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6092—2025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2025 - 05 - 27发布
2025 - 06 - 0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水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月霞、赵逊、王铁强、丁凯、张琳、刘婧、苗慧英、王新影、刘庆利、张广艳、刘长燕、褚宇、姜智博、曲世伟、张媛媛、吴羡、姚玉龙、王家林、刘淑芳。
DB 13/T 6092—2025
1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体架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治理、信息化系统管理、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18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06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第3部分:使用安全网关的网间通信安全保护
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34960.5 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5部分:数据治理规范
GB/T 4382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Z 376 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
SL 715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SL/T 701 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总则
SL/T 803 水利网络安全保护技术规范
SL/T 812.1 水利监测数据传输规约第一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体架构 一般规定
4.1.1 应综合考虑村镇供水工程分布、管理模式、信息化现状、当地网络环境、经济状况等情况。
4.1.2 应具备稳定、开放、安全、弹性能力。
4.1.3 宜借鉴国内外系统开发经验,应采用先进的、科学的信息技术,搭建总体架构,避免未来重复建设。 总体架构宜采用微服务技术架构,构建物理层、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实现综合调度、计量分区、应急管理、服务应用四大应用板块,并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和保障体系。见图1。
DB 13/T 6092—2025
2
图 1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管理总体架构图
5 数据采集 一般规定
5.1.1 数据采集宜覆盖水源、水厂、输配水管网、供(配)水站、用水户端。
5.1.2 数据采集应包括水量、流量/水量、水位、水压、水质等供水参数和供电设备、水泵、阀门、仪器仪表等运行状态。
5.1.3 数据采集终端仪表应具有制造仪器仪表许可证标志(CMC)和编号,配置等级应满足村镇供水安全数据采集的原则,宜结合供水系统的信息化程度确定。
5.1.4 数据采集终端仪表应按相关要求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保证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1.5 流量/水量、水压、水质等数据的采集频率、传输频率、精度应满足供水参数变化要求和调度模型与调度需求。 水源数据采集
5.2.1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应根据水源类型、工程类型、水质状况等确定。
5.2.2 水源水质在线采集指标应符合GB/T 43824规定,水质采集点宜按水源地保护区要求设置。
5.2.3 地表水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 水源水位(水库、湖泊、河流);
—— 水质数据采集指标包括水温、浊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总磷、氨氮等;
—— 水泵、阀门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启/停、开/关/故障等;
—— 取水数据采集包括水压、流量/水量等;
—— 地表水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见附录A表A.1和表A.2。
5.2.4 地下水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 地下水水位;
—— 水质数据采集指标包括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等;
—— 水泵、阀门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启/停、开/关/故障等;
安全体系保障体系 用户层 应用层 数据层 网络层 感知层 物理层4G/5G、NB-LOT物联网、蓝牙数据共享供水服务公司县(市、区)主管部门用水户综合调度计量分区应急管理服务应用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治理流量水压水位水质电气参数水源水厂供(配)水站输配水管网视屏监控……
DB 13/T 6092—2025
3
—— 取水泵站采集包括水压、流量/水量等;
—— 地下水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见附录A表A.3。 水厂数据采集
5.3.1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应根据水源类型、工程类型和水处理工艺确定。
