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703.2-2025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第2部分:核心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ICS 65.020.01
CCS B 04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 703.2—2025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第2 部分:核心区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nfan research and
breeding base—Part 2:Core areas
2025 - 06 - 29 发布 2025 - 09 - 01 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2
5 建设选址 .......................................................................... 2
6 土地平整 .......................................................................... 2
7 田间道路 .......................................................................... 2
8 灌排系统 .......................................................................... 2
9 农田输配电 ........................................................................ 3
10 农田地力 ......................................................................... 3
11 温室大棚 ......................................................................... 3
12 育种隔离 ......................................................................... 3
13 农田安防 ......................................................................... 3
14 农田信息化 ....................................................................... 3
15 育种处理设施 ..................................................................... 4
16 废弃物处理设施 ................................................................... 4
17 办公和生活设施 ................................................................... 5
18 其他设施 ......................................................................... 5
19 建后管护 ......................................................................... 5
20 南繁登记 ......................................................................... 5
21 人员管理 ......................................................................... 5
22 安全管理 ......................................................................... 5
23 档案管理 ......................................................................... 5
附录A(资料性)农田“四情”信息监测设备布设要求 ...................................... 6
参考文献 ............................................................................. 7
DB46/T 703.2—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6/T 703《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理规范》的第2部分,DB46/T 703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保护区;
——第2部分:核心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三亚崖州湾
科技城管理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涛、王建东、王磊、王传娟、杨洋、吴勇、仇学峰、温国松、陈广锋、刘怡、
何俊燕、张石锐、马振国、钟永红、沈欣、钏秀娟、万三连、代昆豪、张钟莉莉、方世凯、吴文碟。
DB46/T 703.2—2025
III
引 言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是农业科研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在科研育种加代、
种植鉴定、制种繁种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南繁科研育种基
地对推进高质量育制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制定DB46/T 703《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
理规范》旨在确立普遍适用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安全防护与管理的准则。DB46/T 703由两个部分
组成。
——第1部分:保护区。
——第2部分:核心区。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在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划定
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实行用途管制,永久保护。核心区则是在保护区内选取
已具有较好南繁科研育种条件和设施的区域,开展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优先用于开展南繁科研育种
活动。
通过制定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基地建设管理规范,旨在有效保障我国南繁育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我国南繁科研育种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DB46/T 703.2—2025
1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第2 部分:核心区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内基地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内基地建设
