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 207-2025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207—2025
代替JJG207—1992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RegulationofMeteorologicalLiquid-in-glassThermometers
2025-06-11发布2025-12-1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本规程委托全国气象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李伟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盛高珊(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杨丽丽(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参加起草人:
容 军(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刘 宇(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张佳佳(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丁红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1)
3.1 术语………………………………………………………………………………… (1)
3.2 计量单位…………………………………………………………………………… (1)
4 概述…………………………………………………………………………………… (1)
5 计量性能要求………………………………………………………………………… (2)
6 通用技术要求………………………………………………………………………… (2)
6.1 外观………………………………………………………………………………… (2)
6.2 最高温度表的最高温度特性……………………………………………………… (2)
6.3 最低温度表的最低温度特性……………………………………………………… (3)
7 计量器具控制………………………………………………………………………… (3)
7.1 检定条件…………………………………………………………………………… (3)
7.2 检定项目…………………………………………………………………………… (3)
7.3 检定方法…………………………………………………………………………… (4)
7.4 检定结果处理……………………………………………………………………… (6)
7.5 检定周期…………………………………………………………………………… (6)
附录A 检定记录表格式……………………………………………………………… (7)
附录B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格式……………………………………………… (9)
附录C 示值-修正值便查表的编制…………………………………………………… (11)
附录D 最高温度表N 值的测定方法………………………………………………… (15)
引 言
本规程是在JJG207—1992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基础上修订的。
与JJG207—1992相比,除了按照JJF1002—201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进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部分;
———增加了引用文件部分;
———增加了概述部分;
———增加了术语部分;
———修改了计量性能要求;
———修改了通用技术要求;
———增加了计量器具控制部分;
———修改了证书格式和原始数据表格;
———删除了编写检定证书参考程序。
本规程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JG207—1992;
———JJG207—1980。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测量范围为(-60~+80)℃的玻璃液体温度表(以下简称温度表)
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及使用中检查。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
JJG130—2011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160—2007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2020—1989 273.15~903.89K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JJF1030—2023 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
GB/T8747—2010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相邻示值误差 adjacentindicationerror
两个相邻检定点示值误差之差。
3.1.2 N 值 valueofN
毛细管在从0℃到驻留点之间所容纳的水银量,定义为用标尺刻度量度的并用℃表
示的水银柱长度N 。
3.2 计量单位
温度表的计量单位为摄氏度(℃)。
4 概述
温度表是利用在透明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感温液体随被测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
缩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表通常分为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用温度表、直管地
中温度表、曲管地中温度表、地面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
干湿球温度表用于测量空气温度,也可以通过配对使用来间接算出空气湿度;通风
干湿表用温度表用于空气温度的测量,也可以通过配对使用来间接算出空气湿度;直管
地中温度表用于深层地温测量;曲管地中温度表用于浅层地温测量;地面温度表用于地
表温度测量;最高温度表用于最高空气温度和地面最高温度的测量;最低温度表用于最
低空气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的测量。
1
JJG207—2025
5 计量性能要求
