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F 0114-2025 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规范》(T/CSF 0114-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规范概述
该规范由中国林学会提出并归口,由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等单位联合起草,旨在为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提供标准化方法。规范适用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三种绿地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
二、术语定义
规范明确了5个关键术语的定义:
- 树种重要值:表示某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通过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等参数评估。
- 特有树种风险值:评估某一特定地区特有树种的特有性、受威胁程度以及生境变化等因素的数值。
-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原有天然分布或长期生长于本地,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木本植物物种数占全部木本植物物种总数的比例。
- 古树名木保护率:建档并存活的古树名木数量与现存古树名木总数的比例。
- 立体绿化覆盖率:以建(构)筑物为载体的各类绿化形式所覆盖的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
三、调查方法
1. 样地设定方法
规范提供了6种样地设定方法:
- 样线法:在植物群落内部或跨越几个群落设定直线进行调查
- 网格法:以绿地规划图为模板,采用分区网格化随机布点
- 样方法:通过无人机获取俯瞰图,设置不同大小的样方
- 样带法:布设具有一定长度、宽度和间距的带状样地
- 样圆法:设置系统分布的圆形样地
- 四边形微样地法:以胸径最大的骨干树木为领导木,选取周围最近的4棵同种树木为观测木组成四边形微样地
2. 调查方式
- 全面普查:对植物物种组成、分布、生境等开展全面摸底调查
- 重点调查:对特定骨干或优势植物开展深入调查
- 专项调查:对古树名木、濒危保护物种、入侵物种等开展针对性调查
四、不同类型绿地调查要求
1. 公园绿地
适用于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地。可采用网格法、样方法、四边形微样地法设定样地。全面普查一般10年1次,重点调查5年1次,专项调查按需进行。
2. 防护绿地
适用于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的绿地。可采用网格法、样线法、样带法设定样地。调查频率与公园绿地相同。
3. 附属绿地
分为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区设施用地两类:
- 居住用地:根据建成年代、城区位置等选择代表性居住区调查,可采用样线法、样圆法。全面普查5年1次,专项调查2年1次。
- 商业用地:按照不同立地类型或商业中心等级选择调查点,可采用样方法、样圆法。调查频率与居住用地相同。
五、评价体系
1. 评价指标
规范建立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绿地类型 | 共性指标 | 个性指标 |
---|---|---|
公园绿地 | 树种重要值、α多样性 | β多样性、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特有树种风险值、古树名木保护率 |
防护绿地 | 树种重要值、α多样性 | β多样性、特有树种风险值 |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 树种重要值、α多样性 |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特有树种风险值、古树名木保护率、立体绿化覆盖率 |
商业用地附属绿地 | 树种重要值、α多样性 |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特有物种风险值、立体绿化覆盖率 |
2. 评价方法
- 指标归一化:采用最小-最大标准化方法处理
- 权重分配:不同绿地类型各指标权重不同(详见规范表4)
- 综合指数计算:采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植物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BI)
- 等级划分:分为优秀(BI≥0.6)、良好(0.3≤BI<0.6)、一般(0.2≤BI<0.3)和较差(BI<0.2)四个等级
六、附录内容
规范包含三个资料性附录:
- 附录A: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信息、代码或图标表,包括调查方法、样地类型、物种信息等编码系统
- 附录B: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表模板,包含详细的调查项目和数据记录格式
- 附录C: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计算公式及模型表,包括各种多样性指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该规范为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评价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有助于促进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评论