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PAWS 32-2024 城镇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T/GDPAWS 32—2024
城镇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building for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2024-08-27发布2024-09-01实施
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4.1 常态化管理.......................................................................................................................2
4.2 标准化流程.......................................................................................................................2
4.3 专业化保障.......................................................................................................................2
4.4 高效化沟通.......................................................................................................................2
5 机构与管理..................................................................................................................................2
5.1 领导作用...........................................................................................................................2
5.2 机构与职责.......................................................................................................................3
5.3 管理制度...........................................................................................................................3
5.4 关键岗位能力要求...........................................................................................................3
5.5 应急指挥中心...................................................................................................................4
5.6 科技与信息化管理...........................................................................................................4
5.7 变更管理...........................................................................................................................4
5.8 经验分享...........................................................................................................................4
5.9 评审..................................................................................................................................4
6 预防与应急准备...........................................................................................................................5
6.1 风险管理...........................................................................................................................5
6.2 应急预案...........................................................................................................................6
6.3 培训与演练.......................................................................................................................7
6.4 资源管理...........................................................................................................................7
6.5 事件管理...........................................................................................................................8
7 监测与预警..................................................................................................................................8
7.1 监测..................................................................................................................................8
7.2 预警..................................................................................................................................9
8 应急响应......................................................................................................................................9
8.1 现场处置...........................................................................................................................9
8.2 应急指挥.........................................................................................................................10