温度表的示值误差和相邻示值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温度表示值误差要求单位:℃
名称测量范围最小分度值
最大允许误差
新制造使用中
相邻示值误差
干湿球温度表
-55~+30
-35~+45
-25~+50
0.2 ±0.20 ±0.30 ±0.20
通风干湿表用温度表-35~+50 0.2 ±0.20 ±0.30 ±0.20
直管地中温度表—20~+40 0.2 ±0.20 ±0.30 ±0.20
曲管地中温度表—20~+60 0.5 ±0.3 ±0.4 ±0.3
地面温度表-35~+80 0.5 ±0.4 ±0.5 ±0.3
最高温度表-35~+80 0.5 ±0.3 ±0.4 ±0.3
最低温度表
-60~-40
-30~—20
-10~+40
0.5
±1.2 ±1.2 ±0.7
±0.8 ±0.8 ±0.5
±0.4 ±0.5 ±0.3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温度表应标有编号和表示摄氏度的符号“℃”。
6.1.2 温度表的标度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垂直。标度线、标度值和其他标志应清晰,
涂色应牢固,不应有脱色、污迹和其他影响读数的现象。
6.1.3 标度线的宽度应不超过标尺间距的1/5。
6.1.4 倒转温度表时,标度板不应出现轴向移动,板纵轴中央不应有明显的偏斜,与
标度板之间应无明显缝隙。
6.1.5 在温度表测量范围内的任何温度下,套管内不得出现影响读数的水汽凝结。
6.1.6 外套管顶端玻璃要烧结密封,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用温度表和最低温度
表的外套管顶部应有套帽,套帽安装牢固且下沿不得遮住温度表的安全泡。
6.1.7 感温液柱应无气泡、不中断、不自流。上升时不应有明显的停滞或跳跃现象,
下降时不应在管壁上留有液滴或挂色。
6.1.8 水银和汞基合金的液柱应洁净、无氧化。有机液体的液柱应显示清晰、无沉淀。
6.2 最高温度表的最高温度特性
6.2.1 水银柱驻留点应能有效地保持温度表的最高性,且较容易地被甩回到环境温度
的位置。
2
JJG207—2025
6.2.2 水平放置与垂直放置的示值相差应不大于0.1℃。
6.2.3 升温时水银柱的跳跃量应不大于0.1℃。
6.2.4 新制造最高温度表做N 值测定,N 的数值要准确到1℃,且应小于90℃,后
续检定可沿用此N 值。
6.3 最低温度表的最低温度特性
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指示最低温度的性能;温度表处于任何状态时,游
标不应突破液柱的顶端。
7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7.1 检定条件
7.1.1 标准器与配套设备
选用的标准器测量范围和液体恒温槽的工作范围要覆盖被检温度表的测量范围。标
准器与配套设备见表2。
表2 标准器与配套设备要求
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备注
1 标准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60~+80)℃
2 标准数字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0.05℃
标准器可任选其一,也可选用扩展不
确定度不大于被检温度表最大允许误
差绝对值三分之一的其他设备
3 液体恒温槽
波动性:≤0.04℃/10min
均匀性:≤0.02℃ 热源
4 游标卡尺
测量范围:(0~300)mm,
±0.04mm
7.1.2 环境条件
温度:(23±5)℃。
相对湿度:≤85%。
7.2 检定项目
温度表的检定项目见表3。
表3 温度表检定项目
序号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
1 外观+ + +
2 最高温度表的最高温度特性+ - -
3 最高温度表的N 值测定+ - -
4 最低温度表的最低温度特性+ + +
5 示值误差+ + +
3
JJG207—2025
表3 (续)
序号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
6 相邻示值误差+ + +
注:“+”表示应检项目,“-”表示可不检项目。
7.3 检定方法
7.3.1 外观
用目力、放大镜、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其外观应符合6.1的要求。感
温液柱若有断节、气泡或在管壁上留有液滴等现象,能恢复的经恢复后再行检定。
经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温度表,不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定。
7.3.2 最高温度表最高温度特性
a)加热最高温度表感温泡使水银柱上升到接近标尺上限点处,移开热源,先平放
读数后竖放读数,两次读数的示值相差应不大于0.1℃。
b)升温跳跃测试,竖放温度表并加热感温泡,使水银柱上升到接近标尺上限点
处,继续缓慢加温,用放大镜观察,温度每升高1℃的水银跳跃次数应不少于10次。
c)水银柱应能比较容易地甩回到环境温度位置。
d)新制造最高温度表应做N 值测定,测定方法见附录D。
7.3.3 最低温度表最低温度特性
a)温度表直立或倒立时,游标应能在液柱中游动自如,无阻滞现象,也不突破液
柱的弯月面。
b)平放并降低其感温泡的温度,游标应能平稳地随液柱的收缩而移动,不突破液
柱的弯月面。
c)平放温度表并升高其感温泡的温度,游标应停留在原处不动。
经性能检查不合格的温度表,不再进行后续项目的检定。
7.3.4 示值误差
7.3.4.1 检定点的选择
首次检定时在温度表标尺范围内的每个整十度点均需要检定。在后续检定和使用中
检查时可根据使用地点的温度范围情况适当减少检定点,但检定点应包括0℃点在内且
总数不少于6个的连续整十度点。
7.3.4.2 检定点的顺序
所有温度表均应首先进行0℃点的示值检定。然后依次进行0℃以上或0℃以下各
点的示值检定。但是,充填有机液体的温度表在0℃点示值检定之后应先进行0℃以下
各点的示值检定。
7.3.4.3 检定步骤
温度表的示值均应在恒温槽中进行全浸检定。其中,最高温度表进行示值检定时,
应先将其水银柱调整到低于检定点至少2℃的位置,然后插入调整好温度的恒温槽中。
充填有机液体的温度表,在整个示值检定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直立状态,且进行0℃以
下各点的示值检定时,必须在与检定点温度相差约10 ℃的温度环境中直立预冷1h。
4
JJG207—2025
0℃点示值检定时,必须仔细调控好槽内温度,使之稳定在(0.00~0.10)℃的范围内。
7.3.4.4 稳定时间
从温度表全部插入检定槽后起算,水银温度表的稳定时间应不少于3min;有机液
体温度表的稳定时间应不少于7min。
7.3.4.5 数据读取
温度表经过规定的全浸稳定时间,示值稳定后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表
