆反射亮度系数示值,mcd/(m2·lx)。
C.2 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Δ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
(1)由逆反射标线标准器量值引入的不确定度u RS ;
(2)由测量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R50 ;
(3)由环境光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R50 ;
(4)由横向测量位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R50 。
不确定度分量间均不相关。
C.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由测量模型可以得到,逆反射亮度系数的不确定度:
u2c=u2(Δ)=c2 R50 u2 R50 +c2 RS u2 RS
其中,c R50 = ∂Δ
∂R50
= 1 RS ,c RS = ∂Δ
∂R0
=-
R50
R2S
代入得:u2c =
u2 R50 R2S
+
R50
R2S 2
u2 RS
C.4 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
C.4.1 由逆反射标线标准器量值引入的不确定度u RS
逆反射标线标准器量值引入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6% (k=2),则其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Urel RS 为2.8%。逆反射标线标准器量值为RS=216.4mcd/(m2·lx)。
由逆反射标线标准器量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u RS =Urel RS ·RS=6.0592mcd/(m2·lx)
C.4.2 由测量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R50
在重复性条件下,根据校准方法,用某台测量仪分别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算术
平均值为237.67mcd/(m2·lx)。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差,n 取10:
sR =
Σi=10 i=1 R50i-R50 2
n-1
12
JJF2270—2025
则sR =11.6429mcd/(m2·lx)。
u1 R50 =
SR
n
则u1 R50 =3.6818mcd/(m2·lx)。
C.4.3 由环境光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R50
根据校准方法,用某台测量仪分别在13000lx和9lx的光照下进行10次重复性测
量,测量结果算术平均值分别为218.03mcd/(m2·lx)和221.1mcd/(m2·lx),a=
3.07mcd/(m2·lx),设其为均匀分布,则k 取3。
u2 R50 =a
3
则u2 R50 =1.7725mcd/(m2·lx)。
C.4.4 由横向测量位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R50
根据校准方法,用某台测量仪进行横向有效测量距离试验,测得有效测量距离值为
1m,且横向各点处示值误差之差的最大值为2.5968mcd/(m2·lx),设其为均匀分
布,则k 取3。
u3 R50 =a
3
则u3 R50 =1.4993mcd/(m2·lx)。
C.5 合成不确定度
由测量模型可以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u21 R50 +u22 R50 +u23 R50 R2S
+
R50
RS2 2
u2 RS
表C.1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不确定度分量u RS u1(R50) u2(R50) u3(R50)
结果/ [mcd/(m2·lx)] 6.0592 3.6818 1.7725 1.4993
合成不确定度uc=3.7%。
C.6 扩展不确定度
动态示值误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取3.7%。k=2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Ur=7.4%,k =2
13
JJF2270—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