8.3 扩大应急.........................................................................................................................10
8.4 信息报送.........................................................................................................................10
9 恢复与重建................................................................................................................................10
9.1 现场恢复.........................................................................................................................10
9.2 设备设施重建.................................................................................................................10
T/GDPAWS 32—2024
II
附录A(规范性)供水企业突发事件风险分类分级清单.................................................... 11
附录B(规范性)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清单............................................................ 12
附录C(资料性)供水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清单.................................................................... 14
附录D(资料性)关键岗位能力要求.................................................................................... 15
附录E(资料性)应急设备及物资配备清单........................................................................ 17
附录F(规范性)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审要求............................................................ 23
T/GDPAWS 32—2024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公用
水务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湛江市粤海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东莞市水务集团管网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常平粤海水务有限公司、
广州南沙粤海水务有限公司、佛山市禅城区供水有限公司、深圳市详安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
司、广东苏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安全生产协会、佛山市瑞盈安全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广东安全技术职业培训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尚仁、林伟镜、万细阳、梁耀枢、杨素钦、罗成辉、孟庆丰、张
伟权、陈伟伟、周密、邱华星、郑航桅、黄智坚、刘新兵、林剑华、陈锦辉、张健文、伍姣
姣、叶福志、黄焕宇、苏昆、刘光亮、郑辉、黄子斌、李杞容、刘孙权、黎明、阳送贵、林
庆国。
T/GDPAWS 32—2024
1
城镇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机构与管理、预防
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恢复与重建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供水企业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及自评工作,以及技术服务机构对供水企
业应急能力建设的咨询服务、评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32063 城镇供水服务
GB/T 37228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响应要求
GB/T 40151 安全与韧性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南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CJJ/T 182 城镇供水与污水处理化验室技术规范
GA 1809 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供水企业water supply enterprise
向客户提供生活饮水和生活用水的供水单位、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单位。
[来源:GB/T 32063—2015,3.2,有修改]
3.2
应急管理能力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在潜在不稳定或破坏性事件发生之前、期间以及之后高效开展预防、准备、响应及恢复
的总体能力。
[来源:GB/T 40151—2021,3.2]
3.3
突发事件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
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4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所做的准备活动。
[来源:GB/T 37228—2018,3.3]
T/GDPAWS 32—2024
2
3.5
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来源:GB/T 29639—2020,3.1]
3.6
事件incident
由工作引起的或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或已经导致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情况。
[来源:GB/T 45001—2020,3.35]
3.7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来源:GB/T 29639—2020,3.2]
4 总体要求
4.1 常态化管理
4.1.1 供水企业应策划及落实组织管理、制度体系、培训与演练、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
日常管理工作。
4.1.2 供水企业应通过巡检、客服与抢修热线、信息化平台等方式,监测、分析及发布预
警信息,部署应对措施。
4.1.3 针对突发事件,供水企业应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及时恢复受
影响区域的现场秩序及运营。
4.2 标准化流程
4.2.1 供水企业应规范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及现场恢复等流程,确保应急管理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2.2 供水企业应通过风险评估、制度修订、培训与推广、演练及应急处置实践等过程优
