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 020-2024 无损检测-金属材料涡流阵列检测技术规范,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T/CS 020-2024 无损检测-金属材料涡流阵列检测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1. 范围与适用性
- 适用于金属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涡流阵列(ECA)检测,其他导电材料可参照执行。
- 涵盖缺陷检测、尺寸定量及技术规范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GB/T 9445(人员资格)、GB/T 12604.6(涡流检测术语)、GB/T 20737(通用术语)等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 涡流阵列检测技术(ECA):通过电子驱动多线圈排布实现大面积扫查,支持C扫描显示。
- 相幅图:描述线圈阻抗变化的坐标轨迹图。
- 拓扑技术:探头内部线圈的激励/接收组合模式(如阻抗式、激励/接收分离式)。
4. 检测要求
4.1 人员资质
- 检测人员需通过GB/T 9445认证,最低为ECT II级,并完成20小时ECA专项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编码扫查等。
4.2 设备与器材
- 仪器:需支持多通道管理,频率范围1 kHz–4 MHz,具备通道标准化、C扫描显示功能。
- 探头:
- 覆盖范围需超出检测区域3mm,灵敏度均匀性要求缺陷响应振幅≥最大值的60%。
- 拓扑技术分为:
- 阻抗式(绝对式/差动式):适用于小提离场景。
- 激励/接收分离式(长距单激励/短距双激励):针对不同方向缺陷优化。
- 参考试块:需与被检材料一致,含平底孔、多方向表面槽(如45°斜槽、长横槽),表面粗糙度匹配。
5. 检测流程
5.1 校准与校验
- 仪器每年校准一次,校验使用参考试块,每2小时或检测结束时需验证系统稳定性。
5.2 技术参数设置
- 频率选择:最大化提离信号与缺陷的相位差。
- 相位调节:提离信号调至水平方向(0°),缺陷信号相位差需显著。
- 通道标准化:通过长横槽校准不同通道类型(纵向/横向)。
5.3 扫查要求
- 扫查速度:需保证信噪比(SNR)>3,采样密度≥2个/mm。
- 重叠扫查:扫查方向重叠1个探头宽度,步进方向重叠6mm。
6. 结果评定与验收
- 缺陷判别:相位响应与参考试块匹配的显示视为缺陷,必要时用MT/PT验证。
- 尺寸定量:
- 长度:编码器测量(分辨率≤0.38mm/样本)。
- 深度:通过模拟试块对比信号幅值评估。
- 验收准则:依据工艺规程或合同规定。
7. 文件与记录
- 检测报告:需包含设备信息、参数设置、扫查计划、结果图示等。
- 记录保存:按规范要求存档。
附录A(演示试样)
- 试样设计含3个测试区,覆盖多类型人工缺陷(线槽、平底孔、通孔),用于验证检测能力:
- 第1区:密集缺陷组(如0.5mm间距线槽)。
- 第2区:不同深度线槽(0.5–3.5mm)。
- 第3区:不同深度平底孔(0.5–3.5mm)。
核心要点总结
- 技术先进性:ECA通过多线圈拓扑技术实现高效扫查,支持复杂缺陷检测。
- 严格性:从人员资质到设备校准均需标准化,确保结果可靠性。
- 灵活性:针对不同材料、几何形状(如曲面)提供适配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