5.3.2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 进出水厂数据采集包括流量/水量、水压等;
—— 加压泵站水泵机组运行数据采集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启/停、开/关/故障等;
—— 消毒、水处理设备数据采集包括启/停、开/关/故障等;
—— 水厂清水池数据采集主要为水位(液位);
—— 出水厂水质数据采集指标包括水温、浊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余氯等;
—— 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见附录A表A.4和A.5。 供(配)水站数据采集
5.4.1 供(配)水站数据采集包括泵站进、出口的流量/水量、水压和水质,水泵运行数据,控制闸阀运行数据。
5.4.2 供(配)水站水质采集指标包括水温、浊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余氯等。
5.4.3 供(配)水站水泵运行数据采集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启/停、开/关/故障等。
5.4.4 供(配)水站闸阀运行数据采集包括开/关/故障、启/停等。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
5.5.1 按照工程类型、管网布置形式及管护要求合理布置采集点,输配水管数据采集点宜包括管网关键节点、加压泵站出口及调蓄水池进、出口的流量/水量、水压、水位等。
5.5.2 加压泵站水泵机组运行数据采集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启/停、开/关/故障等。
5.5.3 输水管网数据采集包括水压、流量/水量等。
5.5.4 输水管网末端数据采集包括水质,水质采集指标宜按出水厂水质采集要求合理确定。
5.5.5 管网分水点/入村等关键点数据采集内容包括水压、流量/水量、阀门(开/关/故障、启/停)等。
5.5.6 调蓄水池数据采集包括水位、流量/水量、水压和水质,水质采集指标宜按出水厂水质采集要求合理确定。
5.5.7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见附录A表A.6。 用水户端数据采集
5.6.1 用水户端数据采集包括水量、水压等。
5.6.2 用水户端水量数据采集设备主要为计量水表,一般包括农村居民、企事业单位、二三产业用水计量水表。
5.6.3 计量水表宜采用智能水表,一般数据采集为累计水量和智能水表的启/停等。
注: 智能水表包括: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物联网水表、LORA水表、蓝牙水表等。
5.6.4 用水户端水压采集设备宜采用智能压力表。数据采集一般为压力值和智能压力表的启/停等。
注: 智能压力表包括:数字压力表、智能数显压力表、远程传输型压力表、膜片式压力表等。 视频监控数据采集
5.7.1 在取水口、水厂、厂外加压泵站、厂外调蓄水池、供(配)水站及其他关键监控点应安装视屏监控设备,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应满足GB/T 28181相关规定。
5.7.2 水源视频监控应安装在引江水、水库、湖泊、机井及重要取水口、水位标尺及周边环境等位置。
5.7.3 水厂视频监控应安装在水厂大门、清水池、消毒间、消毒设备间、配电室、加药间、水质化验室、值班室、制水车间等重要位置。
DB 13/T 6092—2025
4
6 数据传输与治理 一般规定
6.1.1 数据传输与治理应基于总体架构统一规划、建立数据标准,具有灵活性与扩展性。
6.1.2 数据传输与治理应符合SL/T 701和其他相关规定。 数据传输
6.2.1 数据传输应满足各应用系统的互通。
6.2.2 数据传输应满足SL/T 812.1要求。
6.2.3 数据传输应遵循安全、可靠、高效和低功耗的原则。
6.2.4 数据传输宜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单元,保证连续、快速、准确地进行传输。
6.2.5 宜按照传输距离、现场地形条件、网络覆盖状况、已有的通信设施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数据传输方式。
6.2.6 数据传输的硬件应能满足数据采集各组成部分件的物理连接,应提供足够的带宽和数据冗余度。
6.2.7 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开发和安装应考虑质量检查、传输校验、同步性检查、缓存管理、通信异常检查、断网续传、扩展性、兼容性与安全管理。
6.2.8 数据传输方式应选用技术成熟、抗干扰性强、稳定可靠的有线、无线通信技术。
6.2.9 数据传输系统应符合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标准以及通信规约,并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 数据治理
6.3.1 数据治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数据集成与数据加载,形成包括流量/水量、水位、水压、水质等与供水相关的数据库。
6.3.2 数据融合,通过对各种采集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和数据处理,将数据整合在一起,消除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性。应保证数据融合后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与安全性。
6.3.3 数据集成,主要解决数据的分布性和异构性问题,改善系统协作和统一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数据错误。应提供丰富的异构数据源之间高速稳定的数据同步能力,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间的数据的同步。
6.3.4 数据加载,将数据加载至本地数据库或云存储系统中,以实现数据存取的标准化。数据加载至本地数据库,应保证数据加载过程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7 信息化系统管理 综合调度管理系统
