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UMT 037-2025 工业数字孪生 跨企业工业数字孪生平台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T/CPUMT 037-2025 工业数字孪生跨企业平台技术要求》的详细内容总结,按标准结构和层级展开:
1. 标准背景与定位
- 目的:解决跨企业工业数字孪生平台的数据孤岛、互操作性差、安全风险等问题,推动产业链协同。
- 关联标准:与T/CPUMT 031~036等6份文件共同构成工业数字孪生系列标准,覆盖框架、通用要求、数据集成、应用评估等。
- 适用场景:跨企业工业数字孪生平台的设计、建设、运维及管理。
2. 总体架构
采用分层设计(物理层、资源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与纵向保障(安全、运维、标准)结合的模式,如图1所示:
3. 分层技术要求
(1) 物理层
- 互操作性
- 标准化接口协议(如统一通信协议、数据格式)。
- 设备兼容性(支持多品牌传感器/执行器接入)。
- 边缘计算协同(跨企业边缘节点资源共享)。
- 数据共享
- 统一采集接口与可靠传输协议。
- 边缘节点本地处理与元数据管理。
(2) 资源层
- 资源共享与隔离
- 虚拟化技术实现多租户资源隔离。
- 动态资源池化与配额管理。
- 协同计算
- 分布式计算框架(如Spark、Flink)。
- 安全多方计算(MPC)保障隐私。
(3) 数据层
- 共享与隔离
- 多租户数据架构与数据虚拟化。
- 数据标签分级管理。
- 联合处理
- 联邦学习支持跨企业数据分析。
- 边缘-云端协同处理。
(4) 服务层
- 业务流程协同
- 工作流引擎自动化编排任务。
- 事件驱动架构实现异步响应。
- 服务共享
- 标准化服务目录与微服务API。
- SLA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5) 应用层
- 应用共享与定制
- 多租户应用实例隔离。
- 模块化扩展与统一API集成。
- 协同应用
- 跨企业工作流设计工具。
- 实时协作工具(如在线文档、视频会议)。
4. 运营运维要求
- 多租户管理:独立运维环境与统一监控平台结合。
- 监控与报警:多层次监控(基础设施、应用、业务)及实时报警(邮件/SMS)。
- 自动化运维:CI/CD流水线部署、智能优化(AI驱动的资源调度)。
5. 安全要求
- 数据安全:静态/动态加密、多租户隔离、备份恢复机制。
- 访问控制:多因素认证(MFA)、基于角色(RBAC)与属性(ABAC)的权限管理。
- 网络安全:VLAN分段、DDoS防护、VPN加密通信。
6. 标准化要求
- 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模型、接口规范及质量管理流程。
- 应用标准:开发框架标准化、容器化部署。
- 运维标准:流程规范化(故障处理、变更管理)、工具统一化。
7. 关键支撑技术
- 核心技术:边缘计算、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MPC)、微服务架构。
- 引用标准:参考GB/T 22239(等保)、GB/T 37721(大数据分析)、GB/T 41723(数字孪生架构)等。
8. 实施意义
通过标准化解决跨企业协同的互操作性、安全性与效率问题,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