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684-2025 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标准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8阅读模式

DB63/T 1684-2025 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63/T 1684-2025

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标准

2025-04-18 发布

2025-05-18 实施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 海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标准

DB63/T 1684-2025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实施日期: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 05 月 18 日

青海省地方标准公告

2025 年第 2 号 (总第 462 号)

关于批准发布《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标准》等 六项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公告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民 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全过程 工程咨询服务标准》《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导则》《农牧区生活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导则》《建筑工程减隔震应用技术规程》《城 镇洪涝风险评估与建设技术导则》六项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现予以公布。

附件:批准发布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目录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 4 月 18 日

 

前言

为提高青海省建筑工程节能水平,保障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规 范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及材料检验的技术要求,编制组人员进 行了广泛调研和试验工作,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根据国家和行 业有关标准要求,结合青海省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及材料的应 用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 5 章,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技术 要求;4 试验方法;5 检验规则。

本次标准修订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内容与技 术变化如下:修订 17 条,主要包括:修改了外墙保温系统性能 参数要求,增加了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要求;调整了抗风 荷载性能要求;增加了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分类类型;增加了石 墨聚苯板 037 级的分类与性能要求;新增了 G 型热固改性聚苯 板的分类与性能要求;更新了试验方法中引用的国家标准,修 订了检验规则并加强了燃烧性能检验要求。新增 31 条,主要包 括:新增了有效锚固深度术语;新增了石墨挤塑聚苯板(GXPS)、 泡沫陶瓷保温制品、保温浆料等保温材料以及其性能参数要求; 按试验内容类型,对第 4 章进行了整体调整;新增了外墙外保 温系统的试验方法;新增了保温材料现场复验相关要求;新增

了匀温灼烧性能要求;新增了抗风压性能试验方法;新增老旧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排查方法;新增检验项目分类表。删除 4 条,

主要包括:删除了镀锌电焊网、BS 防火保温板性能要求与试验

方法;删除了按保温系统类型进行试验的试验方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

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授权由青海

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

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 6 号,邮

编:810008)。

主 编 单 位 :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 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姜 涛 黄霆鹤 李海生 杨诗薇 王 勇 刘成奎 金长婷 靳 珂 吕建凯 阿 鑫 李美峰 张秉良 范宗青 安生霞 孙立新 储顺周

刘景东 张鑫 周璐 孙硕

主要审查人员:

张坻 姚智琦 刘连新 吕航

郭强 张永寿 罗升彩 刘晓光

马文生 窦子贤

田发春 党建国

张志 张佩琪

目录

1 总则...............................................................................................1 2 术语...............................................................................................2 3 技术要求...................................................................................... 5 3.1 外墙外保温系统....................................................................... 5 3.2 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7 3.3 外墙保温系统现场试验......................................................... 22 3.4 其他规定................................................................................. 22 4 试验方法.................................................................................... 24 4.1 外墙外保温系统试验方法..................................................... 24 4.2 保温材料试验方法................................................................. 25 4.3 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试验方法............................................. 27 5 检验规则.................................................................................... 28 5.1 一般规定................................................................................. 28 5.2 型式检验................................................................................. 28 5.3 出厂检验................................................................................. 28 5.4 进场复验................................................................................. 29 5.5 现场检验................................................................................. 30 附录 A 真空绝热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试验方法......31 附录 B 现场试验方法...................................................................36 附录 C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风荷载性能试验方法...................... 38 附录 D 胶粘剂试验方法.............................................................. 43 附录 E 既有建筑外保温安全排查技术方案.............................. 45 附录 F 检验项目分类表............................................................... 49 本标准用词说明............................................................................ 58 引用标准名录................................................................................ 59 条文说明........................................................................................ 61

1 总则

1.0.1 为贯彻建筑节能技术相关规定,规范外墙外保温系统及材

料质量检验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 可靠、经济合理,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外墙外

保温系统及保温材料的检验。

1.0.3 建筑保温材料的性能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地方现行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

2.0.1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粘结方式与辅助锚 栓固定的保温系统。系统由保温材料、胶粘剂、厚度为 3mm~ 7mm 的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及饰面材料等组成,系统还包 括必要时采用的锚栓、护角等配件及防腐、防火构造措施。

2.0.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保温装饰板、胶粘剂、锚固件、嵌缝材料和密封胶等组 成,置于建筑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粘结和锚固方式施工 的非承重保温构造,还包括必要时采用的承托件、防火构造等。

2.0.3 外墙外保温工程

将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外 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

2.0.4 基层墙体

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 或者各种砌体墙体。

2.0.5 保温装饰一体板

由装饰面板、保温材料、胶粘剂和锚固构造在工厂复合成型 的建筑用板状保温制品。

2

2.0.6 胶粘剂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 等组成,用于将保温材料粘贴在基层墙体上的粘结材料。

2.0.7 保温层

由保温材料组成,在保温工程中起保温隔热作用的构造层。

2.0.8 玻纤网

表面经高分子材料涂覆处理的、具有耐碱功能的玻璃纤维 网布,作为增强材料内置于抹面胶浆中,用以提高抹面层的抗 裂性。

2.0.9 抹面层

采用抹面胶浆复合玻纤网薄抹在保温材料外表面,保护保温材 料并起防开裂、防火、防水和抗冲击等作用的薄抹灰构造层。

2.0.10 抹面胶浆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 等组成,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抹面材料。

2.0.11 饰面层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外装饰构造层,对保温系统起到 装饰和保护作用,当采用涂装材料做饰面层时,涂装材料包括 建筑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面砖等。

2.0.12 保护层

由抹面层和饰面层共同组成的对保温材料起保护作用的面

3

层,用以保证外保温系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2.0.13 锚栓

由膨胀件和膨胀套管构成,或仅由膨胀套管构成,依靠膨 胀产生的摩擦力或机械锁定作用连接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机 械固定件。按照安装方式分为敲击式锚栓与旋入式锚栓。