7.1.1 综合调度管理系统应以生产系统和供水环节可执行机构为基础,应具有实时模拟、系统仿真以及模拟预测等功能。
7.1.2 综合调度管理系统的模型建模方法和精度应根据运行的信息化要求确定。
7.1.3 应具备水厂自动化管理、加压泵站监控、输配水管网水质、水压、流量/水量监控、运行分析、异常事件自动处理、巡检维养等功能。
—— 水厂自动化管理,按照水厂生产单元建立各自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时反馈生产单元工况数据,远程掌握水厂运行情况。
—— 加压泵站监控,通过对泵站运行状况和农村用水情况的监控,远程控制泵站运行。
—— 输配水管网监控,通过实时采集水压、水量、水质等供水参数,远程掌握管网的运行情况。
—— 运行分析,对取水、输水、水厂、配水等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农村供水系统运行报告、趋势预测、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
DB 13/T 6092—2025
5
—— 异常事件自动处理,根据预测报警规则,监测供水系统的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
—— 巡检维养,自动生成工单并进行分配,跟踪工单处理进度和状态、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提供工单历史查询和统计分析。 计量分区管理系统
7.2.1 应通过对各类管网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实现对各区块用水情况的综合分析的功能。
7.2.2 分区设置时宜以行政村作为一个计量分区。
7.2.3 计量分区管理系统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功能:
—— 具备数据采集的功能,从水表、流量计、水压计等设备中获取实时数据并进行读取、存储和处理;
—— 具备农村用水分析的功能,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农村用水用水情况分析;
—— 具备报警管理的功能,对计量分区内的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 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计量分区内的用水量、漏损情况、水压变化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和分析结果。 地下管网信息系统
7.3.1 应客观反映农村供水地下管网的综合情况,应具备信息录入、数据展示、数据分析等功能。
7.3.2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功能:
—— 具备纠错体系及工单管理功能;
—— 提供地图操作工具,辅助用户利用方便快捷的视图操作工具对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浏览操作;
—— 提供设施查询统计功能,实现对管网设备的查询统计、数据统计和条件统计功能;
—— 具备将现役管网转换成报废管网,对报废管网数据的查询和统计的功能;
—— 支持输入地名地址关键字进行搜索定位,实现对地名地址库的查询。 应急管理系统
7.4.1 应急管理系统宜包括水源地污染应急系统、水厂应急系统、漏损监测系统、爆管预警系统等。
7.4.2 应急管理系统应具备预警和快速处置的能力,应能体现科学预判、快速响应、精准防控的功能。
7.4.3 水源地污染应急系统,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水源地水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应具备水源突发污染事故时水源水质变化规律分析功能,制定应急取水方案。根据应急取水方案指令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应急取水。
7.4.4 水厂应急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水质事故、设备故障等),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应结合相关单元的历史运行数据。
7.4.5 漏损监测系统,应以水压、流量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分区管理系统、水力特性,建立漏损控制模型,进行漏损预警分析,预报漏损发生区域,提出控制漏损方案。 用户服务系统
7.5.1 用户服务系统包括报装系统、营收系统、交互系统,能实现客户回访、客户关怀、欠费催收、停水通知等服务功能。
7.5.2 报装系统,支持不同需求的报装业务处理,辅助水表和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包括项目受理管理、查询;流程管理、报表查询等功能。
7.5.3 营收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查表管理、收费管理、表务管理。
—— 用户管理,应链接决策信息库实现用户基本档案管理、过户管理、性质变更管理、注销管理、优惠管理,户表关系管理、账单订阅管理等功能。
—— 查表管理,应链接决策信息库实现用户水表当期用水记录、内复审核、外复修正、开账等功能。
—— 收费管理,应链接信息化管理平台财务管理系统实现缴费管理、预付费管理、财务处理、票据处理等功能。
DB 13/T 6092—2025
6
—— 表务管理,应链接信息管理平台的决策信息库,实现对水表的拆、换、报停等业务管理功能。
7.5.4 交互系统,以网络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和用户查询。
—— 信息发布包括停水区域、抢修进度、恢复供水时间等公告,对特定用户的用水提醒、缴费反馈等服务信息。
—— 用户查询应具备客户报装进度、维修进展、停水信息、用户用水量、缴费情况等业务查询,并具有对区域和用户用水量及节水水平、消费情况等统计分析的功能。
8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