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表)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表)。温度表
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读数先按顺序:标准器→被检表1→被检表2→…→被检表n 读数,然后按相反顺
序:被检表n→被检表(n-1)→…→被检表1→标准器读数,从而构成一对读数。重
复以上读数过程,获得两对读数,即在每个检定点获得4次读数,检定读数应记录到检
定记录表中,检定记录格式见附录A。
读数完毕,标准温度示值偏离检定点不得超过0.1℃,否则,应在该检定点重新进
行示值误差检定。
7.3.5 数据处理
7.3.5.1 示值误差计算
温度表的示值误差检定结果以示值修正值形式给出。
按公式(1)计算温度表的示值修正值:
Δ =(tb +Δb)-tj (1)
式中:
Δ———温度表的示值修正值;
tb———标准器的示值平均值;
tj———被检温度表的示值平均值;
Δb———标准温度表的示值修正值。
计算时,tb和tj均应修约到两位小数。按公式(1)计算示值修正值Δ,对于最小分
度值为0.2℃的温度表,即为最终结果;对于最小分度值为0.5℃的温度表,应修约到
一位小数,数据处理结果应记录到检定记录表中,检定记录格式见附录A。
为了便于使用示值修正值,可用比例内插法算出修正值按0.1℃间隔分配的适用温
度示值区间,并编制成示值-修正值便查表。具体编制方法见附录C。
7.3.5.2 相邻示值误差计算
按公式(2)计算相邻示值误差:
Δ'=Δi -Δi-1 (2)
式中:
Δ'———相邻示值误差;
Δi———第i 检定点示值误差;
Δi-1———下一检定点示值误差。
数据处理结果应记录到检定记录表中,检定记录格式见附录A。
5
JJG207—2025
7.4 检定结果处理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计量性能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的温度表,出具检定证书。经检定
不符合本规程计量性能要求或通用技术要求的温度表,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
合格项目。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的内页格式参见附录B。
7.5 检定周期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检定周期不超过3年。
6
JJG207—2025
附录A
检定记录表格式
检定记录流水号: 检定证书号: 检定日期: 年 月 日
环境温度/℃ 环境相对湿度/% 检定地点检定依据检定人核验人
标准器信息被检温度表信息
名称: 测量范围:
型号/规格: 有效期:
最大允许误差:
名称: 生产厂家:
型号/规格: 送检单位:
最大允许误差:
外观检查:
□合格 □不合格
最低温度表最低特性检查:
□合格 □不合格
首次检定最高温度表
N 值:
检定点/℃
标准器读数/℃ 温度表读数/℃
仪器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名义值:
标准器
修正值:
1234
平均值
标准值
示值误差
相邻示值误差
名义值:
标准器
修正值:
1234
平均值
标准值
示值误差
相邻示值误差
7
JJG207—2025
表(续)
名义值:
标准器
修正值:
1234
平均值
标准值
示值误差
相邻示值误差
检定结论
8
JJG207—2025
附录B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格式
B.1 检定证书内页式样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单位℃)
示值
示值修正值
示值
示值修正值
为了方便使用示值修正值,用内插法编制成下表
示值修正值区间
由至
修正值
示值修正值区间
由至
修正值
最高温度表N 值: ℃
第×页 共×页
9
JJG207—2025
B.2 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式样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单位℃)
示值
示值修正值
示值
示值修正值
为了方便使用示值修正值,用内插法编制成下表
示值修正值区间
由至
修正值
示值修正值区间
由至
修正值
最高温度表N 值: ℃
经检定不符合JJG207—2025 《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要求。
不合格项目和内容:
第×页 共×页
10
JJG207—2025
附录C
示值-修正值便查表的编制
C.1 示值区间计算方法
用公式(C.1)计算适用示值区间终点与前一检定点修正值的差值:
td =10×d/|x1 -x2| (C.1)
式中:
d———示值区间终点修正值与前一检定点修正值之差的绝对值;
x1———前一检定点的修正值;
x2———后一检定点的修正值。
用公式(C.2)计算修正值适用的示值区间终点:
t终=t1 +td (C.2)
式中:
t终———修正示值区间终点;
t1———前一检定点;
td ———与d 对应的适用示值区间终点与前一检定点的差值。
为便于用户使用温度表的示值修正值,用比例内插法将各整十度点的修正值计算为
修正值按0.1℃分配的适用示值区间。计算应从低温度点开始,向高温度点方向逐点进
行,示值和修正值均取一位小数。为便于工作,把它编制成“d 和td 查算表”,见C.2。
C.2 d 和td 查算表
d 和td 查算表见表C.1。
11
JJG207—2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JJG207—2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JJG207—2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JJG207—2025
附录D
最高温度表N 值的测定方法
D.1 直接测定法
此法用于环境温度较低,标尺能容纳整个水银柱长度的情况。
将最高温度表水银柱调整到环境温度并读取数值,然后平置温度表,使其水银柱从
驻留点断开并全部置于标尺范围内。用标尺做“尺子”,量出此水银柱以度数计量的
“长度”,减去前面的读数,即得出N 值。按此方法测量两次并取其平均值。
D.2 冷却测定法
此法适用于环境温度高,最高温度表经过加热,水银柱处于标尺上限附近的情况。
将最高温度表的感温泡放在冰花或干冰中冷却(注意不可使水银凝固),将水银柱
甩到0℃附近,然后参照直接测定法测定其N 值。
D.3 卡尺测定法
此法适用于环境温度较高,但最高温度表未经加热的情况。
将最高温度表示值调整到环境温度并读取数值,然后将水银柱倒回使之充满至毛细
顶,用卡尺量出标尺两端刻度范围内以外的水银柱长,将此两长度之和在标尺上折换成
摄氏度数,加上标尺刻度的总度数,再减去开始时读得的示值,所得结果即为N 值。
15
JJG207—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