选址、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排系统、农田输配电、农田地力、温室大棚、育种隔离、农田安防、农田信
息化、育种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办公和生活设施、其他设施、建后管护、南繁登记、人员管理、安
全管理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内的基地建设管理,其他区域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理可参照执
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16716.1 包装与环境 第1 部分:通则
GB/T 24689.1 植物保护机械 虫情测报灯
GB/T 3662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
GB/T 38633 信息技术 大数据 系统运维和管理功能要求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5036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JGJ/T 67 办公建筑设计标准
JGJ 91 科研建筑设计标准
NY/T 2148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46/T 703.1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第1 部分:保护区
3 术语和定义
DB46/T 70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 core area of Nanfa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breeding
依据国家、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相关规划,在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内,划定的优先用于开展南繁
科研育种活动的,已经具有较好南繁科研育种条件和设施的区域。
DB46/T 703.2—2025
2
4 基本原则
4.1 规划引导原则。应符合国家、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相关规划的要求。
注:现有相关规划包括《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 年)》《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
(2023—2030 年)》等。
4.2 多元投入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推进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资本等多元投
入参与基地建设。
4.3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南繁科研育种需求,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基础条件等因素,确定建
设内容与重点。
4.4 集约建设原则。各地加强对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区域的统筹,实行集中开发,为南繁科研育种
活动提供集约化、便利化的田间作业环境及条件。
4.5 前瞻性原则。以科学的田间设施配套、高效的资源共享模式、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南繁科研育
种基地的长期高效利用。
4.6 建管并重原则。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
5 建设选址
5.1 选择已划定的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开展建设。
5.2 其他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6 土地平整
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7 田间道路
7.1 田间道路包括机耕路、生产路和科研观测道,田间道路通达度应达到100%。
7.2 机耕路与生产路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7.3 科研观测道应满足育种科研人员、作业人员等进入农田中心位置进行作物观测、数据测量等的作
业需要,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根据农田地块的大小进行合理配置,可到达单元化划分后的田块中心;
b) 路面宽度宜不小于1 m,推荐选择生态道路;
c) 科研观测道宜与田埂、生产路相结合,路面高度宜高出田块20 cm~30 cm。
8 灌排系统
8.1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达到100%。
8.2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及建设应符合GB 50288 的要求。
8.3 育种作物品种一致、可进行同步施肥的,宜实行水肥一体化灌溉,宜采用可实现远程控制、在线
式监测的自动施肥机装置完成施肥作业及管理。
8.4 排水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旱地和水田科研育种需求,积极引导建设满足旱地改
水田后育种需求的排水工程。
8.5 灌溉排水工程宜配置监测、计量、信息输送以及控制设施。
DB46/T 703.2—2025
3
8.6 其他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9 农田输配电
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10 农田地力
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11 温室大棚
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12 育种隔离
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13 农田安防
13.1 农田安防工程有效防护的农田面积比例应≥85%。
13.2 预防台风灾害的设施宜建设人工防护林。
13.3 其他要求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农田信息化
14.1 农田感知设备
14.1.1 农田感知设备应包括传感器、视频采集终端等感知和识别设备,采集农田“四情”(墒情、虫
情、苗情、灾情)信息。
14.1.2 农田“四情”信息的监测设备应包括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农田气象监测设备、虫情监测设备、
作物长势监测设备等,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要求、布设要求可参照附录A 的规定执行。
14.1.3 农田感知设备所采用的监测设备应具有网络数据传输功能,宜采用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实现数据
的汇集。
14.2 自动控制设备
根据育种需要,宜安装灌溉、排水、施肥、施药等自动控制设备。
14.3 安全监控设备
安全监控设备一般由视频采集终端和数据传输设备构成,监测设备应具有网络数据传输功能,宜采
用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或独立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监控图像的汇集。
14.4 运行维护保障
DB46/T 703.2—2025
4
14.4.1 农田信息化所涉及的硬件、软件等应具备良好的性能,为育种活动提供可靠性保障,信息化系