8.1.1 网络安全应符SL/T 803规定。
8.1.2 网络平台出口应配置安全设备,并部署安全策略。
8.1.3 应按业务性质、使用部门、使用权限等划分网域,重要系统应授权。
8.1.4 控制网与外界之间应配置安全隔离设备。
8.1.5 供水涉密信息系统的网络与其他应用系统的网络联网应采用单向网闸隔离技术进行物理隔离。网闸设备应符合GB/T 25068规定。
8.1.6 网络交换设备应符合GB/T 18018的相关规定。 数据安全
8.2.1 应对采集、存储、传输、应用过程中的重要供水数据进行保护,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8.2.2 应定期备份关键业务数据,做好安全管理。
8.2.3 每次修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应用程序后应备份,并记录备份日志,日志保存时间不低于6个月。
8.2.4 应对测试数据进行保护。
8.2.5 宜建立数据异地灾备系统。 系统安全
8.3.1 应具备用户安全访问控制机制,包括权限管理、用户身份认证、口令准入(密码技术),以及防病毒部署、操作日志和日志审计等。
8.3.2 重要信息系统、涉密系统宜配置用户终端监控管理设备。
8.3.3 安全级别高的专业应用信息系统与办公系统应通过网闸等技术进行隔离。
8.3.4 三级及以上的专业应用信息系统,禁止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硬盘、U盘、光盘),并应封闭红外、蓝牙等通信接口。
9 运行维护 一般规定
9.1.1 各供水管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系统运行维护方案,应由专业人员及团队对软件系统、物联网硬件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和定期校准。
9.1.2 运行维护应满足村镇生活用水需求,应考虑水资源、人口、地理环境及农村发展规划需要。
9.1.3 技术人员除熟悉设备的操作维护外,还应掌握软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总体概念,掌握各个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具备组织维护和管理能力。 维护机制
9.2.1 信息化系统管理运行维护应按照各层级的不同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农村供水管理部门应明确唯一的运行维护主管机构负责本单位及直属单位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整体协调;其余各级管理部门设立统一的运行维护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所有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
9.2.2 日常运行维护应保障系统供电正常,设备、环境卫生整洁,自动化控制系统、安防监控系统
DB 13/T 6092—2025
7
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均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9.2.3 应定期对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巡视、检查、测试,保证水位、水量、水压、水质等采集数据能及时有效传送到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关键数据采集内容和指标定期备份。 系统培训
9.3.1 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及施工方应提供系统及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系统运行操作规程。
9.3.2 培训时间应在系统安装前和安装调试期间。
9.3.3 对系统运行维护工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系统总体架构、功能和组成,主要硬件设备及功能,仪器仪表维护要点,系统运行与操作使用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9.3.4 运行维护工程人员经培训后,能熟练地进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能熟练地排除设备故障,能熟练地管理设备,并能分析软件、硬件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规章制度
9.4.1 管理单位应健全供水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选择有经验人员担任管理人员,主动接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接受用户和社会监督。
9.4.2 信息化系统建成后,还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9.4.3 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与检修制度、非运行期值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 软硬件维护
9.5.1 服务器维护应包括磁盘检查、碎片整理、故障修复、定检除尘、操作系统及网络维护等。
9.5.2 交换机、单向网闸等网络设备应定期检查。
9.5.3 针对部署的软件运行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防护,并做好灾备管理等。
9.5.4 数据应定期备份,数据库应定期进行更新维护。
9.5.5 网络杀毒软件、软硬件防火墙与安全设置应定期维护。
9.5.6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内容见附录B 的B.1和表B.2,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报告样式见附录C,设备保养标识见附录D的 D.1。
DB 13/T 6092—2025