化应急管理流程。
4.3 专业化保障
4.3.1 供水企业应提供专业化运营服务,保障优质供水。
4.3.2 供水企业应建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处置装备,提供专业化应急响应能力。
4.3.3 供水企业应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等渠道宣传应急知识,指导社区及民众应对供水突
发事件。
4.4 高效化沟通
4.4.1 供水企业应明确内部应急管理职责及权限,规范沟通与协调等工作。
4.4.2 供水企业应与政府部门、媒体机构、社区与公众、其他组织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
应急资源及信息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5 机构与管理
5.1 领导作用
T/GDPAWS 32—2024
3
5.1.1 主要负责人应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其对应急管理的领导作用:
a) 组织制定并实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b) 及时组织处置及汇报突发事件;
c) 保证应急管理专项投入的有效实施;
d) 参与应急培训及演练;
e) 组织研究应急管理事项。
5.1.2 各级管理人员应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并有效落实。
5.2 机构与职责
5.2.1 供水企业应建立领导机构、综合应急管理机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及现场处置机构
等组织架构,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5.2.2 领导机构应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统一领导、协调应急管理工作。
5.2.3 综合应急管理机构为领导机构的日常办事机构,应由分管安全领导任组长,负责应
急管理的综合管理工作。
5.2.4 专项应急管理机构应由分管业务领导任组长,负责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监督、协调
及落实专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5.2.5 专项应急管理机构包括生产安全、防汛防旱防风、供水水质异常、供水设备抢修、
输配水管网抢修、反恐、维稳、公共卫生等。
5.2.6 现场处置机构应研判、部署及落实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
5.2.7 供水企业应建立应急管理目标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a) 人员伤害事件数;
b) 财产损失事件数;
c) 水质异常应急处置及时率;
d) 供水设备故障数及抢修及时率;
e) 输配水管网抢修及时率;
f) 安保反恐案件数及处置及时率;
g) 演练及培训完成率。
5.2.8 供水企业应将应急管理职责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评估及考核。
5.3 管理制度
5.3.1 供水企业应识别、获取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开展合规
性评价。
5.3.2 供水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体系、物资管理、队伍建设、应急值班值守、信
息报送、考核等管理制度,定期评估及更新。
5.4 关键岗位能力要求
5.4.1 关键岗位包括但不限于:
a) 领导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新闻发言人、职能组组长;
b) 综合(专项)应急管理机构主任、副主任、职能组组长;
c) 现场应急处置队伍队长、挖沟机操作员、车辆司机、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及司索、
叉车操作员、电工、电焊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d) 水厂制水工、泵站值班员、管网巡检员、水质检验员等。
5.4.2 供水企业应参照附录D 制定关键岗位安全培训矩阵。
T/GDPAWS 32—2024
4
5.4.3 供水企业应制定应急管理关键岗位职责卡及响应流程。
5.5 应急指挥中心
5.5.1 应急指挥中心应为独立会议室,其场所应能满足办公需求。
5.5.2 应急指挥中心应提供网络接口,并能实现快速扩容。
5.5.3 应急指挥中心应配备专用电脑,提供应急资料、生产动态信息、气象信息等基础数
据信息。
5.5.4 应急指挥中心应配备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用于书写的工具和材料等办公用品。
5.5.5 各级供水企业管理要求:
a) 1 级供水企业:配备2 路以上有线电话,具备全程录音功能;配备电视电话会议设
备,包括音响设备、显示设备、视频摄像机等;建立辅助决策系统;应急电力系统应满足一
级负荷由两个电源供电的要求。
b) 2 级供水企业:配备2 路以上有线电话,具备全程录音功能;配备电视电话会议设
备,包括音响设备、显示设备、视频摄像机等。
c) 3 级供水企业:配备1 路以上有线电话,具备全程录音功能。
5.6 科技与信息化管理
5.6.1 供水企业应推进风险管控、应急救援等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5.6.2 供水企业应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通过供水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地理
信息系统、客服与抢维修平台、调度系统等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5.6.3 供水企业应推进供水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5.7 变更管理
5.7.1 供水企业应对应急管理发生的变化进行控制,减少或消除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风
险。
5.7.2 应急管理变更包括但不限于:
a) 机构与职责变化;
b) 关键岗位人员变化;
c) 应急处置队伍变化;
d) 工艺、生产设备、药剂、环境变化;
e) 应急预案修订;
f) 应急技术及装备提升等。
5.8 经验分享
5.8.1 供水企业应对应急能力建设的信息与资料进行共享、积累及应用。
5.8.2 经验分享方式包括但不限:
a) 培训教育;
b) 总结报告;
c) 交流与会议。
5.9 评审
5.9.1 供水企业应验证应急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及有效性,包括但不限于:
a) 年度评审;
b) 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后的评审;
T/GDPAWS 32—2024
5
c) 发生Ⅰ级突发事件的评审;
d) 上级管理单位要求的评审。
5.9.2 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审应符合附录F 的要求。
5.9.3 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审得分=应急管理体系评审得分*80%+实战演练实施评审得
分*20%。
5.9.4 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审得分总分为100 分,评定等级分为5A、4A、3A 及不合格。
其中90 分及以上为5A 等级(AAAAA),80-89 分为4A 等级(AAAA),70-79 分为3A 等级(AAA),