2.0.14 锚固件(锚固构造)

用于保温装饰一体板安装,由锚栓及配套紧固件组成的, 具有连接和固定功能的保温装饰板固定件。

2.0.15 配件

与外保温系统配套使用的附件,如密封膏、密封条、包角 条、盖口条、填缝材料、密封胶、护角等。

2.0.16 有效锚固深度

膨胀锥体与孔壁最大挤压点在基层墙体中的深度。不包括 基层墙体表面找平层、胶粘剂层等厚度。

4

3 技术要求

3.1 外墙外保温系统

3.1.1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

表 3.1.1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拉伸粘结强度 (原强度)(MPa)

耐候性

抗风荷载性能

岩棉条:≥0.08 岩棉板:岩棉板破坏

其他保温材料:≥0.10

无粉化、起鼓、脱落现象,无宽 外观

度大于 0.1mm 的裂缝。

拉伸粘结强度 (MPa)

岩棉条:≥0.08 岩棉板:岩棉板破坏 其他保温材料:≥0.10

系统抗风压值 R: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不 小于当地对应高度的风荷载设计值。

抗冲击性

二层及以上 首层

3J 级冲击合格 10J 级冲击合格

吸水量(g/m2)

≤500

耐冻融

热阻(m2·k)/W 抹面层不透水性 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

外观

拉伸粘结强度 (MPa)

30 次冻融循环后,保护层无可见 裂缝,无空鼓、粉化、脱落现象。

岩棉条:≥0.08 岩棉板:岩棉板破坏 其他保温材料:≥0.10 符合设计要求

2h 不透水 符合设计要求

5

注:*供应商提供的保温系统型式报告中,其系统主要组成材料的规格、类

型、主要性能参数、工艺工法、成套配件等应与工程现场相同。

3.1.2 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1.2 的规定。

表 3.1.2 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

项目

Ⅰ型**

指标 Ⅱ型

Ⅲ型

拉伸粘结强度 (原强度)(MPa)

≥0.10,破坏发 生在保温材料

≥0.12,破坏发 生在保温材料

≥0.15,破坏发 生在保温材料

外观

拉伸粘接强度 性

(MPa)

单点锚固力(kN)

无粉化、起鼓、脱落现象,无宽度大于 0.1mm 的裂缝。

≥0.10

≥0.12

≥0.15

≥0.30

≥0.60

抗风荷载性能(kPa)

系统抗风压值 R: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未明确时不小于当地风荷载设计值。

抗冲击性(J) 热阻(m2·K/W)

建筑物二层以上墙面等不易受碰撞部位 3J 级 冲击合格;

建筑物首层墙面及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 10J 级 冲击合格。

墙体热阻符合设计要求

水蒸气透过性能***

防护层透过量大于保温层透过量

注:*供应商提供的保温系统型式报告中,其系统主要组成材料的规格、类

型、主要性能参数、工艺工法、成套配件等应与工程现场相同。 **保温装饰板按单位面积质量分为 I 型、II 型、Ⅲ型。I 型:<20 kg/m2, II 型≥20kg/m2 且<30 kg/m2,Ⅲ型≥30 kg/m2 且<40 kg/m2。 ***当采用无机保温材料或系统有透气构造时不检验水蒸气透过性能。

6

3.2 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3.2.1 石墨模塑聚苯板(GEPS)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 的要求。

表 3.2.1 石墨模塑聚苯板(GEPS)性能指标

项目

导热系数(25℃)[W/(m·K)] 压缩强度(MPa) 表观密度(kg/m3)

性能要求

033 级

037 级

≤0.033

≤0.037

≥0.10

≥18.0,≤22.0

>22.0,≤35.0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MPa)

尺寸稳定性(%) 燃烧性能

体积吸水率(%) 透湿系数[ng/(m·s·Pa)]

≥0.10

≤0.3(70℃±2℃,48h) B1 级 ≤3 ≤4.5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渍、 破损。

3.2.2 石墨挤塑聚苯板(GXPS)的性能应符合表 3.2.2 的要求。

表 3.2.2 石墨挤塑聚苯板(GXPS)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要求

导热系数(25℃) [W/(m·K)]

≤0.024

压缩强度(MPa) 表观密度(kg/m3)

≥0.20 ≥25.0,≤40.0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0.20

尺寸稳定性(%)

≤1.5(70℃±2℃,48h)

燃烧性能

B1 级

7

续表 3.2.2 项目 体积吸水率(%) 透湿系数[ng/(m·s·Pa)]

性能要求 ≤1.0 ≤3.5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 污渍、破损。

3.2.3 D 型热固型改性聚苯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3-1 的要求,G

型热固型改性聚苯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3-2 的要求。

表 3.2.3-1 D 型热固型改性聚苯板性能指标

项目 表观密度(kg/m3)

性能要求 040 级

≥35.0,≤50.0

压缩强度(MPa)

≥0.12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0.15

导热系数(25℃) [W/(m·K)]

≤0.040

透湿系数[ng/(m·s·Pa)]

≤8.0

尺寸稳定性(%)

≤0.8(70℃±2℃,48h)

体积吸水率(%)

≤4

燃烧性能

B1 级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 痕、污渍、破损。

表 3.2.3-2 G 型热固型改性聚苯板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项目

050 级

060 级

表观密度(kg/m3)

≥140.0,≤200.0

压缩强度(MPa)

≥0.15

≥0.20

8

续表 3.2.3-2

性能要求

项目

050 级

060 级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MPa)

导热系数(25℃) [W/(m·K)]

≥0.10 ≤0.050

≥0.12 >0.050,且≤0.060

体积吸水率(%)

≤10

燃烧性能

A 级(A2 级)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渍、 破损。

3.2.4 酚醛泡沫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4 的要求。

表 3.2.4 酚醛泡沫板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要求

024 级

032 级

导热系数(25℃)[W/(m·K)]