统的可靠性不宜低于90%,即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宜低于7884 小时每年(365 d×24 h×90%)。
14.4.2 信息化系统建设单位应建立可靠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按照GB/T 36626、GB/T
38633 要求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应配备专业的运行维护技术人员或委托具备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资质
的专业服务组织进行维护。
14.5 其他要求
农田信息化其他要求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15 育种处理设施
15.1 种子处理设施
15.1.1 宜具备与基地规模相适应的智能化设备室、种子观测作业室、种子处理间等。
15.1.2 种子处理设备应满足种子杀虫、干燥、除芒、脱粒、考种、检测等要求。
15.1.3 脱粒机、干燥箱、包装机等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
15.2 种子仓储设施
15.2.1 种子储藏量应与基地规模相适应。
15.2.2 种子包装袋应符合GB/T 7414 的相关规定。
15.2.3 种子贮藏仓库设施应符合GB/T 7415 的相关规定。
15.3 农资农机仓库设施
15.3.1 农资仓库应设消防给水系统,并保证消防水源的安全供给。
15.3.2 农资仓库宜利用室外空旷位置搭建遮雨设施,如建设农机停放棚。
15.3.3 农机具库的建设规模应与基地育制种规模相适应。
15.3.4 农机具库的耐火等级宜不低于三级。
15.3.5 针对不同作物育种需求,可配备型号适用的拖拉机、深松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
15.4 其他
15.4.1 科研建筑设计应按照JGJ 91 的规定执行,各类建筑物设计及建设均应按照GB 50352、JGJ/T 67、
GB 50016、GB 50763 的规定执行,主要建筑物结构使用年限应达到25 年及以上,抗震设防类别应为丙
类及以上。
15.4.2 涉及育种处理的其他设施要求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16 废弃物处理设施
16.1 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安全无害处理育种产生的秸秆、农膜、肥药包装等废弃物的各类建筑物和场
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宜购置安全实验评价、无害化处理等仪器设备;
b) 有害垃圾处理方式应当符合国家和海南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c) 基地肥药等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B/T 16716.1 的规定。
16.2 应配套植物检疫隔离场和染病种苗无害化处理设施,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DB46/T 703.2—2025
5
17 办公和生活设施
办公和生活设施包括用于保障育种基地科研人员办公和生活便利而配套的各类建筑和活动场所,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优先选择已有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配套服务区入驻;
b) 办公和生活设施建筑物建设应按照JGJ/T 67 的规定执行;
c) 办公楼应配备会议室、会商室、值班室等条件,服务条件应满足常驻人员办公需求;
d) 生活设施应满足基地人员餐饮、住宿、淋浴、卫生等要求;
e) 生活设施的服务人数应以各基地用工高峰期的人员数量为参考;
f) 基地应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或将污水接入排污管网,并配备生活废弃物处理设备;
g) 生活设施所涉及的通讯设施应与当地电信网的要求相适应。
18 其他设施
其他设施主要包括基地的泵房和消防设施等,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泵房应配套适宜的供水设施,用于建筑体供水和邻近试验田水肥一体化灌溉首部设施设备;
b) 泵房应具备相关配电设备、备用发电机器的存放条件;
c) 基地应配套相应消防设施,应按照GB 55036 的规定执行。
19 建后管护
19.1 建成后的育种基地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应符合NY/T 2148 的要求。
19.2 育种基地农田宜持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且覆盖率宜不低于95%,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按照NY/T
2911 的规定执行。
19.3 其他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20 南繁登记
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21 人员管理
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22 安全管理
22.1 制定能应对南繁地区较为频发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22.2 其他按照DB46/T 703.1的相关规定执行。
23 档案管理
按照DB46/T 703.1 的相关规定执行。
DB46/T 703.2—2025
6
表A.1 给出了农田“四情”信息监测设备布设要求。
表A.1 农田“四情”信息监测设备布设要求
监测设备 监测指标
性能参数
布设要求
测量范围 分辨率 最大允许误差
土壤墒情
监测设备
土壤体积含水量,% 0~60 ≤0.1 ±2.5a(室内),±5a(室外) 可按照育种需求,
灌溉管理方式不
同的地块分别布
设多套
土壤温度,℃ -20~80 ≤0.1 ±0.5
农田气象
监测设备
空气温度,℃ -40~50 ≤0.1 ±0.2
可依据地块地形,
存在气候差异的
地块分别布设
空气相对湿度,% 5~100 ≤1
±3(≤80)
±5(>80)
总辐射,W/m2 0~1 400 ≤5 ±5(日累计)
风向,° 0~360 ≤3 ±5
风速,m/s 0~60 ≤0.1 ±(0.5+0.03Vb)
降雨量,mm — ≤0.1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0.4(降雨量小于10)
±4%(降雨量大于10)
冲击势能式雨量传感器:
±5%(日累计)
大气压,hPa 450~1 100 ≤0.1 ±0.5
虫情监测
设备
符合GB/T 24689.1 的要求
可按照面积,每
150 亩布设1 套
作物长势
监测设备
田间原位可获取作物株高、覆盖度等长势数据
可根据育种需求
针对不同育种地
块分别布设
注:性能参数是最低要求,不应低于此标准。
a 为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绝对误差。
b 为风速测量值。
附 录 A
(资料性)
农田“四情”信息监测设备布设要求
DB46/T 703.2—2025
7
参考文献
[1]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 年)
[2] 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 年)
[3] 海南省南繁登记办法
[4] 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
[7] NY/T 2777—2015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
[8] SN/T 3072—2011 种苗隔离检疫操作规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