69 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5.9.5 供水企业可聘请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或专家对本企业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外部评审。
6 预防与应急准备
6.1 风险管理
6.1.1 分类分级
6.1.1.1 根据固有风险、水厂供水总规模、供水覆盖人口等因素,突发事件风险类别由高
到低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供水企业应符合附录A.1 的要求。
6.1.1.2 专项应急能力由高到低分为1 级、2 级、3 级。供水企业应符合附录A.2 的要求。
6.1.1.3 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类。供水企业突发
事件分类应符合附录B.1 的要求。
6.1.1.4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级应符合附录B.2 的要求。
6.1.2 风险评估及应对
6.1.2.1 供水企业应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确认风险点及危险源的初始风险等级。识别范围
包括供水设备设施、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变更管理、气候与环
境影响等。
6.1.2.2 供水企业应制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使剩余风险处于可接受程度。
6.1.2.3 供水企业应制定、监测及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理要求。
6.1.2.4 供水企业应明确重大事故隐患清单。
6.1.3 重大危险源管理
6.1.3.1 1 级供水企业不应使用液氯消毒工艺。
6.1.3.2 2 级供水企业应对5 吨及以上的液氯进行重大危险源建档、备案及公示,规范液
氯管理。液氯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管理文件;
b) 设置自动启动液氯吸收装置、安全连锁等安全设施;
c) 设置电子检测探头、监控摄像头等监测设备;
d) 配备空气呼吸器等应急救援装备;
e) 规范装卸作业、高处作业等高风险作业;
f) 规范操作人员资质管理。
6.1.4 风险监督
T/GDPAWS 32—2024
6
6.1.4.1 供水企业应采取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形式对安全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风险监
督,及时排查、消除偏差及漏洞。
6.1.4.2 供水企业应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评估。
6.1.4.3 供水企业应保留风险管理过程记录。
6.2 应急预案
6.2.1 预案体系
6.2.1.1 供水企业应参照附录C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编制重点区域及岗位应急处
置卡。
6.2.1.2 预案体系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应相互衔接。
6.2.1.3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与当地政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实现企业应急
与社会应急相结合。
6.2.1.4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报上级管理单位备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按要求
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6.2.1.5 供水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
a) 防汛防旱防风;
b) 有限空间作业;
c) 危险化学品储存与使用;
d) 消防;
e) 水质异常;
f) 输配水管网爆管;
g) 供水设备设施故障;
h) 信访维稳;
i) 反恐安保;
j) 网络及信息安全。
6.2.1.6 应急处置卡应包括主要风险、分级响应级别和条件、责任部门、处置措施和责任
分工、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联络人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6.2.1.7 设置应急处置卡的区域及岗位包括但不限于:
a) 液氯;
b) 加药间盐酸、次氯酸钠等危险化学品;
c) 化验室危险化学品;
d) 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
e) 变配电系统区域;
f) 工程建设区域;
g) 供水设施设备抢修作业;
h) 有限空间作业等。
6.2.2 预案管理
6.2.2.1 综合应急预案应由领导机构组织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应由专项应
急管理机构组织制定。
6.2.2.2 应急预案体系应定期评审,原则上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
水企业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a)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级管理部门预案发生变化的;
b) 应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T/GDPAWS 32—2024
7
c) 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d) 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e) 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f) 事件处置或应急演练中发现重大调整事项的。
6.3 培训与演练
6.3.1 供水企业应策划及开展应急管理相关培训,纳入岗位考评事项。
6.3.2 供水企业应制定年度应急演习计划,合理安排桌面演习、专项演习、综合性演习,
做好评估和记录。
6.4 资源管理
6.4.1 应急处置队伍
6.4.1.1 供水企业应建立专项应急处置队伍,包括但不限于:
a) 三防抢险队伍;
b) 供水管道抢修队伍;
c) 供水设备抢修队伍;
d) 消防队伍;
e) 安保队伍;
f)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队伍。
6.4.1.2 供水企业应与社会救援、医疗、消防等专业应急队伍及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联系,
宜与应急协作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6.4.1.3 供水企业应建立值班值守、设备维护和预防性检查等制度,明确应急处置队伍职
责和工作要求。
6.4.1.4 现场处置队伍队长应具备较强的现场指挥、协调能力,能预测、判断和快速做出
相应决策。队员应掌握应急处置知识及技能,熟悉应急救援流程。
6.4.1.5 各级供水企业管理要求:
a) 1 级供水企业:建立管道漏损巡检队伍。
b) 2 级供水企业:委托第三方开展管道漏损巡检工作。
6.4.2 应急装备及物资
6.4.2.1 供水企业应参照附录E 配备应急装备及物资,设专人管理,进行维护、保养,定
期检测。
6.4.2.2 供水企业应建立并及时更新应急协作单位应急装备及物资清单,掌握其性能、数
量、存放区域、响应时间等信息。
6.4.2.3 各级供水企业管理要求:
a) 1 级供水企业:水厂具备双路电源;储备常用抢修备品备件。