≤0.024

≤0.032

表观密度(kg/m3)

≥35

压缩强度(压缩变形 10%)(kPa)

≥120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0.10

尺寸稳定性(%)

≤1.0(70℃±2℃,48h)

体积吸水率(%)

≤6

透湿系数[ng/(m·s·Pa)]

≤6.5

燃烧性能

B1 级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 污渍、破损。

3.2.5 硬泡聚氨酯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5 的要求。

9

表 3.2.5 硬泡聚氨酯板性能指标

硬泡聚

项目 表观密度(kg/m3)

性能要求

PIR*

PUR**

≥30

≥35

氨酯芯 材

尺寸稳定性(%) 导热系数(25℃) [W/(m·K)]

≤1.0(70℃±2℃,48h) ≤0.024

尺寸稳定性(%)

≤1.0(70℃±2℃,48h)

压缩强度(kPa)

≥150

硬泡聚 氨酯板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燃烧性能***

体积吸水率(%)

≥0.10 B1 级 ≤3

透湿系数[ng/(m·s·Pa)]

≤6.5

界面层厚度(mm)

≤0.8

外观质量

注:* 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塑料,简称 PIR。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简称 PUR。 ***氧指数应取芯材进行试验。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 用的伤痕、污渍、破损。

3.2.6 岩棉保温制品的性能应符合表 3.2.6 的要求。

表 3.2.6 岩棉保温制品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项目

岩棉板

岩棉条

TR10

TR15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kPa) 湿热抗拉强度保留率(7d)*/% 密度**(kg/m3) 横向剪切强度标准值(kPa)

≥10.0

≥15.0 ≥100.0

≥50

≥80.0,≤200

≥20

10

续表 3.2.6

性能要求

项目

岩棉板

岩棉条

TR10

TR15

横向剪切模量(MPa)

≥1.0

导热系数(25℃)[W/(m·K)]

≤0.040

≤0.046

尺寸稳定性(%)

≤1.0(70℃±2℃,48h)

燃烧性能

A 级(A1 级)

酸度系数

≥1.8

24h 吸水量(部分浸入)(kg/m3)

28d

≤0.4 ≤1.0

≤0.5 ≤1.5

质量吸水率(%)

≤1.0

憎水率(%)

≥98.0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 痕、污渍、破损。

注:*湿热处理条件:温度(70±2)℃,相对湿度(90±3)%,放置 7d±1h, (23±2)℃干燥至质量恒定。 **岩棉保温制品密度偏差应在±10%以内。

3.2.7 超低能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7-1 的要求,

单位面积质量应符合表 3.2.7-2 的要求。

表 3.2.7-1 超低能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项目

0025 级

0040 级 0080 级

导热系数(25℃) [W/(m·K)] 压缩强度(MPa)

≤0.0025

>0.0025, ≤0.004 ≥0.10

>0.004, ≤0.008

11

项目

续表 3.2.7-1 0025 级

性能要求 0040 级

0080 级

尺寸稳定性

长度、宽度

≤0.5(70℃±2℃,48h)

(%)

厚度

≤3.0(70℃±2℃,48h)

燃烧性能

A 级(A2 级)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0.10

穿刺强度(N)

≥18

穿刺后垂直于板面方向膨胀率(%)

≤10

耐久性 (30 次冻 融循环)

导热系数(25℃) [W/(m·K)]

垂直板面抗拉强度 (MPa)

外观质量

≤0.0025

>0.0025, ≤0.004

>0.004, ≤0.008

≥0.10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 痕、污渍、破损。

表 3.2.7-2 超低能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单位面积质量

厚度(mm)

单位面积质量(kg/m2)

0025 级

0040 级

0080 级

10

≤4.0

≤4.5

13

≤5.2

≤5.9

15

≤6.0

≤7.0

18

≤7.2

≤8.0

20

≤8.0

≤9.0

25

≤10.0

≤11.5

30

≤12.0

≤13.5

12

3.2.8 泡沫玻璃保温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8 的要求。

表 3.2.8 泡沫玻璃保温板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项目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密度(kg/m3)

导热系数(25℃) [W/(m·K)]

蓄热系数[W/(m2·K)]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

强度(MPa) 吸水量(部分浸入,24h)

(kg/ m2) 尺寸稳定性(%)

≥98, ≤140

≤0.045

>140, ≤160

≤0.058

>160, ≤180

≤0.062

≥0.60

≥0.40

≥0.50

≥0.60

≥0.50

≥0.60

≥0.12

>180 ≤0.068

≥0.80 ≥0.80

≤0.3 ≤0.3(70℃±2℃,48h)

燃烧性能

A 级(A1 级)

透湿系数[ng/(m·s·Pa)] 抗热震性 外观质量

≤0.025 试样经 3 次试验后,不得有裂纹、剥落、断裂

等现象。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渍、

破损。

3.2.9 泡沫陶瓷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9 的要求。

13

14

项目

干密度(kg/m3)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体积吸水率(%)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 拉强度(MPa) 导热系数(25℃)

[W/(m·K)] 燃烧性能 外观质量

表 3.2.9 泡沫陶瓷板性能指标

泡沫陶瓷板

性能要求

150 号

180 号

230 号

优等(A) 合格(B) 优等(A) 合格(B) 优等(A) 合格(B)

≤150

≤180

≤230

≥0.5

≥0.8

≥1.5 ≥1.2

≥0.4

≥0.7

≥1.0 ≥0.8

≤5.0

≥0.10

280 号

优等(A) 合格(B)

≤280

≥2.5

≥2.0

≥1.2

≥1.0

≤0.050

≤0.060 ≤0.060 ≤0.070 ≤0.080 ≤0.090 ≤0.100 A 级(A1 级)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渍、破损。