8
A
A 附录A (资料性) 数据采集内容
A.1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见表A.1。
表 A.1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引江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
配
套
工
程
引水渠道 /管道
监测
水位
2
监测
流量 /水量
3
水压
4
水质
浑浊度
5
PH 值
6
水温
7
溶解氧
8
电导率
9
氨氮
10
COD
11
生物毒性
12
泥沙
13
取
水
泵
站
前池
监测
水位
14
进水管
流量 /水量
15
水压
16
出水管
流量 /水量
17
水压
18
输水管道
监测
流量 /水量
19
拦污栅
监测
前后水位
20
预沉池
监测
水位
21
浊度
22
泥位计
DB 13/T 6092—2025
9
A.2 当地表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当地表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当地表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当地表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当地表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当地表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见表A.2。
表 A.2 A.2 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当地表
水源数据采集内容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
水库、湖泊河流等
监测
水位
2
水质
浑浊度
3
PH 值
4
水温
5
溶解氧
6
电导率
7
水库、湖泊河流等
监测
水质
氨氮
8
COD
9
生物毒性
10
拦污栅
监测
前后水位
11
预沉池
监测
水位
12
浑浊度
13
泥位计
14
管道
监测
流量 /水量
15
供电参数(流、压量功率)
16
阀门状态(开 /关/开启度 /故障) 故障)
17
控制
阀门(启 /停)
18
取
水
泵
站
前池
监测
水位
19
进水管
监测
流量 /水量
20
阀门状态(开 /关/开启度 /故障,) 故障,) 故障,)
21
控制
阀门(启 /停)
22
水泵机组
监测
供电参数(流、压量功率)
23
水泵机组状态(开 /关/故障,手动 故障,手动 /自动)
24
控制
水泵(启 /停,现地 /远程)
25
出水管
监测
水压
26
流量 /水量
27
阀门状态(开启度 /故障)
28
控制
阀门(启 /停)
29
高位蓄水池
监测
水位
A.3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
见表A.3。
表 A.3 A.3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
机井
监测
水位
2
水量 /流量
3
监测
PH 值
4
电导率
5
浊度
6
水温
7
水泵机组
监测
供电参数(流、压量功率)
8
水泵机组状态(开 /关/故障)
9
控制
水泵(启 /停,现地 /远程)
DB 13/T 6092—2025
10
表 A.3 A.3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源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0
进水管
监测
水量 /流量
11
水压
12
出水管
控制
阀门状态(开 /关)
13
阀门(开 /关)
A.4 地表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表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表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表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表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见表A.4。
表 A.4 A.4 地表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地表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地表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地表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地表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地表
水厂数据采集内容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
进水口
监测
流量 /水量
2
温度
3
水
处
理
滤池
监测
水位
4
浑浊度
5
调节构筑物或设备
监测
水位
6
反冲洗设备
监测
反冲洗阀状态(开 /停/故障)
7
反冲洗设备状态(开 /停/故障) 故障)
8
控制
反冲洗阀(开 /停)
9
反冲洗设备(开 /停)
10
净水、消毒设备
监测
净水设备状态(开 /关/故障)
11
消毒设备状态(开 /关/故障)
12
控制
净水设备状态(启 /停)
13
消毒设备状态(启 /停)
14
恒压稳设备(启 /停)
15
水泵机组
监测
供电参数(流、压量功率)
16
水泵机组状态(开 /关/故障,手动 故障,手动 /自动)
17
控制
水泵(启 /停,现地 /远程)
18
出水口
监测
流量 /水量
19
水压
20
浊度
21
PH
22
消毒剂余量
23
阀门状态(开 /关/故障)
24
控制
阀门(启 /停)
A.5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
见表A.5。
表 A.5 A.5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
进水口
监测