b) 2 级供水企业:水厂使用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机组功率满足水厂基本生产要求;
储备部分常用抢修备品备件,其他委托第三方。
6.4.3 应急管理费用
6.4.3.1 供水企业应将应急管理费用纳入安全生产费用,规范其提取和使用,确保资金投
入。
6.4.3.2 应急管理费用支出包括但不限于:
T/GDPAWS 32—2024
8
a) 购置、更新改造、检测检验、检定校准、运行维护应急设施、设备;
b) 购置、开发、推广应用、更新升级、运行维护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
c) 配备、更新、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d)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含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
e) 应急预案修订、应急演练等。
6.4.3.3 建设工程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提取及使用应急管理费用。
6.4.4 应急技术
6.4.4.1 供水企业应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建立专家库,及时更新、补充。
6.4.4.2 供水企业应建立构(建)筑物、生产设备与工艺、管网等档案资料,预警及应急
响应期间应及时获取。
6.4.5 通讯及后勤
6.4.5.1 供水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指挥、调度、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渠道。
6.4.5.2 供水企业应建立24 小时值班值守、节假日领导带班值班机制。
6.4.5.3 应急通讯应满足要求,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联系方式,及时更新。
6.4.6 相关方
6.4.6.1 供水企业应与应急处置协作单位、供应商及临近同行企业沟通,建立其应急技术、
设备、管材、药剂等信息,以及应急处置队伍、外部专家等清单。
6.4.6.2 供水企业应与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协会、媒体机构保持互动与沟通。
6.5 事件管理
6.5.1 供水企业应建立突发事件分级报告及调查机制,对一定等级突发事件进行根源分析、
考核及追责。
6.5.2 供水企业应鼓励员工及时报告险肇事件,并进行收集、分析、处置及跟踪。
6.5.3 供水企业应及时收集、分析、分享内外部突发事件。
7 监测与预警
7.1 监测
7.1.1 一般要求
7.1.1.1 供水企业应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进行收集及研判。
7.1.1.2 对于可能发生较大及以上的突发事件监测信息,专项应急管理机构应及时上报领
导机构。
7.1.2 水质监测
7.1.2.1 供水企业应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开展在线及人工水质监测。
7.1.2.2 供水企业应与当地水质监管部门保持水质监测信息沟通。
7.1.2.3 供水企业宜与流域上下游企业建立水质数据共享机制。
7.1.2.4 各级供水企业应自建水质检测机构或与水质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合作,使其符合
CJJ/T 182 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a) 1 级供水企业:化验室等级为Ⅰ级。
T/GDPAWS 32—2024
9
b) 2 级供水企业:化验室等级为Ⅱ级及以上。
c) 3 级供水企业:化验室等级为Ⅲ级及以上。
7.1.2.5 供水企业处理规模10 万m³/d 以上,化验室的设置不应低于2 级;直辖市、省会
城市、计划单列市或市域内处理规模达到50 万m³/d 以上,化验室的设置不应低于1 级。
7.1.3 供水设备及管网监测
7.1.3.1 供水企业应开展供水设备及输配水管管网监测。
7.1.3.2 各级供水企业管理要求:
a) 1 级供水企业:建立水厂中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测及控制;建立输配水管网地理信
息系统,实现压力、流量等数据实时监测。
b) 2 级供水企业:建立水厂中控系统,实现局部远程监测及控制;建立局部输配水管
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部分压力、流量等数据实时监测。
c) 3 级供水企业:建立水厂中控系统;建立输配水管网巡查机制。
7.1.4 防汛防旱防风监测
7.1.4.1 供水企业应建立三防信息收集渠道,包括暴雨与台风等天气信息、水文信息、洪
涝灾情信息等。
7.1.4.2 供水企业应与水源管理单位保持信息沟通,实施旱情监测。
7.1.5 恐怖事件监测
7.1.5.1 供水企业应运用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手段,预防、监测及阻止入侵、
破坏、投毒、爆炸、袭击等事件的发生。
7.1.5.2 反恐怖防范应符合GA 1809 的要求。
7.1.5.3 供水企业应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联防、联动、联治工作机制。
7.2 预警
7.2.1 供水企业应建立突发事件分级预警标准。
7.2.2 供水企业应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及时研判及发布预警
等级及防御措施。
7.2.3 预警防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a) 安排应急值班值守;
b) 收集及发布信息或报告;
c) 加强供水系统实时监测;
d) 部署应急处置队伍及物资进入待命状态。
7.2.4 供水企业应及时向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及上级管理单位汇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
应及时、真实、规范。
8 应急响应
8.1 现场处置
8.1.1 突发事件发生后,供水企业应综合研判、确定本企业响应级别,启动应急预案,开
展突发事件前期处置工作。
T/GDPAWS 32—2024
10
8.1.2 供水企业应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后立即向上级管理单位报告,并根据事故等级向当
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8.1.3 应急预案启动后,供水企业应及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启动相关应急处置队伍。
8.1.4 发生水源水质受到污染,供水企业应加强原水取水口、水厂水质监测,根据生态环
境保护部门应急处置部署,应急调整生产工艺,采取措施控制突发事件。
8.1.5 发生突发人为污染二次供水水质事件,供水企业应开展水质监测,配合水务部门部
署临时饮用水供应,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案件的调查侦破工作。
8.1.6 供水管道在自然灾害、地质灾害中发生破裂或发生第三方破坏,供水企业在现场允
许、不影响救援交通的条件下可采取明铺管道等临时措施进行抢修,部署临时饮用水供应。
8.2 应急指挥
8.2.1 供水企业应指挥、协调、调动应急资源开展处置工作。
8.2.2 应急响应过程应明确指挥权转移、变化等情况。
8.3 扩大应急
8.3.1 供水企业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事态控制能力扩大应急响应级别。
8.3.2 供水企业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或二次事故。
8.3.3 当突发事件影响范围由企业内部扩大至企业外部,或供水企业的应急能力无法应对