≤0.120

3.2.10 保温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0 的要求。

表 3.2.10 保温砂浆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项目

Ⅰ型

Ⅱ型

干密度(kg/m3)

≤350

>350,≤450

抗压强度(MPa)

≥0.5

≥1.0

压剪粘接强度(kPa)

≥60

物 导热系数(25℃) [W/(m·K)]

≤0.070

≤0.085

燃烧性能

A 级(A1 级)

线性收缩率(%)

软化系数

≤0.30 ≥0.50

堆积密度(kg/m3)

≤300

≤400

外观质量

外观应均匀、无结块。

抗冻性(15 次冻融循环) 石棉含量

质量损失率应不大于 5%, 抗压强度损失率应不大于 25%。

应不含石棉纤维

3.2.11 保温装饰板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1 的要求。

表 3.2.11 保温装饰板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项目

Ⅰ型

Ⅱ型

Ⅲ型

单位面积质量(kg/m2)

<20

≥20 且<30 ≥30 且<40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 强度(MPa)

抗冲击性

≥0.10

≥0.12

≥0.15

建筑物二层以上墙面等不易受碰撞部位: 3J 级合格。

建筑物首层墙面及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 10J 级合格。

15

续表 3.2.11

性能要求

项目

Ⅰ型

Ⅱ型

Ⅲ型

耐酸性,48h

无损伤

装饰 面板

耐碱性,96h 耐盐雾,500h

无损伤 无损伤

耐老化,1000h

合格

导热系数 (25℃)[W/(m·K)]

外观质量 燃烧性能 抗弯荷载(N) 不透水性 吸水量(g/m2) 燃烧性能

所使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应满足本标准要求。

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渍、破损。 满足设计要求

不小于板材自重 面板内侧无渗透

≤500 不低于所使用保温材料在本标准中的要求。

3.2.12 保温装饰一体板锚固件(锚固构造)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2 的要求。

表 3.2.12 锚固件(锚固构造)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要求

混凝土基层墙体

其他墙体

拉拔力标准值(kN)

≥0.60

≥0.50

悬挂力(kN)

≥0.10

3.2.13 锚栓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3 的要求。

≥0.10

16

表 3.2.13 锚栓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要求

岩棉板

其他保温材料

混凝土基层墙体

≥1.20

≥0.60

拉拔力标 准值(kN)

实心砌体基层墙体 多孔砖砌体基层墙体

空心砌块基层墙体

≥0.80

— —

≥0.50 ≥0.40 ≥0.30

蒸压加气混凝土基层墙体

≥0.60

≥0.30

悬挂力(kN)

≥0.10

≥0.10

锚盘抗拔力标准值(kN) 锚盘刚度(kN/mm)

≥1.20 ≥0.50

≥0.50

注:用于混凝土基层墙体的锚栓,有效锚固深度最低不应小于 35mm,用 于其他墙体的锚栓,有效锚固深度最低不应小于 45mm。塑料膨胀件 与套管不应使用再生塑料制造;金属膨胀件与套管应采用不锈钢或采 用镀锌等表面防腐处理的碳钢制造。

3.2.14 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4 的要求。

17

18

表 3.2.14 胶粘剂性能指标

项目

与水泥砂浆

性能要求 与保温板

与保温装饰板 (不含岩棉板)

与岩棉条*

原强度

拉伸粘结强度 (MPa)

浸水 48h,取 出后干燥 2h。

耐水强度

浸水 48h,取 出后干燥 7d。

≥0.6 ≥0.3 ≥0.6

≥0.10,破坏发生 在保温材料中。

I 型≥0.10, II 型≥0.12 , Ⅲ型≥0.15。 破坏发生在保

温材料中。

平均值≥0.08,且破坏部 位位于岩棉条内,允许一 个单值小于 0.08 且大于 0.06。

≥0.06

≥0.06

≥0.03

≥0.10,破坏发 生在保温材料 中。

I 型≥0.10, II 型≥0.12 , Ⅲ型≥0.15。 破坏发生在保

温材料中。

平均值≥0.08,且破坏部 位位于岩棉条内,允许一 个单值小于 0.08 且大于 0.06。

可操作时间(h) 注:*用于岩棉板的胶粘剂,应同样测试其与岩棉条的拉伸粘结强度。

1.5~3.5

3.2.15 抹面胶浆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5 的要求。

表 3.2.15 抹面胶浆性能指标

项目

原强度

拉伸粘 耐 结强度 水 (MPa) 强 (与保 度 温材料)

浸水 48h 后取出干

燥 2h

浸水 48h 后取出干

燥 7d

性能要求

与保温板 (不含岩棉板)

与岩棉条*

≥0.10,破坏发生在 保温材料中。

平均值≥0.08,且破坏 部位位于岩棉条内,允

许 一 个 单 值 小 于 0.08 且大于 0.06。

≥0.06

≥0.03

≥0.10,破坏发生在 保温材料中。

平均值≥0.08,且破坏 部位位于岩棉条内,允 许 一 个 单 值 小 于 0.08 且大于 0.06。

耐冻融强度

≥0.10,破坏发生在 保温板中。

平均值≥0.08,且破坏 部位位于岩棉条内,允

许 一 个 单 值 小 于 0.08 且大于 0.06。

柔韧性

压折比 (水泥基)

开裂应变 (非水泥基)

≤3.0 ≥1.5

抗冲击性 吸水量(g/m2)

3J 级 ≤500

不透水性

试样抹面层内无水渗透

可操作时间(h)

1.5~3.5

注:*用于岩棉板的抹面胶浆,应同样测试其与岩棉条的拉伸粘结强度。

19

3.2.16 玻纤网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6 的要求。

表 3.2.16 玻纤网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要求

单位面积质量(g/m2)

≥160

耐碱断裂强力(经向、纬向)(N/50mm)

≥1000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向、纬向)(%)

≥50

断裂伸长率(经向、纬向)(%)