流量 /水量
2
水
处
理
滤池
监测
水位
3
浑浊度
DB 13/T 6092—2025
11
表 A.5 A.5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地下水厂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4
水
处
理
调节构筑物或设备
监测
水位
5
净水、
消毒设备
监测
净水设备状态(开 /关/故障)
6
消毒设备状态(开 /关/故障)
7
控制
混凝剂投加设备(启 /停)
8
排泥设备(启 /停)
9
水泵机组
监测
供电参数(流、压量功率)
10
水泵机组状态(开 /关/故障,手动 故障,手动 /自动)
11
控制
水泵(启 /停,现地 /远程)
12
出水口
监测
流量 /水量
13
水压
14
浑浊度
15
PH
16
电导率
17
消毒剂余量
18
阀门状态(开 /关/故障)
19
控制
阀门(启 /停)
A.6 输配水管网采集内容 输配水管网采集内容 输配水管网采集内容 输配水管网采集内容
见表A.6。
表 A.6 A.6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1
管
网
关
键
节
点
分水点 /进村监测点 /用 水集中特定用户
监测
水压
2
流量 /水量
3
阀门状态(开 /停/故障)
4
滤池
控制
阀门(启 /停)
5
管网起伏低点
监测
水压
6
官网末梢水
监测
浑浊度
7
消毒剂余量
8
PH 值
DB 13/T 6092—2025
12
表 A.6 A.6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内容表
序号
数据采集对象
数据采集内容
9
加
压
泵
站
进水管
监测
水压
10
流量 /水量
11
阀门状态(开 /停/故障)
12
控制
阀门(启 /停)
13
水泵机组
监测
供电参数(流、压量功率)
14
水泵机组状态(开 /关/故障)
15
控制
水泵(启 /停)
16
出水管
监测
水压
17
流量 /水量
18
控制
阀门状态(开 /停/故障)
19
控制
阀门(启 /停)
DB 13/T 6092—2025
13
B
B 附录B (规范性) 运维服务
B.1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内容
见表B.1。
表 B.1 ______ B.1 ______ B.1 ______ B.1 ______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年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计划表
运维服务内容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核人:
B.2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村镇工程供水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内容
见表B.2。
表 B.2 B.2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确认表
运维日期: 年 月 日
设备编号:
运维单位:
运维项目及完成情况:
运维工程师确认:
监护人确认:
DB 13/T 6092—2025
14
C
C 附录C (规范性)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报告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报告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报告 村镇供水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报告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文档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运维项目名称: 运维项目名称: 运维项目名称: 运维项目名称: 运维项目名称: 运维项目名称: 运维项目名称: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编制日期: 编制日期: 编制日期: 编制日期: 编制日期: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小三宋体加粗)
DB 13/T 6092—2025
15
1.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
1.11.11.1运维服务目标
1.2 XXX1.2 XXX1.2 XXX1.2 XXX1.2 XXX1.2 XXX1.2 XXX(软硬件、信息系统网络)运维服务基本情况 (软硬件、信息系统网络)运维服务基本情况
1.31.31.3运维内容(包含保养工具、方法过程出现的问题后行情况) 运维内容(包含保养工具、方法过程出现的问题后行情况)
2. 运维过程分析 运维过程分析
对通过本次运维诊断出来的一些问题记录进行分析
3. 运维建议 运维建议
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看法,帮助我们避免更多隐患发生。
4. 运维服务总结 运维服务总结
对本次运维服务的情况做总结说明,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格式要求:标题黑体四号,正文仿宋 _GB2312_GB2312_GB2312_GB2312_GB2312_GB2312_GB2312小四,行间距: 小四,行间距: 1.51.51.5倍。
页面设置:上下边距 2.54cm2.54cm2.54cm2.54cm2.54cm2.54cm,左右页边距 3.17cm3.17cm3.17cm3.17cm3.17cm3.17cm。
DB 13/T 6092—2025
16
D
D 附录D (规范性) 设备保养标识
设备保养标识包含保养项目、保养单位、本次保养时间、下次保养时间等见表D.1
表 D.1 D.1 设备保养标识 设备保养标识 设备保养标识
保养项目:
保养单位:
本次保养时间:
下次保养时间:
运维工程师签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