突发事件时,应向当地政府或专业救援机构请求支援。
8.4 信息报送
8.4.1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
8.4.2 新闻发言人应统筹及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9 恢复与重建
9.1 现场恢复
9.1.1 对现场进行恢复,应保障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9.1.2 应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应做好现场环境监测。
9.1.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供水企业应开展隐患排查及治理。
9.1.4 供水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受灾程度和损失情况、应对过程进
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调查评估报告。
9.2 设备设施重建
9.2.1 针对存在的设备设施隐患,供水企业应制定临时措施和整改措施计划。
9.2.2 供水企业应结合事故调查分析结果,制定重建规划。
T/GDPAWS 32—2024
11
附录A
(规范性)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风险分类分级清单
A.1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风险分类清单
表A.1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风险分类清单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
风险分类
参考因素
固有风险
水厂供水总规模
(万m³/d)
供水覆盖人口
(万人)
一类
存在危险化学品一级、二
级重大危险源
X ≥50 X ≥70
二类
存在危险化学品三级、四
级重大危险源
10 ≤ X < 50 20 ≤ X < 70
三类不存在重大危险源10 >X 20 >X
注: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风险分类的判定需至少满足参考因素中的一项。
A.2 供水企业专项应急能力分级清单
表A.2 供水企业专项应急能力分级清单
专项应急能力
突发事件风险分类
一类二类三类
应急指挥中心1 级2 级3 级
重大危险源管理1 级2 级2 级
应急处置队伍1 级1 级2 级
应急装备及物资1 级1 级2 级
水质监测2 级2 级3 级
供水设备及管网监测1 级2 级3 级
T/GDPAWS 32—2024
12
附录B
(规范性)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清单
B.1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类清单
表B.1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类清单
序号大类子类具体情形
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干旱、地震、台风、洪灾、滑坡、泥石流、咸潮入
侵等导致人员伤害或影响正常供水
2 事故灾难
人身伤害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
烫、高处坠落、坍塌、中毒和窒息等
水质异常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水质异常等
供水设备设施异常
水厂或泵站停电、供水设备设施故障、输配水管爆
管,造成供水压力降低、水量不足、停水等
危险化学品泄漏
液氯、液氨、盐酸、次氯酸钠、化验室危化品泄漏
等
消防火灾
其他交通事故
3 公共卫生公共卫生
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
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二次供水突发人为污染;
传染病疫情、急性中毒事件等
4 社会安全
维稳群体上访
恐怖袭击反恐安保事件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T/GDPAWS 32—2024
13
B.2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级清单
表B.2 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分级清单
突发事件等级
后果描述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产影响社会责任
I级
1 人以上死亡;
或3 人以上重伤;
或12 人以上轻伤
设备或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元以上
10 万人以上持续停水48 小时以上;
或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影响
受地级市主流媒体负面曝光;
或受地级市政府部门处罚或通报;
或一次性参与人数100 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
Ⅱ级
1 人以上3 人以下重伤;
或8 人以上12 人以下轻伤
设备或财产直接经济损失50 万
元以上100 万元以下
10 万人以上持续停水24 小时以上;
或出厂水浊度没达到GB5749 持续
24 小时;
或出厂水余氯没达到GB5749 持续8
小时以上
受县级主流媒体负面曝光;
或受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处罚或通报;
或一次性参与人数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的群体性事
件
Ⅲ级3 人以上8 人以下轻伤
设备或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 万
元以上50 万元以下
4 万人以上持续停水12 小时以上;
或出厂水浊度没达到GB5749 持续8
小时;
或出厂水余氯没达到GB5749 持续4
小时以上
一次性参与人数20 人以上50 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Ⅳ级3 人以下轻伤
设备或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 万
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5 千人以上持续停水12 小时以上;
或出厂水浊度没达到GB5749 持续2
小时;
或出厂水余氯没达到GB5749 持续1
小时以上
一次性参与人数20 人以下,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
响的群体性事件;
或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的,对生产经营、办公
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注:
“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T/GDPAWS 32—2024
14
附录C
(资料性)
供水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清单
表C.1 供水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清单
突发事件类型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综合应急
预案
防汛防旱防风专项
应急预案
台风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灾难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