3.2.17 保温浆料的性能应符合表 3.2.17 的要求。

表 3.2.17 保温浆料性能指标

≤5.0

项目

性能要求

导热系数(25℃)[W/(m·K)] 干表观密度(kg/m3)

≤0.060 >180,<250

抗压强度(MPa)

≥0.20

抗拉强度(MPa)

≥0.06

软化系数

≥0.5

线性收缩率(%)

≤0.3

燃烧性能

不低于 B1 级

拉伸粘结强度(MPa)

原强度 耐水强度

≥0.06

3.2.18 保温材料的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尺寸允许偏差应符 合表 3.2.18 的规定。

20

表 3.2.18 保温材料与制品尺寸允许偏差

基准 长度 宽度 厚度 对角 板面 板边

类型

尺寸

允许 允许 允许 线差 平整 平直

偏差 偏差 偏差

mm

mm mm mm mm mm mm

石墨模塑 L:1200

+1.5

±2 ±1

≤2 ≤1 ≤2

聚苯板

W:600

0

石墨挤塑 聚苯板

L:1200 W:600

±4 ±4

+2 ≤5 ≤2 —

0

热固改性 聚苯板

L:1200 W:600

±2 ±2

+2 ≤5 ≤2 ≤2

0

酚醛 泡沫板

L:1200 W:600

±2 ±1 ±2 ≤3 ≤1 ≤2

硬泡聚氨 酯板

L:1200 W:600

±2 ±2

+2 ≤3 ≤1 ≤2

0

岩棉板

L:1200

+10

+5

±3 — ≤6 —

W:600

−3

−3

以 1200×

岩棉条

600

+10 ±3 ±2 — ≤6 —

岩棉板为 −3

基准

超低能耗

建筑用真

L:600

+3 ±10 ±10

— ≤4

W:400

0

空绝热板

泡沫玻璃 L≥300

±3 ±3

+2

— ≤3 —

保温板 W≥300

0

外墙保温 泡沫陶瓷

制品

L:600 W:600

±3 ±3

+3 — ≤3 —

0

注:超过基准尺寸时,尺寸允许偏差需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1

3.3 外墙保温系统现场试验

3.3.1 采用粘贴固定的外保温系统,施工前应按本标准附录 B 第 B.1 节的规定进行基层墙体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验,拉伸 粘结强度不应低于 0.3MPa,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 50%。 3.3.2 外墙保温系统拉伸粘接强度不小于所使用保温材料所要求 的垂直于板面抗拉强度,破坏位置应位于保温层。

3.3.3 外墙外保温构造做法、保温材料类别、保温材料厚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

3.3.4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冲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3.5 进行传热系数现场测试时,实测外墙传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其他规定

3.4.1 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隔离带性能指标,除应满足其所使用 保温材料在本标准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

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 等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4.2 外墙外保温系统中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 为 A 级,保温材料性能应满足表 3.4.2 要求。

表 3.4.2 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匀温灼烧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要求 岩棉条 泡沫玻璃板 泡沫陶瓷板

匀温灼烧性能 线收缩率(%) ≤8

≤8

≤8

(750℃,0.5h) 质量损失率(%) ≤10

≤5

≤5

22

3.4.3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传热系数)或热阻、密度或单位面 积质量与燃烧性能检测必须在同一组样品中进行,并在同一份报 告中出具。单独进行燃烧性能检测时,必须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检 验样品的表观密度。

23

4 试验方法

4.1 外墙外保温系统试验方法 4.1.1 拉伸粘结强度应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411 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 4.1.2 热阻应按照《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 13475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1.3 耐候性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规定 的方法进行试验。 4.1.4 耐冻融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规定 的方法进行试验。 4.1.5 抗风荷载性能应按照本标准附录 C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1.6 抗冲击性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规 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1.7 吸水量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规定 的方法进行试验。 4.1.8 抹面层不透水性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1.9 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24

4.1.10 传热系数现场测试应按照《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法》 GB/T 3434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1.11 燃烧性能应按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1.12 单点锚固力应按照《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 28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 保温材料试验方法 4.2.1 石墨模塑聚苯板应按照《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 统材料》GB/T 2990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2 石墨挤塑聚苯板应按照《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 烯泡沫板(GXPS)》JC/T 262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3 热固型改性聚苯板应按照《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JG/T 53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4 酚醛泡沫板应按照《酚醛泡沫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 料》JG/T 515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5 硬泡聚氨酯板应按照《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JG/T 31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6 岩棉保温制品应按照《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 483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7 超低能耗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按本标准附录 A 规定的方 法进行试验。

25

4.2.8 泡沫玻璃保温板应按照《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 术要求》JG/T 469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9 泡沫陶瓷板应按照《外墙外保温泡沫陶瓷》GB/T 33500 规 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10 保温砂浆应按照《建筑保温砂浆》GB/T 20473 规定的方 法进行试验。 4.2.11 保温装饰板应按照《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 28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12 胶粘剂应按照本标准附录 D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13 抹面胶浆应按照《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 料》GB/T 2990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2.14 玻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应按照《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 3 部 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9914.3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耐碱断裂强力及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应按照《玻璃纤维网布耐 碱性试验方法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GB/T 20102 规定的方法进 行试验;断裂伸长率应按照《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 5 部 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 7689.5 规定 的方法进行试验。 4.2.15 锚栓应按照《外墙保温用锚栓》JG/T 366 规定的方法进 行测定。锚盘刚度应按照《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 准》JGJ/T 480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26

4.2.16 锚固件(锚固构造)应按照《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 统材料》JG/T 287 规定进行测定。 4.2.17 保温浆料应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 规 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8 防火隔离带匀温灼烧性能应按照《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 验方法》GB/T 5486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匀温灼烧性能试验的 试样应在 750℃下恒温 0.5h。 4.2.19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按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 级》GB 8624 规定进行测定。

