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F 0112-2025 林业碳汇项目质量评价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林业碳汇项目质量评价指南》(T/CSF-0112-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文件概述
- 标准性质:中国林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2025年2月21日实施。
- 适用范围:中国境内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涵盖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及管理活动)。
- 核心目标:规范林业碳汇项目的质量评价,确保项目在管理、气候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效性。
2. 评价框架
评价分为三大维度,共30项具体指标(含17项强制性指标*):
- (1)项目管理成效评估(11项,6项强制*)
- 有效性:要求建立信息公开、问责制、持续改进机制,制定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影响监测计划,确保实施与设计一致。
- 可追溯性:需留存项目全流程信息(设计、实施、核验等)的纸质/电子档案。
- 透明性*:方法、参数、工具需公开可查,核算过程可重复验证。
- 核验权威性*:核查机构需具备国际/国家认可的资质。
- 计量科学性*:采用国际或国家推荐的监测核算标准。
- 风险控制*:需通过扣减率、缓冲池等措施应对碳逆转风险。
- (2)项目气候效益评估(10项,7项强制*)
- 基准线合理性*:需动态考虑政策、经济等因素,土地性质符合方法学要求。
- 额外性*:证明无碳收益时项目收益率低于当地农业/林业基准。
- 持久性*:火灾风险低于二级(LY/T1063),病虫害低于轻度标准(LY/T1681)。
- 计量保守性*:需计量非CO₂温室气体(如CH₄、N₂O),参数选择避免高估清除量。
- 泄漏控制:需扣除≥10%的泄漏量或制定预防措施。
- 权属稳定性*:土地经营权需覆盖计入期或有保障措施。
- 唯一性*:碳信用未在其他机制重复注册或声明。
- (3)项目可持续发展贡献评估(9项,4项强制*)
- 生态环境:
- 禁止种植外来有害物种*,需评估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危害IUCN/国家保护物种)*。
- 禁止污染性化学品使用,需发挥多重生态功能(如水土保持)*。
- 遵守《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 社会影响:
- 需改善社区生活*,保障农民权益(土地流转合法)*。
- 开展环保宣传,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尊重民族文化传统。
- 经济影响:
- 提高农民收入(≥最低工资标准)*,拓宽生态投融资渠道。
- 生态环境:
3. 评价方法与等级
- 方法:统计满足的指标数量(带*的17项必须全部满足)。
- 等级划分:
- 优秀:满足≥22项(管理≥6、气候≥7、可持续≥9)。
- 良好:满足19-21项(管理≥5、气候≥7、可持续≥7)。
- 合格:满足17-18项(管理≥4、气候≥6、可持续≥7)。
- 不合格:满足<17项或任何强制项未达标。
4. 其他关键内容
- 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制定。
- 引用标准:包括《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1681)等。
- 原则:强调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和保密性。
5. 意义
该标准为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了系统化的质量评价工具,确保项目在减碳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的高标准,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