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
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
急预案
液氯现场处置方案
强酸强碱泄漏、次
氯酸钠泄漏等现场
处置方案
消防专项应急预案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水质异常专项应急
预案
原水重金属污染现
场处置方案
原水藻类污染现场
处置方案
原水石油类污染现
场处置方案
常见污染物应急处
置措施
输配水管网爆管
专项应急预案
供水设备设施故障
专项应急预案
触电、中毒与窒息、
起重伤害、物体打
击、高处坠落、机
械伤害等现场处置
方案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事件综合
应急预案
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事件综合
应急预案
信访维稳专项应急
预案
反恐安保专项应急
预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
项应急预案
T/GDPAWS 32—2024
15
附录D
(资料性)
关键岗位能力要求
表D.1 关键岗位培训矩阵示例
叉
车
操
作
起
重
机
操
作
起
重
指
挥
司
索
高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机
动
车
驾
驶
焊
接
与
热
切
割
作
业
挖
沟
机
操
作
登
高
作
业
临
时
用
电
有
限
空
间
作
业
高
处
作
业
动
火
作
业
沟
槽
开
挖
作
业
危
化
品
使
用
两
票
现
场
作
业
安
全
防
御
性
驾
驶
起
重
作
业
抢
维
修
作
业
检
测
水
质
化
验
现
场
处
置
急
救
培
训
危
机
管
理
应
急
预
案
体
系
安
全
风
险
现
场
应
急
管
理
培训类型法法法法法法法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专专专专领领领领
培训周期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三
领
导
机
构
总指挥2 2 2
副总指挥2 2 2 2
新闻发言人2 2 2
职能组组长2 2 2 2 2
现
场
应
急
处
置
应急处置队伍队长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挖沟机操作员2 2 2 2 2 2 2 2 2 2 2
车辆司机2 2 2 2 2 2 2 2 2 3 2 2
起重机司机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起重指挥与司索2 2 2 2 2 2 2 2 2 2 2 2
T/GDPAWS 32—2024
16
叉
车
操
作
起
重
机
操
作
起
重
指
挥
司
索
高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机
动
车
驾
驶
焊
接
与
热
切
割
作
业
挖
沟
机
操
作
登
高
作
业
临
时
用
电
有
限
空
间
作
业
高
处
作
业
动
火
作
业
沟
槽
开
挖
作
业
危
化
品
使
用
两
票
现
场
作
业
安
全
防
御
性
驾
驶
起
重
作
业
抢
维
修
作
业
检
测
水
质
化
验
现
场
处
置
急
救
培
训
危
机
管
理
应
急
预
案
体
系
安
全
风
险
现
场
应
急
管
理
培训类型法法法法法法法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专专专专领领领领
叉车操作员2 2 2 2 2 2 2 2 2 2 2
电工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电焊工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2 2 4 2 2 2 2 2 2 2 2 2
水质化验员2 2 2 2 2 8 2 2
注:
1.培训类型分为法定(法)、领导力(领)、专业力(专)、通用力(通)。
2.培训周期为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等具体年限。
3.培训学时为具体培训学时,如2 代表两个培训学时,橙色为强制要求,蓝色为推荐要求。
T/GDPAWS 32—2024
17
附录E
(资料性)
应急设备及物资配备清单
E.1 通用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表E.1 通用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事项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现场警戒
警示灯个实物
疏散指示棒根实物
警戒带盘实物
隔离护栏米实物
反光锥个实物
警示牌块实物
通讯器材
对讲机台实物
移动通讯设备部实物
手持扩音器个实物
通用工具
液压金刚石链锯台实物
液压扳手台实物
撬棍个实物
索具套实物
手锤个实物
电钻个实物
潜孔钻套实物
电锯个实物
千斤顶台实物
通用防护
安全帽顶实物
反光衣件实物
手部防护装备双实物
口罩个实物
护目镜个实物
防护面罩个实物
应急动力
移动发电机台实物
应急发电车辆实物
现场照明
应急探照灯个实物
防水灯个实物
手电筒个实物
头灯个实物
紧急医疗处置
创可贴盒实物
风油精瓶实物
T/GDPAWS 32—2024
18
事项
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红花油瓶实物
紧急医疗处置
红药水瓶实物
活络油瓶实物
藿香正气水盒实物
蛇药片盒实物
牛黄解毒片盒实物
酒精75%(乙醇消毒液) 瓶实物
双氧水瓶实物
速效伤风胶囊盒实物
体温计只实物
医用绷带包实物
医用棉花包实物
医用棉签包实物
医用纱布包实物
颈托套实物
担架套实物
车载应急包包实物
应急药品收纳箱个实物
E.2 三防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表E.2 三防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事项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三防应急处置
防汛沙袋(含沙) 个实物
挡水板个实物
斧头个实物
救生圈个实物
绳条实物
铁钳个实物
救生衣件实物
防汛砂箱个实物
水带条实物
潜污泵台实物
运输车辆辆实物
发电机台实物
液压渣浆泵(含液压动力站) 套实物
无堵塞污水电泵台实物
T/GDPAWS 32—2024
19
E.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表E.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事项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危险化学品处置
化学防护服套实物
橡胶安全防护靴套实物
防化工作手套套实物
防护面罩副实物
洗眼器套实物
防毒面罩滤盒个实物
防护眼镜个实物
沙土、干石灰混合物桶实物
吸附棉件实物
有限空间应急处置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台实物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含面罩) 套实物
便携式呼吸器套实物
救援三脚架个实物
救援担架个实物
防坠器个实物
防爆手电个实物
自吸式长管呼吸器(含过滤件) 套实物
安全绳救生索条实物
安全带条实物
手提式轴流通风机和风管套实物
防爆对讲机台实物
火灾应急处置
消防面具套实物
消火栓(含水带、枪头) 套实物
灭火器个实物
消防水带喷头个实物
消防泵台实物
消防水池套实物
触电应急处置
绝缘手套双实物
绝缘靴双实物
绝缘杆个实物
验电笔支实物
接地线套实物
绝缘垫张实物
T/GDPAWS 32—2024
20
E.4 水质异常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表E.4 水质异常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事项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水质异常应急处置