4.3 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试验方法 4.3.1 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试验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1 拉伸粘结强度、系统抗冲击性能按本标准附录 B 规定的 方法进行试验。

2 保温板粘结面积比剥离检验方法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进行试验。

3 外保温系统构造钻芯检验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 50411 进行。真空绝热板保温系统不宜进行钻芯检 验。

4 外墙传热系数与热阻试验方法按照《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检测方法》GB/T 34342 规定进行。 4.3.2 老旧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宜按照本标准附录 E 要求 进行定期安全排查。

27

5 检验规则

5.1 一般规定 5.1.1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出厂检验、进场复验和现场检验。

5.2 型式检验 5.2.1 外墙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的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 3 章所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 正常生产时,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 验,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2 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3 当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化时。 4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2.2 经检验,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合格。 若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检验项目或耐候性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 产品不合格。若一项检验项目(不含耐候性)不符合要求时, 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取样复验检,如符合,则判定该产品 合格,如不符合,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5.3 出厂检验 5.3.1 正常生产时,出厂检验应每批进行一次。出厂检验项目按 附录 F 进行。

28

5.3.2 经检验,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断该产品 的检验项目合格。若有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检验 项目不合格。

5.4 进场复验 5.4.1 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组成材料进场前应审查由产品制造 商提供的由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 告、出厂检验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5.4.2 外墙外保温系统所使用的材料、产品进场时,应按附录 F 要求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随机抽样的见证取样检 验。 5.4.3 外墙外保温系统所使用的材料、产品复验检查数量应按以 下要求进行:

1 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按扣除门窗洞口后的保温墙面面 积的材料用量,在 5000m2以内时应复验 1 次;面积每增加 5000m2 应增加一次。同工程项目、同施工单位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 工程,可合并计算抽样面积。

2 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厂家、同类型、同规格的保温材料 或产品,当获得建筑节能产品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或连续 三次见证取样检验均一次性合格时,其检验批容量可以扩大至 10000m2。扩大检验批后若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 验批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29

5.4.4 经检验,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断该产品 的检验项目合格。若有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检验 项目不合格。

5.5 现场检验 5.5.1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完工后,应对保温系统进行现场检验, 检验方法与检验批划分应满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GB 50411 要求。 5.5.2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完工后,应对保温系统进行以下检验:

1 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检验项目为粘结强度现场拉拔试验、 保温结构钻芯检验、抗冲击性试验。

2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真空绝热板导致不具备保温结构 钻芯检验条件时,应进行外墙传热系数或热阻检验。

3 当保温层采用锚栓、锚固件固定时,锚固力应做现场拉拔 实验。 5.5.3 经检验,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则判定合格。若有检 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双倍取样复检。复检不合格时,则判 定该工程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30

附录 A 真空绝热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性能试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A.1.1 养护条件和试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 准 养 护 条 件 为 空 气 温 度 ( 23±2 ) ℃ , 相 对 湿 度 (50±5)%。

2 实验环境为空气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 A.1.2 在判定测定值或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 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方 法采用《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 中 4.3 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 A.1.3 按受检方提供的真空绝热板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施工方法 制作系统试样,并满足以下要求:

1.试样应用整块真空绝热板制备,不得切割制备。 2.不同项目试验用试样应随机抽取。 3.试样所使用真空绝热板的尺寸及厚度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A.2 耐候性试验方法 A.2.1 耐候性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GB/T 35169 中 规 定 的 方 法 进 行 试 验 。 拉 伸 粘 接 强 度 试 样 尺 寸 为 200mm×200mm。

31

A.3 抗冲击性试验方法 A.3.1 抗冲击性试验仪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钢球:符合《滚动轴承钢球》GB/T 308 的规格要求,分别 为公称直径 50.8mm 的高碳铬轴承钢钢球、公称直径 63.5mm 的 高碳铬轴承钢钢球。

抗冲击仪:由落球装置和带有刻度尺的支架组成,分度值 0.01m。 A.3.2 试样尺寸宜大于 600mm×400mm,每一抗冲击级别试样数 量为 1 个。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14d,然后在室温水中浸 泡 7d,饰面层向下,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3mm~10mm。试样从 水中取出后,在试验环境下状态调节 7d。 A.3.3 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

1 将试样饰面层向上,水平放置在抗冲击仪的基底上,试 样紧贴基底。

2 用公称直径为 50.8mm(其计算质量为 535g)的钢球在球 的最低点距被冲击表面的垂直高度为 0.57m 上自由落体冲击试 样(3J 级)。

3 用公称直径为 63.5mm(其计算质量为 1045g)的钢球在 球的最低点距被冲击表面的垂直高度为 0.98m 上自由落体冲击 试样(10J 级)。

4 每一级别冲击 10 处,冲击点间距及冲击点与边缘的距离不 应小于 100mm,试样表面冲击点及周围出现裂缝视为冲击点破坏。

32

A.3.4 3J 级试验 10 个冲击点中破坏点小于 4 个时,判定为 3J 级。 10J 级试验 10 个冲击点中破坏点小于 4 个时,判定为 10J 级。

A.4 吸水量试验方法

A.4.1 试样尺寸 200mm×200mm,数量 3 个。试样在标准条件下 养护 7d 后,将试样四周做密封防水处理,然后按下列规定进行 处理:

1 将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三次循环: 1)在实验环境条件下的水槽中浸泡 24h,试样防护层朝下浸 在水中,浸入深度为 3mm~10mm; 2)在(50±5)℃的条件下干燥 24h。 2 完成循环后,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再放置,时间不应少 于 24h。 A.4.2 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将试样防护层朝下,平稳地浸入室 温水中,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3mm~10mm,浸泡 3min 后取出用 湿毛巾迅速擦去试样表面明水,用天平称取试样浸水前的质量

m0,然后再浸水 24h 后测定浸水后试样质量 m1。

A.4.3 吸水量应按式(A.4.3)计算,试验结果为 3 个试验数据

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g/m2。

M= ( − )