吸油毡张实物
活性炭吨实物
氢氧化钠吨实物
碳酸钠吨实物
硫酸铝吨实物
高锰酸钾斤实物
高锰酸钾复合盐斤实物
PAM 吨实物
次氯酸钠吨实物
应急投加设备套实物
围油栏米实物
取样瓶(罐) 件实物
便携式总余氯检测仪台实物
便携式浊度仪台实物
便携式溶解氧仪台实物
多参数快速检测仪台实物
配套试剂件实物
便携式水质毒性检测仪台实物
化学发光法毒性检测试剂台实物
发光细菌法毒性检测试剂台实物
便携式重金属快速分析仪台实物
检测用电极片件实物
快速检测包套实物
总氯试剂包套实物
余氯试剂包套实物
T/GDPAWS 32—2024
21
E.5 设备、管道抢修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表E.5 设备、管道抢修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事项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设备及管道抢修
抽水泵台实物
电焊机台实物
水泥管夹件实物
大肚法兰夹件实物
铸铁管开边夹件实物
PE 管开边夹件实物
夹球墨管的连接口件实物
钢与PE 管夹件实物
挖掘机台实物
发电机台实物
发电车台实物
抢修车台实物
移动式汽车起重机台实物
气瓶(氧气、乙炔、氩气、二氧化碳) 瓶实物
弯头件实物
柔头柔尾件实物
正三通件实物
异径三通件实物
快干水泥袋实物
承插盘件实物
切割机台实物
手提式砂轮机台实物
管材件实物
阀门井盖件实物
快速抢修器台实物
三通抢修器台实物
封堵气囊个实物
T/GDPAWS 32—2024
22
E.6 反恐安保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表E.6 反恐安保应急设备及物资清单
事项应急物资名称单位储备方式
反恐安保应急处置
盾牌件实物
警棍件实物
防暴强光手电件实物
防暴棍件实物
防刺服套实物
防暴钢叉件实物
防割手套套实物
伸缩抓捕器件实物
防暴自卫喷射器件实物
一键报警装置套实物
阻车路障件实物
对讲机台实物
金属探测器件实物
防暴围栏件实物
厂区安防电子围栏套实物
T/GDPAWS 32—2024
23
附录F
(规范性)
供水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审要求
F.1 供水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评审表
表F.1 供水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评审表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标准
分值
评审事项
风险
等级
扣分
标准
评审方法
评审
记录
1.1.1
机构
与管
理
30 分
领导作用/
10
主要负责人有感领导工作方式不足一般3 查阅记录及现场询问
1.1.2 管理人员安全行动计划不完善一般3 查阅行动计划表
1.1.3
机构与职责/
应急管理组织架构不符合要求一般3 查阅组织机构
1.1.4 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工作职责不明确低1 查阅组织机构
1.1.5 专项应急管理机构未涵盖主要突发事件类型一般3 查阅组织架构
1.1.6 应急管理职责未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般3 查阅责任制
1.1.7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定期分析及考核低1 查阅考核记录
1.1.8
管理制度/
未建立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清单一般3 查阅清单
1.1.9 未建立应急管理相关管理制度较大5 查阅制度
1.1.10 管理制度不完善低1 查阅制度
1.1.11 记录不完善低1 查阅记录
1.2.1
关键岗位能力
要求
/ 5
未建立关键岗位培训矩阵一般3 查阅制度
1.2.2 关键岗位培训矩阵不完善低1 查阅制度
1.2.3 未制定关键岗位应急管理职责卡及响应流程图一般3 查阅制度
T/GDPAWS 32—2024
24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标准
分值
评审事项
风险
等级
扣分
标准
评审方法
评审
记录
1.2.4 应急管理职责卡及响应流程图未涵盖关键岗位低1 查阅制度
1.2.5 记录不完善低1 查阅记录
1.3.1
应急指挥中心/ 5
未配置应急指挥中心及相关设备较大5 现场检查
1.3.2 应急指挥中心场所不满足要求低1 现场检查
1.3.3 未提供网络接口低1 现场检查
1.3.4 未提供基础数据信息一般3 现场检查
1.3.5
未配备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用于书写的工具和材料
等办公用品
低1 现场检查
1.3.6 1、2、3 级供水企业不符合要求较大5 现场检查
1.3.7 记录不完善低1 查阅记录
1.4.1
科技与信息化
管理
/ 5
未采用信息化平台较大5 查阅信息化系统
1.4.2 信息化平台模块不满足要求一般3 查阅信息化系统
1.4.3 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及应用不足一般3 查阅记录
1.4.4 记录不完善低1 查阅记录
1.5.1
评审
/
/
5
未按要求开展评审较大5 查阅资料及评审记录
1.5.2 评审不及时或评审内容不充分一般3 查阅评审记录
1.5.3
变更管理/
未采取变更管理较大5 查阅制度文件及记录
1.5.4 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进行变更管理一般3 查阅变更记录及清单
1.5.5
经验分享/
信息、资料未进行共享、积累及应用低1 查阅记录
1.5.6 经验分享方式不足低1 查阅记录
1.5.7 记录不完善低1 查阅记录
T/GDPAWS 32—2024
25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标准
分值
评审事项
风险
等级
扣分
标准
评审方法
评审
记录
2.1.1
预防
与应
急准
备
40 分
风险管理
分类分级
10
未按照标准进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较大5 查阅清单
2.1.2 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不完善一般3 查阅清单
2.1.3
评估与应对
未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较大5 查阅记录及现场询问
2.1.4 安全风险评估范围、风险等级与实际不符低1 查阅记录及现场检查
2.1.5 未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理要求一般3 查阅记录及现场询问
2.1.6 管控措施不到位低1 查阅记录
2.1.7 未明确重大事故隐患清单一般3 查阅清单
2.1.8 重大事故隐患清单不完善低1 查阅清单及现场检查
2.1.9
重大危险源
管理
1 级供水企业使用液氯消毒工艺较大5 查阅记录及现场检查
2.1.10 2 级供水企业未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备案及公示较大5 查阅记录及现场检查
2.1.11 2 级供水企业液氯管控不足较大5 查阅记录及现场检查
2.1.12
风险监督
隐患排查与治理不到位一般3 查阅记录及现场询问
2.1.13 未开展年度风险评估一般3 查阅记录及现场询问
2.1.14 / 记录不完善低1 查阅记录
2.2.1
应急预案预案体系9
未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未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
应急预案
重大否决项查阅制度
2.2.2 未建立突发事件总体应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