A

式中:M ——吸水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A.4.3)

m1——浸水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33

m0——浸水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A——试样表面浸水部分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5 耐冻融性试验方法 A.5.1 试样尺寸 600mm×400mm 或 500mm×500mm,数量 3 个。 制样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28d,然后将试样四周做密封防水 处理。 A.5.2 耐冻融性试验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 进行 30 次冻融循环,每次浸泡结束后,取出试样,用湿 毛巾擦去表面明水,对抹面层和饰面层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做记 录。当试验过程需中断时,试样应在(−20±2)℃条件下存放。 冻融循环条件如下:

1)在室温水中浸泡 8h,试样防护层朝下,浸入水中的深度 为 3mm~10mm;

2)在(−20±2)℃的条件下冷冻 16h。 2 冻融循环结束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状态调节 7d。 3 外观检查:目测检查试样有无可见裂缝、粉化、空鼓、 剥落等现象。有裂缝、粉化、空鼓、剥落等情况时,记录其数 量、尺寸和位置。 4 按下列规定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试: 1) 在每个试样上距边缘距离不小于 100mm 处各切割 2 个试 件,试件尺寸为直径 50mm 的圆形,共 6 块。切割时应切至真

34

空绝热板表面,但不得损伤真空绝热板表面复合材料。以合适 的胶黏剂将试样粘贴在相应尺寸的金属块或刚性平板上;

2) 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拉力机上,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定, 拉伸速度为(5±1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拉力值和 破坏状态。破坏面在刚性平板或金属块胶结面时,测试数据无 效。如饰面层与抹面层脱开,且拉伸粘接强度小于 0.1MPa,应 继续测定抹面层与模塑板的拉伸粘接强度,并在记录中注明。 A.5.3 外观实验结果为有无可见裂缝、粉化、空鼓、剥落等现象; 拉伸粘接强度试验结果为 6 个试验数据中 4 个中间值的算术平 均值,精确到 0.01MPa。 A.5.4 抹面层不透水性按《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 料》GB/T 2990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5 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按《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 统材料》GB/T 2990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35

附录 B 现场试验方法

B.1 基层墙体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验方法 B.1.1 应在每种类型的基层墙体表面上取 5 处有代表性的位置分 别涂胶粘剂或界面砂浆,面积应为 300cm2~400cm2,厚度应为 5mm~8mm。干燥后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 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 的规定进行试验,断缝应从胶粘剂或界 面砂浆表面切割至基层墙体表面。当基层墙体表面有找平层时, 应切断找平层。宜使用采用电动加载方式的数显式粘结强度检 测仪,拉伸速度应为(5±1)mm/min。 B.1.2 试验结果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组试样粘结强度平均值不应小于本标准规定。 2 每组可有一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小于本标准规定值,但不 应小于规定值的 75%。

B.2 系统抗冲击性检验方法 B.2.1 外保温系统抗冲击性检验应在保护层施工完成 28d 后进行。 应根据抹面层和饰面层性能的不同而选取冲击点,且不应选在 局部增强区域和玻纤网搭接部位。 B.2.2 应采用摆动冲击,摆动中心应固定在冲击点的垂线上,摆 长至少应为 1.50m。规定的落差应为钢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的位置

36

与冲击点之间的高差。10J 级钢球质量应为 1000g,落差应为 1.02m;3J 级钢球质量应为 500g,落差应为 0.61m。 B.2.3 结果判定时,10J 级试验 10 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过 4 个 时,应判定为 10J 级。10J 级试验冲击点中破坏点超过 4 个,3J 级试验 10 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过 4 个时,应判定为 3J 级。试 验报告中应写明抹面层和饰面层厚度以及玻纤网类型和层数。

B.3 系统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B.3.1 外保温系统拉伸粘结强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 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 的规定进行试验,试样尺寸应 为 100mm×100mm。宜使用采用电动加载方式的数显式粘结强度 检测仪,拉伸速度应为(5±1)mm/min。 B.3.2 当测试保温层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时,断缝应切割至 基层墙体。切割宜选在保温材料与基层墙体之间充满粘贴剂的 部位,否则应按实际粘贴面积进行换算。 B.3.3 当测试抹面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时,断缝应切割至保 温层,保温层切割深度不应大于 10mm。 B.3.4 当测试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拉伸粘结强度 时,断缝应从防护层切割至基层墙体。 B.3.5 试验结果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组试样粘结强度平均值不应小于本标准规定。 2 每组可有一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小于本标准规定值,但不 应小于规定值的 75%。

37

附录 C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风荷载性能 试验方法

C.1 试验设备 C.1.1 试验设备为一个能够产生满足试验要求负压的负压箱。 C.1.2 负压箱应有足够的深度,确保在外保温系统可能的变形范 围内能使施加在系统上的压力保持恒定。负压箱开口部位内侧 尺寸高不小于 2.0m,宽不小于 2.5m。

C.2 试样制备 C.2.1 试样应由基层墙体和被测外保温系统组成。试验基墙应为 C25 钢筋混凝土墙体或其他墙体,试验基墙尺寸应与负压箱开口 部位外框尺寸一致,不宜超出箱体外框。试样需沿基层墙体周 边进行固定和密封。为了模拟空气渗漏,在基层墙体上每平方 米预留一个直径 15mm 的孔洞,并应位于保温板接缝处。 C.2.2 外保温系统试样应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系统构造 和施工方法进行制备。材料试样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配制。 C.2.3 试样的养护和状态调节环境条件温度应为 10℃~30℃, 相对湿度不应低于 50%。 C.2.4 以水泥为主要粘结基料的试样,养护时间应为 28d。其他 粘结材料应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养护。

38

C.3 试验过程 C.3.1 试样安装在负压箱开口中并沿基层墙体周边进行固定和 密封。 C.3.2 试验步骤中的加压程序及压力脉冲图形见图 C.3.2-1 和图 C.3.2-2。试验从 1kPa 风压开始,每级试验包含 1415 个负风压 脉冲,加压图形以试验风荷载 Q 的百分数表示,每个循环的最 大吸力应为 W100%,见表 C.3.2。试验以 1kPa 的级差由低向高逐 级进行,直至试样破坏。

图 C.3.2-1 试验加压程序步骤 39

图 C.3.2-2 压力脉冲图形

表 C.3.2 循环的最大吸力 W100%

循环次数

最大吸力(kPa)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

40

C.3.3 若加载到试验设备能提供的最大风压时试样仍未破坏,应

停止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加载的最大风压值,并在试验报告

中注明试样未破坏。

C.3.4 试验有下列现象之一时,可视为试样破坏:

1 保温板断裂。

2 保温板中或保温板与其防护层之间出现分层。

3 防护层本身脱开。

4 保温板被从固定件上拉出。

5 机械固定件从基底上拔出。

6 保温板从支撑结构上脱离。

C.3.5 系统抗风压值 Rd 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Rd  Q1CKsCa

式中:Rd ——系统抗风压值,kPa;

(C.3.5)

Q1 ——试样破坏前一级的试验风荷载值,kPa;

K ——安全系数,按表 C.3.5-1 选取;

Ca ——几何因数,Ca=1;

Cs ——统计修正因数,按表 C.3.5-2 和 C.3.5-3 选取。

表 C.3.5-1 安全系数 K 取值

固定方式

安全系数 K

岩棉条外墙外保温系统

≥11.7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3.3

其他外墙外保温系统

≥2.0

41

表 C.3.5-2 保温板为粘结固定时的 Cs 取值

粘结面积 B(%)

Cs

50≤B≤100

1

10<b<50< p=""></b<50<>

0.9

B≤10

0.8

表 C.3.5-3 保温板为锚栓机械固定的 Cs 取值

每块保温板使

试样中使用的保温板数量

用的锚栓数量

1

2

3

4

2

0.90

0.95

0.97

3

0.85

0.95

0.97

0.98

4

0.90

0.97

0.98

0.99

C.4 试验报告

C.4.1 测试报告应写明执行的标准、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示意图、 外保温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如胶粘剂、锚固件、保温材料、抹

面胶浆、玻纤网、饰面材料等)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规格、

类型或型号、主要性能参数。

C.4.2 测试报告应包含外保温系统在基墙上的安装细节(包括施 工方案要点、材料用量、板缝位置、固定装置等)、试样发生破

坏的位置和类型、试样破坏前一级的试验风压值、外墙外保温

系统抗风压值。

C.4.3 若试样未破坏应记录加载在试样上最大的风压值,同时应 在测试报告注明试样未破坏。

42

附录 D 胶粘剂试验方法

D.1 拉伸粘接强度 D.1.1 酚醛泡沫板试样尺寸 400mm×200mm,岩棉板试样尺寸 200mm×200mm,岩棉条试样尺寸 150mm×150mm,真空绝热板 试样尺寸 200mm×200mm,其余材料试样尺寸 50mm×50mm 或 直径 50mm。与水泥砂浆粘结和保温材料粘结试样数量各 6 个。

按生产商使用说明配置胶粘剂,将胶粘剂涂抹于保温材料(厚 度不宜小于 40mm)或水泥砂浆板(厚度不宜小于 20mm)基材上, 涂抹厚度为 3mm~5mm,可操作时间结束时用保温材料覆盖。 D.1.2 以合适的胶粘剂将试样粘贴在两个刚性平板或金属板上, 胶粘剂应与产品相容,固化后将试样按下述条件进行处理:

1 原强度:无附加条件。 2 耐水强度:浸水 48h,到期试样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 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干燥 2h。 3 耐水强度:浸水 48h,到期试样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 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干燥 7d。 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拉力机上,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定, 拉伸速度为(5±1)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拉力值, 基材为保温材料时还应记录破坏状态。破坏面在刚性平板或金 属板胶结面时,测试数据无效。

43

D.1.3 拉伸粘接强度试验结果为 6 个实验数据中的 4 个中间值的 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01MPa。

D.2 可操作时间 D.2.1 胶粘剂配置后,按生产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放置,生产商 未提供可操作时间时,按 1.5h 放置,然后按 D.1 规定测定拉伸 粘接强度。 D.2.2 拉伸粘接原强度符合表 3.2.16 要求时,放置时间即为可操 作时间。

44

附录 E 既有建筑外保温安全排查技术方案

E.1 排查周期要求

E.1.1 当发现外墙外保温系统出现缺陷和损伤时,需要对外墙外 保温系统进行系统地检测评估。通常需要通过初步调查,以及

红外热像法、敲击法、系统拉伸粘结强度等现场检测,系统地

评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部位、缺陷类型、缺陷程度以及成

因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排查检

测周期应按表 E.1.1 执行。

表 E.1.1 排查检测周期表

建设物使用年限

检测周期

小于等于 9 年

3年

9 到 15 年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5日 18:35: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9589.html
图书

JJF 2248-2025 液体容积式流量计型式评价大纲

JJF 2248-2025 液体容积式流量计型式评价大纲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JJG 1207-2025 现场标准测速仪检定规程

JJG 1207-2025 现场标准测速仪检定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JF 1482-2025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

JJF 1482-2025 透射式烟度计型式评价大纲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JF 2249-2025 热式燃气表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JJF 2249-2025 热式燃气表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JJF 2259-2025 磁强计校验装置校准规范

JJF 2259-2025 磁强计校验装置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JF 2268-2025 逆反射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2268-2025 逆反射计量术语及定义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JJF 2269-2025 逆反射测量标准装置校准规范

JJF 2269-2025 逆反射测量标准装置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